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综合测试卷》(含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综合测试卷》(含答案)

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座号________ …装…………订…………线…………内…………不…………要…………答…………题…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学期期中测试卷(时间:120分钟总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25分)1、古诗文默写。

(11分)(1),。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木兰诗》(2)杨花榆荚无才思,。

《晚春》(3),。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竹里馆》(4)如果有一个人在一个没有通讯设施的地方工作。

很久没跟家里联系了,突然遇到自己的老乡,听说他要回家,要他捎句话给自己的家报平安。

这就像唐朝诗人岑参在《逢入京使》的诗句:,。

(5)默写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

,。

,。

2、请根据拼音在下列各句中括号内填写合适的词语。

(4分)(1)青年人写信,写得太草率,鲁迅先生是shēn wù tòng jué( )之的。

(2)我想起红布似的高粱,金黄的豆粒,黑色的土地,红玉的脸庞,黑玉的眼睛,bānlán( )的山雕,奔驰的鹿群……(3)有一位长期以来xiǎn wéi rén zhī()的科学家:邓稼先。

(4)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将要在你的bǔ yù()下发扬滋长!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有的人不讲卫生,乱扔垃圾,使周围的环境变得污秽不堪,臭气熏天。

B.当别人的成绩比自己好的时候,我们不应该嫉妒他,而应该向他学习。

C.圭峰山树木茂盛,山路陡峭,人迹罕至,成为五邑地区的热门的旅游胜地。

D.这件事错综复杂,虽经多方核查,仍给人以扑朔迷离之感,使之难明真相。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记者又到学校采访到了许多张老师的事迹。

(把“许多”与“张老师”互换)B.由于水污染、空气污染,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很大影响。

(删除“给”)C.各级政府希望通过多种渠道,大力开展法制教育,防止青少年不违法犯法。

(删去“不”)D.有人认为央视“诗词大会”栏目将国学娱乐化,有利于更多人研究和了解国学。

(把“研究和了解”改为“了解和研究”)5、仿照例句的句子,在下面两句的横线上补写相应的内容。

(4分)例:我愿是一朵欢乐的浪花,为大海营造一点生机。

我愿是,。

我愿是,。

二、阅读理解(45分)(一)阅读甲、乙两段文言文,回答问题。

(15分)【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选自《孙权劝学》,有删改) 【乙】一年来归,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他异也。

妻乃引刀趋①机而言曰:“此织生自蚕茧,成于机杼。

一丝而累,以至于寸,累寸不已,遂成丈匹。

今若断斯织也,则捐②失成功,稽废时日。

夫子积学,当‘日知其所亡③’,以就懿④德。

若中道而归,何异断斯织乎?”羊子感其言,复还终业,遂.七年不返。

(选自《后汉书·列女传》,有删改) 【注释】①趋:快步走向。

②捐:抛弃。

③亡:通“无”,不足。

④懿:美好。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A.见.往事耳(了解)B.及.鲁肃过寻阳(到了……的时候)C.当“日.知其所亡”(每天)D.遂.七年不返(才)2.乙文段中画浪纹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他异也B.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他异也C.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他异也D.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他异也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甲文中,孙权要求吕蒙不仅要涉猎广泛,还要钻研经书。

B.乙文中,乐羊子被妻子的话感动,又回去修完了他的学业。

C.甲、乙两文中,孙权、乐羊子之妻都劝学有法,并达到了劝学的目的。

D.甲文中,孙权指出“学”的必要性;乙文中,乐羊子之妻指出“学”要不断积累,持之以恒。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1)蒙辞以军中多务。

(2)何异断斯织乎?(二)阅读下面的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10分)闽中秋思杜荀鹤雨匀紫菊丛丛色,风弄红蕉叶叶声。

北畔是山南畔海,只堪图画不堪行。

1.诗中哪些内容体现了作者描写的是秋天的景物?(3分)2.下列选项中对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分)A.第一句中的“匀”字,极准确地勾画出雨的细密,雨的轻柔。

菊花经雨,滋润而艳丽。

B.第二句中的“弄”字,以拟人的修辞手法将“风”人格化。

风吹红蕉,蕉叶声声有韵,别有一番情致。

C.诗的前两句的景物描写,有静有动,有声有色,读起来朗朗上口,余味无穷。

D.诗的前三句均为写景,这体现了作者对秋天景物的喜爱之情。

3.作者在诗中是怎样表达自己的感情的?(4分)(三)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20分)爱的最后一课奥尔布莱特“这真是一个奇怪的电话!”爸爸说,“火车站的人打电话说下午4点12分有一个寄给我的柳条箱。

