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准则26号-再保险合同解读

准则26号-再保险合同解读

解读《企业会计准则第26号——再保险合同》

2010-09-02 11:40:21| 分类:财务会计|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

本文主要探讨了再保险合同中分出业务和分入业务的会计处理。在探讨这两个问题之前,笔者解释了纯益手续费、比例再保险合同和非比例再保险合同等重要术语,并介绍了预估法和账单法这两种再保险合同会计处理方法。最后,分析了再保险合同会计处理的特点。

《企业会计准则第26号——再保险合同》(以下称“新准则”)主要规范了再保险合同分出业务和分入业务的会计处理及相关信息的列报。“新准则”涉及到一些重要术语和再保险合同的会计计算方法,所以,在讨论分出业务和分入业务的会计处理之前,本文先介绍这些知识点。

一、重要术语

“新准则”涉及到以下几个术语:

1.纯益手续费

纯益手续费是指再保险接受人在其取得纯益基础上付给再保险分出人一定比例(即纯益手续费率)的报酬。“纯益”是指某个业务年度再保险分入业务获得的纯收益,即该年度分入业务收入项目合计

减去支出项目合计的差额。

2.比例再保险合同

比例再保险合同是指以原保险合同保险金额为自留额和分保额计算基础的一种再保险合同。该种再保险方式下,再保险分出人和再保险接受人按照保险金额的一定比例分担赔付款,并按此比例分出保费和分摊赔付款。

3.非比例再保险合同

非比例再保险合同是指以再保险分出人赔付款金额为自留额和分保额计算基础的一种再保险合同。该种再保险方式下,再保险分出人与再保险接受人并不是按照比例分配相关的保费和赔付款。

二、再保险合同的会计处理方法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九条规定,“企业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因此,在权责发生制下,我们应当在确认原保险合同资产、负债和损益的当期,根据再保险合同,确认相应的再保险合同负债、资产和损益。

从“新准则”第二章和第三章的相关规定可以看出,再保险分出人应当在确认原保险合同保费收入的当期,按照相关再保险合同的约定,确定分出保费、应向再保险接受人摊回的分保费用,同时确认应收分保未到期责任准备金;在提取原保险合同未决赔款准备金、寿险责任准备金、长期健康险责任准备金的当期,按照相关再保险

合同的约定,确认相应的应收分保准备金资产;在确定支付赔付款项金额或实际发生理赔费用的当期,按照相关再保险合同的约定,确定应向再保险接受人摊回的赔付成本等。再保险接受人应及时确认分保费收入,根据相关再保险合同的约定,确定应当向再保险分出人摊回的分保费用,并及时提取有关责任准备金。

在实际会计处理中,上述收入和费用业务有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即再保险合同的预估法和账单法。前者是指再保险业务相关收入、费用在发生时确认;后者是指再保险业务相关收入、费用在发出或收到账单时确认。从上述规定可以看出,“新准则”要求采用预估法分出业务来进行会计处理;分入业务一般采用预估法,也可以采用账单法。从下面以实例可以比较出这两种方法的不同。

(一)预估法

1.德润保险公司与中意保险公司签订再保险合同,接受中意公司分出的原保险业务。再保险合同起期后,第一个账单期预估分保费收入180万元,预估分保手续费50万元。

德润公司的会计处理为:

借:分保费用 500 000

贷:应付分保账款——中意公司 500 000

借:应收分保账款——中意公司 1 800 000

贷:保费收入 1 800 000

2.收到第一期账单,账单标明金额为:分保费收入200万元,分保手续费60万元。

分保费收入调整金额=200-180=20(万元)

分保手续费调整金额=60-50=10(万元)

德润公司的会计处理为:

借:分保费用 100 000

贷:应付分保账款——中意公司 100 000

借:应收分保账款——中意公司 200 000

贷:保费收入200 000

3.以后各账单期和收到账单时均比照第2项进行会计处理。

(二)账单法

在账单法下,没有收到账单时,不需要进行账务处理,收到第一期账单时,直接作如下账务处理:

借:分保费用 600 000

贷:应付分保账款——中意公司 600 000

借:应收分保账款——中意公司 2 000 000

贷:保费收入 2 000 000

三、分出业务的会计处理

“新准则”在“分出业务的会计处理”这一章主要规范了分出保费、摊回分出保费、摊回赔付成本、分保准备金、再保险合同损益调整等业务的会计处理。

(一)分出保费的会计处理

“新准则”第六条规定,再保险分出人应当在确认原保险合同保费收入的当期,按照相关再保险合同的约定,计算确定分出保费,计入当期损益。

例1:2007年1月31日,新华保险公司与邹某签订一份意外伤害保险合同,保险金额为400万元,合同于2007年2月1日生效,保险期间为1年。邹某在合同生效当日一次性交齐保险费15 000元。该份保险合同属于新华保险公司与大华公司签订的再保险合同约定的范围。再保险合同约定:每一被保险人的意外险自留额为100万元,大华公司的分保额最高限额为350万元,分保手续费率为30%。

新华公司分出保费的会计处理为:

借:分出保费 11 250

[15 000×(4 000 000-1 000 000)÷4 000 000]

贷:应付分保账款—大华公司 11 250

(二)摊回分保费用的会计处理

“新准则”第七条规定,再保险分出人应当在确认原保险合同保费收入的当期,按照相关再保险合同的约定,计算确定应向再保险接

受人摊回的分保费用,计入当期损益。

在原保险合同的保费收入确认的当期,原保险合同还会发生佣金支出、手续费支出、营业费用和营业税金及附加等费用支出。按照再保险合同的约定,再保险接受人应向再保险分出人摊回分保费用以弥补其发生的这些费用。

例如,在例1中,新华公司摊回分保费用的会计处理为:

借:应收分保账款—大华公司 3 375(11 250×30%)

贷:摊回分保费用 3 375

对于纯益手续费,“新准则”第十三条规定,再保险分出人应当根据相关再保险合同的约定,在能够计算确定应向再保接受人收取的纯益手续费时,将该项纯益手续费作为摊回分保费用,计入当期损益。再保险分出人在计算纯益手续费时所应用的盈利计算假设应与计算原保险合同所形成的负债时所应用的盈利计算假设相一致。例如,损益中的支出项目一般包括未决赔款准备金,未决赔款准备金的计算应与再保险分出人对该笔分出业务所对应的原保险合同评估未决赔款准备金时采用的精算假设相一致。

例2:承例1,假设2012年,新华公司按照再保险合同约定计算出应向大华公司收取的纯益手续费为150万元,双方确认一致的纯益手续费金额为143万元。

新华公司在双方确认一致时应作如下会计处理:

借:应收分保账款—大华公司 1 430 000

贷:摊回分保费用 1 430 000

(三)摊回赔付成本的会计处理

“新准则”第九条规定,再保险分出人应当在确定支付赔款金额的当期,按照相关再保险合同的约定,计算确定应向再保险接受人摊回的赔付成本,计入当期损益。

例3:承例1,2007年10月3日,邹某发生车祸死亡,新华公司确认了赔付成本400万元,并于10月21日向邹某家属支付了保险赔款。

新华公司确认应摊回赔付成本时应作如下会计处理:

借:应收分保账款—大华公司 3 000 000 [4 000 000×(4 000 000-1 000 000)÷4 000 000]

贷:摊回赔付支出 3 000 000

(四)应收分保准备金的会计处理

“新准则”第六条规定,再保险分出人应当按照相关再保险合同的约定,计算确认相关的应收分保未到期责任准备金资产。再保险分出人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调整原保险合同未到期责任准备金余额时,相应调整应收分保未到期责任准备金余额。同时,“新准则”第八条规定,再保险分出人应在提取原保险合同未决赔款准备金、寿险责任准备金、长期健康险责任准备金的当期,按照相关再保险合同

