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作业
②在窗体中添加一个命令按钮控件,设置命令按钮的“标题”为“计算”,名称为“CmdCalculate”,“单击”属性设置为“事件过程”。
③打开VBE编辑器,在“计算”命令按钮的“单击”事件过程中输入代码。
④设置窗体一的“弹出方式”属性为“是”,“记录选择器”和“导航按钮”属性均为“否”。运行窗体1。
⑤输入三角形3边长度,如3,4,5,单击“计算”命令按钮,查看结果。
⑥输入三角形三边长度,如4,4,9,单击“计算”命令按钮,查看结果。
⑦当其中一个文本框内无数据时,单击“计算”命令按钮,查看结果。
4.编写产生【1,100】之间随机整数的函数,调用该函数求50个【1,100】之间的随机整数。
1在模块中输入相应的子过程和函数。
2运行test3子过程,查看立即窗口输出信息。
实验题目
VBA程序设计基础
选课课号
学院
经贸外语学院
班级
商务英语一班
姓名
安然
学号Biblioteka 201406030135理论课教师
张瑞
上机指导教师
李海峰
实验目的及要求:1.熟悉VBA编辑器的使用。2.掌握VBA的基本语法规则、各种运算量的表示及使用。3.掌握VBA程序的3种流程控制结构: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循环结构。4.熟悉过程和模块的概念及创建和使用方法。5.掌握为窗体、报表或控件编写VBA事件过程代码的方法。
3.在窗体中输入数据后无法显示,要在两个文本框控件中间添加一个空格的标签。
教师评语
成绩
4.在“借书日期”字段的条件行中输入“(Date()-[借书日期])>60”。
5.保存并运行表。
利用SQL语句命令,查询姓“李”的读者姓名和所在单位。
1.打开“图书管理”数据库,在数据库窗口中打开“查询设计视”窗口,关闭“显示表”。在“查询设计”工具栏中单击“视图”按钮,选择“SQL视图”选项。
2.在“SQL视图”中输入SELECT单位,读者姓名FROM读者WHERE读者姓名LIKE’李% ’。
1.打开“图书管理”数据库,在查询对象中双击“在设计视图中创建查询”选项,打开查询设计视图窗口,并弹出“显示表”对话框。
2.在“显示表”对话框中,双击“图书”表,“读者”表,“借阅”表,单击“关闭”按钮关闭“显示表”对话框。
3.双击“读者”表中的读者编号,读者姓名;“图书”表中的图书名称;“借阅”表中的借阅日期。
6.对表中记录进行排序,进行筛选,设置表的外观格式等。
7.保存表。
实验中发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1.保存表时,无法保存,原因没有设置主键。
2.创建关系时,无法创建,原因没有选中参照完整性复选框,数据类型不一致。
3.部分记录看不见,没有设置字段大小。
教师评语
成绩
2015年6月20日
实验题目
Access查询
3.保存并运行查询。
实验中发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1.利用SQL语句查询时,无法运行。原因是在SQL语句中所有的标点符号都要在英文状态下输入。
2.在条件中,输入的字段名要用[ ]括起来。
3.进行多个表查询时,无法进行查询。原因没有先建立多个表之间的关系。
教师评语
成绩
2015年6月20日
实验题目
Access窗体
5.编写一个简单的计算器程序,输入两个数,并由用户选择加、减、乘、除运算,窗体如图所示。
1创建“窗体2”。
2输入如下窗体的事件代码。
3运行“窗体2”,输入数据进行测试。
实验中发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1.输入代码后无法运行,原因是代码中文本框控件名称与窗体中文本框控件名称不一致。应将其设置一致。
2.代码出错,用工具栏中的“调试”进行修改,方便速度快。
实验的详细操作步骤
实验一:创建一个“图书管理”数据库。
1.利用“开始”菜单启动Access2003数据库,选择“文件”—“新建”命令,单击“空数据库链接”,打开“文件新建数据库”对话框。在“文件名”下拉列表框中输入“图书管理”,单击“创建”按钮。在“保存位置”选择储存位置。
2.打开“图书管理数据库”文件,在数据库窗口中选“表”对象,双击使用“设计器创建表选项”。
4.选择窗体主体中的文本框,在“属性”窗口中设置文本框的名称为“Text-Book”,设置文本框的数据源为“图书名称”字段,设置文本框的特殊效果为“凸起”。
5.选择窗体页脚中的文本框,在“属性”窗口设置文本框的名称为“Text –Content”,设置文本框的数据源为“=IIF(Year([出版日期])>2012,“新书”,“旧书”)“,设置文本框的边框样式为“透明”,前景色为“红色”,字体粗细为“加粗”,文本对齐为“居中”。
