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家长对孩子的态度

家长对孩子的态度

一、家长对孩子起伏不定的成绩表示担忧。

三次月考的成绩,部分学生起伏变化比较大,导致家长心理拿不准学生到底属于哪一个层次。

成绩的起伏在所难免,但比较大的起伏一定要引起关注,但也应该在掌握孩子实情的基础上做合理的分析。

二、家长不能科学地判定孩子的优劣势科目。

好多家长仅仅凭借一次的考试就断定孩子的优劣势科目,并督促孩子去上校外补习班。

这是一种不理性的做法。

月考,在一定程度上检测孩子这一个月的学习情况,而每一个板块每个孩子的掌握程度不尽相同,怎能执意地判定优劣势科目呢?
三、家长的焦虑远远超过了孩子的焦虑。

进入高三,随着学习压力的增大,出现一些焦虑是在所难免的心理状态。

一般来,只要积极向上的孩子都能自我调解。

可是,如果家长再把自己的焦虑附着其上,那可不容易缓解。

因为焦虑不仅仅增多,而且变成了双重。

四、部分孩子的学习时间分配不好。

据家长反映的信息,部分孩子晚上在家学习时,时间的分配很不合理,主次不分,不能在单位时间内有效地完成作业,对作业的质量表示怀疑。

这一方面除了家长的引导之外,作为老师也有一定的责任,应该教会学生合理而有效地分配时间。

五、个别孩子出现了放弃的心理和状态。

随着三次成绩的呈现,个别孩子已经觉得高考无望,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甚至出现了破罐子破摔的状况。

对这些孩子应该引导他们在复习的过程中以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巩固为主,不要盲目地去做难题,通过基础题的练习逐步建立信心。

六、鼓励家长抓住教育孩子的契机。

部分家长反映,三次月考之后,孩子的学习态度逐步地在发生改变,这既令他们欣喜,也令他们担忧。

担忧的是这种状态能否坚持到高考。

我告诉家长,这是最好的教育契机,我们不能担忧,应学会抓住契机,积极激励孩子坚持不懈,奋战到底。

七、纠结的校外补课。

部分家长对孩子上校外补习班相当纠结,不知怎样的才算有效而理性的补课。

我总认为,孩子对自己认识不足,家长对孩子了解不够深刻,直接导致了补课的“纠结”。

在补课这一点上,我认为不要盲目地跟风,一定要全面深刻地认识自己,不仅仅在学科的学习上,学习习惯和方式上也应该分析。

我也认为,家长“纠结”的主要原因是孩子没有取得预期的补课效果。

八、部分家长对教育孩子非常困惑。

面对独生子女,作为家长只有这唯一的教育机会。

其不可尝试,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可见其难度之大!可是,好多家长不读家庭教育方面的书籍,不关注教育方面的事例,只是摸着石头过河,危险系数自然会增大。

作为家长,应该承认家庭教育是一门学问,值得我们认真地去钻研实践。

结合这八个方面的情况,家长会后,我已经开始有针对性地跟部分学生交流沟通。

期望通过家长会上了解的信息,再结合实际情况,最终能让学生更上一个台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