的约定,计算确定应向再保接受人摊回的相应准备金,确认当期损益,并同时确认相应的应收分保准备金资产。

具体来讲,在确认原保险合同保费收入的当期,再保险分出人将根据原保险合同提取未到期责任准备金、寿险责任准备金、长期健康险责任准备金等,但由于部分保费收入已经向再保险接受人分出,因此,在确认上述原保险合同责任准备金的同时,应确认应收分保准备金;同样,再保险分出人应在确认原保险合同未决赔款准备金的当期,相应计算确认应收分保未决赔款准备金。

例4:2006年12月31日,嘉华财产保险公司(以下称嘉华公司)与隆德财产保险公司(以下称隆德公司)签订一份财产再保险合同,将合同规定范围内的原保险业务向隆德公司办理分保。再保险合同约定:保险责任从2007年1月1日到2008年1月1日整一年,分保比例为20%,分保手续费以分保费为基础,比率为30%。2007年1月14日,嘉华公司将该合同规定业务范围内财产保险合同确认为保费收入230万元;1月31日,嘉华公司将这份财产保险合同提取未到期责任准备金210万元;10月25日,财产保险合同约定的保险事故发生,到10月31日尚未结案,嘉华公司提取未决赔款准备金9 000万元。

嘉华公司确认应收分保准备金的会计处理如下:

2007年1月31日,确认应收分保未到期责任准备金

借:应收分保未到期责任准备金 420 000(2 100 000×20%)

贷:提取未到期责任准备金 420 000

2007年10月31日,确认应收分保未决赔款准备金

借:应收分保未决赔款准备金 18 000 000(90 000 000×20%)贷:摊回未决赔款准备金 18 000 000

(五)再保险合同损益的调整

“新准则”第十条规定,再保险分出人应当在原保险合同提前解除的当期,按照相关再保险合同的约定,计算确定分出保费、摊回分保费用的调整金额,计入当期损益。当原保险合同提前解除时,原保险合同保险责任终止,此时,再保险责任也同时终止,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再保险分出人需要在当期按照再保险合同的约定,计算被解除的原保险合同对应的应冲减的分出保费,应冲减的摊回分保费用。

“新准则”第十一条规定,再保险分出人应当在因取得和处置损余物资,确认和收到应收代位追偿款等而调整原保险合同赔付成本的当期,按照相关再保险合同的约定,计算确定摊回赔付成本的调整金额,计入当期损益。《企业会计准则第25号——原保险合同》第二十条规定,保险人承担赔偿保险金责任取得的损余物资,应当按照同类或类似资产的市场价格计算确定的金额确认为资产,并冲减当期赔付成本。摊回赔付成本是以原保险合同赔付成本为基础计算确定的,因此,在原保险合同赔付成本减少的同时,应相应冲减摊

回赔付成本。

“新准则”第十四条规定,再保险分出人调整分出保费时应当将调整金额计入当期损益。再保险分出人在确认原保险合同保费收入的当期,在计算确定再保险合同各项损益时,虽然已采用预估法对再保险合同损益进行了估算,但在确定分保账单时,可能会出现账单数据和估算数据不一致。再保分出人应在与再保接受人确定分保账单的当期,按照账单数据与前期估算数据的差额,调整当期相关再保险合同损益项目。

四、分入业务的会计处理

“新准则”在“分入业务的会计处理”这一章主要规范了分保费收入、分保费用、分保准备金、分保赔付成本等业务的会计处理。

(一)分保费收入的会计处理

“新准则”第十五条规定,分保费收入的确认条件是“再保险合同成立并承担相应的保险责任”、“与再保险合同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和“与再保险合同相关的收入能够可靠地计量”,并且再保险接受人应根据再保险合同的约定,计算确定分保收入金额。

例5:2007年8月31日,隆德公司与嘉华公司签订一份再保险合同,接受嘉华公司分出的原保险业务。再保险合同约定:保险责任从2007年9月1日到2008年9月1日整一年,分保比例为20%,分保手续费为30%。假设隆德公司预估2007年9月与嘉华公司再保

险合同项下的分保费收入金额为800万元。

2007年9月30日,隆德公司分保费收入的会计处理如下:

借:应收分保账款—嘉华公司 8 000 000

贷:保费收入 8 000 000

(二)分保费用的会计处理

1.分保费用的确认

“新准则”第十六条规定,再保险分出人应当在确认原保险合同保费收入的当期,按照相关再保险合同的约定,计算确定应向再保险接受人摊回的分保费用,计入当期损益。

例5中,2007年9月30日,隆德公司分保费用的会计处理如下:借:分保费用 2 400 000(8 000 000×30%)

贷:应付分保账款—嘉华公司 2 400 000

对于纯益手续费,再保险接受人应根据再保险合同的约定,将纯益手续费作为分保费用,计入当期损益,金额为双方确认一致的金额。

例如,在例2中,大华公司确认纯益手续费的会计处理如下:借:分保费用 1 430 000

贷:应付分保账款—新华公司 1 430 000

2.分保费用的调整

再保险接受人应在调整分保费收入当期,根据分保费用率或实际账单标明分保费用金额计算调整相关分保费用,计入当期损益。

例6:承例5,假设隆德公司于2007年10月12日,收到嘉华公司发来的分保业务账单,账单标明的分保费用为900万元,分保手续费270万元。

2007年10月12日,隆德公司作如下调整分录:

借:应收分保账款—嘉华公司 1 000 000(9 000 000-8 000 000)

贷:保费收入 1 000 000

借:分保费用 300 000

(2 700 000-2 400 000)

贷:应付分保账款—嘉华公司 300 000

(三)分入业务准备金的会计处理

“新准则”第十九条规定,再保险接受人提取分保未到期责任准备金、分保未决赔款准备金、分保寿险责任准备金、分保长期健康险责任准备金,以及进行相关分保准备金充足性测试,比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5号——原保险合同》的相关规定处理。

分入业务准备金会计处理的实务举例,读者可以参阅本刊第10期的《解读〈企业会计准则第25号——原保险合同〉》中的“原保

险合同责任准备金”部分,此处不再赘述。

(四)分保赔付成本的会计处理

“新准则”第二十条规定,再保险接受人应当在收到分保业务账单的当期,按照账单标明的分保赔付款项金额,作为分保赔付成本,计入当期损益;同时.冲减相应的分保准备金余额。

例7:承例6,假设隆德公司于2007年10月12日,收到嘉华公司发来的分保业务账单,账单标明的分保赔款金额为300万元,隆德公司已提取的相应分保未决赔款准备金为200万元。

隆德公司的会计处理如下:

借:分保赔付支出 3 000 000

贷:应付分保账款—嘉华公司 3 000 000

借:未决赔款准备金 2 000 000

贷:提取未决赔款准备金 2 000 000

五、再保险合同会计处理的特点

通过前文的分析,可以看出,再保险合同的会计处理有以下特点:

1.再保险合同涉及分人业务和分出业务,不同的会计主体采取不同的会计处理方式。对于同一笔再保险合同,同时涉及分保分出人的会计处理和分保接受人的会计处理。

2. 对于分保分出人而言,再保险合同的会计处理主要是分出保费、摊回分保赔款、摊回分保费用、分保准备金、再保险合同损益调整等内容。对于分保接受人而言,再保险合同的会计处理主要是分保费收入、分保赔款、分保费用、分保准备金等内容。

