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吉利内部培训资料

吉利内部培训资料

a从技术方面对 控制点的特殊特 性进行管控。 b从管里方面对 检查点中关键因 素进管控。
确定控制点 和检查点
首先对大对策 进行展开为具体 能实施的活动 将对策具体分析, 确定对策的科学性 与可实施性。
通过对“5W1H” 的问与回答确定改 进实施计划的原因、 目的、时间、地点、 责任人、方式等。
通过确定里程碑 或节点,明确改 进实施计划的进度 时间段,保证改进 实施计划向前推进
注意点:编制对策实施计划和数据收集计划;
1.2、3824法解决问题的过程
1.2.6、效果验证(1)
样本量代表 总体 观察测量 性 数据可跟 踪
收集数据: 从改进实施的活动(完成)中取得。 收集目的: 就是验证项目的效果。
剔除异常 数据
收集数据
时效性 收集数据 可比性
收集数据结果 必须经过MSA 验证
(技术对策通过现场试验的方式评价,管理对策通过调查的方式评价) 有效性 可实施性
通过母本分析、 专家验证(可靠 性试验)等的方 法筛选对策
安全性
对策筛选评 价考虑的六 个方面
可行性
经济性
负面影响
18
1.2、3824法解决问题的过程
1.2.5、对策的制定与实施(3)
确定里程 碑或节点 “5W1H” 并作回答
1.1、3824法的理论基础
1.1.1、什么是3824?
结合吉利的现状和对流程的优化的,具有鲜明吉利 特色的一种质量管理改善方案
朱兰三部曲
PDCA
8D 6σ
项目管理
从识别问题、分析问题、根治问题,由表及里,由浅及深揭 示问题本质和变异的规律,符合人们的逻辑思维
1.1、3824法的理论基础
1.1.1、什么是3824?
供货业绩评价标准分值
PPM
现场质量 (客户生产现场)
25分
15分
15分
1.外检 2.上线不良 3.整车返修 4.0公理不良数 12 MIS
(2*目标值-实绩)*分值/2*目标值
60分
市场质量 (售后市场) 品质经营 (供应商)
60分 25分
(2*目标值-实绩)*分值/2*目标值 评分*(最新12个月平均实绩-最新3 个月平均实绩)/最新12个月平均的 实绩
紧急对策:针对直接原因采用的对策。
针对要因,利用母本分析 找到适宜的对策。
中间对策:针对中间要因采取的对策 (过渡性对策)。
根治对策:针对根源(要因)采取的对策。
针对同一个要因,应提出多个对策,为对策筛选提供输入。
1.2、3824法解决问题的过程
1.2.5、对策的制定与实施(2)
对策筛选:对提出的对策进行现场的试验/调查的结果进行综合评价。
对所有末端因素逐一进行确认(排 除不可抗拒的末端因素)
2
通过试点试验的方法确认末端因素 的贡献率
根据试点试验的结果中末端因素的 贡献率和课程目标确定要因
3
1.2、3824法解决问题的过程
1.2.5、对策的制定与实施(1)
对 策:为清除或降低要因对故障模式的影响,所采取的措施。 对策种类:技术对策、管理对策
3824产生的原因:
伴 随 生 产 力 的 发 展
产品含量高 复杂程度高 技术难度高 根本原因隐藏较深
对 方 法 的 要 求 逐 步 细 化
3824法
1.1、3824法的理论基础
1.1.2、3824的科学性
思路 3个阶段 展开 流程 8个步骤 细化
可 操 作 性
操作方法
24个节点

总结:输出输入环环相扣,从揭示问题的本质和变异规律,符合人 们的逻辑思维,是解决问题科学的方法,是降低项目风险的保证。
第二章:优化管理、五星级评价、驻厂检验
1 2.1、优化管理
2.1.1、优化管理的目的 2.1.2、D类供应商的管理
2 3
2.2、五星级评价
2.2.1、批质量不合格的判定 2.2.2、供货业绩的评价 2.2.3、质量能力评价 2.2.4、五星级评价内容
3
5
2.3、驻厂检验
2.3.1、驻厂检验的目的 2.3.2、驻厂检验的方式
2.1、优化管理
2.1.2、D类供应商的管理(2)
1)列入D类供应商,取消所有生产用零部件开发资 格(已经在开发的,不得供应生产用);
D类供应商 管理要求
2)列入D类供应商,所列产品二轨配套的,立即停 止生产配套资格,仍可以向吉利备件公司供货;
3)列入D类供应商,所供产品独家配套的,待二轨 开发完成后,停 止生产配套资格,仍可以向吉 利备件公司供货; 备注:D类供应商在开发的产品,不得供应生产用,但是可以发往“4S”店等售 后服务部门。
1.2、3824法解决问题的过程
1.2.2、课题的确定
问题:偏离正常要求的不良状况 课题:需立项解决的问题
一个课题解决一个问题, 由小到大,由易到难。
频次高、损失大
改进什么 谁
柏拉图
课题
特殊特性
顾客关注的、是否急需 解决的
时间 资源 支持方 经济效益
12
12
1.2、3824法解决问题的过程
1.2.3、团队的组建(1)
1)由课题相关责任部门组成(所派代表必须有资格);
2)由项目负责人对项目负全责;
3)有明确的职责分工,专业对口,沟通协调,团队精神强;
4)必须包含发起人、项目负责人、项目核心成员。
1.2、3824法解决问题的过程
1.2.3、团队的组建(2)
1)由3~10个相关责任部门有资格人员按照明确的职责分工并形成记录,由团 队成员就问题达成共识; 2)由项目负责人与企业签订协议书;
吉利供应商培训资料
培训内容