2.单击工具箱中的“文本框”工具按钮,在窗体的页眉、页脚、主体的右下方单击鼠标,分别添加文本框,将左侧的标签删除。
3.选择窗体页眉中的文本框,单击鼠标右键,选择“属性”命令,打开“属性”窗口,设置文本框的名称为“Text-Date”,设置文本框的数据源为“=Date( )”,设置该文本框的背景样式为“透明”。
选课课号
学院
经贸外语学院
班级
商务英语一班
姓名
安然
学号
201406030135
理论课教师
张瑞
上机指导教师
李海峰
实验目的及要求:1.理解窗体的概念,作用和组成。2.掌握创建Access窗体的方法。3.掌握窗体样式和属性的设置方法。
实验的详细操作步骤及程序代码:
以读者表和借阅表为数据源,创建读者借阅信息主/子窗体。
3.选择所用的“借阅”表和“图书”表,选择所需字段,进行下一步操作。
4.选择“从列表中选择”单选按钮,进行下一步操作。
5.根据向导给子窗体确定一个名称,单击“完成”,完成子窗体的创建过程。
6.保存并运行窗体。
分别向图书信息窗体的页眉、页脚、主体中添加文本框,观察运行效果。
1.在“图书管理”数据库中打开“图书信息”窗体,切换到窗体的“设计视图”,适当调整窗体页眉、主体、页脚的大小。
选课课号
学院
经贸外语学院
班级
商务英语一班
姓名
安然
学号
201406030135
理论课教师
张瑞
上机指导教师
李海峰
实验目的及要求:1.理解查询的概念与功能。2.掌握查询条件的表示方法。3.掌握创建各种查询的方法。
实验的详细操作步骤及程序代码:
创建一个名为“借书超过60天”的查询,查找读者编号,读者姓名,图书名称,借阅日期等信息。
3定义一个子过程,实现素数的查找与输出
4在VBE编辑器中单击工具栏上的“运行”按钮,选择执行test2子过程,运行结果显示在“立即窗口中”。
3.求任意三角形的面积。
新建一个窗体,要求有三个文本框控件和一个命令按钮控件。在文本框中输入三角形的边长,单击命令按钮后,通过消息提示框显示三角形的面积。
①新建“窗体1”,在窗体中添加3个文本框控件,设置文本框的“格式”属性为“常规数字”,设置三个文本框的“名称”属性分别为“txta”、“txtb”和“txtc”。
b.创建一个空白数据库,命名为“test mdb”。
c.单击数据库窗口中的“模块”对象,再单击工具栏上的“新建”按钮,打开VBE窗口。
2.输出【2,100】之间的素数。
1在VBE编辑器中,选择“插入”→“模块”命令创建一个新的标准模块。
2定义全局变量。定义一个Boolean数组,用它来存储2~100之间每个数字是否为素数。Dim a (2 to 100) As Boolean
《计算机程序设计(ACCESS)》实验报告
2015年6月20日
实验题目
Access表
选课课号
学院
经贸外语学院
班级
商务英语一班
姓名
安然
学号
201406030135
理论课教师
张瑞
上机指导教师
李海峰
实验目的及要求:
1.熟悉Access2003的操作界面及常用操作方法。2.掌握创建Access2003数据库的方法。3.掌握创建表的方法和过程。4.掌握表属性的设置方法。5.理解表间关系的概念并掌握建立表间关系的方法。6.掌握表中记录的编辑方法及各种维护与操作方法。
实验的详细操作步骤及程序代码:
1.启动VBE编辑器。
VBA的编辑环境VBE编辑器依托于某个具体的Access数据库,其启动的基本方法及操作过程如下:
a.在Windows桌面上,依次选择“开始”→“所有程序”→“Microsoft office”→“Microsoft office access 2003”命令。
1.打开“图书管理”数据库,在数据库窗口中选择“窗体”对象,然后单击数据库窗口工具栏的“新建”按钮,在“新建窗体”对话框中,选择“设计视图”选项,选择“读者”表作为主窗体。
2.在主窗体主体节中,建立子窗体。在主窗体设计视图中添加“子窗体/子报表”控件,出现“子窗体向导”对话框,在其中选择“使用现有的表和查询”单选按钮,进行下一步。
3.在“表设计视图”中定义数据表中的所有字段,及定义每一个字段的字段名,数据类型并设置相关的字段属性。设置“主键”,依次输“图书”表,“读者”表,“借阅’表的结构。然后“保存”。
4.单击“表的设计视图”顶部空白区域,选择“数据表视图”选项,然后单击“确定”按钮。在“空白数据库表”中,输入所有记录。
5.单击“工具”—“关系”命令,打开关系窗口,打开“显示表”对话框。进行选择,单击“创建”按钮。依次创建图书,读者,借阅表之间的关系。
6.保存该窗体,切换到窗体视图,观察效果。
实验中发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1.在窗体中添加文本后无法显示。原因是没有绑定窗体控件的来源。
2.选择是否型数据值,可利用切换按钮、选择按钮、复选框按钮控件。
3.建立主/子窗体后,无法显示到同一表中。原因没有选择查看对象属于哪个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