3.在发生赔款以及手续费、佣金、营业税金及附加等相关税费的情况下,分保分出人先支付赔款和有关税费,分保接受人按分保比例再与分保分出人计算应负担的份额。因此,分保接受人不涉及手续费支出和佣金支出的会计处理,但是涉及摊回分保赔款和摊回分保费用的会计处理。

企业会计准则第26号——再保险合同

抚顺职业技术学院省级示范学校项目建设资源 1 企业会计准则第26号——再保险合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再保险合同的会计处理和相关信息的列报,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制定本准则。 第二条再保险合同,是指一个保险人(再保险分出人)分出一定的保费给另一个保险人(再保险接受人),再保险接受人对再保险分出人由原保险合同所引起的赔付成本及其他相关费用进行补偿的保险合同。 第三条本准则适用于保险人签发、持有的再保险合同。 保险人将分入的再保险业务转分给其他保险人而签订的转分保合同,比照本准则处理。

抚顺职业技术学院省级示范学校项目建设资源 2 第四条下列各项适用其他相关会计准则: (一)保险人签发的原保险合同,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25号―原保险合同》。 (二)再保险合同产生的应收款项的减值,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和《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 第二章分出业务的会计处理 第五条再保险分出人不应当将再保险合同形成的资产与有关原保险合同形成的负债相互抵销。 再保险分出人不应当将再保险合同形成的收入或费用与有关原保险合同形成的费用或收入相互抵销。

抚顺职业技术学院省级示范学校项目建设资源 3 第六条再保险分出人应当在确认原保险合同保费收入的当期,按照相关再保险合同的约定,计算确定分出保费,计入当期损益;同时,原保险合同为非寿险原保险合同的,再保险分出人还应当按照相关再保险合同的约定,计算确认相关的应收分保未到期责任准备金资产,并冲减提取未到期责任准备金。 再保险分出人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调整原保险合同未到期责任准备金余额时,相应调整应收分保未到期责任准备金余额。 第七条再保险分出人应当在确认原保险合同保费收入的当期。按照相关再保险合同的约定,计算确定应向再保险接受人摊回的分保费用。计入当期报益。 第八条再保险分出人应当在提取原保险合同未决赔款准备金、寿险责任准备金。长期健康险责任准备金的当期。按照相关再保险合同的约定。计算确定应向再保险接受人摊回的相应准备金,确认为相应的应收分保准备金资产。

再保险合同范本

再保险合同范本 篇一:保险合同范本 企业财产保险合同 保险财产范围 第一条下列财产可以在保险财产范围以内: (1) 属于被保险人所有或与他人共有而由被保险人负责的财产; (2) 由被保险人经营管理或替他人保管的财产; (3) 具有其他法律上承认的与被保险人有经济利害关系的财产。 第二条下列财产非经被保险人与本公司特别约定,并且在保险单上载明,不在保险财产范围以内: (1) 金银、珠宝、玉器、首饰、古玩、古书、古画、邮票、艺术品、稀有金属和其他珍贵财物; (2) 牲畜、禽类和其他饲养动物; (3) 堤堰、水闸、铁路、道路、涵洞、桥梁、码头、; (4) 矿井、矿坑内的设备和物资。 第三条下列财产不在保险财产范围以内: (1) 土地、矿藏、矿井、矿坑、森林、水产资源以及未经收割或收割后尚未入库的农作物; (2) 货币、票证、有价证券、文件、账册、图表、技术资

料以及无法鉴定价值的财产; (3) 违法建筑、危险建筑、非法占用的财产; (4) 在运输过程中的物资。 保险责任 第四条由于下列原因造成保险财产的损失,本公司负赔偿责任: (1) 火灾、爆炸; (2) 雷击、暴风、龙卷风、暴雨、洪水、破坏性地震、地面突然塌陷、崖崩、突发性滑坡、雪灾、雹灾、冰凌、泥石流; (3) 空中运行物体附落。 第五条保险财产的下列损失本公司也负责赔偿: (1) 被保险人自有的供电、供水、供气设备因第四条所列灾害或事故遭受损害,引起停电、停水、停气以致直接造成保险财产的损失; (2) 在发生第四条所列灾害或事故时,为了抢救财产或防止灾害蔓延,采取合理的、必要的措施而造成保险财产的损失。 第六条发生保险事故时,为了减少保险财产损失,被保险人对保险财产采取施救、保护、整理措施而支出的合理费用,由本公司负责赔偿。 除外责任

26再保险合同

《企业会计准则第26号一一再保险合同》比较与分析 一、新准则的主要内容 (一)制定背景 我国保险公司执行的会计制度是制定的《保险公司财务制度》和施行的《金融企业会计制度》。随着金融业的开放,我国的保险公司执行的会计标准迫切需要和国际趋同,以满足保险业发展的要求。因此,在新的会计准则体系的制定中,参照国际会计准则,考虑我国现行保险会计实务,财政部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年2月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26号一一再保险合同》(下称新准则)。 (二)主要内容 新准则由总则、分出业务的会计处理。分人业务的会计处理、列报共四章组成。 1. 在总则”部分,包括准则制定目标。再保险合同定义。适用范围。 (1)准则制定目标:规范再保险合同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的列报。 (2)再保险合同定义:一个保险人(再保险分出人)分出一定的保费给另一个保险人(再保险接受人),再保险接受人对再保险分出人由原保险合同所引起的赔付成本及其他相关费用进行补偿的保险合同。 (3)适用范围:保险人签发、持有的再保险合同。 2. 在分出业务”的会计处理部分,包括处理原则。分出人对分出保费和未到期责任准备金的确认和会计处理。分出人对摊回的分保费用的计量和会计处理。分出

人对摊回的准备金的计量和会计处理。分出人对赔付款项金额的计量 和会计处理。分出人对再保险合同提前解除的处理。分出人对损余物资和代位追偿款的处理。分出人对分保保证金的处理。分出人对纯益手续费的处理。分出人对非比例再保险合同的处理。 (1)处理原则:分出人不应当将再保险合同形成的资产与有关原保险合同形成的负债相互抵销,分出人下应当将再保险合同形成的收入或费用与有关原保险合同形成的费用或收入相互抵销。 (2)对分出保费和未到期责任准备金的处理:在确认原保险合同保费收入的当期,按照相关再保险合同的约定,计算确定分出保险,计人当期损益;若原保险合同为非寿险合同,分出人按再保险合同的约定,计算确认相关的应收分保未到期责任准备金,并冲减速提取未到期责任准备金。 (3)对摊回的分保费用的处理:在确认原保险合同保费收入的当期,按照相关再保险合同的约定,计算确定应向再保险接受人摊回的分保费用。计人当期损益。 (4)对摊回的准备金的处理:在提取原保险合同未决赔款准备金。寿险责任准备金。长期健康险责任准备金的当期,计算确定应向再保险接受人摊回的相应准备金,确认为相应的应收分保准备金资产。 (5)对赔付款项金额的处理:在确定支付赔付款项金额或实际发生理赔费用而冲减原保险合同相应准备金余额的当期,冲减相应的应收分保准备金余额;同时,按照相关再保险合同的约定,计算确定应向再保险接受人摊回的赔付成本,计人当期损益。 (6)对再保险合同提前解除的处理:在提前解除的当期,按照相关再保险合同的约定,计算确定分出保费。摊回分保费用的调整金额,计人当期损益,同时,转销相关应收分保准备金余额。 (7)对损余物资和代位追偿款的处理:在取得和处置损余物资、确认和收到应收代位追偿款等而调整原保险合同赔付成本的当期,按照相关再保险合同的约定,计算确定摊回赔付成本的调整金额,计人当期损益。 (8)对分保保证金的处理:在分出分保业务账单时,将账单标明的扣存本期分

