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植物生理名词解释

植物生理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
1.原生质体
原生质体是细胞内所有有生命活动部分的总称,是分化了的原生质。

原生质体是指活细胞中细胞壁以内各种结构的总称。

细胞内的代谢活动主要在这里进行。

原生质体在完成生命活动过程中产生细胞壁、液泡和后含物。

原生质体包含质膜、细胞核、细胞质三部分。

质膜以内,细胞核以外的原生质为细胞质。

细胞质充满在细胞壁和细胞质之间。

2.不定根
凡是不起生于主根或侧根而生于茎、叶、胚轴上,其位置不定的根称为不定根。

3.无融合生殖
一种代替有性生殖的不发生核的融合的生殖。

在同一个种中,往往有性生殖和无融合生殖可以同时存在。

同一种植物可以在某一地区进行有性生殖,而在世界其它地区进行无融合生殖。

4.呼吸跃变
指某些肉质果实从生长停止到开始进入衰老之间的时期,其呼吸速率的突然升高
5. 光周期现象
植物通过感受昼夜长短变化而控制开花的现象称为光周期现象(Flowering in response to relative length of day and night)。

也有人给光周期现象下了个广义的定义,植物通过感受昼夜长短而控制生理反应的现象。

6. 通道细胞
在单子叶植物根中,内皮层的进一步发展,不仅径向壁与横向壁因沉积木质和栓质而显著增厚,而且在内切向壁(向维管柱的一面)上,也同样因木质化和栓质化而增厚,只有外切向壁仍保持薄壁。

增厚的内切向壁上有孔存在,以便使通过质膜中的细胞质某些溶质,能穿越增厚的内皮层。

少数位于木质部束处的内皮层细胞,仍保持初期发育阶段的结构,即细胞具凯氏带,但壁不增厚的,称为通道细胞(passage cell)
通道细胞:夹杂在厚壁的内皮层细胞中的薄壁组织细胞,往往与原生木质部相对,称为通道细胞。

8. 假果
果实的食用部分不是子房壁发育而成,而是花托或萼发育而成的叫做假果,如梨、苹果、无花果、桑葚等。

9.水分临界期
作物对水分最敏感时期,即水分过多或缺乏对产量影响最大的时期,称为作物水分临界期10.春化作用
有些花卉需要低温条件,才能促进花芽形成和花器发育,这一过程叫做春化阶段,而使花卉通过春化阶段的这种低温刺激和处理过程则叫做春化作用。

11. 细胞器
细胞器是细胞质中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微结构。

细胞中的细胞器主要有:线粒体、内质网、中心体、叶绿体,高尔基体、核糖体等。

它们组成了细胞的基本结构,使细胞能正常的工作,运转。

12. 叶迹
叶迹 leaf trace (又称“叶脉”)高等植物茎的节上长有叶片时,从茎分出进入叶片的维管束称为叶迹;在这种情况下,有形成叶隙的,也有不形成的,双子叶植物现在以三叶迹者居多
13.真果
真果与假果的区别在于假果的果实还包含由花托,雌蕊,花被基部发育而成的部分
14.质壁分离
指的是成熟的植物细胞在外界溶液浓度高的条件下,细胞内的水分会向细胞外渗透,因为失水导致原生质层收缩,细胞壁收缩,而细胞壁的伸缩性要小于原生质层,所以质壁分离产生了这种原生质层和细胞壁分离现象为质壁分离·
15.休眠
有些动植物在不良环境条件下生命活动极度降低,进入昏睡状态。

等不良环境过去后,又重新苏醒过来,照常生长、活动。

16. 细胞周期
生命是从一代向下一代传递的连续过程,因此是一个不断更新、不断从头开始的过程。

细胞的生命开始于产生它的母细胞的分裂,结束于它的子细胞的形成,或是细胞的自身死亡。

通常将通过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的生长开始到下一次细胞分裂形成子细胞结束为止所经历的过程称为细胞周期。

在这一过程中,细胞的遗传物质复制并均等地分配给两个子细胞。

17. 周皮
周皮(periderm),是由木栓形成层、木栓层和栓内层组成,通常在双子叶植物和裸子植物的茎及根加粗生长时形成代替表皮起保护作用的一种次生保护组织。

可控制水分散失,防止病虫害以及外界因素对植物体内部组织的机械损伤。

周皮上有皮孔,可代替表皮上气孔起通气作用。

有时,当植物的某一部分(如叶子)脱落后,可沿着暴露的表面发育出周皮;或植物体受伤后,也可在暴露的表面产生周皮,称为创伤周皮。

18. 叶镶嵌
叶镶嵌是由于叶在茎上排列的不同,一般地是下面叶的叶柄较上面叶的叶柄长,并且由于叶的向光性、叶片大小的不同或叶的缺刻、叶柄的扭曲变化等,从而使全部叶片均能以最大面积接受阳光,以利进行光合作用。

