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13、《最后一次讲演》优秀课件.ppt
13、《最后一次讲演》优秀课件.ppt
结构分析
第一部分(1——3)高度赞扬了 李公朴先生和昆明青年学生为争取民 主和平而斗争的精神,痛斥国民党反 动派暗杀李公朴先生的罪行。
第二部分(4——5)剖析国民党 反动派的虚伪本质,指出人民必胜, 光明就在眼前。
第三部分(6——12)号召昆明人 民发扬优良传统,坚持斗争,并表达 自己为正义而献身的决心。
6、 文末表达了闻一多先生怎样 的斗争决心?
表达——自己的决心:义无反顾, 随时准备献身。
7、 闻一多先生的遗愿,上一代青年人 完成了,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一个崭 新的世界,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同学们,我们新中国青年一代的任务又是 什么呢?怎样才能对得起革命先烈呢?
我们新中国的青年一代肩负着刻苦 学习,掌握本领开拓未来,实现中华 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我们要努 力学习,立志成才,这样才能无愧于 无数为共和国的诞生而英勇斗争、光 荣献身的革命先烈。
毛主席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指出:“许 多曾经是自由主义者或民主个人主义者的人们,在美 国帝国主义者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面前站起来了。 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 去,不愿屈服。”
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共同来学习闻一多先 生的《最后一次讲演》,闻一多先生 是什么人?他的这篇讲演是在什么情 况下作的?为什么说是“最后一次讲 演”?
最卑劣最无耻的事情指什么?两个最字有什么作用? 指李公朴先生遭特务暗杀的事。这个感叹句连用2个
“最”字,表达了对反动派无比的痛恨之情。
“李先生究竟犯了什么罪,竟遭此毒手?”用了什么句 式?有什么作用?
设问句,一方面质问敌人,一方面引起听众的思考, 激发大家愤怒的情感。
打、杀、暗杀,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主题解说 这是一篇用满腔爱国热忱谱成,用鲜
血写就的文字,是一篇感情色彩鲜明的讲 演词,属议论文体裁。闻一多在李公朴的 追悼会上,义正辞严地当众揭露、痛斥反 动派的罪恶和卑劣,表达了对民主和平的 坚定信心。
听读课文
自主学习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卑劣.(liè)诬蔑.( miè) 卑鄙.( bǐ )离间.(jiàn) 蛮横.(hèng)赋予.( yǔ )
连用3个无耻有什么作用?
用反复的修辞,连用了3个“无耻”,一个比一个 语气重,从斥责到控诉。并且用反动派的无耻反衬李公 朴的光荣,爱憎分明。
“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 朴站出来”有什么表达效果?
用“一个”和“千百万个”对比,突出人民的 力量。说明一个爱国人士被杀害,会有更多的人站 起来斗争,表达了对 发动派杀害爱国人士的蔑视。
当天下午5时,闻一多在参加完“李公朴先生被害事件记者招 待会”回家的路上即遭暗杀。
了解了这一背景,就懂得了这充满昂扬的战斗激情、富有极大
鼓动性、震憾力的讲演,绝不是书桌前冥思苦想的产物,不是写作 技巧的产物,而是对反动派恨之深,对人民、对祖国爱之切的结果。 了解这一前景,也使我们懂得了演讲应是“言为心声”,演讲内容 不仅应是正确的,而且应是自己真实的思想感情的流露和抒发。
3、闻一多先生在讲演中一再痛斥 敌人卑劣无耻,同学们说说它表现在 哪几个方面?
①李公朴无罪而遭毒手。
②要杀,又不敢光明正大的来杀, 只会偷偷摸摸的暗杀。
③杀了人,为推脱罪责,反造谣 诬蔑,嫁祸于共产党。
4、与敌人卑劣无耻恰成对比的是 李先生的光荣,李先生的光荣表现在 什么地方?
为民主和平而献身,将会赢得更强 大的革命力量。
揭露了敌人的暴行,使语言富于变化,表达了演讲 者对特务暴行的憎恨
第2段:“今天,这里有没有特务?你站出来!是好汉的就站 出来!你出来讲!”
