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问首办负责制
1、认真接待人民群众来访办事,妥善处理群众来访反映的问题,按照“分级负责、归口办理”的要求,认真负责地办理好群众来访反映的属于本单位职权范围内的问题。
2、“首问责任人”是指群众到第一位接到服务对象来电询问或接待来访的工作人员即是首问责任人。
3、首问责任人不论与本人职责是否有关,都要热情回答与接待或帮助来访者找到经办人员,不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4、属首问责任人所在岗位职责范围内的事,要按有关规定办理;不能当场办理的,需向当事人一次性解释清楚有关办理事项、需补充或携带的材料以及如何办理等。
5、不属于首问责任人所在的岗位职责范围的事,首问责任人要负责引导办事的群众到承办人岗位,并交给经办人员。
6、属电话咨询或举报的,接电话的人员为首问责任人,首问责任人应将来电反映的事项、来电人姓名、联系电话等登记在册,并及时转告相关办理人员或请示领导,并协助有关人员解决问题。
7、办理的事项不属于本单位业务的,首问责任人应给予耐心说明,并尽可能告知其办理的部门。
8、承办人员必须按服务承诺和时限要求热心给予办理,属不能办理的,要耐心解释、答复。
9、首问责任人办事不利、态度不热情、群众不满意的,或未按上述要求履行职责的,要在会上通报批评,本人做出检讨,并提出改正
措施。
对因办事不当,引起群众上访告状或给工作造成影响损失的,视情况分别给予批评教育、经济处罚,严重的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承诺必践制
1、承诺实践要求根据行政许可承诺时限,对在发展上需要破解的难题、在民生上需要办理的实事,明确承诺事项,明确主管领导和具体责任人,明确目标要求和完成时限,并建立公开栏向社会公布,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2、对于向社会公布的事项做到有诺必践,一诺千金,提高党和政府的公信力。
3、在工作中由于领导变动或工作人员职务变动,要严格执行工作交接制度,保持工作的不间断和待续性。
4、对于特殊情况解决不了的要及时向社会进行公布解决不了的原因。
5、建立承诺考核制度,加强实施监管和考核评比,除在机关内部执行外,要广泛接受和听取群众的意见,与年度工作实际考核相结合,作为年度考核的重要评分标准。
限时办结制
1、限时办结制遵循准时、规范、高效、负责的原则。
机关各部门必须认真对待和办理各种限时办结的行政事项。
2、对法律、法规和政策有明确办理时限规定的,应当严格按照规定的时限办理;对法律、法规和政策没有明确规定办理时限的,要尽量缩短时间,能当场办理的,应当及时办理;特殊情况不能在规定时
限内办结的,要及时向服务对象说明原因。
3、执行上级各项重大政策,应当及时部署和落实。
不需要制定具体政策的,应当在15个工作日内完成;需要充分调研、制定具体政策的,应当在15个工作日内制定工作计划,并向上级发文机关报告。
对请示性事项要及时研究处理,做出明确答复,时间不得超过15个工作日,答复时限以收件日作为计算工作日的起始时间。
4、全体干部职工要严格遵守工作纪律,坚守工作岗位。
工作期间,保证随时在岗,不因主办人员不在岗而影响工作。
确因特殊情况无人在岗时,要以留言、启事等方式告知,并明确办理时间,以方便基层和干部群众。
投诉快速处理制
1、在办公区域显著位置公开“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投诉举报电话,接受社会各界监督。
2、对于投诉举报事项,要做到首问到位、交办到位、督办到位,确保投诉件在5个工作日内办结,处理结果要通报给相关人员。
3、建立领导带班接待投诉工作规定,工作日中要有重要领导负责当日的信访投诉及处理。
4、加强投诉处理的公开化,设立公开栏或公开板,按政务公开要求进行公开。
考核评议制
1、结合廉政勤政工作,按照干部管理权限,根据民主、公开、竞
争、择优的原则,大力推进干部竞争上岗和轮岗交流。
2、要充分发挥廉政勤政预警平台作用,把党员干部责任制考核同日常管理、年度考核有机结合起来,并将评议结果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
3、评议要坚持上下结合、内外结合,广泛听取各方面尤其是服务对象的意见。
4、对评议和考核处在末位的,一年给予待岗培训。
5、要进一步深化行风评议工作,扩大参评人员范围,将评议结果向社会公布。
追究问责制
1、责任追究的对象:凡是办事处的工作人员,因故意或过失等原因造成过错的,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在纠正过错的同时,对直接责任人和有关责任人应依本制度予以追究。
2、责任追究的原则:一是实事求是,有错必究,有错必惩的原则;二是责任自负,依据过错性质、程度分类施惩的原则;三是纪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四是教育与惩处相结合的原则。
3、责任追究的事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追究直接责任人和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1)因主观原因违反工作程序而造成过错的;(2)因业务不熟违反政策规定而造成过错的;(3)违反工作纪律而造成过错的;(4)因责任心不强违反工作原则造成工作过错的;(5)因完成领导交办工作不利造成过错的;(6)未完成自己应承担的工作职责的;(7)因其他原因造成工作过错的。
4、责任追究形式:凡发现问题的当事人,都必须及时、实事求是地向主要领导和主管领导反映。
经调查核实的,由工委会提出责任追究。
主要形式有:书面检查;通报批评;机关大会检查;情节较重的给予相应的党、政纪处分;
5、对过错的调查和认定:发现工作过错,首先由机关支部负责调查、核实,并写出调查报告交工委会。
由工委会根据问题的性质、情节、程度、原因和后果提出具体处理意见,并形成书面处理决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