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环境法复习资料知识点总结

环境法复习资料知识点总结

环境法1、环境法上所讲的环境,是指(物质的客观存在)。

2、环境法律规范在性质上属于(社会法规范),它是典型的以(社会公共利益)为立法目的的法律部门。

3、环境是以(人类)为中心的物质环境。

4、人类早期发展的重要特征是(自我中心主义)5、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人类对环境的适应)6、环境保护最为一个较为明确的和科学的概念,是在(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上提出来的。

7、环境问题的产生和发展大致可分为(3个阶段)8、(经济人假设)恰恰是环境问题的根源所在。

9、《增长的极限》一书中所表明的观点是(零增长、零排放)10、“我们请求,把每个人享有的健康和福利等不受侵害的环境权和当代人给后代的遗产应是一种富有自然美的自然资源的权利,作为一种基本人权,在法律体系中确定下来。

”提出这句话的文件是(《东京宣言》)11、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包括(主体、内容和客体)12、在我国当前的环境法规体系中,属于综合性环境法律的是(《环境保护法》)13、环境保护作为一个较为明确的科学概念,是在(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上提出的)14、人类环境观的发展大致经历了(3个阶段)15、人类环境观发展的第一个阶段是(人类畏惧自然、崇拜自然的阶段)16、人类环境观发展的第二个阶段是(人类无视自然、主宰自然的阶段)17、人类环境观发展的第三个阶段是(重视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阶段)18、传统环境观的价值取向是(人类中心主义)19、传统环境观的指导思想是(人统治自然)20、传统环境观的主要特征是(反自然)21、现代环境观的价值取向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22、“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新发展观诞生的标志性文件是(《我们共同的未来》)23、可持续发展观的核心价值是(生态人类中心主义)24、(环境道德)是支持可持续发展的伦理基础。

首次使用"可持续发展" 这一概念的会议是(1980年的联合国大会)25、20世纪60年代,联合国大会以决议的方式决定召开(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26、可持续发展观的核心价值(生态人类中心主义)。

27、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28、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人类需求的满足)29、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原则是(人类的自身发展)。

30、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原则是(人类的自身发展)31、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人类需要的满足)32、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以人为本)33、下列属于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是:(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共同性原则)34、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的功能是(利益衡平)35、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的需求是(利益主体的多元)36、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的主旨是(以和谐方式处理冲突)37、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的本质是(双向互动的过程)38、传统宪法缺陷的是:传统宪法未将环境权作为一项公民的基本权利加以确认、传统宪法未明确国家或政府在环境保护方面的责任或职责、传统宪法未明确环境保护原则)39、有关环境法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环境法是公法与私法相互交错的领域、环境法是运用公法手段调整私法领域的法部门、环境法所调整的环境问题是在私法秩序下产生的)40、有关风险预防原则,(风险预防原则在国内立法方面,已有实践)41、环境责任的公平负担从根本上说,实际上是(相关费用的公平承担问题)。

42、实现环境责任公平负担的制度是:(污染者负担制度、开发者养护制度、受益者补偿制度、主管者负责制度)43、有关环境民主原则的表述正确的是:(环境民主原则具体体现为民主参与、要实现环境民主原则,需制定有关公众参与的专门法律、《奥胡斯公约》将环境民主的内容归结为获得信息、公众参与和司法救济)44、(法院)是实现司法救济的核心。

45、环境权利的司法救济具体的救济途径则以(诉讼)为主。

46、环境保护综合性立法的是(《环境影响评价法》)47、关于环境法律关系主体的表述正确的是:(环境法律关系的主体具有广泛性、国家环境管理机构是最重要的主体、环境法律关系的权利主体与义务主体具有对应性)48、国家环境管理主要表现为(国家环境行政)。

49、社会环境管理主要表现为(公民个人、社会组织对环境保护的参与)。

50、环境管理主体权利的是:(环境管理规范制定权、环境行政处理权、处罚强制权、物权、环境司法权)51、环境管理主体义务的是:(管理性义务、服务性义务、接受监督的义务)52、环境受控主体义务的是:(遵守和维护环境法律秩序的义务、服从国家环境管理的义务、服从制裁的义务)53、环境受控主体权利的是:(受益权、保障权、参加环境管理权、环境使用权、申诉和控诉权)54、环境作为一项基本人权,其核心是(生存权)55、1972年的(《人类环境宣言》)是最早宣告环境权的。

56、1972年发表的(《人类环境宣言》)提出了全球环境保护战略。

57、(环境权)在国际上被称为第三代权利。

58、环境权的核心是(人们的生命健康权)。

59、环境权最为一项基本人权,其核心是(生存权)。

60、环境权的主体包括(当代人和后代人)。

61、环境权的对象时(人类环境整体)。

62、环境权的实施方式是(多样的)。

63、环境权是(权利和义务的统一)。

64、能体现环境权是复合性权利的是:(财产权、人身权以及生态等权利的复合、公权力与私权利的复合、实体与程序的复合)65、环境权民法保护动因的是:(在物质基础方面,公法与资源的第二次分配相适应、在运行方式主面,公法的突出优点在于其直接管制的强制命令性、在动力来源方面,公法的利益内容是公共性的)66、(绿色文明观念的建立)是将环境保护纳入诚信原则的核心。

