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1学期《资产评估学》课程期末考核考核方式:课程论文考核时间:第16周至第18周年级专业班级学号姓名考核成绩考核指标及分值评分标准得分研究的方向性(20分)对选题目的、意义、方向和拟解决的问题有准确的理解,并在论文开篇就予以明确,且有较好的创新见解。
16-20 对选题目的、意义、方向和拟解决的问题有一定的理解,并在论文中有一定明确,且有一定的创新见解。
11-15 对选题目的、意义、方向和拟解决的问题没有理解,在论文中没有明确,无创新见解。
0-10知识点掌握程度(20分)能表现出受过资产评估学专业学习,对所学知识点具有较好掌握。
16-20能表现出受过资产评估学专业学习,对所学知识点具有一定程度掌握。
11-15 能表现出受过资产评估学专业学习,简单理解所学知识点但不能掌握。
0-10课题研究能力(20分)技术路线较清晰,研究方法适当,论证逻辑自洽,能灵活、科学地使用既有文献和数据。
16-20 技术路线基本清晰,研究方法适当,论证逻辑自洽,能使用既有文献和数据。
11-15 技术路线模糊,研究方法选用不当,论证逻辑基本完整,不能较好使用既有文献和数据。
0-10论文撰写能力(20分)结构完整,层次分明,思路清晰,文笔流畅。
16-20 结构基本完整,层次基本分明,思路基本清晰,文笔基本流畅。
11-15 结构不完整,层次不够分明,思路模糊,文笔不流畅。
0-10学术规范性(10分)对格式、体例自我要求基本严谨,文献和数据引用符合学术规范。
6-10 对格式、体例自我要求不严谨,文献和数据引用不符合学术规范。
0-5学术独立性(10分)课题研究成果不抄袭,是自己的原创性贡献。
6-10 课题研究成果不是自己的原创性贡献。
0-5考核要求和指引开始时间第16周上交时间第18周覆盖教学大纲2015版第一章总论;第二章资产评估的基本方法;第三章机器设备评估;第四章房地产评估;第五章无形资产评估;第六章长期投资(金融资产)评估;第七章流动资产和其他资产评估;第八章企业价值评估;第九章资产评估报告。
考核环境作为期末考核学生注意事项1、本次考核须使用统一下发的电子文档模板提交课程论文,并在规定时间内同时提交电子稿和打印稿。
2、课程论文的质量要求和成绩评定标准见首页评分表格。
3、格式要求:标题居中,16号字,加粗;摘要、正文首行缩进、两端对齐,12号字;“摘要”两字居中、加粗。
正文中的标题加粗,对齐随意。
正文中插入的图片和表格都居中,图、表标题也居中,10号字,前面要有“图1:”、“表2:”之类的编号;图标题置于图片下方,表标题置于表格上方。
“参考文献”四字居中、加粗,12号字;参考文献居左对齐,12号字;参考文献是期刊时,书写格式为:[编号]、作者、文章题目、期刊名(外文可缩写)、年份、卷号、期数、页码。
参考文献是图书时,书写格式为: [编号]、作者、书名、出版单位、年份、版次、页码。
)[编号]作者.文献名.刊物名.出版社名.出版年月. 全文宋体,1.25倍行距,段前段后间距均为0。
基于《资产评估学》课程中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以资产评估相关理论及其发展趋势,资产评估基本方法的应用,不同资产项目评估的具体操作等为研究方向,自拟题目,完成一篇3500-5000字论文。
(注:做到一人一题,不能有一模一样的题目)论文需要具备标题、摘要、关键词、正文(一级标题、二级标题)、结论、注释和参考文献等要件,引用文献和数据需要遵守基本的学术规范。
空白作业纸浅析国有资产管理过程中资产评估的作用摘要随着我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资产评估已然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行业。
资产评估可以在最大程度上保护资产所有者和投资者双方的权益,可以说,资产评估就像一杆天平,权衡双方然后促成交易的公平进行。
同样的,在当今市场经济体制下,国有资产的价值是否贬值或者保值,都需要进行一个准确公正的评估,然后确定其目前的价值,甚至还可以预测其价值在未来可能发生的变化,更有利于对国有资产进行更加科学的管理。
关键词:国有资产资产评估管理流失一、资产的概念资产和资源其实是两个概念,资源是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之内,所拥有的物力、财力、人力以及其他各种物质要素的总称。
而资产是在基于资源的基础上,需要额外满足三个基本特征之后的部分资源。
那么资源需要满足什么特征才能被认为是会计意义上的资产呢?1、资产必须是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就是说资产是现实的资产,并且是过去产生的,不能是未来的交易或者事项可能产生的资源;2、资产是由企业或者单位所有或者控制的,就是说资产的所有权固定且单一,不能是租赁的也不可能存在所有权不明确的问题;3、资产预期能够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就是说未来可以预见资产能够给企业带来效益,未来无法带来效益或者企业已经取得某项资产已经失去收益能力,那么也应该被剔除出资产的行列。
任何资源只有满足这三项基本特征,才能被称之为资产。
二、资产评估的介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产的所有者所进行的经济活动是十分复杂的,资产的种类也各不一样,不管是怎样的经济活动或者说是怎样的资产,都必须要在对资产有一个明确的价值定位之后才能进行交易。
[1]所以这就要说到资产评估了,资产评估是专业机构和人员在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资产评估准则的前提下,根据一定的特定目的,遵循评估原则,依照相关程序,选择适当的价值类型,运用科学的分析方法,对资产价值进行评定和估算。