26再保险合同

《企业会计准则第26号——再保险合同》 比较与分析 一、新准则的主要内容 (一)制定背景 我国保险公司执行的会计制度是1999年1月1日制定的《保险公司财务制度》和2002年1月1日施行的《金融企业会计制度》。随着金融业的开放,我国的保险公司执行的会计标准迫切需要和国际趋同,以满足保险业发展的要求。因此,在新的会计准则体系的制定中,参照国际会计准则,考虑我国现行保险会计实务,财政部于2006年2月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26号一一再保险合同》(下称新准则)。 (二)主要内容 新准则由总则、分出业务的会计处理。分人业务的会计处理、列报共四章组成。 1.在“总则”部分,包括准则制定目标。再保险合同定义。

适用范围。 (1)准则制定目标:规范再保险合同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的列报。 (2)再保险合同定义:一个保险人(再保险分出人)分出一定的保费给另一个保险人(再保险接受人),再保险接受人对再保险分出人由原保险合同所引起的赔付成本及其他相关费用进行补偿的保险合同。 (3)适用范围:保险人签发、持有的再保险合同。 2.在“分出业务”的会计处理部分,包括处理原则。分出人对分出保费和未到期责任准备金的确认和会计处理。分出人对摊回的分保费用的计量和会计处理。分出人对摊回的准备金的计量和会计处理。分出人对赔付款项金额的计量和会计处理。分出人对再保险合同提前解除的处理。分出人对损余物资和代位追偿款的处理。分出人对分保保证金的处理。分出人对纯益手续费的处理。分出人对非比例再保险合同的处理。 (1)处理原则:分出人不应当将再保险合同形成的资产与有关原保险合同形成的负债相互抵销,分出人下应当将再保险合同形成的收入或费用与有关原保险合同形成的费用或收入相互抵销。 (2)对分出保费和未到期责任准备金的处理:在确认原保险合同保费收入的当期,按照相关再保险合同的约定,计算确定分出保险,计人当期损益;若原保险合同为非寿险合同,分出人按再保险合

再保险合同的特点

再保险合同的特点 本页是最新发布的《再保险合同的特点》的详细范文参考文章,感觉很有用处,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 名词解释 1.再保险与原保险的联系与区别 联系:(1)再保险与原保险一样,都是对或的承担、分散和转嫁 (2)再保险与原保险具有连续性。原保险是再保险的基础,再保险是原保险发展的后盾。 (3)原保险与再保险合同使用同样的保险原则 区别:(1)主体不同。原保险主体一方是,另一方是投保人与被保险人;再保险主体双方均为保险人。 (2)保险标的不同。原保险中的保险标的既可以是财产、利益、责任、信用,也可以是人的生命与身体;再保险中的标的只是原保险人对被保险人承保合同责任的一部分或全部。

(3)合同性质不同。原保险合同中的财产保险合同属于经济补偿性质,人身保险合同属于经济给付性质;再保险合同全部属于经济补偿性质,再保险人负责对原保险人所支付的赔款或保险金给予一定补偿。 ?2.再保险与共同保险 共同保险是由两家或两家以上的保险人联合直接承保同一标的、同一保险利益、同一风险责任而总保险金额不超过保险标的可保价值的保险。共同保险的各保险人在各自承保金额限度内对被保险人负赔偿责任。 ?再保险与共同保险的区别 (1)共同保险亦属原保险,是原保险的特殊形式,是风险的第一次分散,因此,各共同保险人仍然可以实施再保险。 (2)再保险是在原保险基础上进一步分散风险,是风险的第二次分散,可通过转分保使风险分散更加细化。 3.重复保险、共同保险和复合保险的区别:

?4.再保险与共同保险的区别 (1)共同保险亦属原保险,是原保险的特殊形式,是风险的第一次分散,因此,各共同保险人仍然可以实施再保险。 (2)再保险是在原保险基础上进一步分散风险,是风险的第二次分散,可通过转分保使风险分散更加细化。 按再保险的险种分类 1、财产再保险:火险再保险、水险再保险、责任再保险 2、人身再保险: 按再保险的安排方式分类:1、临时再保险2、合同再保险3、预约再保险 第二章 1.成数再保险的概念和特点

准则26号-再保险合同解读

解读《企业会计准则第26号——再保险合同》 2010-09-02 11:40:21| 分类:财务会计|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 本文主要探讨了再保险合同中分出业务和分入业务的会计处理。在探讨这两个问题之前,笔者解释了纯益手续费、比例再保险合同和非比例再保险合同等重要术语,并介绍了预估法和账单法这两种再保险合同会计处理方法。最后,分析了再保险合同会计处理的特点。 《企业会计准则第26号——再保险合同》(以下称“新准则”)主要规范了再保险合同分出业务和分入业务的会计处理及相关信息的列报。“新准则”涉及到一些重要术语和再保险合同的会计计算方法,所以,在讨论分出业务和分入业务的会计处理之前,本文先介绍这些知识点。 一、重要术语 “新准则”涉及到以下几个术语: 1.纯益手续费 纯益手续费是指再保险接受人在其取得纯益基础上付给再保险分出人一定比例(即纯益手续费率)的报酬。“纯益”是指某个业务年度再保险分入业务获得的纯收益,即该年度分入业务收入项目合计

减去支出项目合计的差额。 2.比例再保险合同 比例再保险合同是指以原保险合同保险金额为自留额和分保额计算基础的一种再保险合同。该种再保险方式下,再保险分出人和再保险接受人按照保险金额的一定比例分担赔付款,并按此比例分出保费和分摊赔付款。 3.非比例再保险合同 非比例再保险合同是指以再保险分出人赔付款金额为自留额和分保额计算基础的一种再保险合同。该种再保险方式下,再保险分出人与再保险接受人并不是按照比例分配相关的保费和赔付款。 二、再保险合同的会计处理方法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九条规定,“企业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因此,在权责发生制下,我们应当在确认原保险合同资产、负债和损益的当期,根据再保险合同,确认相应的再保险合同负债、资产和损益。 从“新准则”第二章和第三章的相关规定可以看出,再保险分出人应当在确认原保险合同保费收入的当期,按照相关再保险合同的约定,确定分出保费、应向再保险接受人摊回的分保费用,同时确认应收分保未到期责任准备金;在提取原保险合同未决赔款准备金、寿险责任准备金、长期健康险责任准备金的当期,按照相关再保险

再保险经纪服务合同

再保险经纪服务合同 甲方(转出方): 乙方(受让方):

使用说明 一、双方应认真阅读本合同。本合同一经依法签订即具有法律效力,双方必须严格履行。 二、本合同必须由双方保险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或者委托代理人亲自签订,并加盖保险公司公章(保险合同专用章)方为有效。 三、合同参考文本中的空栏,由双方协商确定后填写清楚。 四、双方当事人可以书面形式对本示范文本内容进行变更或者补充。变更或者补充的内容,不得减轻或者免除应当由保险公司承担的责任。 五、本文本仅适用于再保险经纪服务合同使用。 【律师提示】:再保险合同,是指一个保险人(再保险分出人)分出一定的保费给另一个保险人(再保险接受人),再保险接受人对再保险分出人由原保险合同所引起的赔付及其他相关费用进行补偿的保险合同.本合同是就甲方委托乙方提供的再保险经纪服务达成的协议。