用第二人称“你”,有什么作用?
用第二人称表述,当面质问特务,表达感情更直接, 打击力度也更加强烈,表达了自己大无畏的精神
“杀死了人,又不敢承认……无耻啊!无耻啊!这是某 集团的无耻,恰是李先生的光荣!”
3、这篇演讲稿表现了闻一多先生对李公 仆烈士和爱国民主运动怎样的思想感情, 对国民党特务又是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篇讲演表现了闻一多先生强烈的爱憎 感情。对李公仆先生被暗杀十分悲痛,赞 扬了李公仆先生和昆明人民,他们为争取 民主和平献出宝贵生命是昆明无限的光荣, 高度评价他们的斗争精神。对国民党特务 的罪恶行径质问、痛斥,面对面地揭露反 动派的虚伪本性和险恶用心,指出反动派 必然灭亡的可耻下场。
4、闻一多先生预言敌人“快完了”, 人民一定胜利,有什么根据?请从文章 中找答案。
①他们这样疯狂地制造恐怖,这是
他们自己在慌,在害怕,自己在制造恐 怖;
②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万个李 公朴站起来;
③历史上没有一个反人民的势力是 不被人民毁灭的。
5、闻一多先生对进步青年提出了 什么样的号召?
我们要发扬云南光荣的历史!历史 赋予昆明的任务是争取民主和平,我 们昆明的青年必须完成这任务!
演讲词类型
• 1、叙事型:以叙述为主要表达方式,辅以适 当议论说明和抒情。叙事演讲词通过对人物 事件景物记叙描述,表达演讲者思想感情, 反映社会生活本质和规律。
• 2、说理型: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它具有 正确深刻的论点,使用确凿充足具有说服力 的论据,进行富有逻辑性论证。
• 3、抒情型:以抒情为主要表达方式,在演讲 中抒发演讲者爱恨悲喜等强烈感情。对听众 动之以情,以"情"这把钥匙来开启听众心灵。
• 2.鲜明性
• 演讲的内容不能只是客观地叙述事情,还必须表明自 己的主张,阐明自己的见解。赞成什么,反对什么, 表扬什么,批评什么,均应做到立场鲜明、态度明确, 不能含糊。好的演讲总是以其精密的思想启发听众, 以鲜明的观点影响听众,给听众以鼓舞和教育。
• 3.条理性
• 要使讲话易被听众听清、听懂,就要条理清楚,层次 分明,否则,所讲内容虽丰富、深刻,但散乱如麻, 缺乏逻辑性,亦会影响讲话效果。
• 第五:语言要生动,口语化,多用短句,流畅而有
节奏,这样才适宜于演讲的氛围。
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1、闻一多演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闻一多在李公仆的追悼会上,义正 辞严地当众揭露、痛斥反动派的罪恶和 卑劣,表达了对民主和平的坚定信心。 2、这篇演讲词有什么特色 ? 感情强烈,爱憎分明,富有战斗力 和感染力 。
结构图解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问题探究1
1、题为“最后一次讲演”有什么意 义?
表明这是闻一多先生生前最后的一 次讲演,体现了闻一多先生视死如归 的大无畏精神。
2、开头一段,义愤填膺,慷慨激 昂。这种情绪是如何传达出来的?
