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统编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二》名师教案

统编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二》名师教案

《语文园地二》名师教案—、文本教学解读语文园地二安排了6个板块的内容。

“识字加油站”是一组关于人物职业的词串。

学生对“裁判员、工程师、建筑师”可能比较陌生,对其他职业相对比较熟悉,建议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层层推进,用“谁是干什么的”的句式指导学生把话说完整,把职业介绍清楚。

此板块要求正确认读10个生字:“程、营、养”要注意读准后鼻音;“魔、筑”笔画比较多,可以利用编字谜来识记:“判、饲、建、务”可以用换一换、加一加、减一减的方法来识记。

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识字的习惯,激发儿童的识字兴趣。

“字词句运用”由“照样子描写景物”和“体会词语的意思”两部分组成。

“照样子描写景物”出示的是描绘风景的儿童诗,第一小节对田野的描写,是根据课文《一匹出色的马》中相关语句改写而成,第二小节抓住云的颜色和形态进行描写,两个小节均采用了比喻的手法。

要引导学生体会本体与喻体之间的关系,体会二者的相似之处。

教学的重难点就是要引导学生找到合适的喻体建议从本体的颜色大小、形状等方面多启发引导,“理解词语的意思”先让学生读句子,体会加点词语的意思,再交流发现,教学过程中要教给学生“查词典”“取近义词”“联系上下文”等理解词语的方法。

“写话”主要是照样子,写一写你的好朋友。

从姓名外貌特征和交往事件三个方面以问题的形式“他是谁?”“长什么样子?”“你们经常一起做什么?”展开。

建议教师可以从“猜猜我的好朋友”“聊聊我的好朋友”“写写我的好朋友”3个板块层层深入,环环相扣地进行,先说后写,由易到难,寓教于乐。

“展示台”可以在本单元每一课生字书写指导环节落实,重点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养成良好的书写姿势,同时要教给学生写好字的方法:观察笔画在田字格里的位置,尤其是起笔、收笔以及一个字中的主要笔画。

“日积月累”编排的是三句谚语。

是对《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一课主题的升华和拓展。

教师可以从复习课文入手,引出谚语。

再通过联系生活,加深对“锦上添花”“雪中送炭”等词语的理解,从而读懂谚语的意思。

再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形成积累,然后在语境中尝试运用,以培养学生的语感。

“我爱阅读”中的诗歌《一株紫丁香》,内容浅显易懂,文字优美,适合朗读。

教师可播放音乐导入,初步感知诗歌内容,通过想象老师工作的画面,填补空白,激发学生对老师的感激赞美之情,然后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建议配乐朗读,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在班级举办小小诗歌朗诵会,让学生在美美地朗读中爱上阅读。

二、教学活动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多种方式,正确认读10个生字,并成在生活中识字的习惯,培养识字兴趣。

2.仔细观察景物,并运用比喻手法比较具体地描写景物。

3.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同一个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意思。

4.能从名字、外貌,交往情况等方面简单介绍一下自己的好朋友,先口头介绍,再写话。

5.诵读积累三句谚语,领会做人道理。

6.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丰富语言积累,享受阅读,爱上阅读。

教学时间:3课时教学过程:板块—识字加油站1.情境导入,认读词语。

(1)说说身边人的职业。

借助提示把话说完整:()是一名()。

相机出示:邻居王叔叔是一名理发师。

(2)说说三百六十行。

三百六十行,你还知道哪些职业?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说一说,看哪组说得多?(3)生字我会读。