甲方(转出方): 住所地:组织机构代码: 法定代表人: 职务: 联系方式: 负责人:职务: 联系方式: 乙方(受让方): 住所地: 组织机构代码: 法定代表人:职务: 联系方式: 负责人:职务: 联系方式: 第一条在本协议有效期内,乙方同意: 1.根据甲方的委托范围,负责与国际/国内再保商的联络、沟通与协调; 2.根据甲方要求,设计再保险方案,并向国际和/国内再保险市场询价,根据询价结果做出汇总分析,供甲方决策参考; 3.协助甲方对项目进行风险查勘、识别与评估,并根据要求,向分保接受人提供风险查勘报告;

4.根据甲方的决定,选择分保接受人,并负责再保险安排工作; 5.负责就保单的注销和续转,沟通甲方和分保接受人; 6.出险后,负责与分保接受人的联系和协调工作; 7.负责协助甲方向分保接受人摊回赔款。 第二条在本协议有效期内,甲方同意: 1.如实向乙方提供所有与上述再保险经纪服务有关的信息与资料,在乙方服务过程中给予必要的协助。 2.在有效期内,若甲方欲终止协议,应提前一个月书面通知乙方。 第三条保密条款 本协议执行过程中,除应法律要求或经对方书面同意,甲乙双方不得将获得的任何保密信息泄露给第三方。本协议终止或解除时,本条款继续有效年。 第四条报酬与费用 1.双方同意,在甲方将再保险业务交由乙方安排后,乙方依法有权从分保接受人处取得相关的佣金作为报酬,不再另外向甲方收取其他费用; 2.如甲方要求乙方提供任何超出本协议第一条范围的服务,乙方应事先向甲方提供费用预算报告,双方协商确定后由甲方支付相关服务费用。 第五条争议解决 双方因本协议有关的一切争议首先通过友好协商解决,如果协商

再保险合同直接保障的对象

再保险合同直接保障的对象 篇一:第二章保险概述答案 第二章保险概述 l从风险管理角度看.保险是一种的方法。 A风险管理B-有效的财务安排c.合同管理D分散风险、补偿损失2保险是分摊意外事故损失的一种财务安排.定义此保险概念的角度是A风险角度B经济角度c法律角度D社会角度3储蓄与保险一样.都具有以现在的积累解决以后问题的特点,但与保险不同的是,储蓄属 于 A互助行为B他助行为c自助行为D群体行为 4保险公司进行资金运用的可能性主要在于 A保险公司积聚了部分资金B满足

保险监管机构的要求 c为保护被保险人的利益D保险费的收取和给付具有时间差5再保险合同直接保障的对象是 A原保险合同的被保险人B原保险合同的保险人 c再保险合同的保险人D原保险合同的保险标的 6甲保险公司与乙保险公司承保了某公司财产保险,由甲保险公司向该投保公司签发了保额 为800万元的保险单,其中的300万元由乙保险公司承保,这种承保方式称为 A愿保险B.再保险c共同保险D 重复保险 7保险保障活动进行中需求的大量风险集合条件.一方面是基于风险分散的技术要求,另一 方面的要求是 A符合监管部门的规定B体现经营

的赢利目标 c体现社会福利政策D运用大数法则原理 8人身保险与财产保险的保险金额确定方式不同.人身保险是由投保人与保险人双方在法律 容许的范围与条件下.协商约定后确定,其原因是 A人的生命价值难用货币米记价B 人身保险受到人的年龄约束c人身保险常涉及第三方D人身保险的医疗费用是不确定的9在各类保险中.起源最早.历史最长的是 A房屋保险B火灾保险c人身保险D海上保险 10体现保险业在国民经济地位的重要指标 A保险密度B保险深度c保险费D 赔付率 1l 国家通过法律或行政手段强制实施的一种保险是 A商业保险B自愿保险c法定保

再保险合同协议书

再保险合同协议书文件编号TT-00-PPS-GGB-USP-UYY-0089

篇一:企业会计准则第26号——再保险合同 企业会计准则第26号——再保险合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再保险合同的会计处理和相关信息的列报,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制定本准则。 第二条再保险合同,是指一个保险人(再保险分出人)分出一定的保费给另一个保险人(再保险接受人),再保险接受人对再保险分出人由原保险合同所引起的赔付成本及其他相关费用进行补偿的保险合同. 第三条本准则适用于保险人签发、持有的再保险合同. 保险人将分入的再保险业务转分给其他保险人而签订的转分保合同,比照本准则处理。 第四条下列各项适用其他相关会计准则: (一)保险人签发的原保险合同,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25号―原保险合同》。 (二)再保险合同产生的应收款项的减值,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和《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

列报》。 第二章分出业务的会计处理 第五条再保险分出人不应当将再保险合同形成的资产与有关原保险合同形成的负债相互抵销。 再保险分出人不应当将再保险合同形成的收入或费用与有关原保险合同形成的费用或收入相互抵销. 第六条再保险分出人应当在确认原保险合同保费收入的当期,按照相关再保险合同的约定,计算确定分出保费,计入当期损益;同时,原保险合同为非寿险原保险合同的,再保险分出人还应当按照相关再保险合同的约定,计算确认相关的应收分保未到期责任准备金资产,并冲减提取未到期责任准备金。 再保险分出人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调整原保险合同未到期责任准备金余额时,相应调整应收分保未到期责任准备金余额. 第七条再保险分出人应当在确认原保险合同保费收入的当期.按照相关再保险合同的约定,计算确定应向再保险接受人摊回的分保费用.计入当期报益. 第八条再保险分出人应当在提取原保险合同未决赔款准备金、寿险责任准备金.长期健康险责任准备金的当期.按照相关再保险合同

再保险合同的基本条款

编号:_______________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 再保险合同的基本条款 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篇一:再保险合同的性质为(,). 篇一:再保险合同比较与衔接精解随堂练习(吉林省继续教育) 再保险合同比较与衔接精解 1. 再保险分出人在发出分保业务账单时,不应(c )。 a .将账单标明的扣存本期分保保证金确认为存入分保保证金 b. 按账单标明的返还上期扣存分保保证金转销相关存 入分保保证金 c. 确认未分出保费 d. 确认应收分保未到期责任准备金 2. 再保险接受人应提取的准备金不包括( a )。 a. 分保到期责任准备金 b. 分保未决赔款准备金 c. 分保寿险责任准备金 d. 分保长期健康险责任准备金 3. 分保费收入确认的条件不包括(d )

a. 再保险合同成立并承担相应保险责任 b. 与再保险合同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 c. 与再保险合同相关的收入能够可靠地计虽再保险接 受人计算确定应向再保险分出人支付的纯益手续费 d. 再保险合同已经解除4. 再保险企业非寿险业务在本期依据保险精算结果计算提取的未到期责任准备金,(a)上期提取的未到期责任准备金的余额部分,准予在所得税前扣除。 a. 大于 b. 小于 c. 不允许抵扣 d. 不确定 5. 再保险合同的性质为(a )。 a. 补偿性 b. 给付性 c. 临时性 d. 定值性篇二:再保险试题 (第七部分)单项选择题 1. 保险人将其承担的保险业务,以分保形式,部分转 移给其他保险人的保险称为 a .再保险 b .共同 (a )

再保险合同协议书

再保险合同协议书 The final edition was revised on December 14th, 2020.

