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小学五年级下册科学课件-《地球的内部结构》2人教版(19张)ppt课件

2020小学五年级下册科学课件-《地球的内部结构》2人教版(19张)ppt课件


地壳
大陆地壳 大样地壳
2、地壳的化学组成
• 迄今为止,地壳中已发现的元素共有几十 种,但他它们的分布极不均匀。
• 美国人克拉克在大量工作的基础上最早提 出地壳中各类元素分布的百分含量表。
• 后来为了纪念他,国际上将各种元素在地 壳中分布的质量百分比成为克拉克值。
地壳中主要元素的克拉克值
氧O
46.95
钠 Na
2.78
硅 Si
27.88
钾K
2.58
铝 Al
8.13
镁 Mg
2.06
铁 Fe
5.17
钛 Ti
0.26
钙 Ca
3.65
氢H
0.14
各圈层主要特征
• 在上地幔中地震波速在60-150km的深度 范围内降低最为明显,该带的物质可能 为熔融状态,整体呈塑性状态。超过 400km界线,波速又逐渐上升,该地震 波速降低的低速带为软流圈。
古登堡面
古登堡面位于地下2900km,横波到达这 一界面消失,纵波由原先逐渐加快的状态转为 突然减慢。同时纵波在此界面发生明显的反射 与折射。为纪念最早研究这一界面的美国地球 物理学家古登堡,将此界面称为古登堡面。它 是高密度的固体地幔与具有液体外核的地核的 界面。
各圈层的主要特征
一、地壳 1、地壳的双层结构
地下物质密度 分布不均匀
重力空间位置变化, 产生重力异常
形成波阻抗不同的连续 地层,产生波阻抗差
重力 勘探
地震 勘探
同学们
来学校和回家的路上要注意安全
知识是一种快乐 而好奇则是知识的萌芽。——培根
地球内部的密度结构
地球内部结构 各圈层的主要特征
地壳 地幔 外地核(液)
内地核(固)
地球内部结构
地球的内部结构 是如何划分的?
地震波
莫霍面
莫霍面位于地表以下30-40km深度,纵波 在到达这一界面后,平均速度由6-7km/s突升 到8.1km/s,这一突变具有全球性。这由前南 斯拉夫学者莫霍洛维奇于1909年首先发现,被 称为莫霍洛维奇面,简称为莫霍面。莫霍面以 上为地壳,以下为地幔。
• 上地幔的顶部与地壳构成了岩石圈。岩石 圈是地球的一个刚性外壳,“浮”在具有 塑性的软流圈之上。地质学研究的各种地 质作用几乎全部发生在岩石圈中。
各圈层主要特征
• 地核的成分是根据宇宙中掉进地球的铁镍陨 石推断的。这种陨石可能是其它行星被碰碎 后留下的核心残块。因为固体地球的表层及 圈外都没有密度高达这样的大的物质,故推 测铁镍是地核的主要成分。此外,还有少量 较轻的硅硫元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