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人的全面发展

浅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人的全面发展

浅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人的全面发展一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理想目标,早在150年前,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就宣告:“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1];之后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又把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奉为比资本主义更高级的社会形式的“基本原则”[2];马克思、恩格斯所说的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指每个社会成员既要自由地发展和发挥他们的全部力量和才能,又要把其他人的发展看作自己发展的条件,用自己的发展去促成社会全体成员的全面发展。

要做到这一点,社会首先必须把它自己和社会全体成员的生存条件、自由发展的条件都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为每个社会成员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提供条件,而这些,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完全实现。

因此,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与共产主义的理想是一致的。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只有在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的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得到完全的实现,但又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逐步提高、不断发展的过程。

人的全面发展是遵循一定规律的客观历史过程。

马克思认为,在人类历史“最初的社会形态”中,由于社会形式基本上是以有赖于人的依附关系形成的自然经济为基础的,所以人不可能有独特个性的发展。

到了“第二大社会形态”,资本主义发展的独立性和人的社会关系的丰富性,带来了“人格的普遍提高”;然而,这种人的独立性却时时处处建立在对物的依附关系的基础上,资本主义私有制造成了资本同劳动的对立,无产者创造的财富不仅不能为发展自己的个性服务,反而成了以新的形式压制和摧残自身个性的手段。

人类社会进入“第三个阶段”后,其发展不再依赖于对人或物的依附关系,而是依赖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全面进步。

在社会主义社会,集体的发展为每个社会成员的个性发展提供越来越多的有利条件;个人的发展又为集体的巩固和发展打下越来越坚实的基础。

共产主义社会是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开辟了广阔前景。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都在实实在在地促进着人民素质的提高,使广大人民充分享受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以及它所带来的物质的、精神的实际成果,为发挥每个人的聪明才智、展现个人的人生价值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这是人的全面发展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具体表现,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同时也为最终实现共产主义创造着条件。

二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既是执政党加强执政建设的需要,也是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人的全面发展首先是以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为前提的。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力量,从根本上说,人的全面发展依赖于社会生产力达到一定的水平。

生产力高度发达后,社会分工才能最终消失,使人们从分工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从而在各方面都得到自由发展。

生产力的发展,劳动生产率得到大大提高,使人们能够得到充足的受教育的机会,不断提高素质,充分开发潜能,并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和特长去从事学习、研究和创造,使自己得到全面发展。

换言之,只有不断变革和完善社会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进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达到较高水平,为社会创造充分的财富,才能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是一致的。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实质上正是反映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在社会主义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也就是逐步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过程。

社会主义是属于人民的,社会主义事业是为了人民的,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归根到底是为了保障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使人民群众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上,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利益。

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要求,表现在各个领域与不同层次,从根本上来说,就是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

人的全面发展说到底就是人的各种利益的普遍实现,满足人民群众的过程就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

人不仅需要经济利益的实现,而且需要政治利益的实现,需要拥有参与公共生活的权利,享有民主的各项权利。

同时人还需要文化利益的实现,需要享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具备学习和吸收人类各种文明成果的能力。

这些经济、政治和文化需要的实现,都直接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

我们党在领导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事业中,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坚持在新的历史时期努力实现、维护和发展最广大人民的利益,这一切都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

从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来讲,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一切文明发展的基础;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社会文明进步在观念形态上的表现;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人民群众经济利益、政治利益以及文化利益的综合体现。

只有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才能为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创造条件;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不断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是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推进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的。

正如江泽民同志强调指出的,人越全面发展,社会的物质文化财富就会创造得越多,人民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而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又越能推进人的全面发展。

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是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人的全面发展程度也是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

这两个历史过程应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推进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这两个过程的互为前提和基础、相互促进地向前发展的关系,清楚地说明了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任务的提出,既是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努力贯彻执行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结果和产物,又继续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探索,是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同当前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相结合的重要成果,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条件下的最终体现。

三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今天,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首先,要注重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统一。

研究人的发展问题,不能离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必须把人的发展置于社会的发展中来思考,防止离开社会的发展抽象地谈论人的发展。

其次,要把提高全民素质放在突出位置。

人的素质表现在多方面,它主要包括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

而科学文化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的形成,有赖于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熏陶和培养。

要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就必须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第三,要善于吸纳古今中外优秀文化的精华。

儒家的理想人格设计在历史上对我国文明与人的发展曾经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它所提倡的尚义崇仁、追求至善的价值目标,好学深思、通古博今的人才范式,自强不息、坚韧不拔的内在品格,厚德载物、协和万邦的广阔胸襟,都是值得我们现代人继承学习的闪光之处。

同时,我们还必须努力汲取各国理想人格之长,以弥补儒家理想人格之不足。

如果能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将中国“圣人”人格与西方“强人”人格相互融合,取长补短,必将会对新人人格的形成发挥巨大的借鉴作用。

第四,要确立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战略眼光。

人是自然的一部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也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人类要生存和发展,就必须与自然自觉统一起来,在二者协调与和谐中维护人的全面发展的可持续性。

我们要自觉按客观规律办事,为自己以及后代子孙,创造一个与大自然协调一致发展的优美环境,达到人和自然和谐统一的境界。

这就要从物质、政治、精神、生态等方面来加强建设,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创造环境、提供保证。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的全面发展的具体目标的根本保证,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

因此,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党要承担起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历史责任,必须始终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坚持党的先进性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紧紧把握住这一点,就从根本上把握了人民的愿望,把握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

”这也揭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

1.大力发展先进生产力,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文明是社会全面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活动,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江泽民同志强调,尽快地使全国人民都过上殷实的小康生活,并不断向更高水平前进。

要坚持贯彻党的富民政策,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努力增加城乡居民的收入,不断改善人们的吃、穿、住、行、用的条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改进医疗卫生条件,提高生活质量。

通过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先富带后富,逐步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因此,我们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地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建设发达的物质文明,为实现社会全面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创造雄厚的物质技术条件;必须不断加强科技创新,不断采用最先进的生产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节省劳动时间,从而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充裕的剩余时间。

在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的情况下,还要推行休假制,延长休假时间,使人们都有充裕的时间来提高自己,发展自己。

2.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社会主义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

社会主义要优于资本主义,不仅要创造比资本主义高的劳动生产率,还要创造比资本主义先进的民主政治制度和政治文明。

江泽民同志在建党80周年讲话中指出: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和伟大创造精神,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管理好自己的事情,实现自己的愿望和利益。

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保证人民充分行使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权利。

我们要认真总结吸取社会主义发展历程中的经验教训,不断推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发展;要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到国家和各项事业的管理中来,要改革和完善政治体制,大力推进以加强民主集中制为主要内容的制度建设,建立健全依法行使权力的制约机制,建立一套比较完善的便利、管用、有约束力的机制,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使我国社会主义的各个方面都形成比较成熟、比较定型的制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