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3地球的运动

13地球的运动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第一课时)【课标】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学习目标】1.运用地球仪,正确演示地球自转运动和公转运动。

2.阅读、绘制示意图,说明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

3.运用计算机模拟演示、阅读和绘制示意图,分析自转和公转的关系。

【学习重点】1.地球自转和公转的一般特点。

2.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

【学习难点】黄赤交角。

【学习过程】活动一:学生演示地球自转、公转运动,观察并绘制地球运动示意图。

1.自转演示:从侧视、北极俯视、南极俯视三个角度演示,其他同学观察演示过程是否正确并进行点评(注意:地轴指向、转动方向)2.公转演示:以讲台桌面作为地球公转轨道面演示公转过程,其他同学观察演示过程是否正确并进行点评(注意:公转过程中地轴指向、公转方向、地心是否位于公转轨道面)3.读教材P14图1.16“地球自传角速度和线速度”,说出地球自传角速度和线速度的变化规律。

4.阅读教材P14图1.17 “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回答:(1)地球公转轨道的形状是,太阳在公转轨道面上的位置,近日点时间为,远日点的时间为。

(2)角速度和线速度:近日点于远日点。

(3)北半球夏半年(图中远日点所在的半圈)的日数是186天,冬半年(图中远日点所在的半圈)的日数是179天。

造成这种日数差异的原因是什么?5.绘制地球自转和公转示意图。

6.比较地球自传与公转的一般特点。

地球运动自转公转旋转中心方从赤道上空看从北极上空看向从南极上空看周期速角速度度线速度活动二:在多媒体视频演示黄赤交角产生过程的基础上,完成:1.赤道平面与黄道平面之间的一个交角,叫做。

目前,黄赤交角是。

2.填图:一轴(地轴)、两面(黄道平面和赤道平面)、三角(黄赤交角、地轴与黄道平面的夹角、地轴与赤道平面夹角)。

注意:地球在运动过程中的“三个基本不变”:地轴的空间指向不变、黄赤交角的大小不变、地球运动方向不变环节三:观看多媒体视频演示地球公转运动,按要求绘制示意图:1.按等间距画三条直线(一实两虚)分别表示赤道和南、北回归线(标明名称和纬度);在三条直线上标注北半球二分二至日太阳的直射点,并绘制直射点移动轨迹及方向。

( ) ( )--------------------------------------------------------------------------------------( ) ( )---------------------------------------------------------------------------------------()2.填绘地球公转示意图:地轴、自转方向、公转方向、不同位置的日期、二至的夜半球。

思考:若黄赤交角为零,太阳直射点的运动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课堂小结】【反馈练习】下图为地球公转运动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①②④③(1)在公转轨道上画出地球公转方向;在公转轨道上标注远日点的位置和时间。

(2)地球公转到②位置时,太阳直射点纬度是____________;地球公转到③位置时的日期和节气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描述由④至①过程中,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变化特点和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特点。

(4)地球公转由①经②、③、④再回到①的时间间隔称为____________。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结合太阳光照图,区分晨线、昏线,说明晨昏线的特点。

2.结合时区和国际日界线示意图,区分时区与区时、区时与地方时,学会区时和日期的实际应用。

3.结合实例,运用地转偏向力解释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现象。

4.列举地球自转运动的地理意义。

【学习重点】分析地球自转运动的地理意义:昼夜交替;地方时;物体水平运动的方向发生偏转。

【学习难点】时间计算问题;地转偏向力。

【学习过程】活动一:观察地球仪演示自转运动,读教材P16图1.19“昼半球和夜半球”,回答:1.由于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所以在同一时间,太阳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

向着太阳的半球是,背着太阳的半球是。

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圈),叫做。

晨昏线(圈)把经过的纬线分割成弧和弧。

2.观察教材P19页图1.23,回答:(1)归纳三张图中晨昏线(圈)与太阳光线、赤道的位置关系以及线上各点太阳光线与其所在地平面的夹角(即太阳高度)的大小。

(2)指出二分二至时晨昏线(圈)上各点中最南、最北点的纬度数值。

(3)比较图a、图b中晨昏线(圈)的区别。

3.落实二分二至晨昏线的画法和晨线、昏线的判断。

(1)在下图中绘出:地球自转方向、晨昏线,并用阴影表示黑夜。

(2)区分不同角度太阳光照图中的晨线和昏线,并判断二分二至。

4.思考(1)如果地球停止运动,北京是否会有昼夜的变化?(2)如果地球自转停止,只有公转,北京是否会有昼夜变化?周期多长?(3)如果地球只有自转,公转停止,北京是否会有昼夜变化?周期多长?(有昼夜变化,周期为24小时,即一个太阳日)活动二:地方时的概念和计算方法由于地球不停的自转,昼夜也就不断地交替。

昼夜交替的周期是。

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在同一纬度地区,相对来说,东边的地点比西边的地点(先、后)看到日出。

这样时间就有了之分,东边的地点比西边的地点时间要(早、晚)。

1.在教材P16页图1.19处于夜半球的赤道上任选两点,依照地球自转方向,推知偏东地点比偏西地点(先、后)日出,即偏东地点比偏西地点时间(早、晚)。

2.依据“东早西晚”的结论,推知不同经度有(相同、不同)的地方时,同一经度地方时(相同、不同)。

3.依据“地方时即经度时间”的结论,结合地球自转周期或角速度推知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小时,经度每隔1°,地方时相差分钟。

