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高等教育心理学概述课件课件ppt

最新高等教育心理学概述课件课件ppt


心理现象分类
心理过程
认识过程—感知、表象、想象、记 忆等
情感过程—对事物的态度体验过程

意志过程—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

现 心理状态—注意、灵感、激情、犹豫等

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信念、价值
个性心理
观等
个性心理特点——气质、性格、能力
个体心理系统
1、心理动力(心理倾向):决定着个体对现实的认知态度 和对活动对象的选择与偏向。
二、心理学的任务
1、描述:用科学语言进行叙述,只说明事实,不探究问
题发生的原因。
2、解释:对个体行为作进一步分析,探索该行为产生的
心理原因。
3、预测:根据现有的资料,估计将来某一事件发生的可
能性,预测行为发生的心理发展趋势。
4、控制:通过心理调控影响行为发生。通过控制影响心
理的因素,减少心理因素的消极影响,增强心理因素的积 极影响。
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是密切联系的。人的 个性是在心理过程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 而个性又总是通过各种心理过程表现出来 的。反之,已形成的个性心理又积极地影 响着心理过程,而使人的心理过程总带有 个性的色彩。
(三)人的心理的实质
1、人的心理是人脑的机能 2、人的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四)个体心理与行为
经常出现的意识特征气质、性格、能力等。
内在动力
1、本能:先天的生物力量。 2、需要和驱力
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 驱力是来源于这种生物需要的唤醒状态, 驱动有机体去追求需要的满足。 3、诱因:指能激起有机体的定向行为,并 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或刺激物。
心理过程与个性是密切联系的
知、情、意三者的关系
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个体的情绪和意志受认知活动的影响; “知之深,爱之切”、“知识就是力量”
个体的情绪和意志也影响着认知活动,起 着推动或阻碍的作用;
情绪与意志也是密切联系、相互作用的, 情绪既可以是意志活动的动力也可以是阻 力,意志可以调控自己的情绪。
个性心理
个性心理又分为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 征。个性倾向性表现为需要、动机、兴趣、 信念、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等方面。 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3.心理学产生的标志
德国著名心理学家冯特(W.Wundt),1879 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 理学实验室,开始对心理现象进行系统的科 学实验研究。在心理学史上,这个实验室的 建立被看作是心理学脱离哲学的怀抱并成为 独立学科的标志。
4.心理学的哲学背景
1)心理学产生的哲学背景 心理学是从哲学中分离出来的。 2)唯理论 法国的哲学家和科学家笛卡尔(R。Descartes) 主要观点:理性才是真理的唯一来源。“天赋观念”。 认为人的某些观念不是由经验产生,而是由人的先天组 织所赋有的。 3)经验论 17世纪英国哲学家洛克(J。Locke) 主要观点:人的心灵最初像一张白纸,没有任何观念。 一切知识和观念都是后天从经验中获得的。经验可以分 为外部经验和内部经验:外部经验叫感觉,它的源泉是 客观的物质世界。内部经验叫反省,它是对自己内部活 动的观察。
个体心理动力(倾向)和心理特征是密切相关的。 2、心理过程 认知:个体获取知识、运用知识的过程,包括感知觉、记忆、
思维、言语等。 情感:包括心境、情绪、激情。 意志:理想、信念等。 3、心理状态:指心理活动在一段时间里出现的相对稳定的
持续状态。包括:镇定、松弛、克制、欲望、希望等。 4、心理特征:指人们在心理活动过程中形成的那些稳固而
高等教育心理学概述课件
第一章 高等教育心理学概述
第一节 心理学概述 第二节 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对象与任务 第三节 高等教育心理学的方法与意义
第一编 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学科基础
第一章 高等教育心理学概述
本章重点:
心理学的含义; 心理学的任务; 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学科定位; 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对象; 高等教育心理学的意义
个性心理是人的心理现象的另一个重要方 面,也是普通心理学研究对象的一个重要 组成部分。
心理状态
在心理活动的进程中,或从心理过程到个 性心理特点形成的过渡阶段,常常会出现 一种相对持续的状态。这类心理现象,我 们称之为心理状态。例如,伴随着心理过 程的注意状态;在创造性思维过程中出现 的灵感状态;在情绪过程中出现的心境状 态、激情状态;在意志过程中表现出来的 信心、决心和犹豫状态等等。
1、心理学的萌芽
心理学(Psychology)一词,最早源自希腊词“Psyche”—— “灵魂”和“Logos”——“科学”;心理学是关于灵魂的科学。
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322)对心理事实作了最早的系统论 述,他概括了在认识人们的精神生活方面所积累的经验。他把他 的论文定名为《论灵魂》。
罗马医生和博物学家克拉夫基·加林(大约生活在公元130— 200)曾在动物身上作过实验,试图证明大脑是感觉和思维的器官。 加林认为心理气(源自希腊词“Pneuma”—“气”)是精神过程 的载体,认为它循环于神经之中,而神经又把感觉从感觉器官传 到大脑,再由大脑向运动器官发出命令。
在十八世纪后半叶,当心理学成为一个独立知识部门时,德国哲 学家克里斯蒂安·沃尔夫才正式使用这个术语。
2、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1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世纪中期,西方的天文学、生物学、解剖学和 物理学等自然科学的迅速发展,是科学心理学起 源的有一个重要方面。当时对心理学的诞生有较 大影响的自然科学有:(1)神经生理学的研究成 果,如神经冲动的传导速度;(2)脑机能的研究 成果,如神经系统功能的定位和统一说、神经特 殊功能说等;(3)感官生理学的研究成果,如视 觉三色说、抗色说、听觉说等;(4)心理物理学 的研究成果,如韦伯定律、费希纳的心理物理测 量法等。
5、提升:提升生活品质和生活质量。将心理学的研究成
果应用到生活的各个方面,提出改善生活品质的建议。
三、心理学的内容
1、行为与心理的生物基础 2、感觉、知觉与意识 3、学习、记忆与思维 4、生命全程的身心发展 5、动机与情绪 6、个别差异 7、社会心理 8、心理异常与心理治疗
四、心理学的发展
(一)西方心理学的 发展 “心理学有着漫长 的过去,但只有短 暂的历史。” ——艾宾浩斯 (Hermann Ebbinghaus)
行为指有机体的反应系统。 引起行为的各种因素叫刺激,刺激既可以
是来自于外部的物质世界或社会环境,也 可以来自于内部的生理与心理因素。 心理学对人的行为的研究,也称之为行为 的科学。即通过对行为的客观记录、分析 和测量来揭示人的心理现象的规律性。
(五)个体意识与无意识
意识就是能为个体所清晰觉察的心理活动。 无意识也是潜意识,也是一种心理活动。 潜意识的研究对心理学是重大的突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