《企业会计准则第26号——再保险合同》 比较与分析 一、新准则的主要内容 (一)制定背景 我国保险公司执行的会计制度是1999年1月1日制定的《保险公司财务制度》和2002年1月1日施行的《金融企业会计制度》。随着金融业的开放,我国的保险公司执行的会计标准迫切需要和国际趋同,以满足保险业发展的要求。因此,在新的会计准则体系的制定中,参照国际会计准则,考虑我国现行保险会计实务,财政部于2006年2月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26号一一再保险合同》(下称新准则)。 (二)主要内容 新准则由总则、分出业务的会计处理。分人业务的会计处理、列报共四章组成。 1.在“总则”部分,包括准则制定目标。再保险合同定义。适用范围。 (1)准则制定目标:规范再保险合同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的列报。 (2)再保险合同定义:一个保险人(再保险分出人)分出一定的保费给另一个保险人(再保险接受人),再保险接受人对再保险分出人由原保险合同所引起的赔付成本及其他相关费用进行补偿的保险合同。 (3)适用范围:保险人签发、持有的再保险合同。 2.在“分出业务”的会计处理部分,包括处理原则。分出人对分出保费和未到期责任准备金的确认和会计处理。分出人对摊回的分保费用的计量和会计处理。分出人对摊回的准备金的计量和会计处理。分出人对赔付款项金额的计量和会计处理。分出人对再保险合同提前解除的处理。分出人对损余物资和代位追偿款的处理。分出人对分保保证金的处理。分出人对纯益手续费的处理。分出人对非比例再保险合同的处理。 (1)处理原则:分出人不应当将再保险合同形成的资产与有关原保险合同形成的负债相互抵销,分出人下应当将再保险合同形成的收入或费用与有关原保险合同形成的费用或收入相互抵销。 (2)对分出保费和未到期责任准备金的处理:在确认原保险合同保费收入的当期,按照相关再保险合同的约定,计算确定分出保险,计人当期损益;若原保险合同为非寿险合同,分出人按再保险合同的约定,计算确认相关的应收分保未到期责任准备金,并冲减速提取未到期责任准备金。 (3)对摊回的分保费用的处理:在确认原保险合同保费收入的当

再保险合同的性质为

再保险合同的性质为

篇一:再保险试题 (第七部分)单项选择题 1.保险人将其承担的保险业务,以分保形式,部分转移给其他保险人的保险称为( a )。a.再保险 b.共同保险 c.特约保险 d.互助保险 2.在国际再保险市场上,专门从事向分保接受人介绍、安排再保险业务,并从中取得劳务报酬的公司或个人称为( c)。 a.分出公司 b.分保公司 c.分保经纪人 d.代理公司 3.保险标的发生一次灾害事故可能造成的最大损失范围称为( b )。 a.损失范围 b.危险单位 c.保险责任 d.可保范围 4.计算基础不同,决定了再保险的种类不同。以保险金额为计算基础的分保属于( a.险位超赔 b.事故超赔

c.非比例再保险d.比例再保险 5.计算基础不同,决定了再保险的种类不同。以赔款金额为计算基础的分保属于( a.比例再保险 b.非比例再保险 c.成数分保d.溢额分保 6.再保险合同的主体是( a )。 a.合同双方均为保险人 b.合同双方均为被保险人 c.合同一方为保险人,一方为投保人 d.合同一方为保险人,一方为经纪人 7.再保险合同中的标的是( d )。 a.财产及其利益 b.责任和信用 c.人的生命与身体 d.原保险人承保的保险责任的一部分 8.再保险合同的性质是( a )。 a.补偿性质 b.给付性质 c.单方面性 d.附合性

d )。 b )。9.通过分保,可以将巨额危险化为小额危险,从而达到对每个危险单位责任控制和对全年累积责任控制的目的,这表现了再保险具有( c )的作用。 a.压缩成本 b.提高利润 c.分散风险、控制损失 d.扩大保险人承保能力10.分保分出人以保险金额为基础,对每一危险单位按固定比例即一定成数作为自留额,将其余的一定成数转让给分保接受人,保险费和保险赔款按同一比例分摊的再保险,称为( a )。 a.成数分保 b.溢额分保 c.险位超赔分保 d.事故超赔分保 11.分出公司以保险金额为基础,规定每一危险单位的一定额度作为自留额,并将超过自留额的部分,分给分人公司的再保险,称为( b )。a.成数分保 b.溢额分保 c.险位超赔分保 d.事故超赔分保

企业会计准则第26号--再保险合同

企业会计准则第26号--再保险合同 财会[2006]第3号 2006年2月15日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再保险合同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的列报,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制定本准则。 第二条 再保险合同,是指一个保险人(再保险分出人)分出一定的保费给另一个保险人(再保险接受人),再保险接受人对再保险分出人由原保险合同所引起的赔付成本及其他相关费用进行补偿的保险合同。 第三条 本准则适用于保险人签发、持有的再保险合同。 保险人将分入的再保险业务转分给其他保险人而签订的转分保合同,比照本准则处理。第四条 保险人签发的原保险合同,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25号--原保险合同》。 第二章 分出业务的会计处理 第五条 再保险分出人不应当将再保险合同形成的资产与有关原保险合同形成的负债相互抵销。 再保险分出人不应当将再保险合同形成的收入或费用与有关原保险合同形成的费用或收入相互抵销。 第六条 再保险分出人应当在确认原保险合同保费收入的当期,按照相关再保险合同的约定,计算确定分出保费,计入当期损益;同时,原保险合同为非寿险原保险合同的,再保险分出人还应当按照相关再保险合同的约定,计算确认相关的应收分保未到期责任准备金资产,并冲减提取未到期责任准备金。 再保险分出人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调整原保险合同未到期责任准备金余额时,相应调整应收分保未到期责任准备金余额。 第七条 再保险分出人应当在确认原保险合同保费收入的当期,按照相关再保险合同的约定,计算确定应向再保险接受人摊回的分保费用,计入当期损益。 第八条 再保险分出人应当在提取原保险合同未决赔款准备金、寿险责任准备金、长期健康险责任准备金的当期,按照相关再保险合同的约定,计算确定应向再保险接受人摊回的相应准备金,确认为相应的应收分保准备金资产。 第九条 再保险分出人应当在确定支付赔付款项金额或实际发生理赔费用而冲减原保险合同相应准备金余额的当期,冲减相应的应收分保准备金余额;同时,按照相关再保险合同的约定,计算确定应向再保险接受人摊回的赔付成本,计入当期损益。 第十条 再保险分出人应当在原保险合同提前解除的当期,按照相关再保险合同的约定,计算确定分出保费、摊回分保费用的调整金额,计入当期损益;同时,转销相关应收分保准备金余额。 第十一条 再保险分出人应当在因取得和处置损余物资、确认和收到应收代位追偿款等而调整原保险合同赔付成本的当期,按照相关再保险合同的约定,计算确定摊回赔付成本的调整金额,计入当期损益。 第十二条 再保险分出人应当在发出分保业务账单时,将账单标明的扣存本期分保保证金确认为存入分保保证金;同时,按照账单标明的返还上期扣存分保保证金转销相关存入分保保证金。 再保险分出人应当根据相关再保险合同的约定,按期计算存入分保保证金利息,计入当期损益。 第十三条 再保险分出人应当根据相关再保险合同的约定,在能够计算确定应向再保险接受人收取的纯益手续费时,将该项纯益手续费作为摊回分保费用,计入当期损益。 第十四条 对于超额赔款再保险等非比例再保险合同,再保险分出人应当根据再保险合同的约定,计算确定分出保费,计入当期损益。

