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数学答辩题及参考答案

小学数学答辩题及参考答案

小学数学答辩题及参考答案1、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基本出发点是什么?答: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

2、数和数字有什么不同?答:用来记数的符号叫做数字。

常用的数字有四种:阿拉伯数字、中国小写数字、中国大写数字、罗马数字。

现在国际通用的数字是阿拉伯数字,他共有以下十个:1、2、3、4、5、6、7、8、9、0。

数是由数字组成的。

在用位置原则计数时数是有十个数字中的一个或几个根据位置原则排列起来,表示事物的个数或次序。

数字是构成数的基础,配上其他一些数字符号,可以表示各种各样的数。

3、《标准》明确指出:学习数学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什么?答: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学生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生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的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4、分析并解答下面的文字题:105减去78的差乘15,积是多少?答:可以从问题入手分析,要求“积是多少”就要知道两个因数,一个因数15,另一个因数是105减去78的差,所以现求差后求积,即:(105-78)×155、请你谈谈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什么?答: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的体现基础性、普及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活的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6、下面各题的商是几位数,确定上的位数有什么规律?(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2016÷4 7035÷5 4543÷8 90180÷9答:上面各题的商依次是三位数、四位数、三位数、五位数。

根据除法法则可找出如下规律:一位数除多位数,如果被除数的前一位小于除数,那么商的位数就比被除数少一。

如果被除数的前一位大于或等于除数,那么商的位数就和被除数同样多。

7、《数学课程标准》在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上有何要求?答: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有利于学生主动的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

内容的呈现方式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要求。

8、根据下面的文字题,从下面各式中选出正确算式,并将其余的算式正确的叙述出来。

252与173的和乘以8,再除以2,商是多少?(1)(252+173)×(8÷2)(2)(252+173×8)÷2(3)(252+173)×8÷2(4)252+173×8÷2答:(3)式正确(1)式:252与173的和乘以8除以2的商,积是多少?(2)式:252加上173乘以8的积,再除以2,商是多少?(3)式:252加上173乘以8除以2,和是多少?9、《数学课程标准》在学生学习数学的方式上有何?答: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方式。

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10、举例说明整除和除尽有什么关系?答:整除一定是除尽,而除尽不一定是整除。

如:8÷4=2 说8能被4整除2÷0.2=10 因为0.2是小数,不是自然数,只能说2能被0.2除尽,或0.2能除尽2,不能说整除。

11、《标准》要求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些什么?答: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

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12、“整数改写成小数,只要在小数后面添写0就行了。

”这种说法对不对?为什么?答:不对。

整数改写成小数,必须先在小数后面点上小数点,然后再添写0,如果不点小数点,只在整数后面添写0,就把原来的数扩大了10倍、百倍……数值就改变了。

所以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13、请谈谈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学与教的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答: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要充分考虑计算器、计算机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14、在研究近似数时,为什么2和2.0不一样?答:在研究近似数时,一定要注意精确到那一位。

2是精确到个位,2.0是精确到十分位;2.0比2精确。

从四舍五入法得到的近似数来考虑,2和2.0不一样。

近似数2是由不小于1.5,小于2.5之间的数精确到个位得到的;而近似数2.0是由不小于1.95,小于2.05之间的数精确到十分位得到的;近似数2.0的取值范围比近似数2的取值范围小,所以近似数2.0比2更精确。

15、《数学课程标准》将九年的学习时间具体划分为那几个学段?答:分为三个阶段:第一学段(1—3年级)第二学段(4—6)年级第三学段(7—9年级)16、写出关于小数的两种分类方法。

答:(1)按整数部分来分类:小数分为纯小数和带小数。

(2)按小数部分的位数来分类:有限小数纯循环小数小数循环小数无限小数混循环小数不循环小数17、《标准》明确了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体目标,并从四个方面作了进一步阐述,请说出这四个方面。

答: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

18、教学“分数意义”时为什么要强调“平均”二字?答:分数是从测量和等分中得到的,而且只有把物体分成相等的份数,才能得到确定的数。

所以在教学“分数意义”时,要强调“平均”分。

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学生在叙述时,如果忽落了“平均”二字,也就是说学生只看到了“分”的一面,而忽落了怎样分的一面,这样表示的数可能就不是分数了。

