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一、积累与运用(共32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4分)A.溃.退(kuì) 泄.气(xiè) 要塞.(sài) 锐不可当.(dǎng)B.颁.发(bān) 仲.裁( zhòng) 国殇.(shāng) 殚.精竭虑(dàn)C.酷.似(kù) 悄.然(qiǎo) 由衷.(zhōng) 一丝不苟.(gǒu)D.默契.(qiè) 呓.语(yì) 翘.首(qiào) 屏.息敛声(bǐng)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4分)A.顽强歼灭凛冽摧古拉朽B.遗嘱督战娴熟英勇善战C.屏息沸腾慷慨眼花缭乱D.镌刻咆哮澎湃惊心动魄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4分)A.我军前锋,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B.法国的普吕多姆(文学奖),他在诗歌创作方面颇有建树..。

C.当一个印度观众了解到这个姑娘是中国跳水集训队中最年轻的新秀..时,惊讶不已。

D.国家公祭日之长鸣警钟振聋发聩....,那些装睡梦游的罪恶灵魂无处遁形。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4分)A.导语是用简要的文字,集中呈现最重要、最新鲜或最有特点的新闻事实,提示消息的要旨,吸引读者进一步阅读文章。

B.首届诺贝尔奖的获得者有:德国的伦琴、荷兰的范托夫、德国的贝林,法国的普吕多姆和迪南。

C.《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这篇通讯在描写战机着舰过程时多次描绘了周围人的神态和心情,表现了人们对我国航母舰载机首次着舰的关注,烘托出当时紧张的氛围,表现出人们面对胜利的喜悦之情。

D.《“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是一篇人物特写,选取的角度很独特。

作者没有详尽地去记录运动员们平时训练的刻苦与努力,没有记录参赛过程的紧张与激烈,也没有记录五星红旗如何在运动场上高高飘扬,而是选取了跳水冠军吕伟最后夺冠的那一刹那。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4分)A.长江风平浪静,我军直取对岸,万船齐发。

B.如梦初醒的观众用震耳欲聋的掌声和欢呼声,来向他们喜爱的运动员由衷的费赏。

C.诺贝尔基金会是这笔资金的合法拥有者,并管理这笔资金的投资、但与诺贝尔奖的评定无关。

D.飞行塔台内,一双双布满血丝的眼睛,紧盯着屏幕上监视不断跳动的参数和曲线,密切跟踪正在空中调整飞行姿态的舰载机。

6.给下面的新闻材料拟写标题,并简述理由。

(6分)××网2016年4月22日讯 4月24日是首个中国航天日。

为迎接首个航天日,航天专家在国家博物馆学术报告厅做专题报告,总结了中国载人航天、火箭发射、深空探测等方面的航天成就,强调了中国进入太空的能力目前已经达到航天大国的水平,并指出“十二五”期间,中国每年的航天发射数量稳居世界前三,尤其值得所有中国人自豪的是,近20年中国长征火箭的发射成功率居全球之最。

7.创建文明卫生城市,需要人人参与,从我做起。

请参照画线句,在横线上仿写两个句子。

(要求:语意连贯,句式一致)(6分)校园里,你的文明,也许就表现在上下楼梯时的靠右行走,,表现在阅览室取书时的轻拿轻放;校园外,你的文明,也许就表现在公交站台上的有序上下车,,表现在公共场所中的轻言细语……二、综合性学习(共12分)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请你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华社联合国2015年2月26日电第69届联合国大会26日召开全会,一致通过关于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决议。

决议决定联大将于5月召开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特别会议,认可各会员国对反法西斯战争有各自的胜利纪念日,决议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对全人类,特别是亚洲、欧洲等地区民众造成了深重的苦难。

1.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新闻的主要内容。

(3分)材料二:二战时期亚洲部分国家死亡人数统计表国家战争死亡人数死亡人数占总人口数百分比中国约18000000至200000 约3.48%-3.86 朝鲜半岛约37800至483000 约1.6%~2.06%菲律宾约557000至1057000 约3.48%~6.6%日本约2621000至3120000 约3.67%~4.37%2.请根据以上统计表提供的数据,得出一个结论。

(3分)材料三:2015年9月3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我国举行了举世瞩目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仪式,展示国威军威,凝聚全民力量。

广大网民纷纷发表感言,为阅兵活动点赞:网民“春春 lucya":看着战机飞过广场上空,有一种无法抑制的情绪高涨,泱泱大国气势恢宏,作为一个中国人,我无比自豪!网民“老朱”:这次大阅兵是对美丽中国的“精神礼赞”,更是开拓未来的“集结号”。

