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下室防水常用做法说明(外防外贴法与外防内贴法)

地下室防水常用做法说明(外防外贴法与外防内贴法)

(1)外防外贴法
外防外贴法是待结构边墙(钢筋混凝土结构外墙)施工完成后,直接把卷材防水层贴在边墙上(即地下结构墙迎水面),最后作卷材防水层的保护层。

(A)施工程序
a.先浇筑混凝土垫层。

b.在混凝土垫层上,结构墙外侧砌一定高度的永久性保护墙,墙高为底板混凝土厚度加200-500mm。

墙下干铺一层油毡隔离层。

c.永久保护墙上接砌临时保护墙,墙高为150mm。

d.在混凝土垫层上和永久保护墙部位抹1:3 水泥砂浆找平层,在临时性保护墙上抹1:3 白灰砂砂浆找平层,转角部位抹成圆角。

e.找平层干燥后,涂刷基层处理剂(或称冷底子油)。

在正式铺贴卷材之前,先在立墙与平面交接处做附加层处理。

附加层宽度一般为300-500mm。

f.铺贴平面和立面卷材防水层,外防外贴法施工,在平面与立面相连的卷材,应先铺贴平面,然后由下向上铺贴,并使卷材紧贴阴角,不应空鼓。

在永久性保护墙上满粘卷材,粘贴要牢固。

在临时保护墙上可虚铺卷材并将卷材固定在临时保护墙上端,抹低标号砂浆保护层,以保护接头不被损坏和沾污。

平面铺贴卷材可以满粘结卷材,也可以用条粘法粘结卷材,粘结面积每幅卷材不少于两条,每条宽度不小于150mm。

g.浇筑底板和墙体钢筋混凝土。

h.待底板钢筋混凝土结构及立墙结构施工完毕,拆除临时保护墙,在墙体结构上抹1:3 水泥砂浆找平层。

i.将卷材接头剥出,清除卷材表面浮灰及污物,注意切勿将卷材损坏,并在墙体找平层上满涂底子油后,将卷材牢固地满粘贴在墙体上。

j.卷材防水层施工完毕,经过验收合格,及时用5mm 厚聚乙烯泡抹塑料片材粘贴在防水层上保护。

k.基坑回填土。

(B)冷粘结卷材施工
以专用的胶粘剂将卷材和基层、卷材和卷材牢固粘结,称为粘结施工。

a.先粘结平面与立面的阴角部位附加层卷材或积水坑池阴(阳)角的附加层
卷材。

附加层卷材宽度一般为 300-500mm。

用滚刷蘸满胶粘剂均匀涂刷阴阳角的粘结部位并凉胶。

同时在附加层卷材背面亦涂满胶粘剂凉干。

以指触基本不粘手时即可粘结。

粘结必须紧贴阴(阳)角,不得空鼓。

b.平面与立面相连接的卷材,应先铺贴平面,然后由下向上铺贴。

施工时要防止在阴角处进行卷材接缝处理,接缝部位必须距阴角中心200mm 以上。

c.每铺完一幅卷材后,立即用干净松软的长把滚刷从卷材一端开始朝横方向顺序用力滚压一遍,排除卷材与基层之间的空气,使其粘结牢固。

d.卷材接缝粘结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搭接宽度用满粘时短边搭接或长边搭接的宽度均为 80mm,用条粘等粘结时短边或长边搭接宽度均为100mm。

接缝的粘结操作:将专用胶粘剂均匀涂刷在翻开的卷材接头的两个接头的两个粘结面上,涂胶后20min 左右,指触基本不粘手时即可粘结,边压合边驱除空气,粘合后再用手压辊滚压一遍。

e.密封膏嵌缝。

凡卷材搭接处的沿缝,均应填充增强密封膏。

缝隙须嵌填严密。

f.卷材接缝盖口条处理。

再接缝嵌填密封膏后,再裁剪120mm 宽的卷材,用卷材接缝胶粘贴再接缝之上,做补强附加层盖口条处理。

同样用手持压辊滚压粘牢,盖口条的两侧边缘用增强密封膏再嵌填密实。

g.铺设油毡保护隔离层卷材防水层铺设完毕,经全面检查验收合格后,对基层的平面部位,可在卷材防水层的表面上,虚铺一层石油沥青纸胎油毡做保护隔离层,铺设时可用少许胶粘剂(如404 胶等)花粘固定,油毡接缝粘牢。

保护隔离层的作用是防止卷材防水层在浇筑细石混凝土时发生位移。

h.浇筑细石混凝土刚性保护层。

油毡保护隔离层铺设后,对平面部位可浇筑40-50mm 厚的细石混凝土保护层。

浇筑混凝土时,切勿损坏油毡和卷材防水层,如有损坏,必须及时用接缝专用胶粘剂补一块卷材进行修复后继续浇筑细石混凝土。

i.绑扎钢筋和浇筑结构混凝土。

在细石混凝土刚性保护层养护固化后,即可按照施工和验收规范或设计要求绑扎钢筋和浇筑结构混凝土底板与墙体。

j.结构混凝土施工缝的处理与防水混凝土施工缝的处理方法相同。

k.外墙防水层及保护层的施工。

对于地下室外墙的防水层,可将卷材直接粘
贴在平整干燥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外墙的外侧,防水层的施工方法与平面做法基本相同。

