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嗓音的科学发声训练马力 (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电话:教师良好的发声状态、标准的语音、完美的吐字归音、语言表达的日臻成熟,是离不开长期艰苦而持之以恒的基本功训练的,练习时一定要有耐心,逐步寻找正确的呼吸和发声状态。
任何基本功都不可能一蹴而就,不可以急于求成,需要循序渐进,科学、合理、恰当地分配训练内容和训练强度;即便是掌握了正确的方法,也仍然要坚持不懈地训练,这样,我们的语言才不是停留在大自然的生活语言,而是在此基础上的艺术语言表达。
教师嗓音疾病原因分析:1、发声方法不科学;2、用嗓不当,包括用嗓过度和滥用嗓音;3、过度劳累,抽烟饮酒、嗜食辛辣或冷饮过度;4、不良生活习惯;5、身体健康状况欠佳;6、女性在月经期或妊娠期用嗓过度;7、个体的心理品质。
胆汁质、多血质类型的人比粘液质、抑郁质的嗓音患病率高。
为了达到正确用声的目的,我们必须做到:⊙气息下沉,保持声音宽厚、通畅;气息控制在丹田,可根据发声需要自如调控其松紧;⊙起声合理,声带闭合状态良好;⊙喉部放松,避免声音捏、窄、挤、僵;⊙口腔、鼻腔、胸腔等共鸣腔体充分打开,声音畅通,共鸣充分;⊙吐字归音,要做到字头叼住弹出,部位准确;字颈要定型标准,过度柔和;字腹要拉开立起,圆润饱满;字尾要归音到位,完整自如。
吐词准确有力,圆润饱满,清晰优美;⊙弹性声音,声音随感情变化而来的伸缩性、可变性。
声音挂于硬腭前部,柔和、响亮、扎实、悦耳,富于变化,嗓音有穿透力、吸引力,表现力强。
总要求:气畅、字清、声美、多变综合感觉:声音象一条弹性的带子,下端从小腹拉出,垂直向上,至口咽腔,沿上腭中纵线前行,受口腔节制形成字音,字音好像被吸住挂在硬腭的前部,由上门齿处弹出,流动向前。
⊙获得综合感觉须做到:气息下沉,头部放松,不僵不急,声音贯通,字音轻弹,如珠如流,气随情动,声随情走。
⊙对吐字的要求:准确、清晰、圆润、集中、流畅(一)口腔的静、动态控制1、静态控制:打开口腔、提颧肌、开牙关、挺软腭、松下巴欲达声挂前腭:(1)调整呼吸,声波成束(2)声波畅通,音饱色纯(3)声射腭前,声音鲜明2、动态控制:字头(吐字)、字腹(立字)、字尾(归音)(1)字头:咬住,弹出,部位准确,气息饱满,结实有力,停暂敏捷,干净利落(2)字腹:拉开,立起,气息均匀,音长适当,圆润丰满,窄韵宽发,宽韵窄发,前音后发,后音前发,圆音扁发,扁音圆发(3)字尾:尾音较短,完整自如,避免生硬,归音到位,送气到家,干净利落,趋向鲜明⊙对声音弹性的要求:声音的变化呈现对比性,对比过程中能表现出不同的层次,不是以单项对比形式出现的,而是以多种对比项目的复合形式出现的。
(1)获得声音弹性的方法:感情体验是基础,气息变化是桥梁,发声能力是条件,从情到声是途径。
(2)“情、气、声”:情要取其高,声要取其中,气要取其深关系:情是内涵是依托,声是形式是载体,气是基础是动力。
气随情动,声随情出,气出于情而融于情。
⊙艺术发声共鸣的特点:以胸腔共鸣为基础,以口腔共鸣为主,以混合共鸣为后备,口腔共鸣使声音明亮结实,掌握如吐字,真声共鸣。
教师科学发声的锻炼方法:一、热声训练一、面部口腔训练操(一)面部操1.搓手搓脸:将手搓热后从下向上搓脸,反复多次。
将刚睡醒的发僵的面部肌肉活动开;2.张嘴练习:将下巴固定,让嘴尽量长大,越大越好,开合十次以上,甚至十数次。
速度不要太快。
