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的现状、存在
的问题及建议
自从江西省农村信用社开展改革试点以来,农信社历史包袱得到初步化解,经营状况开始好转,农信社支农资金实力明显增强,产权制度也进一步得到完善,充分发挥了信用社农村金融主力军和联系农民的金融纽带作用,更好地支持了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帮助农民增加了收入,现笔者以江西省××县农村信用社为例,剖析农村信用社改革的现状、作法及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一)当地政府扶持力度还不够到位
改革期间,县政府成立了农村信用社改革领导小组,并下发了县政府号文件,可以说对农村信用社的改革是高度重视的,但由于我县目前是两级法人产权模式,税收的上缴仍分县级财政和乡(镇)级财政两块核算,加之,由于县乡(镇)两级财政都十分困难和脆弱,虽经多次向政府及财政部门请示、汇报,至目前为止,关于农村信用社在改革中享受的税收返还问题仍未得到解决,影响了全县农村信用社去年(万元)的营业税返还和今年上半年(万元)营业税等额补贴的政策兑现。
(二)筹资工作整体环境不是很好
一是组织存款难度较大。
从今年月份起,存款有所回落,特别是城区的网点一直处下降趋势,影响了农村信用社市场竞争力和支农后劲。
由于当地存在不正当竞争(特别是邮政储蓄)和信用社硬件设施跟不上国有商业银行和邮政储蓄,加上政府的帮扶措施得不到见效的落实,对农村信用社歧视性做法在一些部门还仍然存在,涉农部门的开户还不能得以到位,加之全县经济不景气的不乐观因素,同时群众对存款利率不能接受特别是还要加收的所得税农民更是反对,致使我社组织资金的难度进一步加大,存款极不稳定;二是农民对增资扩股反应冷淡股金筹集存在隐患。
信用社在农民中的信誉度不高总认为信用社归省政府接管后,没有国家银行那么有保障,加上目前信用社经营效益不明显,入股分红难于实现,有很多股民借各种机会要求退回自己的股金,对入股持观望态度。
(三)全县整体资本充足率还较低
我县是个山区小县,经济发展不很景气,农社历史包袱沉重历年亏损挂帐万元,至六月底止,资本充足率仍是经过央
行票据置换后,资本充足率达到了,但离农村信用社改革规
定的要求还相差较远,不良贷款比例降幅虽大,但存在着贷
款总量扩大的稀释因素。
目前有些基层信用社的实际不良贷
款数额还大于××年年底的账面数,主要原因是基层信用社在近几年的经营管理中为了消除历年巨大不良贷款数额对
自身带来的不良影响利用旧贷转新贷的办法从账面上使不
良贷款额下降其中包括逾期和呆滞贷款。
(四)各社整体业务发展很不平衡
从单个信用社的经营情况看,由于受山区自然环境和当地
经济条件的影响,各个信用社发展的各项业务发展很不平衡,有的社业务量大、效益好,有的社业务量小、效益低,在人
员配置上形成了很大的困难,使我县农村信用社的经济效益
一直处于较低水平。
(五)农户贷款与支农服务存在矛盾
农村贷款有一种矛盾就是有偿还能力的多数农户不需要贷款而需要资金的往往偿还能力较差,而且在落后地区存款往
往远远大于贷款。
一是贷款涉及面窄、辐射面小。
为控制贷
款风险各信用社针对农户建立信用档案实行信用户管理信
用社的贷款主要面向信用户但信用户只是广大农户的很少一部分大部分农户很难贷到款。
二是信用户贷款难。
信用社在“保放、保收、保效益”的指导思想下大多惜贷、怕贷许多满足贷款条件的信用户也很难贷到款。
三是信用社贷款种类单一农民发展副业所需资金贷款难。
信用社针对农民的主要是小额贷款这种小额贷款的期限大多为年贷款额度各社不尽相同但这些小额贷款只能用于农民的生活或现有农业生产的周转资金一些大额的期限较长的贷款年期万元以上很难办理。
(六)员工整体素质偏低,竞争意识不强
农村信用社整体素质较其他金融单位相比较,仍然处于较低水平。
目前,全县名在岗员工中拥有本科文凭的只有人,大专人,中专人,高中人,初中与初中以下的有人。
由于少数员工的综合素质不高,没有吃苦耐劳的精神,缺乏上进心、主动性和创造性,致使本社业务开展缓慢。
三、农村信用社改革建议及对策
(一)协调各级政府关系,尽快落实扶持政策
一是省政府及省联社要为信用社改革和发展创造优良的信用环境。
废除和制止少数部门出台针对农村信用社的限制性、歧视性做法,鼓励和引导将农村政策性业务交由农村信用社