这种情绪的传达是通过感叹句 的运用。用感叹句表达强烈的感情, 是对反动派的无耻和卑劣行径的怒 不可遏的血泪控诉,是对李先生殉 难的悲痛和对李先生爱国主义精神 的高度赞扬,是情感的喷发,是心 灵的怒吼。感叹语句,短促而有力, 表达效果强烈。
自主学习 解释下列词语
卑劣:卑鄙恶劣。 诬蔑:诋毁和破坏名誉。 蛮横:强横而不讲道理。 赋予: 给予。 挑拨离间:搬弄是非,使别人不团结。
讲演词
自主学习
也叫演讲词、演说词,它常在各 种大型的群众集会或较为隆重的场合 使用,而且讲话人所讲的都是些较为 重大的问题或是讲话人就某个专门问 题进行的论述。讲演词具有宣传、鼓 动和教育作用,它可以把讲演者的观 点、主张与思想感情传达给听众及读 者,使他们信服并在思想感情上产生 共鸣。
7月11日晚,反动派暗杀了杰出的民主战士李公朴先生。闻一多 带病主持李公朴的丧事。这时,闻一多的处境非常危险,许多消息 表明,国民党特务下一个暗杀的对象就是闻一多,可闻一多已将生 死置之度外,未予理睬,没有躲避。
7月15日上午,李公朴治丧委员会在云南大学召开大会,请李 夫人报告李公朴遇难经过。闻一多准时参加会议。李夫人发言泣不 成声,混入会场的特务却起哄扰乱,公开挑衅。为防止意外,事先 约定闻一多不作讲演,但此时他难压怒火,拍案而起,即席发表演 说,即“最后一次讲演”。
5、作者是怎样揭露反动派的虚 弱本质,指出反革命的末日来临的?
① 揭露——虚弱本质:自己在恐怖、 慌、害怕;
②指出——末日来临:完了、快完了。
问题探究2
1、演讲者谈及特务时直呼“你们”, 面对听众时则用“我们”。这两种不同 的称呼有什么表达效果?
“你们”指的是国民党反动派及帮 凶;“我们” 指的是演讲者和广大人 民 。揭露敌人的罪行和虚弱本质,用 “你们”表达出愤怒和蔑视的感情;歌 颂人民的力量,用“我们”表示演讲者 与群众的亲密无间的战斗感情。
2、结合背景材料,想一想第5段的“光 明”和“黑暗”分别指什么?
“光明”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 自由、民主的新中国;“黑暗”指当时 在国民党反动派统治下的旧社会。
3、文章第7段演讲者的情感发生了变化, 你体会到了吗?
体会到了。闻一多在讲到“一二. 一”运动的时候明显有一种骄傲的情 感在里面,所以说是“昆明的光荣”。
作者简介
闻一多(1899-1946),原名闻家骅huá,著名 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湖北省浠水县人。自幼 爱好古典诗词和美术。1912年考入北京清华大学。 1923年9月出版第一本新诗集《红烛》,1928年 出版第二部诗集《死水》。1946年7月15日在悼 念李公朴先生大会上,愤怒斥责国民党暗杀李公 朴的罪行,发表了著名的《最后一次讲演》,当 天下午即被国民党特务杀害。
文章中的“他们”、“你们”都是指 特务,闻一多先生为什么用了这两种指代?
这是一篇即兴讲演,是特殊背景下所作。 抗战胜利以后,蒋介石调动200万军队准备进攻解放区,并加 紧对国统区的法西斯统治,内战的阴云笼罩大地。 1945年11月25日晚,西南联大、云南大学等校师生在国民党 军警的枪声中召开大会,反对内战,呼吁和平。闻一多参加了大会。 11月26日,昆明31所大中学校宣布罢课抗议反动派暴行,提出一 系列民主要求。12月1日,数百名特务和军人袭击四所大中学校, 捣毁教具,劫掠财物,用铁棍、刺刀和手榴弹残害爱国师生,制造 了“一二·一”惨案。闻一多为烈士的灵堂送去挽联并在会上发言。 1946年1月10日,国共双方签定了《停战协定》。2月10日, 重庆各界举行庆祝大会,国民党特务前来捣乱,郭沫若、李公朴等 60多人被打伤。3月17日,闻一多参加为“四烈士”举行的出殡公 葬活动,参加游行、路祭,并在入殓liàn典礼上致词。4月17日, 闻一多任社长的《民主周刊》发表时事评论,严正批判蒋介石。其 后不久,国民党“悬赏250万元购买闻一多的头颅”。闻一多不怕 反动派恐吓,坚定地表示:“我留在昆明一天,就要战斗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