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测量》试卷(六)一、单项选择题(2′×5=10分)1、普通水准测量中,在水准尺上每个读数应精确到( C )位。
A. mB. dmC. cmD.mm2、在1:1000大比例尺地形图上表示各类公路的符号,称为(C )A.比例符号B.线形符号C.半比例符号D.非比例符号3、水准测量中,设A为后视点,B为前视点,A尺读数为1.213m,B尺读数为1.401m,A点高程为21.000m,则视线高程为( B )m。
A. 22.401B. 22.213C. 21.812D. 20.8124、经纬仪视准轴检校时,望远镜应瞄准(A )。
A.基本水平的目标B.仰角较大的高目标C.任意目标5、水准测量时,转点的作用是传递(C )。
A.距离B.方向C.高程1. 设地面上有A、B两点,A为后视点,B为前视点,测得后视读数为a,前视读数为b,若使AB两点之间的高差为hAB大于零,则为(B )正确。
A. a<bB.a>bC. a=bD. a≤b2. 施工测量为了避免放样误差的积累,必须遵循的组织原则是( A )。
A. 由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 B. 由局部到整体、先控制后碎部 C. 由整体到局部、先碎部后控制D. 由局部到整体、先碎部后控制3.建筑物或构建物在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上的弯曲值称为(D )。
A.倾斜度B.挠度C.沉降值D.位移量4. 衡量距离测量的精度是用( A )。
A.相对误差B.绝对误差C.中误差D.测量需要5. 在野外进行地形测图中,为保证测量质量,地形点的间距选择一般是(B)。
A. 随仪器的精度而定B. 随比例尺和地形而定C. 随测绘方法而定D. 随绘图技巧而定6. 在进行土木工程测量角度时,用平面代替大地水准面可以忽略对角度的影响的测区面积应不大于(C )。
A. 50km2B. 75km2C. 100km2D. 150km27. 绝对高程是由(B )起算的地面点的高度。
A.任意水准面B.大地水准面C.水准面D.竖直面8. 导线测量外业工作不包括(D )。
A.踏勘选点及建立标志B.量边C.测转折角D.测高差9. 地形图基本应用内容是( C )。
A.在图上按设计线路绘制纵断面图、在图上按限制坡度选线、确定汇水面积、平整场地中的土石方估算B.在图上确定一直线的长度和方向、确定图上某点的高程、在图上按设计线路绘制纵断面图、在图上按限制坡度选线C.在图上确定一点的坐标、在图上确定一直线的长度和方向、确定图上某点的高程、确定图上某直线的坡度D.在图上确定一点的坐标、在图上确定一直线的长度和方向、确定汇水面积、平整场地中的土石方估算10. 我国1980年国家大地坐标系采用椭球体几何参数为(A )。
A. a=6378140m α=1:298.257B. a=6378140m α=1:298.3C. a=6378245m α=1:298.257D. a=6378245m α=1:298.3二、多项选择题11. 工程测量的任务是(ABC )。
A. 测绘(测定)B. 测设(施工放样)C. 监测(变形观测)D. 高程测量E. 高差测量12. 现代地图制图学向着(ABD )方向发展。
A. 制图自动化B. 地理信息系统C. 地图整饰D. 电子地图制作E. 地图投影学13. 测量的基本原则是(ABC)。
A. 在布局上:“先整体,后局部”B. 在工作方法上:“先控制,后碎部”C. 在精度上:“从高精度到低精度”D. 在工作方法上:“先碎部,后控制”E. 都不对14. 引起测量误差的主要原因有(ABD )。
A. 观测误差B. 仪器工具误差C. 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D. 外界环境条件E. 以上都对15. 高精度量距多采用(AC )进行测量。
A. 测距仪B. 钢尺C. 全站仪D. 经纬仪E. 都对二、填充题(1.5×20=30分)1、测量的基本工作有高程测量、角度测量、距离测量2、测量工作应遵循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的程序和原则进行。
3、点的平面位置的测设方法有__直角坐标系、极坐标角度交会法和距离交会法。
4、测图前的准备工作有_图纸准备、绘制坐标格网、展绘控制点及检校仪器。