(二)口部操1、唇的练习(1)喷:也称作双唇后打响,双唇紧闭,将唇的力量集中于后中纵线三分之一的部位,唇齿相依,不裹唇,阻住气流,然后突然连续喷气出声,发出P、P、P的音。
(2)咧:将双唇闭紧尽力向前噘起,然后将嘴角用力向两边伸展。
(咧嘴),反复进行、。
(3)撇:双唇后闭紧向前噘起,然后向左歪、向右歪、向上抬、向下压。
(4)绕:双唇闭紧向前噘听起,然后向左或向右作60度的转圈运动。
2.舌的练习(l)刮舌:舌尖抵下齿背,舌体贴住齿背,随着张嘴,用上门齿齿沿刮舌叶、舌面,使舌面能逐渐上挺隆起,然后,将舌面后移向上贴住硬腭前部,感觉舌面向头顶上部“百会”穴的位置立起来。
这一练习对于打开后声腔和纠正.“尖音”、增加舌面隆起的力量很有效。
口腔开度不好的人、舌面音J、 Q、X发音有问题的人可以多练习。
(2)顶舌:闭唇.用舌尖顶住左内颊、用力顶,似逗小孩儿嘴里有糖状,然后,用舌尖顶住右内岬颊做同样练习。
如上左右交替、反复练习。
(3)伸舌:将舌伸出唇外,舌体集中、舌尖向前、向左右、向上下尽力伸展。
这一练习主要练习使舌体集中、舌尖能集中用力。
”(4)绕舌:闭唇,把舌尖伸到齿前唇后,向顺时针方向环绕360度,然后向逆时针方向环绕360度,交替进行。
(5)立舌:将舌尖向后贴住左侧槽牙齿背,然后将舌沿齿背推至门齿中缝。
使舌尖向右侧力翻。
然后做相反方向的练习。
这一练习对于改进边音l 的发音有益。
(6)舌打响:将舌尖顶住硬腭,用力持阻,然后突然弹开,发出类似“de”的响声。
(7)捣舌:将枣核样物体(枣核、话梅核、橄榄核等)尖端对正口腔前后中纵线放在舌面上,用舌面挺起的动作使它翻转,反复练习。
(三)音色练习1、体会声带的活动状态。
(1)气泡音。
声门闭合,气流从中均匀通过,发出一连串气泡似的声音。
此时,两侧声带相互靠拢,声音明亮。
气泡音可用于发声前的准备活动和发声后的嗓音恢复。
(2)带疑问色彩的[m]音。
声门开始是闭合状态,然后迅速打开,闭口发音时是带有疑问色彩的[m]音,音色由明亮迅速转暗,音高由低变高。
如果张口发音。
音色类似于eng,通过发音可以体会声门由闭到开的变化过程。
2、音色对比练习。
下列练习每个音都使用相同音高,通过音色变化体会声带的不同状态。
(l)两层次音色对比练习。
每个单元音要有两种音色变化,体会喉部在发柔和虚声与明亮的实声两种状态时的不同感觉。
a(实声)————— a(虚声)i(实声)————— i(虚声)u(实声)—————u(虚声)ü(实声)—————ü(虚声)(2)多层次音色对比练习。
a (实声)———a(虚实声)——a (虚声)i (实声)———i(虚实声)——i (虚声)u(实声)———u(虚实声)——u(虚声)ü(实声)———ü(虚实声)——ü(虚声)3、音色连续变化练习。
(四)共鸣练习1,放松喉头,用“哼哼”音唱歌。
2,学鸭叫声。
挺软腭,口腔张开成一圆筒,边发gaga音,边仔细体会,共鸣运用得好的gaga音好听,共鸣运用得不好的gaga音枯燥、刺耳。
3,学牛叫声。
类似打电话的“嗯”(什么)和“嗯”(明白了)。
4,牙关大开合,同时发出“啊”音。
5,模拟汽笛长鸣声。
(di)既可平行发音,也可由大到小或由小到大地变化发音。
6,做扩胸运动,同时尽量发高亢或尽量低沉的声音。
7,“气泡音”练习。
闭嘴,用轻匀的气流冲击声带,使之发出细小的抖动声。
8,音阶层练习。
选一句话,在本人音域范围内,先用低调说,一级一级地升高,然后又一级一级地下降,在一句高一句低,高低交替,一句话又高到低,再由低到高。
9,夸张四声练习。
选择韵母因素较多的词语或成语,运用共鸣技巧做夸张四声的训练。
如:清——正——廉——洁——,英——勇——顽——强——。
