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位公差完全讲解版
3.按所处地位分为被测要素和基准要素 按所处地位分为被测要素和基准要素 (1) 被测要素是指图样上给出了形状或 和)位置公差的要素, 被测要素是指图样上给出了形状或(和 位置公差的要素 位置公差的要素, 是检测的对象. 是检测的对象. (2) 基准要素是指用来确定被测要素的方向或 和)位置的要 基准要素是指用来确定被测要素的方向或(和 位置的要 在图样上用基准代号进行标注. 素,在图样上用基准代号进行标注. 4.按功能关系分为单一要素和关联要素 按功能关系分为单一要素和关联要素 (1) 单一要素是指仅对被测要素本身给出形状公差要求的 要素.如图2.2(b)中的大圆柱面. 中的大圆柱面. 要素.如图 中的大圆柱面 (2) 关联要素是指与其他要素有功能关系的要素.图样上 关联要素是指与其他要素有功能关系的要素. 给出位置公差要求的要素就是关联要素. 给出位置公差要求的要素就是关联要素.
2)面轮廓度 ) 面轮廓度用于限制曲面轮廓的形状变动, 面轮廓度用于限制曲面轮廓的形状变动,其公差带是 包络一系列直径为公差值t的球的两包络面之间的区 包络一系列直径为公差值 的球的两包络面之间的区 诸球的球心应位于具有理论正确几何形状( 域,诸球的球心应位于具有理论正确几何形状(及理 想位置) 想位置)的面上
形状公差小结
形状公差4个项目都是针对单一要素的形 形状公差 个项目都是针对单一要素的形 状提出的,不涉及基准, 状提出的,不涉及基准,因此公差带没有方向 和位置的约束; 和位置的约束;而且这些项目对应的理想要素 都不涉及尺寸问题, 都不涉及尺寸问题,因此公差带的位置是浮动 将跟随零件的实际形状的变化而变化. 的,将跟随零件的实际形状的变化而变化.
2.2.2 形位公差 1.形状公差 1.形状公差
形状公差是指单一实际要素的形状所允许的变动 全量. 全量.形状公差带是限制单一实际被测要素的形状变 动的一个区域.形状公差有直线度 平面度,圆度, 直线度, 动的一个区域.形状公差有直线度,平面度,圆度, 圆柱度4 圆柱度4个项目
1. 直线度 1)直线度公差用于限制平面内或空间 ) 直线的形状误差, 直线的形状误差,根据零件的功能要求可 以分为给定平面内, 以分为给定平面内,给定方向和任意方向 三种直线度公差. 三种直线度公差. (1)给定平面内的直线度公差 ) 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的两平行直线之间 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 的两平行直线之间 的区域
4)形位公差带的位置 形位公差带的位置是指形位公差带相对于被测要 素的位置,分为固定和浮动两种. 素的位置,分为固定和浮动两种.当公差带会随着 被测要素的形状,方向,位置的变化而变化, 被测要素的形状,方向,位置的变化而变化,则说 公差带的位置是浮动的; 公差带的位置是浮动的;反之如果公差带不会随着 被测要素的形状,方向, 被测要素的形状,方向,位置的变化而变化则说公 差带的位置是固定的. 差带的位置是固定的.
(4)如对同一要素有一个以上的公差特征项目要求时,为 如对同一要素有一个以上的公差特征项目要求时, 如对同一要素有一个以上的公差特征项目要求时 方便起见可将一个框格放在另一个框格的下面. 方便起见可将一个框格放在另一个框格的下面.
2)指引线与被测要素的标注 规定用带箭头的指引线将框格与被测要素相连, 规定用带箭头的指引线将框格与被测要素相连, 指引线可从框格的任一端引出, 指引线可从框格的任一端引出,引出段必须垂直于框 引向被测要素时允许弯折,但不得多于两次. 格;引向被测要素时允许弯折,但不得多于两次. 当被测要素是轮廓线或表面时, 当被测要素是轮廓线或表面时,将箭头置于要素 的轮廓线或轮廓线的延长线上(但必须与尺寸线明显 的轮廓线或轮廓线的延长线上 但必须与尺寸线明显 地分开),当指向实际表面时,箭头可置于带点的参考 地分开 ,当指向实际表面时 箭头可置于带点的参考 线上,该点指在实际表面上.如下图所示. 线上,该点指在实际表面上.如下图所示.
0.03
f=0.03
4)圆柱度公差 圆柱度公差是用来限制实际被测圆柱面的形状 变动的公差项目,其公差带是半径差为公差值 变动的公差项目, t的两同轴圆柱面之间的区域.要求被测圆柱 的两同轴圆柱面之间的区域. 的两同轴圆柱面之间的区域 面必须位于半径差为公差值0.1的两同轴圆柱 面必须位于半径差为公差值 的两同轴圆柱 面之间. 面之间.
2. 轮廓度公差 轮廓度公差属于形状或位置公差,分为线轮廓度 轮廓度公差属于形状或位置公差, 和面轮廓度两项,当无基准要求时属于形状公差, 和面轮廓度两项,当无基准要求时属于形状公差, 有基准要求时属于位置公差. 有基准要求时属于位置公差.
1) 线轮廓度 线轮廓度公差是用来限制平面曲线或者曲面的截面轮廓的 形状变动,其公差带是包络一系列直径为公差值t的圆的两 形状变动,其公差带是包络一系列直径为公差值 的圆的两 包络线之间的区域. 包络线之间的区域.诸圆的圆心位于具有理论正确几何形 及理想位置)的线上 状(及理想位置 的线上. 及理想位置 的线上.
