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一.单选1.我国最大的城市群位于()A.长江三角洲B.珠江三角洲C.东北平原D.华北平原2.下列选项中,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是()A.四川盆地B.黄河三角洲C.珠江三角洲D.长江三角洲3.长江沿江地带四大城市群中,城镇最密集的是()A.以重庆为中心的长江上游城市群B.以武汉为中心的长江中游城市群C.以南京为中心的长江下游城市游D.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4.关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本区自然条件优越,物产丰富,素有“鱼米之乡”美称B.城市、工业沿江分布,①是武汉,地处长江、赣江、京广铁路交汇处C.图中阴影区域是沪宁杭工业基地,它是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D.②是湖口,它是长江中游与下游的分界点5.造成“世界屋脊”和“鱼米之乡”农业生产差异的最主要原因是()A.地形地势B.纬度位置C.风俗习惯D.历史因素6. 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通水,整个项目年均调水量为95亿立方米,相当于1/6条黄河.有人说,“南水”还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北渴”.你认为支持该观点的理由主要是()A.北京降水量季节分配不均匀B.南方水资源数量小有限C.北京人均水资源很少,矛盾突出D.“南水”的水质污染严重7.长江中下游地区成为我国淡水鱼苗的主要生产基地,主要原因是()A.大部分地区靠海B.属于热带季风气候C.河网纵横,湖泊密布D.养鱼历史悠久8.沪宁杭工业基地是我国最大的()A.轻工业基地B.重工业基地C.电子工业基地D.综合性工业基地9.长江沿江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大多依托于()A.丰富的矿产资源B.便利的河运条件C.充足的劳动力D.充裕的外资10.下面各地淡水渔业最发达的地区是()A.华北平原 B.东北平原C.四川盆地 D.长江中下游平原11.长江沿江地带上游地区与下游地区互相协作,下游地区所不具备的优势是()A.资金雄厚B.水能丰富C.技术先进D.科技发达12.针对长江沿江地带东西部地形的客观差异,可采取的利用方式是()A.在长江上游发展养殖业B.长江沿线发展旅游业C.在中下游发展水电业D.在中上游发展内河航运业13.长江沿江地带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是()A.地形以平原、山地、高原为主B.草原资源丰富C.无自然灾害D.河网稠密,长江横贯东西,水运便利14.我国淡水渔业最发达的地区是()A.东部沿海地区B.长江中下游地区C.黄河中下游地区D.珠江三角洲15.“天府之国”和“鱼米之乡”分别指的是那两个地区()A.西藏、云南B.成都、东北平原C.成都、长江中下游平原D.广西壮族自治区、华北平原16.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开发带来的生态问题不包括()A.土地盐碱化,土地生产力下降B.工矿企业发展和机动车数量增加导致酸雨频发C.江河湖泊淤积严重加剧洪灾D.长江水污染日益严重17.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主要原因是()A.沿岸的乱砍滥伐B.沿岸水电站建设C.工农业发展迅速、城市规模扩大D.长江航道船只不断增加18.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鱼米之乡”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位于15°-30°N的纬度上B.受地形因素的影响C.受惠于雨热同期的季风气候D.四季气温均在0℃以上19.长江沿江地带与沿海经济带以及西部广大地区构成的经济格局是()A.“前店后厂”B.“H”型经济格局C.出口导向型经济D.发达的加工贸易经济20.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中心城市是()A.武汉B.重庆C.南京D.上海二.填空1.沪宁杭地区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2.读图,回答问题.(1)长江沿江地带以长江为轴线,沟通了与地区.(2)长江横贯东西,支流众多,水运便利,被誉为“”.(3)长江沿江地带拥有很多城市,现已形成了上游以为中心、中游以武汉为中心、下游以为中心、三角洲以上海为中心的城市群.(4)依托资源条件,攀枝花、六盘水形成了(钢铁,纺织)工业基地.3.长江沿江地带东起,西到省的市,地形以和为主.4.继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后,环渤海经济圈正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第三极.阅读下图和有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环渤海经济圈是以京、津、①(简称)、②(省)、山东等省市为主的滨海经济带.(2)连接京津唐和沪宁杭两大工业区的主要铁路干线是线.(3)图中北京、石家庄、济南三城市位于我国三大平原中的平原.当地的粮食作物为.(4)图中所示城市的分布特点是沿:分布.(5)大连工业部门以(轻、重)工业为主.据图分析,辽中南工业区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有:、.(至少两方面)5.读长江沿江地带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长江沿江地带西起四川的市,东到上海市,成为沟通我国东西部地区的纽带.(2)长江沿江地带有四大工业基地②是以、宜昌为中心的电力、冶金等工业基地;④是以上海、杭州、南京为中心的工业基地.(3)城市③位于长江干流与其最大的支流的交汇处;(南北铁路干线)经过城市③.(4)长江中下游江阔水深,水流平缓,适合发展内河航运业和.(5)长江发源于省,干流流经11个省,最终注入东海.(6)请你依据所学知识,简述长江中上游省区和下游省区应如何进行优势互补.,.6.南方地区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优势是热量充足,降水丰富.(判断对错)7.读长江沿江地带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长江沿江地带西起四川的市,东到上海市,成为沟通我国东西部地区的纽带.