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商业综合体能源管理解决方案V3.0 大型商业综合体能源管理解决方案目录第一章概述 (7)1.1 实施背景 (7)1.2 现状分析 (9)1.3 能耗类型分析 (10)1.3.1 能耗类型分析 (10)1.3.2 能耗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10)1.4 商业综合体能源管理云平台基本功能 (11)1.5、需求分析 (13)1.5.1、物的管理----远程控制、经济快捷 (14)1.5.2、环境管理----安全高效、节能减排 (14)1.5.3、人的管理----条件预警、及时精准 (15)1.5.4、信息管理----科学规范、有的放矢 (16)第二章商业综合体能源管理云平台设计方案 (17)2.1 设计规范及原则 (17)2.1.1 设计规范及标准 (17)2.1.2 设计原则 (18)2.1.3 系统特点 (19)2.2 平台设计建设目标 (21)2.3 平台设计功能需求 (22)2.3.1 实时耗能采集 (22)2.3.2 耗能统计分析 (24)2.3.3 未来耗能预测 (28)2.3.6 耗能对标管理 (30)2.3.7 耗能综合报表 (30)2.3.8 其它功能要求 (32)2.4 平台设计非功能需求 (33)2.4.1 系统性能要求 (33)2.4.2 数据存储要求 (33)2.4.3 数据接口要求 (33)2.4.4 可维护性要求 (34)2.4.5 人机交互要求 (36)2.4.6 可靠性要求 (37)2.5 平台总体设计方案 (37)2.5.1 商业综合体能源管理云平台架构 (38)2.5.2 商业综合体能源管理云平台组成 (40)2.5.3 商业综合体能源管理云平台功能 (40)第三章能源监管平台系统构成 (43)3.1 数据采集系统 (43)3.1.1 数据采集方式 (43)3.1.2 数据采集子系统 (43)3.1.3 能耗数据采集、上传频率和内容 (44)3.1.4 数据采集器介绍 (44)3.1.5 数据采集器点位 (46)3.2 电能监管子系统 (46)3.2.1 电能监测内容 (46)3.3 用水监测子系统 (48)3.3.1 用水监测内容 (48)3.3.2 用水监测系统拓扑图 (49)3.3.3 用水监测点位统计 (49)3.4 蒸汽监测子系统 (50)3.4.1 蒸汽监测内容 (50)3.4.2 蒸汽监测系统拓扑图 (50)3.4.3 蒸汽监测点位统计 (50)3.5 天然气监测子系统 (51)3.5.1 天然气监测内容 (51)3.5.2 天然气监测系统拓扑图 (51)3.5.3 天然气监测点位统计 (51)3.6 中水站在线监测子系统 (52)3.6.1 中水站在线监测系统图 (52)3.6.2 推荐设备介绍 (53)3.7 商业综合体能源管理云平台数据中心系统 (62)3.7.1 数据中心的建设所需设备清单 (62)3.7.2 推荐数据中心设备选型 (63)第四章能源监管平台软件系统 (66)4.1 能源监管平台软件架构设计 (66)4.1.1 数据层 (66)4.1.2 WEB层 (67)4.1.3 数据层与WEB层无缝结合 (68)4.2.1标准数据子系统 (71)4.2.2概述 (74)4.2.3用电监管子系统 (75)4.2.4用水监管子系统 (82)4.2.5中央空调智能控制子系统 (88)4.2.6照明控制子系统 (90)4.2.7配电室监测子系统 (90)4.2.8中水站运行监测子系统 (92)4.2.9供暖监测子系统 (92)4.2.10供暖分时分温监控子系统 (95)4.2.11蒸汽、天然气子系统 (95)4.2.12综合分析子系统 (96)4.2.13消息管理子系统 (98)4.2.14公众服务子系统 (99)4.2.15信息维护子系统 (99)第五章施工组织方案 (102)5.1 编制说明及依据 (102)5.1.1 编制说明 (102)5.1.2 编制依据 (102)5.2 施工准备阶段 (103)5.2.1 施工管理体制的设置原则 (104)5.2.2 项目法施工 (104)5.3组建项目经理部 (105)5.4.2 施工劳动力投入的原则及管理要求 (107)5.4.3 劳动力组织的准备 (108)5.5 项目组织机构配备 (109)5.6 项目班子成员 (109)5.7 平台项目施工方案部署 (110)5.7.1 施工方案部署 (110)5.7.2 施工工艺流程 (114)5.8 主要分项施工工艺方法 (115)5.8.1 弱电通讯网络系统 (115)5.8.2 电气安装工程 (121)5.8.3 水气安装分项 (122)5.8.4 数据中心设备安装 (137)5.9 确保工程质量的技术组织措施 (140)5.9.1 质量保证流程图 (142)5.9.2 质量标准 (143)5.9.3 质量管理 (143)5.9.4 质量保证体系 (143)5.9.5 质量保证措施 (144)5.10 技术保证措施 (145)5.11 确保工期技术组织措施 (146)5.12 成品保护措施 (148)5.13 安全生产保证措施 (150)5.14 确保文明施工与环境保护的技术组织措施 (155)5.16 材料进场检验检测措施 (159)5.16.1 质量活动实施和控制的方法 (159)5.16.2 施工、调试阶段质量策划 (160)5.16.3 材料设备测试验收标准 (161)5.16.4 材料设备质量保障措施 (163)5.16.5 实施交付使用标准 (165)第六章商业综合体能源管理云平台预算 (166)第七章效益分析 (169)7.1 社会效益分析 (169)7.2 环境效益分析 (171)第一章概述1.1 实施背景商业综合体能源管理云平台不仅能够满足管理单位当前对商业综合体能源管理的需求,而且能够随单位的持续发展而拓展。
