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一个优秀的家长第一节提高自身素质,做孩子的榜样一、父母素质对孩子成长有着深刻的影响七八岁的孩子,血缘亲情,朝夕相处,使他们最信赖父母。
父母的一言一行,为人处世等,直接影响着孩子思想品德,理想信念,个性心理,行为习惯的形成与发展。
案例:大石村有这样两家人:余吉贵,小学文化,是个“牛经纪”,每天赶这个集那个场,为别人牲口买卖做中间人,挣了不少钱,唐国泰,高中毕业,因家境贫寒未能上大学,在家务农。
余吉贵人品不怎么样,能蒙人就蒙人,能占人家便宜就占,仗着钱多,在村里大大咧咧,有空就在家里邀人搓麻将。
他有两个孩子,从小聪明伶俐。
余吉贵对他们寄予了很大期望,为他们提供当地最好的生活条件,穿最好的衣服,用最好的学习用品,指望他们读书出头,光宗耀祖。
可最后两个孩子连个高中都未能考上。
他又花高价让两个儿子上了城里的学校,事与愿违,儿子后来完全学坏了,整天与不三不四的人混在一起,上网,赌博,最后发展到参与抢劫,被送去劳教。
唐国泰为人正直谦和,在务农之余,一直爱着看书学习,经常为报刊写新闻报道,后来被几家报刊聘为特约通讯员。
他也有一对儿女,他一直对他们悉心教育,严格要求。
虽然经济困难,他却一直为他们买书订报,使他们从小就热爱学习,奋发向上。
后来,两个孩子都考上了大学。
毕业后,儿子成了公务员,女儿还读了研究生,在某所研究所工作,学术研究上卓有成就。
乡亲们都知道,全村就数这两家人对子女寄予的期望最大,但最后的结果却截然不同。
大家都称赞唐国泰的两个孩子争气,对他家羡慕不已,大家也认为余吉贵对子女是用了心的,只是孩子自己不学好。
孩子争气不争气,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生活的家庭环境和所受的家庭教育如何。
这两家人最大的不同在于家长的素质。
余吉贵文化水平低,思想意识差,唯利是图;唐国泰文化水平高,为人正派,有上进心,最重要的是对孩子能正确教育引导。
家长素质不同,导致了家庭教育的差距,结果一家的孩子出类拔萃,出人头地,而另一家不但望子成龙的愿望成为泡影,而且还走向了预期的反面。
家长的个人素质,会潜移默化地对孩子产生重大影响。
家长的素质将直接决定家庭教育的优劣,影响孩子的成长与发展。
二、为了孩子,请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孩子已上小学,为了孩子健康成长,良好的发展,每一位家长都应该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以良好的榜样作用为孩子做示范,以端正的家庭教育观念和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去教育引导孩子。
家长的素质具体包括哪些方面呢?主要有两大方面:第一,个人素质,即作为公民的基本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性格和心理素质、文化知识素养、生活行为方式等;第二,家庭教育素质,即作为家长的家庭教育观念、家庭教育方式方法等。
(一)努力提高个人素质1.注重自身道德品质和修养的提高《三字经》里说“教之道,德为先”古人尚懂得这个道理,作为现代的学生家长,更应该对此有深刻的理解,应把对孩子道德品质的培养放在首位。
不过,并不是对孩子讲讲道理,灌输一些观念,就可以培养出他们良好的道德品质,最重要的是家长必须在这方面为孩子做出表率。
对孩子影响最大的是家长的价值观。
我们提倡符合社会发展方向的价值观。
如果家长的价值观损害社会,那么,这种价值观也会对孩子产生恶劣影响,孩子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迟早会出现严重问题。
像前面案例中的余吉贵,总想占人便宜,不惜坑蒙别人。
他儿子看在眼里,记在心里,逐渐也形成了不择手段地将别人的财产利益占为已有的价值观,再加上交友不慎,最后当然就会参与抢劫,走上犯罪道路了。
此外,在爱国爱民,敬业爱岗,友善合群,诚实守信,乐于助人,热心公益等许多重要方面,家长都应该为孩子做出表率。