办理,特别是财政性、事业性单位的存款引导其存入信用社,同时建议银监会要会同有关部门加快研究邮储资金适当返
还农村的办法,制止金融机构的不正当竞争,让支农资金不
外流,增强信用社的支农后劲。
,二是信用社要多向政府汇报,请求政府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农村信用社处置不良资产,降低不良贷款比率,加大清收辖内党政干部在农村信用社的
借款和介绍、担保贷款的力度,帮助信用社落实原关、停、并、转的企业贷款,防止企业借改革之机逃废信用社债务。
三是加快电子化建设步伐,尽快实现全省、全国通存通竞,提高信用社竞争能力,争取实现改革和发展的“双丰收”。
(二)加强信合员工培训,造就“敬业爱岗”队伍
加快发展是我县农村信用社摆脱困境、赢得主动的第一要务。
我们要加强学习培训,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素质,是做好
信用社工作的必要条件。
一是制定计划,组织人员系统地学
习有关金融业务知识和法律知识,提高员工专业水平;二是
理论联系实际,认真学习案例,调查研究,在学习中提高,在实践中创新;三是及时总结和推广清收工作的成功经验,
表彰先进人物,打造一支团结拼搏、学习创新的团队。
四是
坚持以人为本,强化人本管理理念,继续做好员工的再教育
工作,大力弘扬以“敬业”为核心的思想理念,造就一支具
有“勤奋、忠诚、严谨、开拓”精神的员工队伍;
(三)加大清收盘活力度,提高农信社经营效益。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县信用社的资产质量不容乐观。
盘活
贷款存量,改善信用社资产质量,是我县农信社目前重中之
重的首要工作。
我将继续组织完善好有关清收盘活的做法和
奖惩制度,逐级分解落实不良贷款任务,责任到人,专项考核,进一步加大行政的、经济的、法律的清收盘活的力度。
同时,在实际工作中,坚持以效益为中心,从各个经营环节
上下苦功,依法合规经营的基础上,稳扎稳打,不断优化资
产结构,锁定不良贷款存量,大力减少不合理资金占用,同
时积极开办新的业务品种,使农村信用社的资产实现多元化,全面提高资产盈利水平,实实在在地把经营效益提高到一个
新水平。
(四)完善各项考核办法,增强优患意识和责任感
在狠抓“以法治社和以德治社”工作的同时,进一步做好
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加大考核力度,完善考核办法和措施,在落实好服务“三农”的各项工作举措中,要结合××实际帮助农民朋友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实实在在地为农民朋友提供好产前、产中、产后的农村金融和信息服务,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增强员工的优患意识和责任感,把全体信合员工的思想统一到发展农村信合事业这一主题上来。
(五)深化产权制度改革,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经过一段时间的改革试点,农村信用社的产权制度框架已经初步形成。
下一步要将工作重点转向建立合理、科学、有效的法人治理结构。
一是进一步完善股权设置。
结合当地实际,合理确定入股起点,积极吸收种养殖大户、私营业主、企业法人等有能力、有愿望参与农村信用社管理的投资人入股,提高农村信用社的决策和管理能力。
既要防止因股权过于集中被少数大股东控制,又要防止因股权过于分散被内部人控制。
二是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进一步健全法人治理结构,明确职责分工,形成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制衡的治理结构。
要解放思想,大胆创新,努力探索符合我国农村和农村信用社实际的有效治理结构。
三是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科学合理地制定有关工作程序和议事规则,增加决策透明度,提高运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