这些职业你能读吗?课件出示词语,先借助拼音读,再去掉拼音读,然后自由读、开火车读、打乱顺序读。

(4)相机理解词语。

营业员:营业场所的售货员、收购员等的统称。

学习“营”字,给“营”字扩词。

建筑师:修建(房屋、道路、桥梁等)的人。

学习“建筑”两字,“建”字书写注意结构,“筑”字让学生编字谜记忆。

饲养员:喂养(动物)的人员。

“饲”字就是用食物喂养,所以是食字旁。

工程师:能够独立完成某一专门技术任务的设计、施工工作的专门人员。

读准“程”的后鼻音。

演员:参加戏剧、影视、歌舞、曲艺、杂技等表演的人员。

识记“演”字提醒右半部分“宣”的第4笔“横”不要忘。

裁判员:在体育竞赛中执行评判工作的人。

学习“判”字,编口诀记忆。

魔术师:变魔术的人。

学习“魔”字,可以让学生编字谜或用“加一加”的方法来识记。

2.游戏连连看,巩固词语。

出示图片(各行各业的从业者形象)师:你能将图片上的人与相应的名称连起来吗?3.头脑来风暴,拓展词语。

(1)你还能说出几个这样的词语吗?(师员)以小组为单位,会写的字写出来,不会写的用拼音代替。

(2)交流反馈:对识字特别多的小组,进行表扬。

(3)说说将来想做什么工作。

(出示:将来,我想做名师/员。

)板块二字词句运用1.比喻让表达更精彩。

(1)活动一:一起来读诗。

①你从图片上看到了什么?(出示插图,指名说)要点:田野、白云、树林、小路等。

②你看到了怎么样的田野?怎么样的白云?怎么样的树林呢?③师:有个小诗人把你们所看到的田野和白云写成了小诗,想不想读一读?(分小节出示自由读、指名读、齐读)④天上的云还像什么?(指名读)提示:提醒关注提示语,鼓励自主表达。

(2)活动二:认识比喻句。

①你发现这些句子的共同特点了吗?要点:每句话都带有“像”字,这样的句子叫比喻句,说说田野和绿毯哪儿像?云和小绵羊哪儿像?②相似连线。

请将两个相似的物体连线,并用“像”字连起来说一说。

露珠牵牛花西瓜大象耳朵钻石课件出示:小喇叭蒲扇珍珠皮球星星(3)活动三:我当小诗人。

①我们也可以成为小诗人,仔细观察课文插图,想象一下并把这首诗歌写完整:大树又粗又壮像什么呢?(学生自主完成后交流)要点:绿色的大伞、一朵朵绿色的云等。

②图片上还有哪些景物,你能运用比喻的手法说一说,再写下来吗?(指名说)提示:除了小路以外,可以在课本插图的基础上,添加鲜花、红日、溪流、山峦等景物,引导学生观察表达。