2)形位公差带的大小 指理想包容区域的宽度或者直径. 指理想包容区域的宽度或者直径. 3)形位公差带的方向 指形位误差的检测方向.对于定向, 指形位误差的检测方向.对于定向,定位公 差带而言公差带的方向就是公差框格指引线箭头 所指示的方向; 所指示的方向;形状公差的公差带方向还与被测 要素的实际状态有关. 要素的实际状态有关.在右图中直线度公差带和 平行度公差带,指引线的方向都是一样的, 平行度公差带,指引线的方向都是一样的,但是 公差带的方向却不一定相同. 公差带的方向却不一定相同.
平面度公差既可以限制被测表面的平面度误差,还 平面度公差既可以限制被测表面的平面度误差, 可以同时限制被测表面的直线度误差. 可以同时限制被测表面的直线度误差.显然图中上 表面的直线度误差不应该超过0.08. 表面的直线度误差不应该超过 .
3) 圆度 ) (1)定义:圆度是限制回转体的正截面或过球心 )定义: 的任意截面轮廓园形状误差的一项指标. 的任意截面轮廓园形状误差的一项指标. (2)公差带是半径差为公差值 )公差带是半径差为公差值0.03mm的两同心 的两同心 园之间区域. 园之间区域.
当公差涉及轴线, 当公差涉及轴线,中心平面或由带尺寸要素确 定的点时,则带箭头的指引线应与尺寸线的延长线 定的点时, 重合,如下图所示. 重合,如下图所示.
对几个表面有同一数值的公差带要求,可按下 对几个表面有同一数值的公差带要求, 图方法进行标注. 图方法进行标注.
3)基准的标注 相对于被测要素的基准, 相对于被测要素的基准,采用带圆圈的大写英 文字母表示基准符号(字母E 文字母表示基准符号(字母E,I,J,M,O,P,L, R,F不采用),圆圈用细实线与粗的短横线相连, 不采用),圆圈用细实线与粗的短横线相连, ),圆圈用细实线与粗的短横线相连 表示基准的字母也应注在相应的公差框格内. 表示基准的字母也应注在相应的公差框格内.基准 的几种标注方法见下图: 的几种标注方法见下图:
(2)公差值用线性值,如公差带是圆形或圆柱形的则在 )公差值用线性值, 公差值前加注Ф 如是球形的则加注 如是球形的则加注" 公差值前加注Ф;如是球形的则加注"S Ф ",当一个以上要 , 素作为被测要素, 个要素 应在框格上方标明. 个要素, 素作为被测要素,如6个要素,应在框格上方标明.
(3)如要求在公差带内进一步限定被测要素的形状,则应 )如要求在公差带内进一步限定被测要素的形状, 在公差值后面加注下表中的特殊符号. 在公差值后面加注下表中的特殊符号.
5) 对零件局部限制的规定 如对同一要素的公差值在全部被测要素内的任一部分有 进一步的限制时,该限制部分(长度或面积 长度或面积)的公差值要 进一步的限制时,该限制部分 长度或面积 的公差值要 求应放在公差值的后面,用斜线相隔. 求应放在公差值的后面,用斜线相隔.这种限制要求可 以直接放在表示全部被测要素公差要求的框格下面, 以直接放在表示全部被测要素公差要求的框格下面,如 所示. 图2.14所示. 所示
如仅要求要素某一部 分的公差值, 分的公差值,则用粗 点划线表示其范围, 点划线表示其范围, 并加注尺寸
如果只要求要素的某 一部分作为基准, 一部分作为基准,则 该部分应用粗点划线 表示并加注尺寸
4. 形位公差带
形位公差带具有形状,大小,方向,位置四个要素: 形位公差带具有形状,大小,方向,位置四个要素: 1)形位公差带的形状 公差带的形状是指限制被测要素变动的包容区域的理想形 状,它是由被测要素的理想形状和给定的公差特征项目所确定 常见的形位公差带的形状如图: 的,常见的形位公差带的形状如图:
2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位公差的特征项目及符号
3. 形位公差的标注
1)公差框格的标注 (1)在矩形方框中给出,方框由二格或多格组成.框格中的 )在矩形方框中给出,方框由二格或多格组成. 内容按从左到右或者从下到上的顺序填写, 内容按从左到右或者从下到上的顺序填写,框格中内容由公差 特征符号,公差值,基准(形状公差不标注基准) 特征符号,公差值,基准(形状公差不标注基准)及指引线等 组成 .
作 业 1.将引导问题的答案在书上勾划出来 将引导问题的答案在书上勾划出来 2.判断,填空,选择题中部分题目作在书上 判断,填空, 判断 3.简答题的第 题 简答题的第1题 简答题的第
�
第2章 形位公差与形位误差的检测
学习要点见教材85页 学习要点见教材 页,熟读一遍
2.2.1 概述 1. 零件的几何要素及其分类
1.按存在状态分为理想要素和实际要素 1.按存在状态分为理想要素和实际要素 (1) 理想要素是指具有几何学意义的要素,它没有任 理想要素是指具有几何学意义的要素, 何误差,在实际零件上是不存在的. 何误差,在实际零件上是不存在的.图样上表示设计 意图的要素均为理想要素. 意图的要素均为理想要素. (2) 实际要素是指零件实际存在的要素,通常用测量 实际要素是指零件实际存在的要素, 得到的要素来代替实际要素. 得到的要素来代替实际要素. 2.按结构特征分为轮廓要素和中心要素 2.按结构特征分为轮廓要素和中心要素 (1) 轮廓要素是指构成零件外形的能直接为人们所感 觉得到的点, 觉得到的点,线,面. (2) 中心要素是指轮廓要素的对称中心所表示的点, 中心要素是指轮廓要素的对称中心所表示的点, 其特点是不能直接被人们感觉到, 线,面.其特点是不能直接被人们感觉到,只能通过 相应的轮廓要素体现出来. 相应的轮廓要素体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