我问他里面装的是什么时,他告诉我快点过来取吧。

”我和爸爸到了火车站,开了箱子,从里面蹦出一个四条腿的白色小东西,它沿着站台跑去,差点儿把我们撞倒。

“小狗!”我大叫一声。

爸爸一把抓过柳条箱上的货运标签,上面写着小狗的名字。

“维基!”他高声叫喊。

听到有人叫它的名字,小狗停住了。

“维基,过来!”爸爸喊着。

不一会儿,小狗朝我们跑了过来。

它是一只方鼻头、垂耳朵的英国纯种狗,丝缎般的白色皮毛上配着黑斑,在站台灯光的照射下显得格外醒目。

维基的到来使我们感到惊喜。

它总是将每天的报纸送给爸爸。

我们小孩子争吵时,它就朝着我们低吟,打断我们。

弟弟吉米困在房后的湿地里时,它就直接把妈妈领到吉米跟前。

在我看来,维基好像很喜欢吉米,没离开过吉米身边。

这使我担心起来。

趁妈妈听不到时,我警告吉米:“维基是我的小狗,你知道的。

第一次把它带回家时,你甚至不愿意接近它。

”吉米势不两立地看着我,大声叫道:“它是我的狗!”“发生了什么事?”妈妈问,她一直在听我们的谈话。

我眼泪汪汪地哽咽着说:“吉米抢走了维基。

”“希拉,他和你一样爱维基。

”妈妈的柔声细语让我惊讶不已。

平时我和吉米争吵时,她的语气都非常生硬。

“你们没必要为它而争执,”她接着说,“维基的爱播撒到我们每一个人身上。

当我们分享这份爱时,爱不会减少,只会越来越多。

”维基和我们一起共度了两年半时光,直到因为爸爸的新工作我们搬到了渥太华。

我们租的小房子正好坐落在公路边上。

由于不熟悉交通,而且习惯了无拘无束的闲逛,因此局限在小院子里的生活使维基变得情绪低落、无精打采。

后来有一天,我们听到紧急刹车声和一声撕心裂肺的尖叫。

我们跑出去发现维基瘫倒在地,但它还活着。

从那以后,只要听到汽车呼啸而过,它就会瑟瑟发抖,即便是在屋子里也是这样。

三周过去了,维基还是那么死气沉沉。

除了晚上到厨房走走,它几乎不起床。

兽医说,他没遇见过类似情况。

“这只狗已经丧失活下去的兴趣了。

”他对我们说。

爸爸妈妈认为,拯救维基的唯一希望就是让它回到原来安静的老房子里去。

当他们把想法告诉我们时,我和吉米情不自禁地痛哭起来。

“我们必须这么做,这对维基是再好不过了。

”爸爸说。

随后,他给深爱维基的另一家人打电话。

我们去度假时,他们总是收留它。

他们说愿意收养维基。

第二天星期六,我们全家都挤进旅行车。

维基静静地躺在车后座它的“床”上。

两个小时的路程,车内鸦雀无声。

当我们到达它的新主人家时,维基跑到我们跟前,脸上满是迷惑。

我们紧紧地抱住它。

爸爸拍拍它的肋腹;妈妈轻抚它的耳朵,注视着它的眼睛;我搂住它的脖子,紧紧地拥抱它。

吉米低声哭了起来。

我双手捂住了脸。

“还记得我跟你说过关于爱的话题吗?”妈妈问,“当和别人一起分享时,爱会变得越来越多。

现在,你和其他爱维基的人一起分享它。

”“但这很伤心。

”我说着,靠在妈妈身上哭了起来。

“这是我们必须学会的有关爱的最后一课,”妈妈说,“你学会了分享后,还要学会舍弃。

总有一天,我必须让你们离开。

爱的最高境界就是做一切对别人有利的事情,即便自己受到伤害。

你明白吗?”“明白!”我答道,因为我已经10岁了。

(摘自《课外阅读》2010年第22期,有删改)1.文章的开头从一个奇怪的电话写起,这样写有什么作用?(3分)2.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小狗的可爱的?(3分)3.“我”和弟弟吉米争吵的原因是什么?(4分)4.妈妈对“我”说的话很有哲理,你觉得哪句话对你启发最大?说说你的看法。

(5分)5.作者最后说自己明白了。

当时作者才10岁,你认为作者是真的明白了吗?为什么?(5分)三、作文(50分)木心先生《文学回忆录》中有这样一段话:书里有许多大人物,文学、思想、艺术等等家。

在那么多人物中间,要找你们自己的亲人,找精神上的血统。

这是安身立命、功成名就的依托。

每个人的来龙去脉是不一样的,血统也不一样。

在你一生中,尤其是年轻时,要在书中的大人物里,找亲属,找精神源流上的精神血统。

找不到,一生茫然;找到后,用之不尽,“为有源头活水来”请以“我在书中找亲属”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自选;(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地校名、地名和人名;(3)字数不少于600字;(4)卷面整洁,书写工整。

参考答案一、积累与运用1、古文默写(1)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2)惟解漫天作雪飞;(3)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4)平君传语报平安。

(5)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2根据拼音写汉字(1)深恶痛绝;(2)斑斓;(3)鲜为人知;(4)哺育3、C4、B5、(略)酌情给分!(共4分,每空1分)二、阅读理解(一)1.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可根据积累的文言实词的意思和整个句子的语境分析。

D项中,“遂”应译为“于是,就”。

2.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给文言文句子断句的能力。

做题时,需要通读全文,理解语段的主要意思,在此基础上根据文意和常用的断句方法断句。

分析句子可知“故”为“问”的宾语,所以应在“故”的后面停顿,排除A、D两项;“无”在这里是动词,译为“没有”,所以应在“无”的前面断句,排除C项。

3.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文章信息、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

答题时,找出选项对应的原文内容,比较选项与原文之间的异同。

根据甲文中的“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可知,孙权只要求吕蒙读书,涉猎广泛而已,故A 项中“不仅要涉猎广泛,还要钻研经书”的说法错误。

4.(1)吕蒙以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

(2)同割断这正在纺织的布匹有什么不同呢?(二)1.答案:联系风、雨、红蕉、紫菊等景物,可以确定描写的是秋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