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有趣的藏头诗

有趣的藏头诗

有趣的藏头诗
藏头诗,又名“藏头格”,是杂体诗中的一种,有三种形式:一种是首联与中二联六句皆言所寓之景,而不点破题意,直到结联才点出主题;二是将诗头句一字暗藏于末一字中;三是将所说之事分藏于诗句之首。

《水浒传》第六十一回中梁山好汉为了拉卢俊义入伙,“智多星”吴用和宋江便生出一段“吴用智取玉麒麟”的故事来,利用卢俊义正为躲避“血光之灾”的惶恐心理,口占四句卦歌:
芦花丛中一扁舟,
俊杰俄从此地游。

义士若能知此理,
反躬难逃可无忧。

暗藏“卢俊义反”四字,广为传播。

结果,成了官府治罪的证据,终于把卢俊义“逼”上了梁山。

庐剧《无双缘》中,双写也以藏头诗表明心志:
早妆未罢暗凝眉,
迎户愁看紫燕飞,
无力回天春已老,
双栖画栋不如归。

暗藏“早迎无双”四字。

文人士大夫中也不乏藏头诗高手。

比如明朝大学问家徐渭(字文长)游西湖,面对平湖秋月胜景,即席写下了七绝一首:
平湖一色万顷秋,
湖光渺渺水长流。

秋月圆圆世间少,
月好四时最宜秋。

其中就藏头“平湖秋月”四字,景美,意趣更妙。

明代风流才子唐伯虎与秋香的一段风流韵事颇为后人所道,他善玩文字游戏,广为流传的藏头诗甚多,《我爱秋香》一诗最为著名,为这段故事增添了许多浪漫色彩,其曰:
我画蓝江水悠悠,
爱晚亭上枫叶愁。

秋月融融照佛寺,
香烟袅袅绕经楼。

悠悠蓝江,晚亭枫叶,月照佛寺,云烟绕楼。

抛开其藏头“我爱秋香”不提,单从内容上看,这也是一首意境深远的好诗,读来犹如身在画中。

这首诗前两句作画写景,后两句工整对仗,清新自然,朗朗上口。

似乎作者作诗于前而藏头于后,毫无刻意而为的迹象。

还有一首:
吾常夜半询姻命,
与月为邻爱晚星。

秋槿含情风后落,
香獐有意谷间鸣。

天街雨过涤新树,
长路云收现旧亭。

地老皆缘蕃草木,
久愁比翼痛风铃。

这首诗歌通过藏头的“吾与秋香,天长地久”的意义,传递了唐伯虎爱慕秋香,憧憬美好生活的愿望。

以上两诗虽未考证,只流传于唐伯虎传说之中,但也是文人创作的好诗。

《两般秋雨庵随笔》载:明代广郡人蒙廷伦娶妻时,妻兄鄙视他出身寒微,遂辱之曰:“既云书生,请以‘河南村狗’四字贯顶写诗”。

蒙强忍羞辱,应声吟道:
河槎浮汉到五羊,
南风吹送桂花香。

村人多少来争看,
狗吠仙姬会阮郎。

此诗不仅做到了“河南村狗”四字藏头,并表示了不甘自轻、自贱、自弃的志向。

其妻劝其苦学以雪”河南村狗”四字之耻,蒙发愤攻读,中嘉靖进士,后官至佥都御史成为佳话。

民间机智人物伦文叙,如同福建的徐文长、新疆的阿凡提一样,留下了许多诙谐有趣的故事。

说是有一天深夜,伦文叙酒瘾发了,去敲酒店的门,要沽酒。

店家颇为不悦,有意刁难,就指着对面柴店的招牌,要以“有柴出卖”为字首,作一首藏头诗,不然就别想买酒。

伦文叙不假思索,开门见山,张口就来:
有心披星戴月来,
柴门紧闭未曾开;
出声高叫惊邻里,
卖酒人家快出来。

出口成章,直截了当,切情入景。

清代嘉庆年间,名士许防亭的兄嫂不幸早逝。

留下一个聪明伶俐,文才出众,文雅端庄的侄女由许防亭收入家中抚养。

侄女长到18岁还待字闺中,她不甘寄人篱下,立志要找一个才子为夫,可惜阴错阳差,久寻不遇。

后来,她想出一个征夫主意,写了一篇48个字无标点的奇文,贴于大门外墙上,若谁能断句成诗,便嫁给他为妻。

其文曰:“月中秋会佳期下弹琴诵古诗中不闻钟鼓便深方知星斗移少神仙归古庙中宰相运心机时到得桃源洞与仙人下盘棋。

”其文一出,各方才子纷纷前来应试,但没人能解其中之意。

这一天,有一英俊青年来到文前,经一番思考,知道这是一首藏头诗,于是喜形于色挥笔在旁边写道:
八月中秋会佳期,
月下弹琴诵古诗。

寺中不闻钟鼓便,
更深方知星斗移。

多少神仙归古庙,
(庙的繁体为廟)
朝中宰相运心机。

几时到得桃源洞,
同与仙人下盘棋。

每句头字皆藏于上句字尾也,妙哉。

许小姐闻知喜出望外,即与青年结为夫妻。

据说这个交桃花运的青年就是后来著名长篇小说《镜花缘》的作者李汝珍。

宋朝孔平仲的拆字藏头连环诗:
高会当年喜得曹,日陪宴衎自相劳。

力回天地君应惫,心狭乾坤我尚豪。

豕亥论书非素学,子孙干禄有东皋。

十年求友相知寡,分付长松荫短蒿。

前后各二识后多,你修完该我修了。

作为“藏头格”诗体,藏头有多种方法。

第一种是深藏诗作的意图,这首诗便是典型,前六句只描写当年得子后举行宴会和为儿孙打拼的历程,只有最后一联才真正吐露了心声,是吩咐对方(老朋友)庇护照顾自己的儿孙后辈(把老一辈比作长松,把下一辈比作短蒿),显得含蓄而又有趣。

现有文献中,首见及最常见的离合藏头诗为白居易所著作之《游紫霄宫》,即将诗头句一字暗藏于末一字中:
水洗尘埃道未尝,
(尝的繁体为甞)
甘于名利两相忘。

心怀六洞丹霞客,
口诵三清紫府章。

十里采莲歌达旦,
一轮明月桂飘香。

日高公子还相觅,
见得山中好酒浆。

其中,首句首字“水”,来自该诗诗末最尾字浆之“水”部首,首句末字“尝”字体之“甘”拆字部分,亦成为第二句句首;余亦类推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