再保险合同

《企业会计准则第26号——再保险合同》比较与分析 一、新准则的主要内容 (一)制定背景 我国保险公司执行的会计制度是1999年1月1日制定的《保险公司财务制度》和2002年1月1日施行的《金融企业会计制度》。随着金融业的开放,我国的保险公司执行的会计标准迫切需要和国际趋同,以满足保险业发展的要求。因此,在新的会计准则体系的制定中,参照国际会计准则,考虑我国现行保险会计实务,财政部于2006年2月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26号一一再保险合同》(下称新准则)。 (二)主要内容 新准则由总则、分出业务的会计处理。分人业务的会计处理、列报共四章组成。 1.在“总则”部分,包括准则制定目标。再保险合同定义。适用范围。 (1)准则制定目标:规范再保险合同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的列报。 (2)再保险合同定义:一个保险人(再保险分出人)分出一定的保费给另一个保险人(再保险接受人),再保险接受人对再保险分出人由原保险合同所引起的赔付成本及其他相关费用进行补偿的保险合同。 (3)适用范围:保险人签发、持有的再保险合同。

2.在“分出业务”的会计处理部分,包括处理原则。分出人对分出保费和未到期责任准备金的确认和会计处理。分出人对摊回的分保费用的计量和会计处理。分出人对摊回的准备金的计量和会计处理。分出人对赔付款项金额的计量和会计处理。分出人对再保险合同提前解除的处理。分出人对损余物资和代位追偿款的处理。分出人对分保保证金的处理。分出人对纯益手续费的处理。分出人对非比例再保险合同的处理。 (1)处理原则:分出人不应当将再保险合同形成的资产与有关原保险合同形成的负债相互抵销,分出人下应当将再保险合同形成的收入或费用与有关原保险合同形成的费用或收入相互抵销。 (2)对分出保费和未到期责任准备金的处理:在确认原保险合同保费收入的当期,按照相关再保险合同的约定,计算确定分出保险,计人当期损益;若原保险合同为非寿险合同,分出人按再保险合同的约定,计算确认相关的应收分保未到期责任准备金,并冲减速提取未到期责任准备金。 (3)对摊回的分保费用的处理:在确认原保险合同保费收入的当期,按照相关再保险合同的约定,计算确定应向再保险接受人摊回的分保费用。计人当期损益。 (4)对摊回的准备金的处理:在提取原保险合同未决赔款准备金。寿险责任准备金。长期健康险责任准备金的当期,计算确定应向再保险接受人摊回的相应准备金,确认为相应的应收分保准备金资产。(5)对赔付款项金额的处理:在确定支付赔付款项金额或实际发生理赔费用而冲减原保险合同相应准备金余额的当期,冲减相应的应收分保准备金余额;同时,按照相关再保险合同的约定,计算确定应向再保险接受人摊回的赔付成本,计人当期损益。 (6)对再保险合同提前解除的处理:在提前解除的当期,按照相关再保险合同的约定,计算确定分出保费。摊回分保费用的调整金额,计人当期损益,同时,转销相关应收分保准备金余额。 (7)对损余物资和代位追偿款的处理:在取得和处置损余物资、确认和收到应收代位追偿款等而调整原保险合同赔付成本的当期,按照相关再保险合同的约定,计算确定摊回赔付成本的调整金额,计人当

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7再保险合同

第二十七章再保险合同 第一节再保险合同概述 为加强风险管理、均衡业务、稳定经营,保险人需要将超过自身业务承受能力的一部分风险责任转嫁给其他保险人来分担,由此产生再保险业务。保险人之间的再保险关系是通过签订再保险合同确立的。《企业会计准则第26号——再保险合同》和《保险合同相关会计处理规定》(财会【2009】15号)(以下简称“再保险合同准则”)规范了再保险合同的会计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列报。 一、再保险合同的概念及特征 再保险合同,是指一个保险人(再保险分出人)分出一定的保费给另一个保险人(再保险接受人),再保险接受人对再保险分出人由原保险合同所引起的赔付成本及其他相关费用进行补偿的保险合同。再保险合同属于保险合同,与原保险合同相比较,具有以下特征: (一)再保险合同是保险人与保险人之间签订的合同,一方为再保险分出人,另一方为再保险接受人。再保险分出人是根据再保险合同,有义务向再保险接受人支付一定保费,同时有权利就其由原保险合同所引起的赔付成本及其他相关费用从再保险接受人获得补偿的保险人;再保险接受人是根据再保险合同,有权利向再保险分出人收取一定保费,同时有义务对再保险分出人由原保险合同所引起的赔付成本及其他相关费用进行补偿的保险人。 (二)再保险合同是补偿性合同。不论原保险合同是寿险合同还是非寿险合同,再保险合同的标的都是再保险分出人所承担的保险责任。再保险合同不具有直接对原保险合同标的进行赔偿或给付的性质,而是以补偿再保险分出人对原保险合同所承担的保险责任为目的,即对于原保险合同标的发生保险事故所产生的损失,先由再保险分出人全额进行赔偿或给付,再将应由再保险接受人承担的部分摊回,然后由再保险接受人向再保险分出人进行补偿。 (三)再保险合同独立于原保险合同,这主要体现在再保险合同与原保险合同在法律上没有任何承继关系。一方面,再保险合同的再保险接受人与原保险合同的投保人和保险受益人之间不发生任何法律或业务关系,再保险合同的再保险接受人无权向原保险合同的投保人收 另一方面,原保险合同的保险人(再保险合同的再保险分出人)也不得以再保险接受人不对其履行补偿义务为借口而拒绝、减少或延迟履行其对保险受益人的赔偿或给付义务。 二、再保险合同基本业务 再保险合同业务包括分出业务和分人业务。 再保险分出业务涉及分出保费、摊回分保手续费、摊回赔付成本等基本业务。同原保险转嫁风险需要支付保费相同,再保险分出人转嫁保险风险责任也要向再保险接受人支付一定的保费,这种保费叫做分保费或再保险费;同时,由于再保险分出人在销售原保险保单以及维护和管理保险业务过程中发生了一定的费用,再保险分出人需要向再保险接受人摊回一部分费用予以补偿,这种由再保险接受人支付给再保险分出人的费用称为分保手续费。当被保险人发生保险责任范围内的保险事故时,再保险分出人按原保险合同约定负责向保险受益人提供赔偿或给付,再将应由再保险接受人承担的份额摊回,此为摊回赔付成本。

再保险合同模板

再保险合同模板

篇一:企业会计准则第26号——再保险合同 企业会计准则第26号——再保险合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再保险合同的会计处理和相关信息的列报,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制定本准则。 第二条再保险合同,是指一个保险人(再保险分出人)分出一定的保费给另一个保险人(再保险接受人),再保险接受人对再保险分出人由原保险合同所引起的赔付成本及其他相关费用进行补偿的保险合同. 第三条本准则适用于保险人签发、持有的再保险合同. 保险人将分入的再保险业务转分给其他保险人而签订的转分保合同,比照本准则处理。 第四条下列各项适用其他相关会计准则:(一)保险人签发的原保险合同,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25号―原保险合同》。

(二)再保险合同产生的应收款项的减值,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和《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 第二章分出业务的会计处理 第五条再保险分出人不应当将再保险合同形成的资产与有关原保险合同形成的负债相互抵销。再保险分出人不应当将再保险合同形成的收入或费用与有关原保险合同形成的费用或收入相互抵销. 第六条再保险分出人应当在确认原保险合同保费收入的当期,按照相关再保险合同的约定,计算确定分出保费,计入当期损益;同时,原保险合同为非寿险原保险合同的,再保险分出人还应当按照相关再保险合同的约定,计算确认相关的应收分保未到期责任准备金资产,并冲减提取未到期责任准备金。

再保险分出人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调整原保险合同未到期责任准备金余额时,相应调整应收分保未到期责任准备金余额. 第七条再保险分出人应当在确认原保险合同保费收入的当期.按照相关再保险合同的约定,计算确定应向再保险接受人摊回的分保费用.计入当期报益. 第八条再保险分出人应当在提取原保险合同未决赔款准备金、寿险责任准备金.长期健康险责任准备金的当期.按照相关再保险合同的约定.计算确定应向再保险接受人摊回的相应准备金,确认为相应的应收分保准备金资产. 第九条再保险分出人应当在确定支付赔付款项金额或实际发生理赔费用而冲减原保险合间相应准备金余额的当期,冲减相应的应收分保准备金余额;同时.按照相关再保险合同的约定,计算确定应向再保险接受人摊回的赔付成本,计入当期损益.