孩子上小学了,正是形成价值观等基本道德品质的最重要的阶段,我们应该考虑到自身对孩子的影响。
为了孩子,我们要从现在做起,严于律己,为孩子带好头,示好范。
2.努力完善自身性格,提高心理素质案例:上小学二年级的小娟性格很怪:平时骄横任性,暴躁易怒,但一遇到强势强力,却又胆小如鼠。
父母认为她脾气个性不好,很伤脑筋。
她这种怪异的性格究竟是怎样形成的呢?原来,小娟的父亲经营着一个小企业,整天很忙。
他虽然很疼爱女儿,对女儿有求必应,但脾气不好,忙乱中,遇到不顺心的事就大发雷霆,就连在小娟面前也控制不住。
平时他对小娟宠爱有加,可他心情不好时,小娟犯一点小错他都咆哮如雷。
小娟平时爱在父亲面前撒娇,可遇到父亲发起脾气来,小娟却吓得战战兢兢。
慢慢地,她就形成了这种怪异的性格。
一个人性格和心理品质的形成,虽然与先天遗传有一定关系,但与后天身边人早期对他的影响密不可分。
家长性格和心理品质方面的表现会对孩子产生很大的影响。
一些父母脾气暴躁,性格乖戾,孩子是主要的受害者,许多孩子在父母大发雷霆时就感到心惊肉跳。
这不仅直接损害孩子幼小的心灵,而且这种表现会对孩子起示范作用,孩子自然而然跟着学。
有心理学家曾指出,孩子的坏脾气与其说是从父母那里传来的,不如说是从父母那里学来的。
因此,完善自身性格,控制自已的情绪,提高心理品质,以良好的状态去影响孩子,以身垂范,是我们做家长的应该努力做到的。
家长在孩子面前应该努力表现出一些良好的性格,心理状态,比如:意志坚强,不怕困难;了解自己,充满自信;遇事冷静,有自制力;开朗乐观,喜怒有常等。
3.对科学文化知识有执着的热爱与追求由于从小生活环境不同,后来的机遇也不同,家长的文化水平就有高有低。
文化水平高的家长在这方面有优势,可以直接为孩子传授许多科学文化知识。
不过,家长的示范作用比传授作用更为重要。
因此,无论家长的文化水平是高还是低,无论工作有多忙,时间有多紧,都应该表现出对科学文化知识的热爱与追求,以这种行为表现去感染影响孩子,给孩子做出榜样,使孩子从小就对科学文化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
不仅如此,还可以影响到孩子的人生追求方向。
现在孩子刚上学,家长如果在这方面做得好的话,也许孩子将来就真的能达到你预期的效果,实现你望子成龙的愿望。
具体地说,家长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经常阅读书报。
看书读报对家长本人大有好处,更重要的是通过你的带头作用,孩子也一定会爱上书报,喜欢阅读课外书籍。
这对孩子的课内学习,将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经常探究问题。
父母最好经常表现出对各种事物的好奇与兴趣,随时探究各方面的问题,给孩子做出榜样。
特别要善于选择一些合适的问题,与孩子一起探究,既增长知识,又培养他们积极思考的探索精神,使他们逐渐养成喜欢钻研,喜欢探究的习惯。
对有知识的人表现出充分的尊重。
如果父母只崇拜明星,富翁,那么孩子也只会崇拜他们,而对学习知识没有兴趣;如果父母对科学家,学者,以及身边有知识有学问的人表现出尊重和崇拜,那么,孩子就会向往科学文化知识,进而努力学习。
4.保持或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健康的生活方式主要表现在热爱生活、热爱自然、语言文明、举止得体、情趣高雅、勤劳俭朴、待人接物彬彬有礼、家庭和睦等方面。
父母健康的生活方式对孩子的高尚情操、高尚人格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与发展有着密切关系。
如果父母有不良的生活方式,耳濡目染,孩子必然也学会很多不良的生活方式,形成不良的生活习惯,对孩子的成长发展将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在生活中,有些家长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得不好语言不文明:一些家长在家里不讲究语言文明,夫妻之间经常言语粗鲁,出言不逊,甚至满口污言秽语。