提到资产评估,我们首先能够想到的就是评估者和被评估资产,这二者分别是评估主体和客体,作为八个基本要素中的两项,可以说这两项是至关重要的。
既然有了评估者和待估资产,那么评估要有所依据,这就是第三个基本要素评估依据了,评估依据给评估制定了标准,让评估结果最大程度上保障公平与公正。
剩下的基本要素分别有:评估目的,它直接制约着评估的价值类型和评估方法的选择;评估原则;评估程序;评估价值类型和评估方法。
三、国有资产种类和管理办法国有资产很丰富,可以分为很多种类。
按照经济性质不同进行分类,国有资产可分为经营性国有资产、非经营性国有资产和资源性国有资产。
经营性国有资产是指投入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国有资产;非经营性国有资产是国家行政机关与非企业化事业单位为进行社会行政与经济管理所占用的国有资产;资源性国有资产是指国家主权所有的、自然界存在的、对社会经济发展有直接影响的、人们已开发和待开发利用的诸多自然要素,如土地、矿藏、河流、森林、海洋资源等等。
为了合理的管理这些资产,国家颁布了《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办法》,内容分为总则、组织管理、评估程序、评估方法、法律责任、附则一共6章39条,对国与资产的管理提出了详细明确的要求并且给出了管理程序以及方法。
但是即便如此,仍然无法阻止国有资产大幅度的流失,面对这种局面,应该如何应对呢?四、国有资产流失概述国有资产的流失主要是指,国有资产的浪费或者在国有资产进行形式转化的过程中存在不公允的现象,导致国有资产在交易过程中没有体现其真实价值或者说其价值没有被正确评估,最后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
这种资产流失的现象在我国很多国有企业或者事业单位都存在,主要是因为代表国家行使管理权的管理者违规操作,徇私舞弊,所以在交易过程中故意低价或者折价出售,导致国有资产流失。
再者,还可能因为违反了相关法律法规的违规操作或者经营管理不善导致国有资产的流失,这些都是存在的。
五、通过资产评估角度分析国有资产流失1.评估人员存在利益相关关系导致评估有失公允通常双方在进行资产交易的时候,会委托第三方作为评估方来给资产进行价格评估,就是说某种意义上,评估方可以决定一项资产的交易价格。
通常来说评估方是不可能与交易双方任何一方存在利益输出关系的,所以评估应该是公平的。
但是评估结果是和评估委托方的利益相关的,所以如果委托方是资产的出让方,自然会希望资产的估价偏高一些,如果委托方是受让方,那么自然希望估价偏低一些。
于是,作为受托方的评估机构或者评估师,自然而然成为了委托方的公关对象,委托方会在保证自己利益最大化的同时给与评估方适当的好处,这就导致评估方和评估委托方存在利益输送问题,那自然会影响资产的价值的评估,价值不公允,那么国有资产很可能以低于其本身的价值的价格被出让。
2.资产评估本身的缺陷所在导致评估结果不准确其实资产评估方法有很多,要根据不同的评估目的,来确定不同的评估价值和评估方法,这也就是说,一项资产的出让方和受让方其实对于这项资产的指向并不一致,出让方对资产的评估指向是总资产在扣除掉负债之后的所有者权益,二受让方更加关注的是这项资产未来预期能够带来的收益,所以这样双方的评估结果自然不一样。
即便是按照收益法来进行评估,评估结果也不是完全客观,毕竟收益法是在现阶段这个相对稳定的条件下对一项资产我来预期可能带来的收益进行预测然后再对资产的现值进行评估。
在面对未来这个不确定因素的时候,评估本身就是带有主观性质的,因为评估人员必须在一定程度上依靠自己的经验来对未来行情进行判断。
但是专业的评估人员也是人,经验的累计并不代表绝对的准确,这就导致国有资产在现实条件下的评估价值可能会低于未来实际实现的价值。
所以资产评估本身是有局限性的。
六、通过资产评估对国有资产的管理进行优化要想合理的管理国有资产,其实资产评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要想遏制国有资产的流失,首先要对国有资产进行一个全面的记录,摸清了家底才便于管理。
国有资产的类目众多,数额巨大,如果不进行完整的统计,可能有些潜在的国有资产都不会被记录。
所以不仅要在资产出让的时候进行科学的评估,在确认资产的时候就应该保证任何资产都应该记录在案,这就要求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拥有非常完备的资产评估体系和管理部门。
资产评估在国有资产的管理过程中,主要是为了保障国有资产能够增值或者保值,对于一些即将贬值或者再也无法发挥价值的资产,应该通过资产评估进行处理,寻找合适的受让方,让即将贬值的资产在受让方的手中最大限度的体现价值。
也就是说在完整统计了国有资产类目的情况下,对不同价值的资产进行不同的处理,让任何资产都能够最大限度的体现其价值。
防止因为不专业的管理,导致国有资产贬值和流失。
不同的国有资产的出让或者交易,都应该交由相对应的专业评估机构来处理,这样不仅有利于对国有资产的出让或者交易进行备案,在交易或者出让的过程中,如果有类似的资产需要进行评估,也可以通过备案进行考证以保证交易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利用资产评估的行业制度,杜绝舞弊行为的发生。
不可否认的是,现在国有资产的出让交易过程中,或多或少存在舞弊行为,因为国有企业的管理者有绝对的权力对国有资产进行处置,正是这种权力的赋予,导致很多国企或者事业单位的员工,为了谋取私利,擅自将国有资产以远低于市场价值的价格出让给名营企业或个人,这种行为给国有资产造成的损失是无可估量的,但是如果有一个监管方,作为第三方监督出让合同的草拟以及交易的进行,那么舞弊的机会也会大大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