67、绿色文明包括:(绿色文化、绿色经济、绿色消费)68、“环境安全”的最先倡导者是(莱斯特·R·布朗)69、(环境安全)是整个交易安全与经济安全问题中的基本问题。

70、成为当代社会公序的是(可持续发展)71、成为当代社会新的良俗的是(环境道德)72、环境管理的对象是(一切环境要素)73、国家环境管理与社会环境管理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两者相辅相成,互相补充,协调,并且各种传统公法手段与私法手段又都要根据环境保护的要求有所发展,形成了具有环境法特征的规范体系)74、国家环境管理权产生的基础是(现代社会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保护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75、环境管理与传统行政权的显著区别在(于积极、主动性)76、环境行政立法体制是:(国务院、国务院各部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77、环境立法的实现和环境司法的前提是(环境行政立法)78、中国的环境立法具有较强的(原则性)。

79、日本在20世纪50.60年代也开始了以(控制公害)为中心,包括以(保全和创造良好的环境)为内容的环境立法。

80、(以无过错原则)取代过错责任几乎成为各国环境立法的首要问题。

81、环境行政执法行为效力是:(确定力、拘束力、执行力)82、对于违法的环境行政行为,法院应(撤销)83、环境行政执行行为失去法律效力原因的是:(执行条件不复存在、执行完毕、执行行为期限届满)84、环境行政许可的特征的是:(以禁止为前提,以少数人的许可为例外、具备资格并经审查方能许可、直接影响相对人的权利义务)85、环境许可证没有得到法律的明确规定的是(饮用水许可证);环境许可证得到法律的明确规定的是:(土地使用许可证、农药生产、销售、使用许可证、森林采伐许可证、海洋倾倒许可证、渔业养殖许可证、渔业捕捞许可证、采矿许可证、排污许可证、狩猎许可证)86、环境行政强制执行的特征:(执行性、强制性、行政性)87、环境行政直接强制措施的是:(对人身的强制执、对财产的扣、对场所的侵入)88、环境行政间接强制措施是:(代执行、执行罚)89、环境行政司法原则是:(简便原则、公正原则、相关人员回避原则)90、环境行政司法的主体是(享有行政司法权的环境行政主体)。

91、当事人提起环境行政复议应具备的条件是(对环境行政主体具体的行政处罚行为不服)92、(环境行政合同的条款)是环境行政合同的核心。

93、行政合同订立方式的是:(要约和承诺、招标)94、环境行政合同的主要条款类型是:(当事人一方要求必须规定的条款、根据法律的规定或按环境行政合同的性质所必须具备的条款、一般行政合同所应具备的主要条款)95、环境行政合同的相对人享有的权利是:(补偿请求权、损害赔偿请求权、特有行为权、应得报酬权、额外费用请求偿还权)96、环境行政合同履行的显著特点是:(环境管理机关在合同履行中享有特权、相对人享有一般民事合同所没有的权利)97、环境行政指导的作用是:(抑制作用、协助作用、引导作用、调整作用)98、生产者承担责任延伸制度内容是:(经济责任、废物管理责任、信息责任)99、“污染者负担”在我国的一种最重要表现形式是(排污费的缴纳)100、环境刑事责任的立法类型是:(制定特别刑法、在环境保护法律中规定刑事条款、在刑法典中专章规定刑事责任)101、环境刑事责任的显著特征是(并处财产刑)102、环境侵权责任的法律特征是:(特殊性、财产性、强制性)103、环境侵害行为特殊性是:(主体不平等、侵害对象的广泛性、复杂性)104、环境违法行政包括:(滥用职权、行政失职、行政越权、事实上的错误、法律上的错、程序违法)105、环境行政主体承担法律责任是:106、补救性的行政责任:(恢复原状、履行职务、承认错误,赔礼道歉、恢复名誉、消除影响、撤销违法、行政赔偿、返还权益)107、惩罚性责任:(通报批评、行政处分)108、我国有权追究环境行政责任的主体是(:权力机关、人民法院、各级人民政府、各级人民政府的环境行政主管机关和分管机关以及上级行政机关)109、环境行政责任的特征是:(环境行政责任是一种法律责任、环境行政责任是环境行政违法行为的必然法律后果、环境行政责任是环境行政法律有关系主体的责任)110、对环境法律责任的理解正确的是:(环境法律责任是环境法律的否定性评价、环境法律责任是环境法律上的不利后果、环境法律责任是一种特殊意义上的义务)111、环境诉讼难的主要原因是(环境立法的不完善)112、环境诉讼难的客观原因是(司法环境不好)113、环境诉讼难的直接原因是(环境诉讼机制的缺陷)114、环境诉讼难的主观原因是(法官素质与水平不高)115、1979年(《环境保护法(试行)》)的颁布实施为标志,中国的环境诉讼开始发展。

116、环境公益诉讼强调(事前救济或事中救济)。

117、环境公益诉讼保护的是(公共环境利益)。

118、(1973年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的召开,标志着环境保护事业在中国的奠基,从此开始了中国的环境保护道路。

119、我国环境保护问责制的具体规定是在(《环境保护违法行为处分暂行规定》中)120、人与自然冲突时应遵循的原则是:(系统原则、和谐原则、可持续原则)121、环境法的主要作用领域是(环境保护活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