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word版,口服液车间30万级空气净化系统验证报告过

完整word版,口服液车间30万级空气净化系统验证报告过

口服液车间30万级空气净化系统验证报告编号:起草人:起草日期:审核人:审核日期:批准人:批准日期:河南惠新制药有限公司目录1.引言1.1.验证小组人员及责任1.2.验证范围1.3.概述1.4.验证目的1.5.验证的条件、时间安排1.6.验证文件准备检查1.7.现场测试用仪器仪表2.洁净厂房空气净化系统予确认2.1.洁净厂房的设计2.2.洁净厂房土建工程施工2.3.洁净厂房室内装修施工2.4.空气净化系统施工安装2.5.空气处理、输送系统、空气消毒设施等设施设备3.洁净厂房空气净化系统的施工、安装确认3.1.对土建施工中的外顶、地面、排水施工根据竣工报告及现场检查确认3.2.对室内装修的施工确认3.3.冷热源的安装确认3.4.空气处理机组的安装确认3.5.空气消毒设施的安装确认3.6.空气净化输送管道的施工安装确认3.7.空气高效过滤器的安装确认4.空气净化系统的运行确认4.1.空气净化处理机组的运行确认4.2.净化空气输送管道的运行确认4.3.空气消毒设施的运行确认4.4.空气高效过滤器的运行确认5.洁净厂房空气净化系统的性能确认5.1.前提5.2.运行周期5.3.消毒操作5.4.30万级洁净厂房确认的指标及可接受标准规定5.5.检测方法5.6.监测点和监测频次5.7.检测6.进行分析作出结论与评价6.1.对检测结果进行汇总6.2.评价下列操作的可行性7.根据本次验证结果确定的再验证周期及日常监控项目和周期。

8.验证证书1.引言1.1.验证小组人员及责任1.2.验证范围口服液车间30万级洁净厂房空气净化系统。

1.3.概述口服液车间总面积为2202平方米,其中447平方米为30万级洁净区,分别用于备料、称量配料、混合过滤、瓶子清洗、干燥、灌装、封口等洁净生产操作以及人员、物料净化、储存和容器具清洗、中控等辅助生产操作。

其它操作在非洁净生产区。

生产剂型和品种有口服液(血生口服液)。

具体情况见生产工艺流程(附图1)。

1.4.验证目的检查并验证口服液车间30万级洁净厂房空气净化系统是否符合设计要求,资料和文件是否符合GMP的管理要求。

1.5.验证的条件、时间安排1.5.1.验证的条件各检测仪器、计量仪表均已检定合格,设备安装已就绪。

车间土建工程、内部装修、空气净化系统均已竣工。

洁净车间、试验室经法定部门进行检测符合30万级规定。

1.5.2.验证的时间安排:自2005年3月16日开始至2005年3月25日完成。

1.6.验证文件准备检查1.6.1.检查洁净厂房所需的各类文件:结论:检查洁净厂房所需的各类文件均已齐备、并经批准。

检查人:日期:1.6.2.检查悬浮粒子及沉降菌所需的文件结论:检查悬浮粒子及沉降菌所需的文件均已制定并按规定管理批准。

检查人:日期:1.6.3.检查洁净现场所需的文件结论:检查洁净现场所需的文件均已制定并经批准。

检查人:日期:1.7.现场测试用仪器仪表结论:现场测试用仪器仪表均已配置,并经检定合格或有合格证。

检查人:日期:2.洁净厂房空气净化系统予确认结论1:通过考察洁净厂房的设计、土建工程施工、室内装修与净化系统施工单位均是法定的有资质合格的单位,能够满足医药洁净厂房的设计施工要求。

检查人:日期:结论2:通过资料考察空气处理机组(空气输送系统) 空气消毒设施(臭氧消毒器) 空气高效过滤器的制造厂家是合格的符合GMP规定的厂家。

其设施能够满足30万级洁净厂房的基本要求。

检查人:日期:3.洁净厂房空气净化系统的施工、安装确认结论1:对洁净厂房的外顶、地面、排水、施工根据竣工报告及现场检查确认,其安装情况符合规范和相关规定的要求。

检查人:日期:结论2:对洁净厂房各功能间室内装修的施工确认结果表明符合GMP和生产工艺设计的需要。

检查人:日期:结论3:空气处理器冷热源、空气处理机组、空气消毒设施的安装,根据设计图纸及供应商提供的技术资料检查,其安装符合设计规范和技术资料的要求。

检查人:日期:结论4:空气净化送风、回风、排风管道及空气高效过滤器的安装,根据系统图进行检查其安装符合生产工艺和《GMP》的要求。

检查人:日期:4.空气净化系统的运行确认结论:热源供应、空气净化处理机组、净化空气输送管道、空气消毒设施、空气高效过滤器通过三个周期,每个周期为8小时的运行,结果证明该系统是稳定和可靠的。