这些不文明的语言,会像毒菌一样污染着家庭精神环境,毒害着孩子纯洁的心灵。
孩子也可能不自觉地学到这些粗鲁语言,成为别人眼中的“粗鲁的,素质低的人”。
不良嗜好:据报道,在青少年吸烟者中,父母吸烟者是父母不吸烟者的3—5倍,“酒鬼”的子女也更容易沾染上酗酒的恶习。
赌博则危害更大,在彻夜打牌的家里,不仅很难安放一张安静的书桌,生活在赌徒身边,孩子的品德也会受到严重影响。
不良的生活,工作习惯:在生活和工作中,有的人随随便便,不注意遵纪守法,不注意讲究社会公德;有的人生活铺张,喜欢大吃大喝;有的人无计划安排,遇事忙乱无序;有的人没有时间观念,不守时,经常迟到早退……对这类人,人们的评价常常是三个字“素质差”如果孩子跟着你,也学成了这样的人,那你肯定不愿意。
家庭关系紧张:有些家庭,夫妻或婆媳感情不和,关系紧张,这对孩子伤害极大。
有的夫妻之间经常吵吵闹闹,甚至大打出手;有的家长不注意孝敬长辈,婆媳之间甚至视作仇人。
在这种恶劣的家庭氛围中,儿童那活泼纯真的天性势必受到严重影响。
俗话说“屋檐水儿点点滴”,如果你不注意孝敬长辈,将来孩子怎么可能孝敬你呢?家长如果存在这些现象,为了孩子,应该努力纠正,不断“修炼”,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创造和谐、温馨的成长环境。
(二)努力提高家庭教育素质父母的家庭教育素质如何,直接决定着孩子的基本素质和今后的发展方向。
为了教育好孩子,每位父母都应该努力学习,通过各种方式提高自身的家庭教育素质。
具体地说,要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就需要学会一些科学的教育方式方法。
1.要有高度的教育责任感孩子刚上小学,作为父母,应该怀着高度的教育责任感,努力完成好抚养教育子女这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不能随意地,处于自然状态地去尽父母的责任。
家长要尽可能把孩子培养成对社会有用的人的使命感,尽量多花时间和精力在教育孩子方面,绝不能借口工作太忙,事情太多或孩子发展潜力不大等原因,忽视家庭教育,甚至放弃家庭教育。
2.要形成科学民主化的家庭教育观念了解孩子,尊重孩子,是家庭教育的前提。
可有的父母认为,孩子是自己生的,自己在孩子面前应该具有绝对的权威,孩子只能服从。
要知道,孩子虽由你而来,但一旦出生,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并且逐渐有自己的个性,有自己的思维,也需要受到尊重。
孩子上小学了,他们的独立性在慢慢增强。
作为父母,我们应该重视孩子的独立性,理性地分析自己孩子的实际情况,民主平等地对孩子进行教育。
要尽可能地在家庭中形成民主氛围,从根本上杜绝对孩子的自尊造成贬低和损害,在不娇惯、不迁就的原则下尊重孩子,理解孩子。
3.要学习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父母文化水平的高低,并不一定代表他科学教养知识的多少,因此,无论家长文化水平是高还是低,都应该努力学习和积累有关家庭教育的知识。
不但要了解关于孩子身体成长发育的生理学,营养学及卫生方面的知识,更要了解有利于孩子品格形成,个性发展的心理学知识,了解当代人才特征及人才知识等。
了解了这些,才能更好地教育培养好自己的孩子。
4.要掌握科学而有效的家庭教育方式教育方式是指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相对稳定的行为方式,它对孩子发展的影响最为直接。
据有关专家调查分析,我国约有三分之二的家长家庭教育方式不当。
只有掌握了科学而有效的教育方式,才是合格的父母。
我们应该摒弃那些溺爱娇惯式、过分干涉式、严厉处罚式等教育方式,而采取温暖、理解与民主的教育方式,在尊重孩子人格的基础上,对孩子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使孩子健康成长,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