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则相应有吸收系数为摩尔吸收系数,以ε表示。
2 仪器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主要由光源、单色器、样品室、检测器、记录仪、显示系统和数据处理系统等部分组成。
为了满足紫外-可见光区全波长范围的测定,仪器备有二种光源,即氘灯和碘钨灯,前者用于紫外区,后者用于可见光区。
单色器通常由进光狭缝、出光狭缝、平行光装置、色散元件,聚焦透镜或反射镜等组成。
色散元件有棱镜和光栅二种,棱镜多用天然石英或熔融硅石制成,对200~40Onm波长光的色散能力很强,对600nm以上波长的光色散能力较差,棱镜色散所得的光谱为非匀排光谱。
光栅系将反射或透射光经衍射而达到色散作用,故常称为衍射光栅,光栅光谱是按波长作线性排列,故为匀排光谱,双光束仪器多用光栅为色散元件。
检测器有光电管和光电倍增管二种。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依据其结构和测量操作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单光束和双光束分光光度计二类。
单光束分光光度计有些仍为手工操作,即固定在某一波长,分别测量比较空白、样品或参比的透光率或吸收度,操作比较费时,用于绘制吸收光谱图时很不方便,但适用于单波长的含量测定。
双光束分光光度计藉扇形镜交替切换光路使分成样品(S)和参比(R)两光束,并先后到达检测器,检测器信号经调制分离成两光路对应信号,信号的比值可直接用记录仪记录,双光束分光光度计操作简单,测量快速,自动化程度高,但作含量测定时,为求准确起见,仍宜用固定波长测量方式。
3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检定
3.1 波长准确度
3.1.1 波长准确度的允差范围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波长准确度允许误差,紫外区
为±1.0nm,500nm处±2.0nm,700nm处±4.8nm。
3.1.2 波长准确度检定方法
3.1.2.1 用低压汞灯检定关闭仪器光源,将汞灯(用笔式汞灯最方便)直接对准
进光狭缝,如为双光束仪器,用单光束能量测定方式,采用波长扫描方式,扫描速度“慢”(如l5nm/min)、响应“快”、最小狭缝宽度(如0.lnm)、量程0~100%,在200~800nm范围内单方向重复扫描3次,由仪器识别记录各峰值(若仪器无“峰检测”功能,必要时可对指定波长进行“单峰”扫描)。
单光束仪器以751G型为例,可将选择开关放在×0.1位置,透光率读数放在100(或选择开关放在×l,透光率放在10),关小狭缝,打开光闸门,缓缓转动波长盘,寻找汞灯546.07nm峰出现的位置,若与波长读数不符,应调节仪器左侧准直
镜的波长调整螺丝,如波长向短波长方向移动,应顺时针方向旋转波长调整螺丝,如向长波方向移动,则应反时针方向旋转波长调整螺丝,调整好后,再按汞灯的下列谱线测试,记录每条谱线与仪器波长读数的误差。
用于检定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汞灯谱线波长:
237.83、253.65、275.28、2g6.73、302.15、313.16、334.15、365.02、365.48、366.3 3、404.66(紫色)、435.83(蓝色)、546.07(绿色)、576.96(黄色)及
579.07nm。
3.1.2.2 用仪器固有的氘灯检定本法主要用于日常工作中波长准确度的核对。
取单光束能量测定方式,测量条件同上述低压汞灯的方法,对486.02及656.10nm二单峰进行单方向重复扫描3次。
3.1.2.3 用氧化钬玻璃检定将氧化钬玻璃放大样品光路,参比光路为空气,按测定吸收光谱图方法测定。
校正自动记录仪器时,应考虑记录仪的时间常数,测定样品与校正时取同一扫描速度。
氧化钬玻璃在27g.4、287.5、333.7、360.g、418.7、460.0、484.5、536.2及637.5nm波长处有尖锐的吸收峰,可供波长检定用。
氧化钬玻璃因制造的原因,每片氧化钬的吸收峰波长有差异,另外,在放置过程中也会发生波长漂移,因此需定期由计量
部门校验。
3.1.2.4 用高氯酸钬溶液检定本法可供没有单光束测定功能的双光束紫外分光光度计波长准确度检定用。
高氯酸钬溶液的配制方法:取10姑高氯酸为溶剂,加入氧化钬(Ho203)配成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