(2)长江沿江地带有四大城市群,它们是:以重庆为中心的长江上游城市群、以为中心的长江中游城市群、以南京为中心的长江下游城市群,以及以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3)长江沿江地带有四大工业基地和两大工业走廊.四大工业基地分别是:①是以攀枝花、六盘水为中心的钢铁、煤炭工业基地;②是以、宜昌为中心的电力、冶金等工业基地;③是以武汉为中心的钢铁、轻纺工业基地;④是以上海、杭州、南京为中心的工业基地.两大工业走廊分别是工业走廊和工业走廊.(4)此地带工业发达,带来一定的大气污染,比如这里的雨.8.读下列“长江沿江地带的工业”示意图,回答问题.(1)长江沿江地带经济发达,形成了四个城市群,其中A 是下游城市群的中心.(2)长江沿江地带形成了四大工业基地,图中①指的是以和六盘水为中心的钢铁、煤炭工业基地;图中②指的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工业带.(3)长江上游水能资源丰富,图中C是长江干流上建成的我国最大的水利枢纽.(4)长江中下游地区是长江流域灾害最集中、最严重、最频繁的地区.(5)以长江为轴线的沿江地带与贯穿南北的沿海经济带,以及西部广大地区,构成了一个英文字母“H”的格局.长江沿江地带既是承东启西的,又是南北辐射的通道.9.读我国部分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1)河流A横贯东西,水运便利,被称为.B所在的区域地处我国地势的二/二、三)级阶梯的交界地带,河流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B是我国最大的水电站水利枢纽工程.(2)武汉有二千吨钢材要运往南京,最经济的运输方式是.(3)本区域中武汉附近的江汉平原以及洞庭湖平原等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请你从地形、气候两方面简要分析当地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10.长江沿江地带东起上海,西至四川的,东西绵延3000多千米,南北宽度大致在长江两岸100~200千米的范围内,是一个典型的“”区域.三.简答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从图中看出该区域工业分布具有沿和沿海分布的特点.(2)图中即将全线贯通的我国东西向最长高铁是高铁.(3)图中巫山以西,秦岭、大巴山以南的地形区是,这里气候暖湿,土壤为肥沃的土,物产丰富,素有“天府之国”的美誉.(4)依据图示气温和水资源判断本区的气候类型主要是.(5)若长江上游地区植被遭到破坏,中下游地区可能出现的问题是(任答一点即可).2.区域政策优先,引领辐射显著.长江三角洲地处我国沿海地区的中部,长江的入海口,是我国经济最发达地区.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4)题.材料一长江三角洲图(如图).材料二长江三角洲经济区1991年和2008年各类用地比重(%)(1)长江三角洲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读材料一,分析长江三角洲种植粮食作物的有利气候条件有.(2)长江三角洲初夏常出现“”天气.(3)据表中所反映出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特点,指出该变化对自然地理环境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有.(答一点即可)(4)2013年9月29日,上海自由贸易区挂牌成立,是中国大陆境内第一个自由贸易区.上海自由贸易区建成后,以上海为龙头,对(河流)整个流域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巨大.3.阅读材料和地图,完成问题同饮一江水,共建第四极.2014年2月27日至28日,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第二届会商会在湖南省长沙市举行.武汉、长沙、合肥、南昌四市党政主要领导再度聚首,共同签署并发布《长沙宣言》,四市携手引领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挺进中国经济增长第四极,进一步从共识走向行动.长江经济带升级为国家战略,无疑沿线省市将获得更大的发展机遇.“长江经济带”规划升级,有望成“中国经济脊梁”.长江沿江经济带示意图:(1)长江经济带东起(填写简称)、西至(填写简称),涉及云南、四川、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七省二直辖市.它沟通了我国沿海经济带与西部地区,所包含的7省2市中面积最大的直辖市是.(2)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注人海.长江沿江地带自西向东穿过的地形区为青藏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长江最长的支流C名称,它是江汉平原的母亲河,襄阳以下包括天门、潜江、仙桃称为.(3)长江上游因植被破坏,造成突出的生态问题是.加快打造长江黄金水道,必须要率先启动长江中游河段航道整治工程.(4)长江经济带东部沿海经济的优势是.西部经济优势是.4.如图1是我国长江沿岸的“H”型工业格局,读图回答问题:(1)长江沿岸的主要工业城市有、和、最东端有我国最大金融中心.(2)2010年这个城市举办了,下列四幅图2中代表上海世博会的中国国家馆是.5. 2014年4月28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重庆主持召开座谈会,研究依托黄金水道建设长江经济带,谋划东中西联动发展新棋局.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重庆、云南、贵州等11个长江经济带覆盖省(市)政府主要负责人汇报了对建设长江经济带的思考和建议.据此并读图回答问题.(1)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其长度、和流域面积均居全国第一.(2)长江中下游平原河湖众多,农业发达,是著名的“”;是全国重要的粮、棉、油菜、甘蔗、柑橘产区,素有“天府之国”的美誉.(3)长江中下游平原是我国最发达的综合性工业地带,有多条“工业走廊”,其中上海、南京、武汉等工业基地构成“”;以上海、南京、杭州为中心的工业基地,是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