检查人:日期:5.洁净厂房空气净化系统的性能确认5.1.前提:在空气净化系统消毒二小时、送风运行一小时后方可进行性能的检测,意为藉此确定系统的自净时间。

5.2.宜连续运行不低于8小时为一周期,对需确认的指标至少进行三个周期的检测。

5.3.若间断8小时以上者需开启臭氧发生器进行消毒操作,消毒时间为2小时,送风1小时方可进入。

5.4.30万级洁净厂房确认的指标及可接受标准规定温度:18~26℃相对湿度:45~65%换气次数:≥15次/h差压:与非洁净区≥5 Pa、与室外≥10 Pa沉降菌:平均≤15CFU/皿悬浮粒子:≥0.5μm ≤10,500,000个/m3;≥5μm ≤60,000个/m35.5.检测方法温度:采用指针式温湿度计(0~100%,-20~40℃)监测相对湿度:采用指针式温湿度计(0~100%,-20~40℃)监测换气次数:以风速计测定风速,换算出换气次数,计算过程如下V1:高效滤器1四角、中间五个点的风速平均值V2:高效滤器2四角、中间五个点的风速平均值:Vn:高效滤器n四角、中间五个点的风速平均值V平=(V1+V2+…+Vn)∕n(米∕秒)S1:高效滤器1的截面积S2:高效滤器2的截面积:Sn:高效滤器n的截面积S总=(S1+S2+…+Sn)(平方米)A(每小时送风量) =V平×S总×3600秒B(房间的容积) =房间的长×宽×高换气次数=A(每小时送风量)∕B(房间的容积)差压:采用微压计(0~60MPa)监测。

沉降菌:在静态条件下以Φ90×15的玻璃培养皿按《洁净室尘埃粒子及沉降菌测试规程》测定。

悬浮粒子:在静态条件下,以激光粒子计数器按《洁净室尘埃粒子及沉降菌测试规程》测定。

5.6.监测点和监测频次温度:在安装有指针式温湿度计房间的安装位置共三次。

相对湿度:在安装有指针式温湿度计房间的安装位置共三次。

换气次数:洁净区主要生产操作间共三次。

差压:在安装有微压计房间的安装位置共三次。

沉降菌:主要洁净间按《洁净室悬浮粒子沉降菌测试规程》选监测点并监测三次悬浮粒子:主要洁净间按《洁净室悬浮粒子及沉降菌测试规程》选定监测点(每点测三个数据)并监测三次。

5.7.检测温度、相对湿度、差压通过现场监测即可取得数据并作出合格与否的判断。

换气次数、悬浮粒子在取得数据后通过计算后作出合格与否的判断。

沉降菌按微生物限度检查法进行检查后作出合格与否的判断。

结论:经连续三个周期,每一周期为8小时的运行,根据本方案和检测规程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每一洁净功能间的性能指标均符合GMP对30万级洁净厂房的要求。

检查人:日期:6.进行分析作出结论与评价对检测结果进行汇总(洁净厂房监测指标结果汇总附表Ⅹ),验证小组全体成员按下列标准共同进行分析对该洁净厂房作出合格与否的结论。

某一洁净间有一个指标一次不合格,则按本方案对该洁净间的该指标再进行三次监测,结果合格即判合格;若仍不合格则判该洁净间不合格。

某一洁净间有一个指标有二次不合格,则直接判该洁净间不合格。

某一洁净间有二个及以上指标有一次不合格,则直接判该洁净间不合格。

洁净厂房中若有一个洁净间不合格,则判该洁净厂房不合格。

只有本洁净厂房中的所有洁净间均合格方可判该洁净厂房合格。

不合格的洁净厂房应查明原因,在经处理、调整后重新按本方案实施验证。

注:当压差不合格而调整该洁净间的送风量时,应按本方案对所有有压差监测的洁净间再次进行全面监测后根据结果判定。

结论1:根据检测结果进行分析,该洁净厂房(口服液车间30万级洁净厂房)符合规定,能够满足口服液的生产要求。

检查人:日期:结论2:下列操作是可行的在空气净化系统消毒二小时、送风运行一小时后能达到30万级洁净厂房的要求。

若停机后,开启臭氧发生器按消毒时间2小时、送风1小时进行操作能使沉降菌满足30万级洁净厂房要求与之相关的操作文件是可行的。

30万级洁净厂房能够满足口服液生产和GMP的要求。

批准人:日期:7.根据本次验证结果确定的再验证的周期及日常监控项目和周期。

7.1 再验证周期:在正常情况下,按本验证方案中的运行确认、性能确认进行验证其周期为一年;若对系统进行了改造,可按本验证方案中的安装确认、运行确认、性能确认对其即时进行验证。

7.2 日常监控项目:温度、相对湿度、压差在每批生产的同时由岗位人员进行监测,监测情况可记入批生产记录;换气次数、沉降菌、悬浮粒子每三个月由质量保障部进行一次监测,监测结果出具报告。

批准人:日期:8.发放验证证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