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现代物流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现代物流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现代物流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总论
第一节概述
一、项目名称
XX市现代物流中心项目
二、项目承办单位
广东XXXX物流股份有限公司
注册资本:1000万元
法定地址:广东省XX市XX镇江东经济开发区
三、法人代表及联系方式
法人代表:
联系电话:
E-mail :
四、投资方简介
主要投资方名称:XXX物流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XXX
地址:XX镇江东新区XXX19幢
电话:
传真:
主要投资方名称:XX物流有限公司
地址:XX镇江东新区华美家苑
法人代表:
电话:
传真:
主要投资方名称:XX物流有限公司
地址:XX镇大学路18#
法人代表:
电话:
传真:
五、项目拟建地点
广东省XX市XX镇江东经济开发区
第二节可行性研究编制单位
一、单位名称:
二、工程咨询证书编号:
三、工程咨询等级:
四、发证机关:
第三节申请报告编制的依据和范围
一、编制依据
本可研报告编制的主要依据为:
1、XX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和到2015年长期发展规划;
2、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产业政策;
3、有关技术标准、规范及规定;
4、项目承担单位提供的基础数据;
5、有关部门出具的证明材料。

二、研究范围
本可研报告范围包括:
1、根据国家有关政策,结合XX市实际情况,分析项目提出的背景及建设必要性。

2、根据规划并结合现状确定项目的建设规模及建设内容
3、项目建设地点及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
4、项目总体规划方案
5、消防、环境保护、劳动安全卫生及节能
6、企业组织及劳动定员
7、工程实施进度安排
8、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9、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评价
第四节可行性研究报告概要
1、伴随着XX市政府“生态立市”战略的逐步实施,XX镇作为重要商品物流枢纽的地位进一步确立,吸引着周边三省和国内知名客商。

项目建成后,将使XX镇成为广东物流及经济交流中心,从而有利于提高XX市和XX镇的知名度。

项目投资规模较大,建设周期适中,对周边地区产生强烈的增长极辐射作用,从而带动XX市的经济发展。

2、现代物流中心规划总占地面积85亩,全部为工业用地。

项目分两期建设,一期主要为物流配送、信息咨询、停车场、部份仓库、汽车修理等,二期为部份仓库,包装厂房及其它工程。

主要进行物流信息的交流,各类物资的储存、集运,运输工具合理使用和维护。

项目全部完成约投资4900千万元人民币。

一期主要为营业区和车辆区,营业区包括三至五层营业综合楼一幢,建筑面积8280平方米、冷库一幢,建筑面积1170平方米、配电房一幢,建筑面积30平方米;车辆区包括汽配城一
幢,建筑面4500平方米、修理厂一幢,建筑面积1560平方米,停车场9600 平方米、配套服务房面积200平方米。

一期建筑面积15740平方米,二期主要为仓储一区和仓储二区,仓储一区包括仓储综合楼二幢,建筑面积6600平方米、普通仓库四幢,建筑面积4320平方米;仓储二区包括综合服务楼二幢,建筑面积6165平方米、普通仓库两幢,建筑面积3120平方米。

本项目针对全部工程进行设计。

3、本项目建成后形成年2万吨各类商品物流的仓储周转能力,其中冷库200吨,普通货物存储达到10000吨。

年现货周转额达3亿元人民币。

4、本项目将建设与商品流通相配套,为商品物流服务的电子商务平台,将先进的商品信息采集发布系统、电子统一结算方式和各类商品检验检测系统引入现代物流中心,建立现代化、高效率、人性化的物资流通市场。

4、该项目总投资为49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4600万元,流动资金300万元。

经测算,项目投产后,各项经营收入2200万元,实现利润878万元(税后)。

贷款偿还期为4.24年(不含建设期2年)。

项目投资回收期为6.37年,经济效益显著。

5、项目委托方技术力量较强,管理经验丰富,具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和良好的信誉,建设条件良好,本项目所需自筹资金,投资方有足够能力筹措。

6、项目建设符合国家产业发展规划,符合国家发展政策,投产后,能够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企业经济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

综合以上分析,项目实施后有很好的社会经济效益,项目是可行的。

第五节主要建设内容
本项目分二期建设,一期主要考虑建设综合用房、办公配套区、停车场和仓储区。

二期考虑扩建交易区和仓储区、建设服务区。

一二期占地面积合计约85亩。

二期开工的时间根据资金筹集情况而定,为节省投资,最好两期合并进行。

以下为两期项目的主要建设内容:
第七节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第二章项目提出的背景及建设必要性
第一节项目提出的背景
一、物资和商品流通成为经济发展瓶颈
我国商品生产流通中的发育还很不成熟,主要问题一直是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表现为市场销售体系落后、市场软硬件建设不足和贮运加工系统的不完善。

流通不畅和市场缺位就会使产品向商品的跨越出现障碍,要么无法实现生产的价值,要么价不符值,增产却难以增收,其直接后果就是市场得不到均衡供给的产品,同时容易放大产品市场的波动,增加了生产的盲目性。

过大的市场波动不仅损害生产者的利益,也损害消费者的利益。

而这种小规模分散生产的格局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都不会有根本性的改变。

这不仅关系到生产者的增收问题,也直接影响到我国商品市场化和现代化的进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