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站交流引入工程项目施工规范

基站交流引入工程项目施工规范

XX基站交流引入工程项目施工规范
为了规范XX基站室外交流引入方式,消除电缆布放不规范等带来
的故障和雷击隐患,结合机房安全标准化整治,特制定本规范。

各标预估工作量,
工作量为预估工作量,招标方有权根据省公司实际批复情况无条
件调整工作量。

技术规范
室外直埋式地埋电缆敷设:
一、采用电力铠装电缆挖沟铺沙盖砖的方式实现传输。

在确定路由时严格按照与周围设施间的距离规范定位,有转弯处确保其弯曲半径不小于20倍,尽可能不与其它管线及电缆形成交叉,如有交叉严格按规范施工。

1、电缆沟的沟深不小于米,沟宽04米,放设电缆前先测试
电缆的绝缘电阻,然后在沟内铺沙,放入电缆后,再盖沙一层, 厚度不小于10CM而后铺砖。

有重压路段时,加穿厚避钢管保护确保电缆安全。

电缆敷设完成后,再测绝缘电阻,确认无误, 方可回填夯实。

2、地埋电缆敷设段埋设完毕十五日后将路由标识进行埋设,地埋电缆沟起
始位置、拐弯位置及电缆末端必须单独设置路标石,其他部位间距为15n—20m设置。

室外架空电缆敷设或沿建筑物架设实现传输
1、吊架高度不小于5.5米,过路时不小于6.5米,吊挂固定点间距不大于
0.5米。

2、拐角处均加保护管保护,保证远离有害气体、易燃易爆物品、树木等。

架空立杆(木质)必须采用防腐处理后的电力专用木杆。

立杆埋深应
根据立杆高度确定埋深深度。

埋设立杆时必须进行人工木夯夯实,避
免立杆歪斜。

3、电缆敷设严禁用铁丝绑扎。

4、电缆沿墙敷设部位必须采用镀锌管卡进行固定,管卡与电缆之
间必须加设电缆线皮进行隔离防护,严禁管卡与电缆直接接触。

5、地埋铠装电缆入机房前必须进行铠装接地,剥开电缆部位必须进行防水
包扎处理。

三、室内配电箱、照明、插座、空调等安装工程
1、室内各器具安装必须横平竖直,走线合理,牢固美观。

2、基站交流配电箱安装为机房内明装,严格按施工图纸施工,采用膨胀螺
栓固定牢固可靠,配电箱距地1.5米,垂直度小于3mm 安装前、后均测
量绝缘电阻,测验合格后方可通电。

3、配电箱线缆入口及出口处必须进行防护,线缆外皮严禁与配电箱开孔处
直接接触。

4、配电箱内走线横平竖直,美观规范。

线缆与端子排必须采用相
应规格的铜线鼻子进行压接。

5、配电箱各回路均须贴标签标明。

四、避雷接地工程
1、接地引入线的长度不宜超过30m其材料为40mM 4mm勺热镀锌扁钢或95mm2
勺多股接地铜缆。

接地线应从地网中心环形接地体的两个以上方向引入机房基站的接地参考点一接地汇集线。

接地
引入线与地网的连接点应避开避雷针、避雷带或铁塔接地的引下线连接点,其间距应大于5m接地引入线埋设时宜避开排污沟
(管)、导流渠等,其出土部位应有防机械损伤的措施和绝缘防腐措施,并留出接地电阻测试点。

2、室外使用的电源配电箱不允许安装漏电开关,只安装断路开关,配电箱
应密封良好,防水性能良好。

3、关于新建基站机房防雷接地系统如何实施,为防止感应雷进入机
房,损害通信设备,对交流引入线引入机房要求如下。

基站架空交流引入电缆线入机房方式采用交流电缆在终端杆前入地,经地埋引入机房,长度应不小于15米(规范要求)。

地埋电缆可采用铠装直埋电力电缆或采用其他护套电缆经地埋钢管入机房方式(入机房段钢管在盖机房时可预埋在墙体里);采用铠装电缆应将金属护套层在进入机房前与铁塔地网接地体焊接连接(不宜在机房内接地)。

如果是非铠装电缆套钢管地埋,须将钢管焊接接地。

接地线应该顺雷电卸流方向焊接,弯曲半径>=20.3 cm。

所有焊接处需涂抹防锈漆,并用防水胶布缠绕密缝。

如图所示:
室内撤排zy / // / / 〃『竹 / //
接地扁铁.如果是错装鞍』将餾装
电觀外皮剝开,将^装与接地扁铁
惺接,妇果是普適电缆客钢管地
埋,将扁铁与钢営焊接-焊接点处
于水平方向,距拐穹雉15公分
接地届铁m选择四根扁铁中的一
很■此扁缺同样需期地70^ 分
如新建变压器应将变压器地线与铁塔基础地网在地下连接
管理要求
一、市电引入工程所采用的材料必须具有合格证、及检验报告。

甲方
指定或合同所约定的主材及其它材料必须严格遵守,如发现与指定材料不符和时,将给予处罚(500元一1000元)及返工处理。

望各市电施工队伍引起高度重视,不要在原则问题上犯错误。

接地扁铁.此逊
扁铁与电窥接地
要貳与机房侧擡
地要求
HR
交流靛呦
变压■»
畑引入室内緇排
77
二、在施工过程中尤其是在接电时一定要按技术规范和安全管理规则
进行操作,需要配备的防护用具必须配备例如:防静电胶鞋和手套等一些防护品。

三、在接电时需要有专业人员进行操作施工过程中必须随时佩戴特种
作业证以便于建设方和监理人员检查。

四、对没有特种作业证、没有配备必须防护得人员禁止实施作业,如没有按
要求实施作业的出现任何安全事故责任自负。

五、在施工过程中涉及到避雷接地等隐蔽工程时应及时拍摄影像资
料,此资料作为终验时检查项目。

六、交流引入完成7天后应及时提交竣工资料和竣工图纸以便于建设
单位和监理单位检查和验收。

七、其它依据国家现行施工工艺标准及现行验收规范执行。

施工单位开工时提前24小时通知县市公司负责人及监理单位负责人。

其他要求
一、站址确定后进行路由勘察,确定接线点至基站的引入方式及距离,每
个站点要求3天内完成。

二、路由勘察完成后,要求7天内完成施工并保证基站通电,施工单位应
配备至少5个站点同时进场的施工队伍(每个队伍应不少于7个。

)。

三、投标方投标时应明确投标区域的施工队伍、人员及机械设备数量。

市电引入触电应急预案
1)一旦出现触电事故,应迅速关闭电闸、拔去插头、切断电源。

2)可用木棒、竹竿,塑料棒等挑开电源线;也可用干燥带木柄的刀或锄头斩断电线。

3)若触电者趴在漏电的机器上,救护者应穿胶底鞋或站在干燥的木板上,用干燥绳子、塑料绳套在患者身上将其拉出,千万不可在未切断电源时,用手直接去拉触电者或电源线。

4)对呼吸心跳已停止的触电者,现场人员应立即争分夺秒尽一切力
量,对伤员就地施行心肺复苏法。

在救护组人员未接替抢救前,现场抢救人员不得放弃现场抢救。

同时应向上级应急预案组织和当地医疗、消防、交通及有关干部门报警。

5)立即组织营救受伤人员,组织撤离或者采取其他措施保护危害区域内的其他人员。

应急响应预案启动后,应及时向应急响应领导小组汇报,同时做好相关记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