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第四课社会生活讲道德第2课时以礼待人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体会文明有礼对个人成长的意义和对社会和谐的价值。
2、培养学生文明有礼的意识,培养学生正确的待人接物观。
能力目标
1、能够在具体情境中表达,展现文明有礼。
2、通过学习,学会做xx有礼的人。
知识目标
1、知道礼的含义,知道如何做文明有礼的人
2、了解我国古代和现代社会中各类礼节和礼仪,知道礼貌待人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xx有礼的作用,做xx有礼的人。
难点:待人礼为先,如何做xx有礼的人。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故事导入:xx问礼老子
公元前521年春,孔子得知他的学生宫敬叔奉鲁国国君之命,要前往周朝京都洛阳去朝拜天子,觉得这是个向周朝守藏史老子请
教“礼制”学识的好机会,于是征得鲁昭公的同意后,与宫敬叔同行。
到达京都的第二天,孔子便徒步前往守藏史府去拜望老子。
正在书写《道德经》的老子听说誉满天下的孔丘前来求教,赶忙放下手中刀笔,整顿衣冠出迎。
孔子见大门里出来一位年逾古稀、精神矍铄的老人,料想便是老子,急趋向前,恭恭敬敬地向老子行了弟子
2 / 5
礼。
进入大厅后,孔子再拜后才坐下来。
老子问孔子为何事而来,孔子离座回答:“我学识浅薄,对古代的‘礼制'一无所知,特地向老师请教。
”老子见孔子这样诚恳,便详细地抒发了自己的见解。
以礼待人是人际交往最起码的要求。
做到言谈举止彬彬有礼,是我们赢得别人尊重的前提,也是成功交往的条件之一。
今天我们来学习新课——以礼待人。
二、讲授新课
第一目:待人礼为先
1、探究一:教材P37运用你的经验,思考:
(1)你认为小岩哪些方面做得不合适?应该如何改进?
(2)如果你是一起就餐的客人,你会有什么反应?会如何做?点拨:
(1)到了就餐地点后,“小岩抢先坐在沙发上,把脚放在茶几上,自顾自玩手机”说明他不注意坐姿优雅,而且不注意帮家长操心
聚餐安排;“朋友来了,不主动打招呼,眼睛没离开手机”说明他不尊重客人;“菜刚上齐,他就拿起筷子夹菜吃”说明他不注意待客礼仪,请客人先吃菜;妈妈提醒他,他“很生气”,说明他不懂得以礼待人。
正确做法是:客人来之前查看饮食安排,注意坐姿端正,客人来时主动与客人打招呼;就餐时应先请客人动筷子。
(2)如果我是一起就餐的客人,我会觉得小岩缺乏道德修养和交际能力,而且觉得他根本不尊重我;我会找个借口早点离开。
2、阅读P37相关链接,刚才我们学习了文明有礼对个人的作用,下面我们来学习文明有礼
对社会的作用。
3、阅读教材P38上面的探究与分享,思考:
3 / 5
(1)你生活的小区存在哪些不文明行为?这些行为给小区居民造成了哪些影响?(2)你对文明小区的期望有哪些?
点拨:(1)乱丢垃圾、乱停车、车被堵后大声鸣笛;
(2)环境被破坏,出行不便,影响生活起居等等。
(3)文明小区:社区环境方面:垃圾应分类回收;机动车应注意低速行驶、不鸣笛;人与人之间关系方面:用合理合法的方式解决冲突和矛盾。
4、教材P38下面的探究与分享,思考:
上述情境体现了什么?谈谈自己的感想。
点拨:上述情境体现了观众文明有礼,体现了国家形象。
感想:在与外国人交往的过程中,我们的一言一行都体现了中国形象。
知识小结:1、礼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礼主要表现在语言文明、仪表端庄、举止文明等方面。
2、为什么要待人礼为先?
(1)礼体现一个人的尊重、谦让、与人为善等良好品质。
(2)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
文明有礼会使人变得优雅可亲,更容易赢得他人的尊重与认可。
(3)文明有礼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
有助于人们友好交往,增进人们的团结友爱,有利于形成安定有序、文明祥和的社会。
(4)文明有礼体现国家形象。
我们的一言一行都体现了中国形象。
我们举行的各种仪式,体现了民族的尊严和国家的形象。
2.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课件,展示更多关于待人有礼貌的图片,讲解待人礼为先。
第二目:做xx有礼的人
4 / 5
《荀子》中说:“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
”那么我们应如何做文明有礼的人呢?
1、探究一:阅读教材P39探究与分享,思考;
(1)你如何评价杨时和游酢的行为?说说你的理由。
(2)我们应如何向杨时和游酢学习,做一个文明有礼的人?
点拨:
(1)他们的行为说明他们懂礼貌、讲礼仪,是文明有礼的人,体现了对老师的尊重。
(2)做文明有礼的人,要态度谦和,用语文明;做文明有礼的人,要仪表整洁、举止端庄;做文明有礼的人,需要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学习、观察、思考和践行。
2、活动:情境判断——xx (展示校园中存在的现象)
①见到老师主动问好,帮老师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②吊儿郎当地穿着校服,胸口衣裳大敞。
③在饭堂排队打饭,遵守秩序。
④在课堂上插嘴说话、坐姿懒散、吃零食。
⑤见到走廊或楼梯有纸屑、垃圾,顺手捡起,扔进垃圾桶。
⑥不给同学起“绰号”,不开恶意玩笑。
⑦在课室内讲粗言滥语、打闹嬉戏。
学生分组讨论回答,老师评点。
5 / 5
评点:①正确,语言文明,举止文明;②错误,服装不整,不注意仪表;③正确,举止得体;
④错误,举止不文明,缺少行为美;⑤正确,爱护环境,举止文明;⑥正确,语言文明;⑦错误,语言不文明,举止不得体。
(1)怎样做一个文明有礼的人?
知识归纳:
如何做一个xx有礼的人?
(1)做文明有礼的人,要态度谦和,用语文明。
(2)做文明有礼的人,要仪表整洁、举止端庄。
良好的举止反映我们高雅的气质。
在社会交往中,我们要做到着装得体、仪表整洁、举止稳重、彬彬有礼、落落大方。
(3)做文明有礼的人,需要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学习、观察、思考和践行。
我们要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努力做一个懂礼、明礼、守礼的人。
三、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礼,知道了礼的含意,懂得了礼对个人、对社会、对国家的重要性,明白了做文明有礼的人就应从语言、举止、仪表方面努力,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做一个懂礼、明礼、守礼的人,并与身边的人一起共同创建文明有礼的社会风尚。
四、板书设计
五、布置作业——完成同步学案练习
六、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