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江西省高三联合考试理综试卷(理科)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30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第Ⅰ卷(选择题)的答案应填在答题卷卷首相应的空格内,做在第Ⅰ卷的无效.3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
4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O:16 S:32 Ba:137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有关细胞内物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蛋白质、核酸、多糖的单体均以碳链为基本骨架B.生物体内的糖类绝大多数以单糖形式存在C.磷脂、核酸和蛋白质的组成元素中均有C、H、O、ND.高温使蛋白质分子的空间结构变得伸展松散而发生变性2.下列关于细胞代谢的叙述错误的是( )A.植物细胞中O2的产生和利用都发生在膜结构上B.植物细胞中CO2的产生和利用都发生在基质中C.动物细胞中代谢过程能产生H2O的细胞器都具有膜结构D.动物细胞中代谢过程既生成H2O又消耗的H2O细胞器具有双层膜结构3.2018年8月,我国科学家首次人工创建了单染色体的真核细胞,即只有一条线型染色体的酿酒酵母菌株SY14,。
是将天然酿酒酵母的16条染色体通过15轮染色体融合而形成,且具有正常细胞的功能。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SY14的诞生表明人工创造了新物种B.SY14一条线型染色体上可能存在多对等位基因C.SY14的染色体DNA只有一个RNA聚合酶的结合位点D.SY14染色体上的基因不呈线性排列4.下列有关生物的变异与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物种基因频率的变化意味着新物种的产生B基因突变是指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和替换C无法进行基因交流的生物之间不一定存在生殖隔离D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5.某农场引进一批羔羊,群内繁殖七代后开始出现“羔羊失调症”。
病羊于出生数月后发病,表现为起立困难、行起不稳,甚至完全不能站立。
此病在羊群中的总发病率为2.45%,同胞羔羊中的发病率为25%,病羊中雌雄比为101:103。
下列对此病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此病的致病基因很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B.此病很可能是隐形遗传病C.再次引进多只羔羊与本群羊交配,可有效降低发病率D.因为此病无法医治,羊群中的致病基因频率会迅速降为06.如图是反映人与环境关系的三种模式,请分析下列对“环境容纳量”的理解错误的是( )A.按照人与环境关系的理想程度排列,三种模式的顺序依次为Ⅰ、Ⅱ、ⅢB.曲线图中的环境容纳量是指生态系统对人口的最大承载能力C.现在的人口问题造成环境恶化,环境容纳量有下降的趋势D.据图可知人类能改造环境,使人口数量超越环境容纳量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使用含有氯化钙的融雪剂会加快桥梁的腐蚀B.为增强治疗缺铁性贫血效果,可在口服硫酸亚铁片时同服维生素CC.纳米铁粉通过物理吸附可除去污水中的Pt2+、Cu2+、Cd2+、Hg2+等D.为使水果保鲜,可在水果箱内放入高锰酸钾溶液浸泡过的硅藻土8.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1 mol·L-1 KClO溶液中ClO-的数目小于0.1 N AB.25℃时,100 mL pH=8 的氨水中NH4+的个数为9.9×10-8 N AC.34 g质量分数为4%的H2O2水溶液中含氧原子数目为0.08 N AD.0.3 mol AgNO3受热完全分解(2AgNO32Ag+2NO2↑+O2↑),用排水法收集到气体的分子数为0.25 N A9.“人文奥运”的一个重要体现是:坚决反对运动员服用兴奋剂。
某种兴奋剂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有关该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遇FeCl3溶液显紫色,因为该物质与苯酚属于同系物B.滴入KMnO4(H+)溶液,观察紫色褪去,能证明结构中存在碳碳双键C.1 mol该物质与浓溴水和H2反应最多消耗Br2和H2分别为3mol、7 molD.该分子中的所有碳原子可能共平面10.元素X、Y、Z原子序数之和为36, X、Y在同一周期, X+与2Z-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层结构。
下列推测不正确的是( )A.三种元素按原子个数比1:1:1所形成的化合物水溶液显碱性B.同周期元素中Y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最强C. X、Z形成的化合物一定只含离子键D. Y单质有强氧化性12.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H182O2中加入H2SO4酸化的KMnO4:5H182O2+2MnO-4+6H+=518O2↑+2Mn2++8H2OB.水玻璃长时间放置在空气中变浑浊:SiO2-3+2CO2+2H2O =H2SiO3↓+2HCO-3C.向100 mL 0.12 mol·L-1的Ba(OH)2溶液中通入0.02 mol CO2:Ba2++3OH-+2CO2 =HCO-3+BaCO3↓+H2OD.向NaClO和NaCl混合溶液中滴入少量FeSO4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ClO-+2H+=Cl-+2Fe3++H2O13.