外墙防水层经检查验收合格后,可直接在卷材防水层的外侧,粘贴5-6mm 厚的聚乙烯泡抹塑料片材,粘贴方法是采用氯丁橡胶系胶粘剂或其它胶粘剂花粘固定。

也可以用40mm 厚聚苯乙烯泡塑料板代替聚乙烯泡抹塑料,但胶粘剂应采用聚醋酸乙烯乳液代替氯丁橡胶系胶粘剂。

l.回填灰土
软保护层施工后,可根据设计要求或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在基坑内分步回填二八灰土分步塌实。

(2)外防内贴法
外防内贴法是结构边墙(钢筋混凝土结构外墙)施工前先砌保护墙,然后将卷材防水层贴在保护墙上,最后浇注边墙混凝土的方法。

在施工条件受到限制、外防外贴法施工难以实施时,不得不采用外防内贴防水施工法。

施工顺序如下:(A)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垫层和砌筑的永久性保护墙上,以1:3 的水泥砂浆抹找平层,要求抹平压光,无空鼓和起砂掉灰现象。

(B)找平层干燥后,即可涂刷基层处理剂并铺贴卷材防水层,施工时应先铺贴立面后铺贴平面,其具体铺贴方法与外防外贴法基本相同。

(C)卷材防水层铺贴完毕,经检查验收合格后,对墙体防水层的内侧可按外贴法所述粘贴5-6mm 厚聚乙烯泡抹塑料片材作保护层,平面可在虚铺油毡保护隔离层后,浇筑40-50mm 厚的细石混凝土保护层。

(D)按照施工及验收规范或设计要求,绑扎钢筋和浇筑需要防水的混凝土主体结构。

对基坑应及时回填二八灰土,分步塌实。

3.工程质量验收及成品保护事项
(1)防水层质量的检查及验收
①所用卷材必须通过使用认证,其各项技术性能指标应符合标准规定或设计要求,并应附有现场取样的质量检测报告或其它有关材料质量证明文件。

②卷材与卷材的搭接缝以及和附加盖口条,必须粘结牢固,封闭严密。

不允许有皱折、孔洞、翘边、脱层、滑移或可能造成渗漏水的其它外观缺陷存在。

③卷材与穿墙管之间应粘结牢固,卷材的末端收头部位,必须封闭严密。

④卷材的搭接宽度和附加盖口条的宽度均应符合设计要求或规范的规定。

一般搭接缝宽度不宜小于100mm,附加盖口条的宽度不宜小于120mm。

⑤卷材防水层不允许有渗漏水的现象存在。

⑥施工单位要提供防水层施工隐蔽工程的检查验收记录资料。

(2)成品保护及注意事项
①施工用的材料和辅助材料多属易燃物质,在存放材料的仓库以及施工现场必须通风良好和严禁烟火,同时要备有消防器材。

②在进行立体交叉作业施工时,施工人员必须佩带安全帽。

③每次用完的施工机具,必须及时用有机溶剂(如二甲苯等)清洗干净,以便于重复应用。

④在浇筑细石混凝土保护层以前的整个施工过程中,不允许穿带钉子鞋的人员进入施工现场,以免损坏防水层。

⑤在浇筑细石混凝土保护层时,运送混凝土小车的铁腿根部必须用橡胶卷材垫好,并要捆绑牢固,避免小车铁腿损坏卷材防水层。

如发现防水层被损坏,必须修复后,才能浇筑细石混凝土刚性保护层。

地下工程由于受施工工期的限制,要想使基面达到比较干燥的程度较难,因此在潮湿基面上施作涂料防水层是地下工程常遇到的问题之一。

目前一些有机或无机涂料在潮湿基面上均有一定的粘结力,可从中选用粘结力较大的涂料。

在过于潮湿的基面上还可采用两种涂料复合使用的方法,即先涂无基防水涂料,利用其凝固快和与其他涂层防水层粘结好的特点,作成防水过渡层,而后再涂反应型、水乳型、聚合物水泥涂料。

冬期施工时,由于气温低,用水乳型涂料已不适宜,此时宜选用反应型涂料。

溶剂型涂料也适于在冬期施工使用,但由于涂料中溶剂挥发会给环境造成污染,故不宜在封闭的地下工程中使用。

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分为Ⅰ型和Ⅱ型两个产品,Ⅱ型是以水泥为主的防水涂料,主要用于长期浸水环境下的建筑防水工程。

与原规范相比,本条增加了在地下工程防水中应选用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为Ⅱ型产品的规定。

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是以丙烯酸酯等聚合物乳液和水泥为主要原料,加入其他外加剂制得的双组分水性建筑防水涂料。

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发展很快,1990 年上海从日本大关化学有限公司引进的自闭型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除具有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良好的柔韧性、粘结性、安全环保的特点外,还有独特的龟裂自封闭特性。

目前国内已有200 多项地下工程应用此种涂料,防水面积
达1.8×106m2,最早施工的防水工程已有10 年之久。

国家现行标准《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JC/T 894—2001 标准即将修订,此涂料将被纳入其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