当今的中华民族已是今非昔比,一个崛起并强大的中国永远都是保卫世界和平的中坚力量。

3.作为一个关心家事、国事、天下事的中学生,你对如此盛大的阅兵活动也一定给予了热切的关注。

请针对此次阅兵发表自己的感言。

(至少用上1个成语)(6分)三、阅读理解(共26分)英雄①大接很高根气,在这座大楼里上班的人被人们称作“白领”。

②老头也很高,但不气派,还很瘦,因为瘦就更显得干巴无力。

他在这座大楼里做收发,顺带负责一接大厅的卫生。

③每天,进入这座大楼的白领很多,有老有少,有男有女,还有金发碧眼的外国商人,但没有人正眼看过老头一下,顶多在经过那儿时顺便淡而不带任何感情色彩地问一句:“我有信吗?”若是有,老头就会低头在桌上找上一气,从里面递出来,白领就边拆信封边走进那个漂亮的电梯。

④后来,白领们听说老头是一位老干部,打过平津,淮海战役,是一位战斗英雄,至今身上还留有一颗敌人的子弹,后来,他又从北方随大军南下到了这个城市。

退下来后,老伴先他一步去了另一个世界。

老头无儿无女,又不甘寂寞,就托人找了这份收发室的工作,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他把每个月的退休金全捐给了贫困山区的一个小学校,自己就靠这一份临时工作的微薄薪水生活。

⑤白领们没有探究这个故事的真实性。

再次经过收发室时,他们也在想象着一挺笨重的重机枪压在老头瘦干的肩上会不会把他压散了架。

没有人相信老头的故事是真的,更没有人相信就是这样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老头会是一个战斗英雄。

⑥老头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刻,终于让白领们见识到了英雄的真正面目。

当两把白亮亮的匕首扎进他的胸腔时,他竟然一声没吭,仍死揪住了两个歹徒的衣服。

⑦歹徒是与下班的白领们一起走出电梯的,在经过收发室门ロ时,老头的一声炸雷般的大吼惊动了每一个人。

老头身形一晃就出了收发室的门并立在了两个年轻人的面前。

这时白领们方才注意到身边这两张陌生的面孔。

人们同时也看到,老头怒睁的双眼里喷着让人胆寒的火。

⑧年轻人极不情愿地打开了手上的包,白领们看到了钳子等工具,人们还来不及细看,就见两道寒光刺向了老头,同时,一道黑影迎着寒光扑了上去,两只暴着青筋的大手死死卡住了年轻人的喉咙……⑨这座大楼里所有的白领都自发地参加了老头的追悼会。

在老头的骨灰里,白领们清楚地看到了子弹,不是一颗,是两颖,亮闪闪的,就像是老头的勋章。

1.用两个词语评说“白领”对“老头”态度的变化过程:从到。

(4分)2.老头“很瘦,因为瘦就更显得干巴无力”,他真的“干巴无力”吗?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来?(5分)3.“老头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刻,终于让白领们见识到了英雄的真正面目”,什么是“英雄的真正面目”?(5分)4.概括第④自然段文字的主要内容,并简要说说这段文字在全文中的作用。

(6分)5.任选一个角度对文章写几句赏析的话。

(6分)四、写作(50分)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是时代的需要。

有人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改为“天下兴亡,我有责”,意思是说“我”应当义不容辞地担负起对国家、对社会、对家庭的责任。

国家遇到了困难,集体发生了分歧,家庭产生了矛盾、同学违反了纪律,自己成绩不理想……都应当问一问“我应当承担什么责任”请以“责任”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可写自身经历,也可记叙发生在别人身上的事,可正面描写,也可从侧面烘托:可抒发感情,也可发表议论……参考答案一、1.C 2.A 3.D 4.B 5.C6.示例一:首个中国航天日前夕,专家总结中国航天辉煌成就;因为它点明了时间的特殊性,从整体上概括了新闻的核心内容。

示例二:近20年中国长征火箭发射成功率居全球之最;因为它突出了中国航天的这一成就,激发中国人的自豪感给人印象深刻,有吸引力。

7.示例:表现在接受同学帮助时的真诚道谢表现在参观博物馆时的静静欣赏二、1.联大通过关于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决议2.示例一: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亚洲许多国家死亡人数众多,损失惨重。

示例二:在抗战中,中国的死亡人数最多,超过千万。

示例三:战争给被害国带来极大的伤害,施害国日本也未能幸免。

(言之有理即可)3.示例一:人民军队以严整的军容昂首阔步走过天安门广场,接受全世界目光的检阅,那场景怎不让人热血沸腾!为祖国欢呼,祖国万岁!示例二:看到满载抗战老兵的车辆开过天安门广场,我不由得肃然起敬!国共抗战老兵都是中华民族的脊梁,因为有了他们的浴血奋战,才有了今天和平安宁的生活。

三、1.冷漠崇敬2.不是真的;提示:从第②⑧自然段的相关描写可以看出来。

3.用生命捍卫祖国和人民的利益。

(提示:围绕老头不畏强暴,不情牺牲生命的精神来概括即可)4.内容:写老头的人生经历。

作用:插叙,为情节的发展和人物的刻画做铺垫5.本文运用欲扬先抑的手法来写,使故事情节曲折起伏,引人入胜,人物形象也得到了最好的彰显。

(提示:可以从人物塑造的方法、故事情节的安排、语言特色等角度来赏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