19.双受精作用
双受精(double fertilization)是指被子植物的雄配子体形成的两个精子,一个与卵融合形成二倍体的合子,另一个与中央细胞的极核(通常两个)融合形成初生胚乳核的现象。

双受精后由合子发育成胚,初生胚乳核发育成胚乳。

20. 纹孔
纹孔就是植物细胞的细胞壁上,未经次生加厚而留下的凹陷。

初生细胞壁随细胞的生长而扩大,由原生质体产生的纤维素不断添加到初生壁上,但细胞壁的加厚并不是均匀的。

很多地
方留下没有增厚的空隙。

21. 有限维管束
有限维管束不具有形成层,不能发育出新的木质部和韧皮部。

蕨类植物和单子叶植物的维管束多属于此类。

22. 分蘖
分蘖(tiller)音:fenniè。

禾本科等植物在地面以下或接近地面处所发生的分枝。

产生于比较膨大而贮有丰富养料的分蘖节上。

直接从主茎基部分蘖节上发出的称一级分蘖,在一级分蘖基部又可产生新的分蘖芽和不定根,形成次一级分蘖。

在条件良好的情况下,可以形成第三级、第四级分蘖。

结果一株植物形成了许多丛生在一起的分枝。

23. 花芽分化
花芽分化:植物由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化的过程。

花芽分化是指植物茎生长点由分生出叶片、腋芽转变为分化出花序或花朵的过程。

24. 植物生长调节剂
植物生长调节剂,是用于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一类农药,包括人工合成的化合物和从生物中提取的天然植物激素。

25. 根瘤
在植物根系上生长的特殊的瘤,因寄生组织中建成共生的固氮细菌而形成。

用来合成自身的含氮化合物(如蛋白质等)。

26. 树皮
树皮(bark),广义的概念指茎(老树干)维管形成层以外的所有组织,是树干外围的保护结构,即木材采伐或加工生产时能从树干上剥下来的树皮。

由内到外包括韧皮部、皮层和多次形成累积的周皮以及木栓层以外的一切死组织。

木本植物形成层以外的所有组织。

主要为死组织,由木栓形成层产生。

树皮通常较茎部的木质部薄。

树皮由形成层产生。

27.根压
根压指的是植物通过消耗能量,通过主动吸收离子,水分随浓度差往上沿木质部运动的生理过程。

29.胞间连丝
胞间连丝,是贯穿细胞壁沟通相邻细胞的细胞质连线。

为细胞间物质运输与信息传递的重要通道,通道中有一连接两细胞内质网的连丝微管。

30.两性花
两性花(hermaphrodite flower,bisexual flower),指被子植物的一朵花,同时具有雌蕊和雄蕊,这种花称为两性花。

为单性花的对应词。

有时也称为完全花,正确地说,这是不相同的概念。

在被子植物最普通的花中常可看到两性花(樱花、蔷薇、百合等)
31.渗透作用
渗透作用(Osmosis)两种不同浓度的溶液隔以半透膜(允许溶剂分子通过,不允许溶质分子通过的膜),水分子或其它溶剂分子从低浓度的溶液通过半透膜进入高浓度溶液中的现象。

或水分子从水势高的一方通过半透膜向水势低的一方移动的现象。

32.极性运输
极性运输(又称纵向运输)就是生长素只能从植物的形态学上端往形态学下端运输,而不能倒转过来运输。

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而不受重力影响。

33.光补偿点
所谓光补偿点是指植物在一定的光照下·光合作用吸收CO2和呼吸作用数量达到平衡状态时的光照强度。

植物在光补偿点时,有机物的形成和消耗相等,不能累积干物质。

34. 组织
组织(英语:Tissue)是界于细胞,及器官之间的细胞架构,由许多形态相似的细胞及细胞间质所组成。

因此它又被称为生物组织。

35. 芽鳞痕
芽鳞是包在芽的外面,起保护作用的鳞片状变态叶,例如鹤草芽的芽鳞。

大多数的冬芽具有芽鳞,称为鳞芽。

36. 泡状细胞
泡状细胞又叫运动细胞(motor cell),为一些具有薄垂周壁的大型细胞(薄壁细胞),其长轴与叶脉平行,在叶片上排列成若干纵列,有的分布于两个叶脉之间的上表皮中,如野古草,有的则在脉间和脉上方都存在,有的泡状细胞组横跨多个叶脉,有的则只在主脉两侧存在。

每组泡状细胞的排列常似展开的折扇形,中间的细胞最大,两旁的较小。

它们的细胞中都有大液泡,不含或少含叶绿体。

37.临界日长
指昼夜周期中能诱导植物开花所需的最低或最高的极限日照长度。

38.呼吸商
生物体在同一时间内,释放二氧化碳与吸收氧气的体积之比或摩尔数之比,即指呼吸作用所释放的CO2和吸收的O2的分子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