利用该系统能够有效降低单位因能源消耗数据统计、表单维护以及报表、数据处理而产生的费用;通过对监测数据的在线分析,帮助单位进行能源消耗的实时监测、准确统计和详细预测,最终为单位节能降耗和自我完善提供确凿的数据基础和有力的决策支持。
外部特征1、高可达性位于城市交通网络发达、城市功能相对集中的区域,商业综合体拥有与外界联系紧密的城市主要交通网络和信息网络。
2、高密度、集约性高楼林立的景象,城市的标志;人口密度大,昼夜人口、工作日与周末人口,功能不同而形成互补。
3、整体统一性部空间整体环境统一、协调。
4、功能复合性实现完整的工作、生活配套运营体系,各功能之间联系紧密,互为补充,缺一不可。
内部特征1、大空间尺度室内外空间较大,一方面与城市规模相匹配,另一方面则与建筑功能的多样相匹配,成为多功能的聚集焦点。
2、通道树型交通体系将内部交通和公共空间贯穿起来,同时又与城市交通系统有机联系,组成一套完善的“通道树型”体系。
3、现代城市景观设计通过标志物、小品、街道家具、植栽、铺装、照明等手段形成丰富的景观与宜人的环境。
4、高科技集成设施是高科技和高智能的集合。
其先进的设施充分反映出,科学技术的进步是这种建筑形式产生的重要因素。
商业综合体实施能源消耗全面预算管理,每年由单位负责人与各用能单位签订节能降耗目标责任书,并进行年度考核;全面实施能源消耗定额管理,根据生产任务,每月下达能耗总量和单耗指标控制计划,按月进行经济责任制考核;商业综合体建立内部节能监察制度,对单位违章用能、不合理用能进行现场监察,发现问题,根据单位内部专项管理考核办法,对责任单位和个人进行经济处罚。
并且不断推出新模式,建立适时修订完善单位内部《商业综合体能源管理云平台标准》制度,全员参与商业综合体能源管理云平台,形成商业综合体能源管理云平台制度,商业综合体能源管理云平台工作实现制度化、标准化。
商业综合体表具大多依靠人工抄报,部分三级计量设备抄表频率过低,缺少对单位基础能源数据的全面采集监测,继而也就无法实现提供在线能源系统平衡信息和调整决策方案,确保能源系统平衡调整的科学性、及时性和合理性。
1.2 现状分析目前商业综合体是对各能源项总表进行计量,造成各单位能源消耗数据缺失,不能细化耗能项目、缺少节能分析管控、无法对用能超限考核。
各XXX现有能源计量仪表1100余块,其中大能及时发现能源浪费和泄露等现象、不能查询历史数据、不能实时报警等。
1.3 能耗类型分析1.3.1 能耗类型分析XXX主要能源消耗为电能、空调动力、生活用水、蒸汽、天然气等。
1.3.2 能耗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措施1、管理节能摒弃建筑能源的粗放式管理模式,建立精细化的商业综合体能源管理云平台模式。
区分能耗种类、能耗系统实现能源消耗分部门、分类、分项计量,对能耗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对耗能数据深度挖掘,及时纠正用能浪费情况。
根据XXX实际情况,制定针对建筑物和二级部门的能耗定额分配制度,实施节能奖惩等方式激励节能。
2、行为节能进行节能宣传教育和岗位培训,提高工作人员提高节能意识,杜绝以下现象:(1)长明灯、少人开多灯、自然光照充分的情况下开灯等现象;(2)通风空调超标使用,如:不按温度管理要求开空调、开门窗开空调等;(3)长流水;3、技术节能可以采用空调节能控制、电力智能控制等技术手段进行节能。
电能可做分类分相计量以及整个XXX的水能耗进行计量。
同时,实时监测中水及蒸汽设备的运行数据。
更好的对XXX的能耗进行管理和控制。
1.4 商业综合体能源管理云平台基本功能商业综合体能源管理云平台的基本功能如下图所示:商业综合体能源管理云平台分为三个层次:数据采集层、数据存储层以及数据展示层。
1、数据采集层数据采集层主要包括能源监测和节能控制两个部分。
能源监测主要是通过安装智能仪表(电表、水表、蒸汽表、流量计等),将能耗数据及设备运行数据通过网络传送到管理中心。
节能控制主要是通过在现场安装节能执行设备(执行器、控制器、伺服器),可以在管理中心远程自动或手动的控制节能设备。
2、数据存储层利用局域网通过数据网管将现场数据传送到管理中心数据库,数据库对数据进行初步处理后,进行分类分项存储。
要求至少需要存储10年的能耗数据。
管理中心的控制指令通过数据层打包后传送到现场控制执行器。
3、数据展示层数据展示层是利用数据层相关数据,对数据进行挖掘后,扩展出多种应用功能。
主要包括实时监控、数据分析、数据展示、接口对接、能源审计、节能控制及其他扩展功能。
1.5、需求分析商业综合体通过智慧用能物联网监管云平台的应用,在学校不断发展和科研工作量不断增长的前提下,严格控制学校水电气净支出,并逐年有所减少,未来五年内总体支出比现有规模下降5%-20%为目标,通过物联网、互联网等手段实现商业综合体所有用能设备的控制、管理、统计分析等工作,从而实现智慧化能耗服务和监管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