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历史教研组工作计划

历史教研组工作计划

历史教研组工作计划
本学期我们历史教研组将全面落实学校的工作计划,深入学习领会我校的课改理念,围绕构建高效课堂这个目标,全面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质量;贯彻新课程标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教师挖掘教材、整合资源的能力,注重实效,为我校工作整体水平的提高作出我们的努力。

一、抓好常规工作:
1、加强备课。

强化本组的集体备课功能,发扬团队协作精神,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认真备好每一节课。

做到资源共享、经验共享、智慧共享。

2、认真上课,打造高效课堂。

做好教学活动的设计、分析、评价和总结工作。

注意方法的指导,及时将知识归纳、总结,形成知识网络;注意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开展有效历史兴趣小组活动,针对优秀生和特长生进行进一步培养;重视考前训练和讲评,研究中考,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

扎实有效地开展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加强现代教学技术的学习与应用,使每一位教师都能灵活灵活运用现代化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加大对学生的检查力度,课堂上要让学生进行充分的展示;每个单元依据实际情况进行单元测试或单元练习;并且及时召开备课组分析会,及时诊断,及时反思,及时研究制定调控方案,并在教学中及时解决。

4、坚持相互听课、相互评课。

严格执行组内公开课制度,组内多讨论,多交流。

通过听课等形式促进教学活动的科学性与示范性。

保持本组“师带徒”的优良传统。

新教师不光要虚心向老教师学习,多听课,多请教,
更要多钻研。

老教师也能从新教师身上感受不同的教学风格,取长补短,做到教学相长,共同进步。

5、定期开展教研活动。

群策群力,汇集全组智慧,推进校本研究,以开拓进取的精神搞好常规教学工作。

组织本组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和课标,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教研活动,一方面了解最新的教改动态和信息,另一方面,也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二、大力改进课堂教学:
国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历史课程改革应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提倡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过程,勇于提出问题,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改变学生死记硬背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历史课程改革应有利于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鼓励教师创造性地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为学生学习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良好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成为一个组织者和一个引导者,倡导和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灵活运用“自主、合作、展示”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素养的全面提高,真正让学生爱学习,会学习!多动脑筋,多想办法,密切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知识、理解知识和拓展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应用能力。

三、切实搞好校本教研活动:
1、教研要与历史学科中考热点、疑点、难点相结合。

要梳理学科知识体系,明确学科主干知识,中考重点。

明确学科基本技能以及学科能力
构,思维发展应实现的水准。

弄清制约学生发展的瓶颈或最薄弱的环节,选好复习的切入点、突破口。

研究复习的策略、对策,结合学科专题解决好复习课怎么上。

通过复习研究课、观摩课等形式探讨提高课堂效率的途径。

2、集体备课要按照学校制定的基本程序进行:分配任务→制定计划→主备人精备→集体研讨→个人细备→分散上课→教学反馈。

主备人的发言要围绕以下内容来进行:1新授课的主题是什么?2对新授课设计的问题是什么?3对新授课的要求是什么?4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什么。

3、积极参加听评课活动。

每个备课组要结合教研每周推出一节公开课,每一位任课教师都要积极参与听评课并进行反思,做到人人都有材料。

4、主动、积极投入课改,及时进行教学反思、教学总结,撰写教学后记、教学论文,了解、学习前沿知识,开阔眼界,在教学上瞻前顾后,高屋建瓴。

最后,在教导处直接领导下,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历史教研组一定能够团结协作,以大局为重,圆满完成本学期的各项工作任务!
五中历史教研组
2014.2
历史教研组活动安排表
历史组集体备课计划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们历史备课组由九人组成,我们将在科学理论指导下,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切实贯彻新《课程标准》重要思想,充分挖掘和利用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确保学生学科素质的提高和本学科教学目标的顺利完成。

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学校新学期工作意见,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浓厚的兴趣为重点,着眼于教师和学生创新意识的提高,切实提高历史教学质量。