4.计算方法(1)经度差=同减异加(2)地方时差=经度差/15°=商(时)+ 余数×4(分)(3)所求地方时=已知地方时±地方时差(东加西减)(4)若得出地方时大于24时,则将时刻减24、日期加一天;若得出地方时小于0时,则将时刻加24、日期减一天。

例题:北京(116°E)地方时为8时,求东京(139.5°E)、纽约(74°W)地方时?活动三:时区的划分和区时计算阅读教材图1.20,依次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1.时区从哪里开始划分?具体如何划分?2.全球共划分了多少时区?每个时区的区时如何确定?相邻时区时间相差多少小时?3.指出此时中时区时间?观察由此向东时间变化规律,向西时间变化规律。

4.绘制时区划分简图4.基本的计算方法7.5 所在时区“商+1”(1)计算某地所在时区:经度/15°=商+余数7.5 所在时区“商”(注:东经为东时区、西经为西时区)(2)时区差=同减异加(3)所求区时=已知区时±时区差(东加西减)(4)若得出区时大于24时,则将时刻减24、日期加一天;若得出区时小于0时,则将时刻加24、日期减一天。

注:地方时、区时采用24小时制。

思考:“地方时”、“时区”、“区时”的区别和联系。

例题:北京时间为8时,求东京(139.5°E)、纽约(74°W)所在时区区时?活动四:特别的计时方法案例1:新疆克拉玛依一市民拿着几张从内地带回的肯德基早餐优惠卷购买指定套餐时,却被告知暂不提供此服务。

据息目前全疆的肯德基餐厅都没有提供早餐服务,而这是因为“时差”所致。

案例分析:(1)我国最东约为135°E,最西约为73°E,指出我国所跨时区?(东五至东九)(2)我国采用的统一时间(北京时间)是哪个时区的区时?(东八)(3)新疆克拉玛依经度约85°E,肯德基在中国设定的早餐时段是早晨6时至10时,她能够购买的北京时间是?(8时至10时)按照一般上班时间为早8点计算,当地营业时间应该是几点?(10时)所以,肯德基公司在中国规定的早餐时段在新疆显然不太适用。

此外,像中国这样东西跨度较大的国家(如俄罗斯、美国)需要在时区基础上有所调整制定特别计时方法。

案例2: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月22日7时51分,新西兰南岛(南纬43.4,东经172.7)发生里氏6.2级地震,地震发生时的当地区时为_________。

(22日11时51分)但报道为当地时间22日12时51分,与区时相差一个小时?为什么?(夏令时)小结:通过以上两个案例,可以看到在分区计时的基础上,世界各国根据本国的具体情况还采用了一些特别的计时方法。

请同学回去查阅资料,完成一份以“多彩时间”为主题的小报。

活动五:观察教材图1.20,思考以下问题:1.国际日界线大致与哪条经线最接近?二者位置又有何不同?2.180°经线东西两侧时间、日期差异?3.越过日界线日期如何变更?4.比较180度经线两侧日期、时间,落实上述内容。

图65.地理思维能力培养(1)除“日界线”外,还存在一条日期分割界线,其时间应为几时?(0时)(2)两条线如何分割日期?(绘图说明,图8)活动六:地转偏向力的验证实验1.请甲、乙两名同学,利用一把透明白色雨伞和一瓶掺入胶水的红色墨水依次完成以下各步:(1)甲同学打开雨伞,乙同学向伞面顶部滴红墨水,两人从伞内、外观察红墨水流动方向;(2)甲同学顺时针转伞,乙同学向转动的伞面顶部滴红墨水,两人再次从伞内、外观察红墨水流动方向;(3)分别汇报第二次实验中红墨水运动的轨迹有何变化。

(甲——向左偏转;乙——向右偏转)2.学生讨论甲、乙两同学观测结果的异同,并分析原因。

(同——发生偏转;异——偏转方向不同;原因——惯性;观测角度不同)3.教师介绍地转偏向力,并提示学生讨论实验验证地转偏向力存在的主要不足。

(没能模拟出纬向运动的地转偏向现象;无法模拟沿赤道无地转偏向力的情况;伞面转动与地球自转的实际差别很大等)4.绘图总结地转偏向力规律,实际应用。

(1)归纳规律:北半球偏,南半球偏,赤道上偏。

(2)画出下列水平运动的偏转方向:【课堂小结】【反馈练习】1.某军舰在东经160°,北纬29°的海面上,沿160度经线向北发射导弹,射程为300千米,炮弹应落在:A.西半球中纬地区B.东半球低纬地区C.东半球中纬地区D.西半球低纬地区2.电视收视率是指在某个时段收看电视的人(户)数占电视观众总人(户)数的百分比。

一般情况下,图中表示北京地区电视收视率变化的曲线是A.①B.②C.③D.④3.某人设计了一口24小时的全日时钟,其中指针为时针。

因为地球自转转一周,时针也刚好转了一周,所以时针可以看成是某地的经线。

如果此时上海为星期一,那么在全球范围内所处的日期:A.星期日的范围大于星期一B.星期一的范围大于星期二C.星期二的范围大于星期一D.星期一的范围大于星期日4.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