10,大声呼唤练习。
假设某人在离自己100米处,大声呼唤:张——师——傅——,快——回——来——!喂——,那——里——危——险——,快——离——开——!二、基本训练影响音质的要素有以下几点 : 呼吸、横隔膜、声音共鸣、口腔各部位灵活性。
人类的发音器官一般分为三个部位—呼吸器官 , 喉头和声带 , 咽腔和鼻腔人类的声音是有呼吸的气流造成的 , 气流是声音的原动力 , 正常的呼吸是语言流畅的基本条件。
1 、呼吸器官主要是由肺、胸腔、横隔膜三部分来分担责任的。
肺 : 人的声音就是靠肺排出的气流。
经由支气管、气管达到喉头 , 冲击声带、咽头 , 擢用与口腔鼻腔等发音器官形成的。
2 、咽头与声带 : 声带藏在咽头里面。
两条声带可以左右 , 也可以闭拢 , 中间的通道叫 " 声门 "。
从肺呼出的气流通过关闭着的声门是 , 就引起了声带的震动 , 发出声音。
3 、咽腔、口腔和鼻腔 : 是声音要的共鸣器官 , 声波从声带所发出的微弱而单纯的声音 , 经过这些共鸣器官的调节作用 , 不仅音量加大了 , 而且音色也丰富了三、用气训练和发声练习(一)用气训练 :目的 (1) 提高音质。
呼吸的正确与否 , 是决定声音好坏的关键 , 气不足 , 声音暗淡无光。
用气过猛 , 又损坏声带。
如果使用得当 , 不仅音色优美 , 音量也会大的惊人(2) 学会调整呼吸 , 缓解紧张 , 放松心态。
位置 :A: 舒适地做在椅子里 , 闭上眼睛 , 均匀地呼吸 , 全身放松不动。
头部放松、面部肩部、后背、腰部、大臂小臂、手指、大腿小腿。
脚趾 , 全身没有任何紧张。
听一段音乐 , 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美妙的音乐上。
B 寻找呼吸支点。
继续闭眼,全身放松不动,去感觉自己身上还有什么地方在活动,请把手放在那位置上。
C 方法:在椅子上做直,背部伸直,肩部放松,下额微收,双手掌心向上防在膝上,双目自然禁闭,先将体内的气呼出,然后慢慢地、均速的呼入,吸气时,腹部凸起,腰部同时张掌开。
不是向上挺胸,而是向上掌开,感到腰带渐紧,特别是后腰,有向后撑开的感觉,控制片刻后,在慢慢的呼出,呼气时,切忌一下把气放出,而是要控制住腰部,慢慢的呼出气来,呼气的感觉好象是慢慢的叹气。
(1) 快吸、慢呼 (2) 慢吸、快呼 (3) 鼻吸口呼 (4) 口吸鼻呼(5) 鼻吸鼻呼 (6) 口吸口呼 (7) 鼻口同时呼吸 ( 日常说话用此方法 )口诀:兴奋从容两助开,觉不吸气气自来(二)发声练习 :(10 分钟 )A 发声准备活动:(1) 短促。
连续的 " 吹灰 "目的:声音打的远不远要看横隔膜的弹力,以上的训练,是为了加强横隔膜的力量。
( 横隔膜的位置在胸腹之间 )(2) " 气泡音 " 的方式按摩、活动声带。
所谓 " 气泡音 " ,就是喉部发出的微弱的颤音。
方法:声带放松,用匀缓的微弱的气流轻轻不断地吹动声带,会发出细小的抖动声,产生一种 " 气泡音 " 。
刚开始,不灵活可能不响,多做一定就会响了。
注 : 用嗓前练 " 气泡音 " ,把声带由静止状态引向活动状态。
用嗓后作用 " 气泡音 " ,可起到按摩性的作用,使紧张的声带逐渐松弛下来。
B 、发声 : 目的学会用气息发声要领:喉部放松,把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与发声上,声音出来时以自然松弛为好,不要一开始就追求响亮。
(1) 自然站立,吸气后呼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