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传媒--数据通路实验报告5

传媒--数据通路实验报告5

实验四总线及数据通路组成实验
一、实验目的
1、理解总线的概念、作用和特性。

2、掌握用总线控制数据传送的方法。

3、进一步熟悉教学计算机的数据通路。

4、掌握数字逻辑电路中故障的一般规律,以及排除故障的一般原则和方法。

5、锻炼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出现故障的情况下,独立分析故障现象,并排除故障。

二、实验设备
1、TWL-PCC计算机组成原理教学实验系统一台,排线若干。

2、PC微机一台(选配)。

三、实验原理
总线用来连接计算机中的各个功能部件,是计算机的各部件之间传输信息的公共通路,包括传输数据信息的逻辑电路、管理信息传输协议的逻辑线路和物理连线。

分时和共享是总线的两大特征。

所谓共享,是指在总线上可以挂接多个部件,它们都可以使用这一信息通路来和其他部件传输信息。

所谓分时,是指同一总线在同一时刻,只能有一个部件占领总线发送信息,其他部件的信息不能发送到总线上,逻辑上等同于不存在,只有该部件信息发送完毕释放总线后才能申请使用。

但在同一时刻可以有多个部件接收信息。

本实验的数据通路图如图6.1所示。

本实验将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存储器,通用寄存器等单元都挂至总线上,这些设备都需要有三态输出控制,各个部件都有自己的输入输出控制信号,通过对这些信号的有序控制,就可以正确地通过总线把数据传送给不同的部件。

各个部件的控制信号都需要是连接到“开关组单元”的各个独立的二进制开关上来手动控制。

连接到总线上的地址寄存器只有输入线,其输出直接连接到存储器的地址用于锁存需读写的存储器的地址。

本实验中时序信号用到了T3和T4信号,可将“信号源单元”的时钟输出SY接到“时序发生器单元”的Φ上,将OT3和OT4分别连接到“总线单元”中相应的T3和T4端上,二进制开关拨至“单步”状态,然后每按动一次启动键START,就会顺序产生一个T3、T4时序信号。

根据挂接在总线上的几个部件,现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要求:将存储器10H地址存入数据93H,然后将存储器10H地址单元中存储的数据送输出单元显示,同时也存入到R0寄存器中。

.
.
B_LED WR
T4
C_R0B_R0
图6.1 总线实验数据通路图
四、实验步骤
1.本实验中各个单元的控制信号分别由不同的开关独立控制,连线参考图见图6.2所示。

2、按照以下几步操作:
① 数据输入开关置10H 打入到地址寄存器。

② 数据输入开关置数据93H 打入到存储器。

③ 存储器输出数据到输出设备同时打入到R0寄存器。

3、连接实验线路。

参考实验连线图如图6.2所示。

仔细检查无误后,接通电源。

4、置所有控制信号为初始态:输入设备(B_SW=1,RD=1)、地址寄存器(C_AR=0)、存储器(CS=1、RD=1、WE=1)、输出设备(B_LED=1、WR=1)、通用寄存器R0(B_R0=1、C_R0=0)。

5、“时序发生器单元”中的二进制开关拨至“单步”状态。

① 数据开关置数10H ,打开输入设备输出三态门(B_SW=1、RD=0),打开地址寄存器打 入门控信号(C_AR=1),按动时序启动键START ,产生的T3节拍脉冲将总线上的数据打入到地址寄存器中。

关掉地址寄存器打入门控信号(C_AR=0)。

② 数据开关置数93H ,存储器片选有效写有效(CS=0、RD=1、WE=1→0→1),此时将总线上的数据93H
写入到存储器当前地址单元中。

关掉输入设备三态门(B_SW=1)关掉存储器片选线(CS=1)。

③ 存储器片选有效读有效(CS=0、WE=1、RD=1),输出设备片选有效写有效(B_LED=0、WR=1→0→1),此时存储器中的数打入到输出设备的数码管中显示,同时,打开通用寄存器RO 的打入门控信号(C_R0=1),按动时序启动键START ,产生的T4节拍脉冲将总线上的数据打入到通用寄存器R0中。

然后关存储器(CS=1),关通用寄存器打入门控信号(C_R0=0)。

五、实验要求
1、在数据传送过程中,发现了什么故障?记录故障现象,排除故障的分析思路,故障定位及故障的性
质。

2、以第二种实验接线方法实现本实验要求,即存储器、I/O设备(包括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有各自的片选线,但是共用一根读线和一根写线的方式连接实验线路,分析有什么区别,编写执行流程,写出详细的实验步骤,记录实验数据。

.
.
图6.2参考实验连线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