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系统分析程序MSA
□文控中心□行政部□
文 件 修 改 栏
№
页码
版本
生效日期
修 改 内 容
1
1-7
A/0
2005/4/2
增加稳定性,线性,偏倚测量系统分析
页 码 / 版 本 对 照 表
页码(Page)
P1
P2
P3
P4
P5
P6
P7
版本(Rev)
A/1
A/1
A/1
A/1
A/1
A/1
A/1
编制
审核
批准
1.目的
评估测量系统的正确性和能力来加强生产工序和控制过程,确保产品质量。
测量系统分析程序MSA
———————————————————————————————— 作者:
———————————————————————————————— 日期:
文 件 分 发 部 门 及 人 员
□总 经理□管理者代表□技术工程部
□副总经理□销售部□生产部
□生产厂长□财务部□品管部
□行政厂长□采购部□物 料部
5.3.3.6计算出所要的关键参数,代入《量具重复性和再现性分析表》中进行换算。
5.3.4.结果分析
5.3.4.1分析标准:
GRR≥30%必须要有行动;
GRR≤30%有条件的接受;
GRR≤10%可接受;
GRR=%R&R。
5.3.4.2当重复性变异值大于再现性时.零件内含有极值;
c.量具之结构需再设计并增强;
d.量具之夹紧或零件定位方式需加以改善。
5.3.4.3当再现性变异值大于重复性时,应评估下
a.作业者对量具的操作方式及数据读取方式需加强;
b.可能需要一些夹具协助作业者,更换一致性的使用量具;
c.量具与夹具校验及送修校正后须再做测量系统分析,并记录。
5.4.稳定性分析
5.4.1.选取一个样本并确定其相对于可追溯标准的基准值,如果没有这样的样品,则从产品中选择一个样品,其测量值应处于预期测量范围的中间区域,并将其作为标准样品,可能需要准备对应于预期测量范围的低、中、高数值的三个标准样品,对每个样品单独测量并绘制控制图,但一般只做中间值那个就可以。
5.程序
5.1测量系统分析的时机和人员
5.1.1.再下列三种情况下必须进行测量系统分析
A.新产品开发时,
B.新购量具或经修过的量具投入使用前,
C.每年定期进行一次全面的测量系统分析,分析范围覆盖所有合格在用的控制计划要求做的量具,分析内容覆盖测量系统五性.
5.1.2.分析人员的资格鉴定和培训按《人力资源控制程序》进行。
5.3.3.2使用经校验合格之量具量测。
5.3.3.3重复性测量:作业员A从1至10顺序测量零件,并将测量结果记录于《量具重复性和再现性数据表》
5.3.3.4再现性测量:作业员B或C测量相同零件,不能参考彼此的测量值,将测量结果分别记录于《量具重复性和再现性数据表》。
5.3.3.5重复这个循环三次,并记录结果。
4.6计量型与计数型测量系统:测量系统测量结果可用具体的连续的数值来表述,这样的测量系统称之为计量型测量系统; 测量系统测量结果用定性的数据来表述,如用通过或不能通过塞规的方式来描述一只圆棒直径尺寸,这样的测量系统称之为计数型测量系统。计量型测量系统和计数型测量系统的分析将用到不同的方法。
4.7分辨率(Resolution):测量系统检出并如实指示被测特性中极小变化的能力。
2.范围
凡公司控制计划中所要求的和/或顾客要求的所有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的测量系统分析均适用之。
3.权责
3.1.品质部对工厂所有必要的测量系统和量具进行分析和鉴定。
3.2.APQP小组负责对能力不足量具及适用性重新评估并确定对策。
3.3.管理代表负责核准测量系统分析报告。
4.名词解释
4.1.R&R分析:量具再现性与重复性分析。重复性是指同一种量具同一位作业者,当多次量测相同零件的指定特性时所得的变异。再现性是指不同作业者以相同量具量测相同产品的特性时量测平均值的变异。
5.3.1.2被测零件从制程中随机取样,以能代表各种变化。
5.3.1.3作业者需了解测量方法,以准确反映实际情况。
5.3.1.4测量仪器的选择:应选择经校验合格之测量仪器,以避免量具监别力不足。
5.3.2人员的选择:选择新进厂之员工,当人数不足时,可补充熟练操作员补充。
5.3.3.测量实施
5.3.3.1选定作业者2-3人,零件10个,并标示号码。
4.10.分辨力(Discrimination):对于单个读数系统,它是可视和有效分辨率中较差的。
4.11.偏倚(Bias):指测量结果的观测平均值与基准值的差值。
4.12.稳定性(Statility):指测量系统在某持续时间内测量同一基准或零件的单一性时获到的测量值总变差.
4.13.线性(Linearity):指在量具预期的工作范围内,偏倚值的差值。
5.4.2.定期测量基准样品3-5次,并将其测量的结果记录于[量具稳定性分析报告]中,决定样本容量和频率时,考虑的因素有:校准周期,使用频率,修理次数和使用环境等。
5.4.3.将测量值描绘在[X-R控制图]上。
5.4.4.计算控制界限,确定每个曲线的控制界限并根据控制图对失控或不稳定状态作出判断。
4.8可视分辨率(Apparent Resolution):测量仪器的最小增量的大小,如卡尺的可视分辨率为0.02mm。
4.9有效分辨率(Effective Resolution):考虑整个测量系统变差时的数据等级大小。用测量系统变差的置信区间长度将制造过程变差(6δ)(或公差)划分的等级数量来表示。关于有效分辨率,在99%置信水平时其标准估计值为1.41PV/GR&R。
4.2.准确度:重复量测的平均值与设定值的差。
4.3精密度:重复量测时,其量测数据差异的程度。
4.4.MSA:指Measurement System Analysis 的简称。
4.5.盲测:指在实际测量环境中,检验员事先不知正在对该测量系统进行分析,也不知道所测为那一只产品的条件下,获得的测量结果。
5.2.测量系统分析的范围
5.2.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目前主要对用于卷绕测量器具(电容测量仪)进行测量系统五性分析.其它量具与工序能力控制的测试无关,因此这些仪器的监控主要由单独的仪器校正程序进行。
5.3.测量系统重复性和重现性的分析:
5.3.1分析方法
5.3.1.1选择2-3位作业人员、样本10PCS及重复测量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