再保险合同及其内容

第三节再保险合同及其内容 一、再保险合同 再保险合同是明确关于分出公司和分入公司双方权利义务法律关系的协议。再保险合同在国际间并无标准格式,合同的主要条款均由双方约定,经双方签署后生效。合同通常由分出人编制,但是在单一的再保险接受人的情况下,由于再保险接受人的限制较严,也有由再保险接受人编制的。一般地,在合同编制以前,双方对再保险的主要条件,都已由分出保险人用分保条款或摘要表等文件,递送给再保险接受人,作为缔约的根据。 在再保险合同中,除这些已经约定的条款外,还有一些国际上通用的条款,其内容基本上为大家所熟悉,所以不用事先约定,只在合同中列明。本节只就比例再保险和非比例再保险合同的主要条款加以说明。 二、比例再保险合同的主要内容 比例再保险合同主要条款反映在基本条款上。基本条款是指在再保险市场上参与各方都能接受的条款,包括明示的和约定俗成的。其中常见的有: (一)共命运条款 比例再保险的基本特点是,原保险人与再保险人按比例承担责任,分享保险费。因此,习惯上,比例再保险合同本身就隐含这一条款,而对共命运条款作出明确规定的,则多见于临时再保险合同。共命运分共承保命运和共理赔命运。前者指,分出公司不沦以什么样的条件接受的业务,只要是合同范围内的,再保险人均接受。后者指,分出公司只要作出赔款承诺,包括可能有的诉讼费,再保险人将无条件支付再保险赔款。值得注意的是,在实践中,许多人常常把这两个概念混同起来,认为只要是共命运,就包括这两个方面。就后者而言,合同通常会规定,分出人应当提供有关索赔资料,证明该项索赔是再保险合同和原保险单共同指向的承保标的。 共命运条款应用的前提是坚持最大诚信原则。因为,再保险人享有的保险费和承担的赔款完全由分出人来决定。 比例再保险合同规定再保险接受人要同原保险人共命运,这就使原保险人能充分发挥主动作用,在合同约定范围内灵活地开展业务。当然,这也更加强了谨慎选择业务,搞好经营管理,促使订约双方为共同利益争取良好的合作。 (二)更改条款 本条款规定,在再保险合同订立后,由于风险标的状况在双方履行合同过程中发生变化,进而相关的合同条件也需要作相应的变更。只要双方同意,在任何时候,任何一方均可以书面的形式对已签订的再保险合同作修改。任何形式的书面修改文件,一经双方有签字权人签署.即为本合同整体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对签约双方均有约束力,双方均应遵守。 (三)错误、遗漏条款 本条文规定,在合同执行过程中,一方可能会发生一些错误,延迟,疏忽或遗漏,但只要是非故意的,另一方不应因此而拒绝履行此后相关的义务。换句话讲,双方应继续履行有关权利义务,一如这些错误等未曾发生。但一旦发现这些错误或疏忽等,就应立即加以纠正。 在运用本条款时,一般应注意三点:一是这种错误、延迟或疏漏是非故意的;二是错误、遗漏等的发生至被发现应当有个合理期限,而不是无限制的延长,实践中通常控制在30天内;三是任何错误、遗漏等的修改不能进一步扩大原保险合同规定的权利义务。 (四)仲裁条款 本条款对仲裁人选的确定、仲裁庭的组成等做出了规定。仲裁裁决通常取决于两名仲裁人和一名公断人这三人中的两票多数。因此,两名仲裁人之间是否能取得一致意见就非常重

再保险合同适用的原则

再保险合同适用的原则 诚信原则(The Principle of Utmost Good Faith) 诚实信用原则是民商法领域内的基木原则,有帝王条款之称谓,我国《民法通则》规定了诚实信用原则。 由于再保险合同订立与履行的特点,其对诚信原则的要求远远高于自接保险合同。 大多数再保险交易是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的,再保险业务的接受与再保险合同的订立,均根据原保险人提供的情况,无法进行深入的调查。再保险人是否决定接受分保,分保份额的大小,仅凭借其对原保险人的信赖,如果原保险人与再保险人之间缺乏相万信赖,再保险业务的交易就无法进行。 另一方面,如果原保险人对再保险人缺乏必要的信任,即对再保险人是否会履行赔偿义务存在疑问,那么,再保险交易同样无法进行因此,原保险人只有信赖再保险人的诚信才能使交易顺利进行再保险合 诚信原则的核心是履行告知义务。 再保险合同当事人避免告知不实是远远不够的,他们有义务完全披露全部重要事实(All Material Facts),这种义务对再保险合同方当事人均适用。 全部的重要事实,法律上认为应当知道的事实,而这些事实再保险人是不知道的或者再保险人被认为是不知道的,这些事实与所承保的风险密切相关,即一个谨慎的保险人在决定是否承保以及承保的条件时应当考虑的因素 诚信原则要求双方当事人均有披露信息的义务,但是披露信息的主要义务方是保险业务的分出公司,而并非保险业务的分入公司。原因在于: 分出公司了解分出业务的一切情况,而分入公司则对所分入的业务一无所知。 从合同法理论看,再保险分出公司具有如实告知义务。是因为再保险合同的射幸特征,为了平衡原保险人、再保险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法律和惯例对其作出的特别要求。 所谓“射幸”,即“侥幸”,它的本意是碰运气的意思。是指当事人一方是否履行义务有赖于偶然事件的出现的一种合同。这种合同的效果在于订约时带有不确定性。保险合同是射幸合同的一种,在合同的有效期间,如发生保险标的的损失,则被保险人从保险人那里得到的赔偿金额可能远远超出其所支出的保险费,反之,如果无损失发生,则被保险人只能付出保费而无任何收入。 保险利益原则(The Principle of Insurable Interest) “无保险利益,则无保险”,我国《保险法》第二十条规定:投保人或者被保险人对于保险标的没有保险利益的,保险合同无效。保险利益是指投保人或者被保险人对保险标的具有的法律上承认的利益。投保人或者被保险人因保险标的发生保险事故而受到损害时,这种利益将受到损害。如果投保人或者被保险人没有这种利益,即使发生保险事故,也没有损害可言。因此保险利益成为保险合同生效的要件。 损失补偿原则(The Principle of Indemnity) 损失补偿原则是指保险人对于被保险人的赔偿责任不得超过保险标的的实际损失,被保险人不能由于保险人的赔偿而额外获利。保险赔偿的宗旨是使被保险人恢复到损失发生前的状态。 在直接保险业务中,损失补偿原则仅适用于财产保险,人身保险合同是给付性的。 在再保险合同中,损失补偿原则不仅适用于财产保险分保合同,也同时适用于人身保险分保合同。 在再保险合同中,补偿原则要求再保险人的赔偿责任以原保险人的实际损失为界限,即原保险人不能获得超过其实际损失的赔偿。 在原保险人破产的情况下,再保险人的赔偿责任以原保险人的赔偿责任为准,再保险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