5、导线可布设成_闭和________导线, _附和_________导线和支导线三种形式。
6、若AB边的坐标方位角为75︒30',则反方位角为___104.30__________。
7、.在1∶2000地形图上,量得某直线的图上距离为18.17cm,则实地长度为363.4______m.8、水准仪的操作步骤为_安置仪器、粗略整平、对光和瞄准水准尺、精确整平、读数24. 当设计规定需在图上能量出的最短长度时,根据比例尺精度,可以确定。
例如某项工程建设要求在图上能反映地面上10cm的精度,则采用的比例尺不得小于。
25.确定地面点的基本测量工作是、和高程测量。
26.梯形分幅法用于的分幅,矩形分幅法用于的分幅。
27. 施工控制测量的建筑基线,通常可布设成四种形式:三点直线型、三点直角型、、。
28. 地形图测量包括和,控制测量包括平面控制测量和高程控制测量。
三、简答题(5′×3=15分)1、测定和测设有什么区别?测定:测定点的坐标,如测绘地形图、竣工测量、建筑物变形观测测设:将图纸上坐标已知的点在实地上标定出来,如施工放样。
2、何谓转点?在水准测量中转点有什么作用?转点:在待测高程点距已知水准点较远或坡度较大时,不可能安置一次仪器测定两点间的高差,这时,必须在两点间加设若干个立尺作为传递高程的过度点作用:转点将测量路线分成若干段,依次测出各分段间的高差进而求出所需高差,计算待定点的高程。
3、什么叫等高线?它有那些特征?等高线:地面上高程相同的相邻点连成的闭和曲线。
特征:1)、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的高程相等2)、等高线是闭和曲线,不能中断3)、等高线只有在绝壁或悬崖上才会重合或相交4)、等高线经过山脊或山谷改变方向,因此山脊线或山谷线应和改变方向处的等高线的切线垂直相交四、判断题(1′×5=5分)1、施工放样即把设计在图纸上的建筑物的位置及大小物在实地标定出来。
(对)2.水准测量前后视距要大体相等,测站和立尺必须在一条直线上。
(错)3.某直线的方位角是150°,所以其反方位角是-150°。
(错)4、竖直角就是在过视线的竖直面内视线与水平线的夹角。
(对)5、闭合导线各点的坐标增量代数和的理论值应等于0。
(对)16. 在高程测量中,采用“后、前、前、后”的观测程序,可减小17. 微倾水准仪的视准轴与水准管轴不平行所产生的误差与前、后视距之成比例。
(√)18. 放线的任务是把中线上直线部分的控制桩测设到地面,以标定中线的位置。
(√)19. 在以10km为半径的范围内,可以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进行距离测量。
(√)五、计算题(第一题15 分,第二、三题10分,第四题5分)1、试完成符合水准路线成果计算表测段点名距离Lkm实测高差m改正数m改正后的高差m高程m备注1 2 3 4 5 6 7 8 1 A 1.0 +1.575-0。
012 +1。
56365.376166.9392 1.2 +2.036-0。
014 +2。
022268.9613 1.4 -1.742-0。
016 -1。
758367.2034 2.2 +1.446-0。
026 +1。
420B 68.623∑5.8 +3。
315 -0。
068 +3。
247辅助计算Fh=+68mm L=5.8km Fh容=±40(5.8)1/2 mm= ±96mm2.设A点高程为15.023m,现欲测设设计高程为16.000m的B点,水准仪架在A、B之间,在A尺上读数为a=2.340m,则B尺读数b为多少时,才能使尺底高程为B点高程怎样操作才能使B桩顶部高程为设计值.b=HA+а-HB=15.023+2.340-16.000=1.363m将水准尺放于B桩顶,当读数小于b时,逐渐将B桩打下,直到读数正好等于b为止。
3.在1∶2000地形图上,量得一段距离d=23.2厘米,其测量中误差md=±0.1厘米,求该段距离的实地长度及中误差。
D=Md=2000×23.2=46400(cm)=464(m)mD=Mmd=±2000×0.1=±200(cm)=±2(m)4.完成下表计算。
测站目标竖盘位置竖盘读数°′″竖直角°′″指标差″平均竖直角°′″O A 左60 30 24 29 29 369 29 29 45 右299 29 54 29 29 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