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数学:山东省邹平县实验中学《解一元一次方程—去括号与去分母(2)》教案 (七年级)

数学:山东省邹平县实验中学《解一元一次方程—去括号与去分母(2)》教案 (七年级)

初一数学课时备课
课题
3.3解一元一次方程—去括号与去分

课时
本学期
第 课时
日期
课型
新授
主备人
张新芹
复备人
审核人
学习 目标
1.理解并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和一般 步骤 ,并在此基础上解决实际问题.
2.能准确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等量 关系 ,列方程解应用题.
3.培养自己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从中感受学习的快乐.
4.理解并掌握工程问题的求解方法. 重点 难点
重点: 分析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找出能够表示问题全部含义的相等关系,•列出一元一次方程,并会解方程.
难点: 找出能够表示问题全部含义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 关键:找出能够表示问题全部含义的相等关系.
教学流程
师生活动 时间 复备标注
一、复习引入:1.解方程: 思考:
1.一项工作甲独做5天完成,乙独做10天完成,那么甲每天的工作效率是 ,乙每天的工作效率是 ,两人合作3天完成的工作量是 ,此时剩余的工作量是 。

2.一项工作甲独做a 天完成,乙独做b 天完成,那么甲每天的工作效率是 ,乙每天的工作效率是 ,两人合作3天完成的工作量是 ,此时剩余的工作量是 。

二、新授:
例5:整理一批图书,由一个人做要40小时。

现在计划由一部分人先做4小时,再增加2人和他们一起做8小时,完成这项工作。

假设这些人的工作效率下共同,具体应先安排多少人工作?
分析:这里可以把总工作量看做1。

人均效率(一个人做1小时完成的工作量)为
学生作业
课件出示问题明确工程问题中的基本量之间的关系,为下面的例题做好铺垫。

5 分 钟 10 分 钟
2
35
22+--
=X X
由x人先做4小时,完成的工作量为。

再增加2人和前一部分人做8小时,完成的工作量为。

这项工作分两段完成,两段完成的工作量之和为
问题中的相等关系是什么?
解:设先安排x人工作4小时。

根据两段工作量之和应是总工作量,由此,列方程:
去分母,得 4x+8(x+2)=40
去括号,得 4x+8x+16=40
移项及合并,得12x=24
系数化为1,得x=2
答:应先安排2名工人工作4小时.
注意:工作量=人均效率×人数×时间.本题的关键是要人均效率与人数和时间之间的数量关系.三、巩固练习课本第102页第8、9题.
四、课堂达标练习
名校课堂59页4、5、
五、课堂小结:通过以上问题的讨论,我们进一步体会到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是正确地建立方程中的等量关系.另外在求出x值后,一定要检验它是否合理,•虽然不必写出检验过程,但这一步绝不是可有可无的.
六、作业:课本第102页习题3.3第8题.教师引导,启发学
生找各量之间的
关系,相等关系并
列出相应代数式,
从而得出方程
学生完成,一生板

教师巡视,指导
根据学生的解答
再做指导
再总结,强调
7


6


15分

2
8(2) 4
40401
X
X+
+=
分钟
板书设计 3.3解一元一次方程——去括号与去分母(四)
例5:………学生练习……
教后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