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经济法概论综合作业答案

经济法概论综合作业答案

经济法概论综合作业答案
1.
新能源、新材料、信息产业、新医药、生物育种、节能环保、电动汽车——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被表述为“战略性新兴产业”。

“战略性新兴产业”除了具有良好的经济技术效益,还具有的特点是()。

A.资源消耗低
B.环境污染少
C.投入少,见效快
D.带动相关产业的兴起
2.
国家财政收入中最主要的收入来源是()。

A.收费收入
B.税收
C.国有资产收益
D.债务收入
3.下列关于生产者物价指数(PPI)和消费者物价指数(CPI)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CPI的统计范围包括食物、交通通讯、居民购房消费等八大类
B.当PPI指数增幅很大而且持续加速上升时,该国央行应该采取减息对策
C.消费者物价指数(CPI)是一个滞后性数据
D.PPI反映生产环节价格水平,CPI反映消费环节的价格水平,因此,根据价格传导规律,CPI不会对PPI产生影响
4.
以下哪项最不可能是政府实施最低价控制的原因?()
A.避免价格上的恶性竞争
B.保护某行业的收入
C.避免某些商品出现短缺
D.防止垄断行业索取高额利润
5.
2011年9月初,100欧元兑换人民币917.33元,2011年10月初,100欧元兑换人民币853.45元。

这表明()。

A.欧元购买力提高
B.我国出口到欧洲的产品竞争力上升
C.外币的汇率跌落
D.欧洲公民到我国旅游所需费用减少
答案与解析
1.答案: ABD
解析: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

C选项不属于新兴产业的特点,故正确答案为A、B、D。

2.答案: B
解析:
税收是政府为实现其职能的需要,凭借其政治权利并按照特定的标准,强制、无偿的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它是现代国家财政收入最重要的收入形式和最主要的收入来源。

故正确答案为B。

3.答案: C
解析: 我国CPI的统计范围包括食品、烟酒及用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交通和通信、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居住八大类。

但居住消费大类中并不包括居民购房消费,选项A错误。

当PPI指数增幅很大而且持续加速上升时,该国央行应该采取加息对策,防止通货膨胀,选项B错误。

一般来说,PPI对CPI进行正向传导,在特殊情况下,PPI与CPI之间还存在后者向前者的逆向传导,选项D错误。

因此,本题选择C。

4.答案: D
解析:
最低的价格控制也称为最低限价,它是政府制定的高于市场价格的限制价格,不允许市场价格跌至这一最低限价。

政府实施最低价控制,主要出于以下原因:⑴保护某行业的收入。

⑵避免价格上的恶性竞争。

⑶避免某些商品可能出现的短缺。

ABC三项均正确,不选。

相反,最高价格又称最高限价,是政府制定的低于市场均衡价格的限制价格,政府不允许市场价格涨至该限价。

政府采取最高价格的目的主要是出于公平的考虑,限制某些行业的发展,防止一些垄断行业索取高额利润。

故D项是最高限价的原因,符合题意。

5.答案: C
解析:
先前用1欧元能兑换9.17元人民币,1个月后只能兑换8.53元人民币,这表明人民币升值了,用最通俗的话讲就是人民币的购买力增强,所以选项A说法错误。

人民币升值意味着,在国际市场(只有在国际市场上才能体现出人民币购买力增强了)上原来1元人民币只能买到1单位商品,在人民币升值后就能买到更多单位的商品了,即欧洲公民每购买相同单位中国商品所需费用增加,所以D选项错误;并且在中国产品质量无明显提高等情况下,必然会降低中国出口产品的竞争力,所以B选项也错误。

人民币升值或贬值是由汇率直观反映出来的,人民币升值表明外币的汇率跌落。

故正确答案为C。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