3824法
1.1、3824法的理论基础 1.2、3824法解决问题的过程
二 3 二 三 5 四
优化管理、五星级评价、驻厂检验
2.1、优化管理 2.2、五星级评价 2.3、驻厂检验
变更管理、批次管理
3.1、变更管理 3.2、批次管理
新产品APQP和PPAP管控
4.1、新产品APQP 4.2、PPAP管控
1.2、3824法解决问题的过程
1.2.4、实物解析及要因确认(2) 要因:根据试点试验和课题目标所获得的问题原因对末端因素贡献率,贡献
率最高的问题原因则为要因。
1
针对每一个故障模式, 以及它们的产生过程 和流出过程,利用因 果图、5M1E和5个 Why推测它们全部可 能的原因以及产生的 末端原因
2.2、五星级评价
2.2.1 、批质量不合格的判定
当天同一质量问题连续出现 5 次,当月同
A类件
一质量问题连续出现15次
判定
B类件
当天同一质量问题连续出现10次,当月同一 质量问题连续出现20次
C类件
当天同一质量问题连续出现15次,当月同一 质量问题连续出现30次
分类原则:按零件对质量影响的重要程度大小。
1.1、3824法的理论基础
1.1.3、3824的核心思想
1.1、3824法的理论基础
1.1.4、正确运用3824的方法(1)
3824法运用的精髓:区别对待、抓大放小、有章可循、持续改善
一、3824的思路放之四海而皆准
- 所有问题的解决都可以按照3824法的思路
二、具体操作层面,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简化和细化
2.1、优化管理
2.1.1、优化管理的目的
是指对不符合要求的供应商实行特殊管理,防止不合格的产 品再次流入,避免事态升级,同时要求供应商找出问题进行 整改。
优化管理 目的
受限供应 商
是指被限制开发新产品 和二轨产品的供应商;
D类供应 商
停供供应 商
是指被取消所有生产用 零部件开发资格的供应 商(已经在开发的,不 得供应生产用)
1.1、3824法的理论基础
1.1.4、正确运用3824的方法(4)
因果 图
新七大工 具
排列 图
直方 图
常用 质量工具 (老七大工 具)
假设检验 与统计推 断 统计过程 分析(SPC )
方差 分析
实验 设计 (DOE)
回归分析 (ANOVA)
分层 图
Title in here
检查 表
Title in here
现场质量 (客户生产现场) 市场质量 (售后市场) 品质经营 (供应商)
质量改进
21
1.2、3824法解决问题的过程
1.2.7、归零五转化
1
技术层面
成果 固化
产品设计归零 过程设计归零 检验归零 要求: 定位准确、现象清楚、 机理清晰、问题再现、 措施有效
2
管理层面
管理归零 服务归零
要求: 问题清楚、责任明确、 漏洞堵住、考核到位、 流程优化
1.2、3824法解决问题的过程
2.2、五星级评价
2.2.2、供货业绩评价(1)
供货时间 不满1年
不考核
质 量 业 绩 评 价
供货时间 满1年
单个零部件投料数 小于1000
不评价
现场质量
单个零部件投料数 大于1000
市场质量
考核供应商
品质经营
30
2.2、五星级评价
2.2.2、供货业绩评价(2)
供货业绩评价标准
项目 标准分值 项目细节 计算公式
3)由项目组制定《项目推进书》,并按照推进书要求进行;
4)项目组对相关成员进行培训,提高小组成员质量改进能力。
1.2、3824法解决问题的过程
1.2.4、实物解析及要因确认(1)
1、对实物进行观察及测量;
实 物 解 析
2、对实物进行解体
3、对解体的实物进行解剖;
4、进行检验和实验; 5、故障再现(为了验证实物解析结果是否准确,模拟故障发 生的条件,使故障重现的实验活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