二、集体备课实施细则
1、集体备课按照学校要求统一教学进度,统一教学重点、难点,统一练习,统一单元测试。

2、每两周集体备课一次,深入分析教材,注重重点内容和难点内容的解剖,制定突破重点、难点的方法和措施。

3、确定主备课人,围绕课题,要有清晰的课堂教学设计,和恰当的教学评价流程。

4、集体备课的基本程序进行:分配任务→制定计划→主备人精备→集体研讨→个人细备→分散上课→教学反馈。

5、集体备课有组织、有计划、有记录。

6、集体备课以年级为小组进行。

达五中
2014.2
历史兴趣活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为了培养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更好地辅助开展教育教学,加强学生人文素养,成立历史兴趣小组。

本小组以培养学生历史学习兴趣,注重过程管理,淡化结果考核为原则。

以探究、合作学习等方式为主,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让学生愉快学习,收获知识。

二、活动目的
1.激发学生研究历史的兴趣,培养正确的历史观念,并以此指导自己的学习与生活。

2.帮助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发展智力,陶冶情操,充实学生文化底蕴,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3.促进历史课堂教学的改革,以兴趣促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4.营造历史学习氛围,丰富校园文化内涵。

三、活动要求
1.小组成员要积极参加活动,认真完成指导老师布置的活动任务。

2.小组成员要在平时多阅读政史方面的书刊,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以便在活动中获得更好的效果。

3.小组成员要服从学习组长和指导教师的管理。

4.小组成员如需请假,要严格执行学校相关的请假手续。

四、活动形式
1、根据各年级组自己的实际情况和课程内容采取有利于本组教育教学工作的不同形式的兴趣活动。

五、活动的评价
采用自我评价、学生互评、教师评价三维评价体系来考查兴趣小组成员活动情况。

自我评价要求学生写出自己参加兴趣小组的活动感受、收获、不足等,学生互评是投票选出优秀小组成员,教师评价包括评定小组成员的课堂表现、作业质量等。

达五中
2014.2
优秀生、特长生培养计划
一、指导思想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出色完成学校制定的培养目标,选拔学科基础扎实、学业成绩优异、思维敏捷、学习能力超群的学生,实施优秀生、特长生培养计划,进行重点培养,为他们脱颖而出创造条件。

二、具体要求
1、担任培养任务的老师要工作到位、责任心强、治学严谨、合理计划,实施过程要有针对性、扎实有效。

2、辅导的老师应在充分了解特、优生的基础上,安排切合实际的有针对性的培养
3、辅导以进一步内化知识、优化解题思路、锻炼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标。

4、辅导时可以对中考必考的题目反复点拨、演练,针对尖子生的弱项反复指导,适当时候应该检测辅导效果。

三、辅导教师
初三年级:张义、周彩凤、靳彩霞
初二年级:刘慧芳、张洁慧、王玉先
初一年级:齐海军、陈秀、王秀秀
四、辅导时间和地点
每周利用课余时间,在辅导教师办公室。

达五中
2014.2
学困生转化计划
一、指导思想
为了全面落实国家教育方针、政策,进一步实施素质教育,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教育发展的良好氛围,让每一位学生健康和谐地发展,提高教育质量,我们将进一步做好转化后进生工作。

二、工作目标
1.力争转化学困生学习态度和学习成绩。

2.培养学困生树立远大的理想。

3.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找到适合个人的学习方法。

三、学困生情况分析
学困生的特点主要表现为:
1.自卑感强。

2.逆反心理较强。

四、工作措施与方法
1.动之以情,消除戒备心理。

2.尊重信任,唤起自尊心。

3.晓之以理,增强学困生分辨是非的能力。

4.持之以恒,反复教育,巩固学困生良好行为习惯。

五、活动实施
1.各班任教师以班为单位对本班学困生实施转化。

2.时间地点根据各自情况自行安排。

达五中
历史教研组工作计划(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
达五中历史教研组
2014.3
历史组集体备课计划(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
达五中历史教研组
2014.3
历史兴趣活动计划(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
达五中历史教研组
2014.3
优秀生、特长生培养计划(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
达五中历史教研组
2014.3
学困生转化计划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
达五中历史教研组
2014.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