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制度编号:YTO-FS-PD400
危险点安全管理制度通用版
In Order T o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Of Daily Behavior, The Activities And T asks Are Controlled By The Determined Terms, So As T o Achieve The Effect Of Safe Production And Reduce Hidden Dangers.
标准/ 权威/ 规范/ 实用
Authoritative And Practical Standards
危险点安全管理制度通用版
使用提示:本管理制度文件可用于工作中为规范日常行为与作业运行过程的管理,通过对确定的条款对活动和任务实施控制,使活动和任务在受控状态,从而达到安全生产和减少隐患的效果。
文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制度规定了我公司危险点的确定、等级划分和控制管理要求。
本制度适用于我公司各生产过程中,危险程度较大、易造成人员伤亡的设备、设施和作业场所的控制管理。
2引用标准与参考文件:
QJ2867—97《危险点控制管理规定》
3内容与要求
3.1一般要求
3.1.1危险点的确定、等级划分和送审应依照集团公司、六院规定执行。
3.1.2危险点应有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和事故应急措施。
3.1.3危险点的设备、设施和作业环境应符合国家有关安全卫生的标准及规定。
3.2.1危险点应有安全负责人,明确人员分工和岗位安全职责。
3.2.2危险点应在明显位置悬挂标志牌。
内容应包括危险点名称、等级、定员定量和安全负责人。
3.2.3危险点发生事故应立即上报。
3.2.4危险点改建扩建时,必须做到“三同时”。
3.3作业人员
3.3.l危险点的作业人员必须经过专业的技术安全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3.3.2危险点作业人员的变动,应征求安全主管部门的意见。
3.3.3危险点的作业人员应身体健康,从事有毒有害作业人员,应按规定定期体检。
3.4检查
3.4.1各级安全员应对各级危险点进行经常性、全面性的专业检查。
3.4.2公司领导对危险点每半年检查一次,所在分公司领导每月检查一次,组长每周检查一次,作业人员每天检查一次。
3.4.3检查人员应认真填写检查记录,对于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和隐患,应采取防范措施并限期整改。
3.5.1危险点应实行分级管理。
本公司无I级危险点,II 级危险点由总公司、分公司重点控制,Ⅲ级危险点由所在分公司重点控制。
3.5.2危险点应建立事故档案,对重大未遂事故和事故进行记录、分析,提出防范措施。
3.5.3危险点的防护设施、设备等应完好齐备。
3.5.4危险点应配有效适用的消防器材。
3.6信息反馈
3.6.1危险点发现重大未遂事故或有重大隐患,应及时报上级主管安全领导。
3.6.2各级安全主管领导应及时分析反馈的隐患和问题,做出整改措施或解决办法。
注:我公司有两个Ⅱ级危险点:功能助剂合成车间、铝粉筛分组批工房;一个Ⅲ级危险点:熔铝工房。
该位置可输入公司/组织对应的名字地址
The Name Of The Organization Can Be Entered In This Lo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