常温下,下列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0.1 mol·L-1 CH3COONa溶液与0.1 mol·L-1 CaCl2溶液等体积混合:c(Na+)+c(Ca2+)=c(CH3COO-)+c(CH3COOH)+2c(Cl-)B.少量Cl2通入过量冷的0.1 mol·L-1 NaOH溶液中:c(Na+)=c(HClO)+c(ClO-)+c(Cl-)C.0.1 mol·L-1 CH3COONa溶液与0.1 mol·L-1 HCl溶液混合到pH=7:c(Na+)>c(Cl-) >c(CH3COOH)D.0.2 mol·L-1 NH3·H2O溶液与0.1 mol·L-1 HCl溶液等体积混合:c(Cl-)+c(H+)=c(NH3·H2O)+c(OH-)二、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揭示了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B.玻尔的原子结构理论是在卢瑟福核式结构学说上引进了量子理论C.γ射线是波长很短的电磁波,它的贯穿能力很弱D.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揭示了原子核有复杂结构15.如图所示两个底边相等的固定在水平面的光滑斜面甲和乙倾角分别为70º和20º,质量为m 1和m 2(m 1<m 2)的物体分别从甲和乙两个斜面顶端由静止释放直到滑到斜面底端所用时间分别为t 1和t 2,则( )A .t 1>t 2B .t 1<t 2C. t 1=t 2D.不能确定16.“月亮正加速远离地球!后代没月亮看了。
”一项新的研究表明,月球的引力在地球上产生了周期 性的潮汐现象,潮汐力耗散地球的自转能量,降低地球的旋转速度,同时也导致月球正在以每年3.8cm 的速度远离地球。
不考虑其他变化,则很多年后与现在相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月球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周期将减小B .月球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线速度增大C .地球同步定点卫星的高度增大D .地球同步定点卫星的角速度增大17.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2:3,两端共接有六只相同的小灯泡L 1、L 2、L 3、L 4、L 5和L 6(电阻恒定不变),变压器的原线圈接有输出电压U 恒定的交流电源,六只小灯泡均发光。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L 1、L 2、L 3三只灯泡亮度一定相同B.小灯泡L 2一定比L 4亮C.交流电源输出电压U 是小灯泡L 4两端电压的4.5倍D.L 1消耗的功率是L 2消耗灯泡的2.25倍18.如图所示,空间有一正三棱锥P-ABC ,D 点是BC 边上的中点, O 点是底面ABC 的中心,现在顶点P 点固定一正的点电荷,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 、B 、C 三点的电场强度相同B .底面ABC 为等势面C .将一正的试探电荷从B 点沿直线BC 经过D 点移到C 点,静电力对该试探电荷先做负功后做正功D .若B 、C 、D 三点的电势为B C D ϕϕϕ、、,则有B D D C =ϕϕϕϕ--19.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放一个质量为M 足够长的木板,开始M静止,现在有一个质量为m 的滑块以速度v 0滑上M ,m 和M 间的动摩擦因数为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如果增大M ,则m 和M 相对运动的时间变长,因摩擦而产生的热量增加B.如果增大m ,则m 和M 相对运动的时间变短,m 在M 上滑行的距离变大C.如果增大动摩擦因数µ,则因摩擦而产生的热量不变D.如果增大初速度v 0,则因摩擦而产生的热量增加20.如图所示,左侧为一个固定在水平桌面上的半径为R 的半球形碗,碗口直径AB 水平,O 点为球心,碗的内表面及碗口光滑。
右侧是一个足够长的固定光滑斜面。
一根不可伸长的轻质细绳跨过碗口及竖直固定的轻质光滑定滑轮,细绳两端分别系有可视为质点的小球m 1和物块m 2,且m 1>m 2。
开始时m 1恰在A 点,m 2在斜面上且距离斜面顶端足够远,此时连接m 1、m 2的细绳与斜面平行且恰好伸直,C 点是圆心O 的正下方。
当m 1由静止释放开始运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m 2沿斜面上滑过程中,地面对斜面的支持力始终保持恒定B .当m 1运动到C 点时,m 1的速率是m 2速率的2倍C .m 1可能沿碗面上升到B 点D .在m 1从A 点运动到C 点的过程中,m 1与m 2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21.如图所示是一个半径为R 的竖直圆形磁场区域,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磁感应强度方向垂直竖直 面向里,有一个粒子源在圆上的A 点不停地发射出速率相同的带正电的粒子,带电粒子的质量均为 m ,运动的半径为r ,在磁场中的轨迹所对应的圆心角为α。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若2r R =,则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最长时间为6m qBπ B.若2r R =,则粒子沿着与半径方向成45︒角斜向下射入磁场,则有C.若r R =,粒子沿着磁场的半径方向射入,则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时间为=,粒子沿着与半径方向成60︒角斜向下射入磁场,则圆心角α为150︒D.若r R三、非选择题:共174分。
第22—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33—3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