而强调“平均分”是把分数限定在“等分”这一范围中进行的,这样表示的分数才叫做分数。

所以教学时,要强调“平均”二字。

19、请说出《标准》中刻画数学活动水平的过程性目标动词。

答:《标准》中使用了“经历(感受)、体验(体会)、探索”等刻画数学活动水平的过程性目标动词。

20、分数与除法有什么关系?答:分数与除法有以下关系:m÷n=m/n(m、n都是整数且n≠0)分数与除法比较,分数中的分子相当于除法中的被除数,分母相等于除法中的除数,分数线相等于除号,分数值相等于除得的商。

分数与除法的区别是分数是一个数,而除法是一种运算。

它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21、请说出《标准》中刻画知识技能的目标动词。

答:《标准》中使用了“了解(认识)、理解、掌握、灵活运用”等刻画知识技能的目标动词。

22、质数、质因数和互质数三个概念有什么区别?答:(1)质数是一个数,如2是质数,7是质数。

(2)质因数虽然也指一个数,但它针对一个合数而言的。

例如:7是28的质因数。

(3)质数不是指一个数,而是指公约数只有一的两数,例如:5和7是互质数,8和9是互质数。

23、《标准》将学习内容分为那四个学习两域?答:分为: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

24、举例说明为什么一个数的各位上的数的和能被3或9整除,这个数就能被3或9整除?答:下面以8235为例来说明。

8235=8000+200+30+5=8×1000+2×100+3×10+5=8×(999+1)+2×(99+1)+3×(9+1)+5=8×999+8+2×99+2+3×9+3+5=8×999+2×99+3×9+(8+2+3+5)因为最后一步的前一部分(8×999+2×99+3×9)一定能被3(或9)整除;且与8235无关。

所以说,一个数8235各位上数的和8+2+3+5,如果能被3或9整除那么这个数8235就能被3或9整除;如果不能被3或9整除,那么这个数就不能被3(或9)整除。

25、《标准》提出:课程内容的学习,强调学生的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数感。

你人为数感在教材中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答:主要表现在:理解数的意义;能用多种方法表示数;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能为解决而选择适当的算法;能估计运算结果,并对结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释。

26、在分数和比的性质中强调0除外,为什么没有在除法商不变的性质中提出0除外?答:因为在分数和比的性质中提到的是分子与分母和前项与后项都乘以或都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特别强调0除外,就是因为0也是数;而除法商不变的性质中提到的是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同时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倍数不能是0,因此不必提出0除外。

27、《标准》提出:课程内容的学习,强调学生的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符号感。

你认为符号感在教材中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答:主要表现在:能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并用符号来表示;理解符号所代表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会进行符号间的转换;能选择适当的程序和方法解决用符号所表达的问题。

28、同分母分数相加为什么分母不变,分子相加?答:分数的计数单位,是把单位“1”平均分后得到的新单位;它随着分母的变化而变化。

分母不同的分数,分数单位也不同;同分母分数,分数单位是相同的。

分数的分子时表示分数的个数,而不表示每一分的大小,同分母分数相加,即要把几个分数单位与另几个分数单位和并在一起就是分子相加;显然分数单位没有变,即分母不变。

例如:2/7+3/7=(2+3)/7 即2个1/7加上3个1/7,等于5个1/7。

29、《标准》提出:课程内容的学习,强调学生的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

你认为应用意识在教材中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答:主要表现在: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面对新的数学知识时,能主动的寻找实际背景,并探索其应用价值。

30、体积、容积、容量有什么异同?答:(1)定义不同。

体积是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容积、容量是器皿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

(2) 测量方法不同。

计算物体的体积要从物体外面来量,计算容器的容积,容量要从容器的里面来量。

如果计算容器构成物体得体积,里外两面都要量。

31、《标准》提出:课程内容的学习,强调学生的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

你认为推理能力在课程内容中主要应表现在那些地方?答:主要表现在:能通过观察、实验、归纳、类比等获得数学猜想,并进一步寻求证据、给出证明或举出反例;能清晰地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做到言之有理、落笔有据;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能运用数学语言合乎逻辑的进行讨论与质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