③仿照课本上的写法,写两节小诗。

(自主写诗,交流)2.词意因语境而不同。

(1)出示文中句子,结合语境体会两个“特别”的意思有何不同。

要点:温故《千人糕》一课中出现的“特别”词语意思,巩固强化。

第一句中的“特别”是“非常”的意思,引导学生用找近义词的方法理解,第二句中的“特别”是“特殊”的意思。

(2)引导学生用“拆词法”和“找近义词”的方法理解“经过”。

要点:第一句中的“经过”指经历的过程;第二句中的“经过”是指路过。

(3)你能用上“特别”和“经过”的不同意思,分别造句吗?(指名说)板块三写话1.猜猜我的好朋友——关注外貌描写。

(1)读读投影上的内容,你能猜出他是谁吗?(PPT出示)①一身黄毛,身穿金甲,头戴金冠,火眼金睛辨妖魔,手举金箍棒战鬼怪。

(答案:孙悟空)②毛头小子,双臂似莲藕,颈套乾坤圈,身绕混天绫,手拿红缨枪闹龙官。

(答案:哪吒)提示:也可以是对学生熟知的其他卡通人物的文字描写。

(2)接下来,我们向大家介绍的是我们班上的一位同学,看看谁能猜出他是谁?要点:教师从所任教班级学生中选择一外貌特征突出的学生,写出下水文。

下水文要言之有序,言之有物,要突出人物外貌特征,为学生的写话提供示范。

(3)学生介绍一名同学的外貌,让其他同学猜一猜是谁。

提示:先看一看班级里的同学,确定介绍的对象;再仔细观察,抓住外貌特征进行描述。

交流时对没有抓住人物特征或表述无序的同学进行指导,提升抓特点介绍的表达能力。

2.聊聊我的好朋友——关注生活事件。

(1)你经常和你的好朋友一起做些什么呢?(指名说)(2)出示课本上的范例:例1:我们天天一起上学,一起回家。

例2:我们经常一起打乒乓球。

要点:从“天天”和“经常”中读出好朋友的形影不离。

(3)说说你和好朋友是怎样一起交往的?(小组内交流大组交流)要点:真实的事例中包含真挚的情感,教师要注意倾听、回应。

3.写写我的好朋友——关注文字表达。

(1)现在请你从“好朋友是谁,长什么样子,你们经常一起做什么”三个方面来完整地介绍一下你的好朋友。

自己在小组里练习说一说。

(2)写话练习,进行展示。

(3)交流评议,修改完善。

(教师邀请被介绍到的好朋友上台和演讲者合影留念)(4)师:请认真修改自己的文稿,如果能将文字打印出来,并配上好朋友的图片,老师将会把你们的文稿张贴到黑板报中。

板块四展示台1.展示佳作。

(1)展示最近一段时间优秀作业。

(2)比比谁的书写姿势最端正。

(3)经验交流:如何写好一个字?2.现场学写。

(1)请书写水平高的同学现场经验交流。

(2)教师示范书写。

(3)学生自主书写。

3.评比佳作。

(1)优秀作品交流展示,小组互评优选1人参加班级展示。

(2)布置展板,展示成果。

板块五日积月累1.复习旧知,引出谚语。

(1)学习了《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能说说雷锋叔叔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吗?(2)今天要学的三句谚语,就和雷锋叔叔的乐于助人有关系。

请你借助拼音读一读。

(自由读指名读师生配合读齐读)2.多种策略,读懂句意。

(1)小组内交流一下每一句话的意思。

(2)大组交流,重点理解以下句子。

①“予人玫瑰,手有余香。

”采用查字典的方法,重点理解“予:给予”。

②“与其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

”首先从字面上理解“锦上添花”的“锦”即锦缎,是表面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可制成服饰和装饰品等。

“锦上添花”字面意:在华丽的锦缎上绣花,比喻使美好的事物更加美好。

“雪中送炭”字面意:在下雪天给人送炭取暖,比喻在别人急需时给以物质上或精神上的帮助。

3.讲故事,体会含义。

(1)教师讲故事(见教学资源链接),引导学生说说出相应的谚语。

①讲故事《盲人开灯》。

提示:予人玫瑰,手有余香。

②讲故事《一个承诺》。

提示:平时肯帮人,急时有人帮。

③讲故事《论语·雍也篇第六》。

提示:与其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

(2)让学生交流身边这样的故事。

4.活学活用,积累背诵。

(1)活学活用。

出示以下句子,引导学生尝试填空:(予人玫瑰,手有余香),让人知道了付出也会使人快乐。

聪明人都知道,(平时肯帮人,急时有人帮),帮助他人就是帮助自己。

不只要在别人成功的时候去贺喜,更要在别人困难的时候伸出援手(与其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这样才是真朋友。

(2)积累背诵。

自由诵读,同学互背。

板块六我爱阅读1.渲染情境,揭示诗题。

(1)播放歌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

(2)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都看到了什么呢?出示课文插图,观察图有什么。

(3)揭示诗题,读诗题《一株紫丁香》,并交流“一株”就是“一棵”的意想。

2.循序渐进,自主阅读。

(1)借助拼音,自主阅读,读顺句子,读通诗行。

(2)检查自读情况,多种形式,读流利,读熟练。

(3)体会诗歌押韵的特点。

(4)读懂诗歌(这株紫丁香给老师带去了什么?讨论:绿色、歌声、笑脸、花香、快乐、幸福……)(5)带着对老师的感激之情,再读诗歌。

3.合作阅读,小组赛读。

(1)小组比赛,进行“小小诗歌朗诵会”。

(2)评比“最佳朗读者”“最佳默契小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