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爱江苏

我爱江苏


• 苏州园林是指中国苏州城内的园林建筑,以私家 园林为主,起始于春秋时期的吴国建都姑苏时 (公元前514年),形成于五代,成熟于宋代,兴 旺于明代,鼎盛于清代。到清末苏州已有各色园 林一百七十多处,现保存完整的有六十多处,对 外开放的园林有十九处。占地面积不大,但以意 境见长,以独具匠心的艺术手法在有限的空间内 点缀安排,移步换景,变化无穷。1997年,苏州 古典园林作为中国园林的代表被列入《世界遗产 名录》。是中华园林文化的翘楚和骄傲。苏州园 林主要有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网狮 园、怡园等。
南京长江大桥,位于南京市西北面长江上,连 通市区与浦口区,是长江上第一座由我国自行 设计建造的双层式铁路、公路两用桥梁。上层 的公路桥长4589米,车行道宽15米,可容4辆 大型汽车并行,两侧还各有2米多宽的人行道; 下层的铁路桥长6772米,宽14米,铺有双轨, 两列火车可同时对开。其中江面上的正桥长 1577米,其余为引桥,是我国桥梁之最。正桥 的路栏上,公路引桥采用富有中国特色的双孔 双曲拱桥形式。公路正桥两边的栏杆上嵌着 200幅铸铁浮雕,人行道旁还有150对白玉兰花 形的路灯。
江苏· 标志性建筑
中山陵是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1866~1925)的 陵墓。坐落于南京紫金山东峰小茅山的南麓,东毗灵谷寺,西 邻明孝陵,整个建筑群傍山而筑,气势宏伟。主要建筑有:牌 坊、墓道、陵门、碑亭、祭堂和墓室等。从空中往下看,南 京中山陵就像一座平卧在绿绒毯上的“自由钟”。 中山陵坐北朝南,陵墓入口处有高大的花岗石牌坊,上有 中山先生手书的“博爱”两个金字。从牌坊开始上达祭堂,共 有石阶392级,8个平台。台阶用苏州花岗石砌成 中山陵自1926年春动工,至1929年夏建成。面积共8万余 平方米。中山陵的建筑风格中西合壁,钟山的雄伟形势与各 个牌坊、陵门、碑亭、祭堂和墓室,通过大片绿地和宽广的 通天台阶,连成一个大的整体,既有深刻的含意,又显得十分 庄严雄伟,更有宏伟的气势,被誉为中国近代建筑史上的第一 陵。
• 南京人平均每天要吃掉80000只鸭子,销往 外地70000只。我们来算一个帐,以一只鸭 子三十元计算,一年365天下来小小的鸭子
为南京经济创造了多大的价值呀!
江苏 ·交通
• 公路
江苏高速公路总里程目前居全国前列。 2008年底,江苏的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了 3725公里,密度为3. 27公里/百平方公里, 居全国各省区前列,首轮规划的“四纵四 横四联”高速公路网主骨架全面建成。
我看江苏
美食 交通 历史
文化 建筑
江苏·美食·江苏十三菜
苏州——松鼠桂鱼 无锡——肉排骨 常州——天目湖鱼头汤 镇江——肴肉 南京——盐水鸭 扬州——蟹粉狮子头 南通——狼山鸡 泰州——八宝刀鱼 宿迁——猪头肉 淮安——软兜长鱼 盐城——肉陀子 徐州——地锅鸡 连云港——爆乌花
南京盐水鸭
小鸭子· 大价值
桥梁
江苏 · 交通
由于长江流经江苏省腹地,跨江桥梁的建设对于苏北苏南交通体系至 关重要。 目前已经建成的跨江大桥: 南京长江大桥(1968年通车) 江阴长江大桥(1999年通车) 南京长江二桥(2001年通车) 润扬长江大桥(2005年通车) 南京长江三桥(2005年通车) 苏通长江大桥(2008年通车) 崇启长江大桥(2011年通车) 大胜关长江大桥(京沪高铁、沪汉蓉、南京地铁) 正在或即将建设的跨江大桥有: 泰州长江大桥 南京长江四桥 沪通铁路过江公铁两用桥大桥 其中只有南京长江大桥和沪通铁路长江大桥是公路、铁路两用桥。
我看江苏
PPT制作人:朱云星 答辩人:王宝,陈大圆 主讲人:吴元健
江苏简介
江苏省,简称苏,位于我国大陆 东部沿海中心、长江下游,东濒黄海, 东南与浙江和上海毗邻,西接安徽, 北接山东 。江苏,自古便是富饶之地、 鱼米之乡。而今,江苏又走在改革开放 的前列,自1978年以来,江苏经济年均 增长16%,在这片仅占全国1%的土地上, 创造着约占全国十分之一的GDP总量。
苏通大桥——位于江苏省东南 部,连接南通和苏州两市,西距 江阴长江公路大桥82公里,东距 长江入海口108公里。苏通大桥北 岸连盐通高速公路、宁通高速公 路、通启高速公路,南岸连苏嘉 杭高速公路、沿江高速公路。
明孝陵,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和皇后马 氏的合葬陵墓。因皇后谥“孝慈”,故 名孝陵。坐落在南京市东郊紫金山南麓 独龙阜玩珠峰下,茅山西侧,东毗中山 陵,南临梅花山,是南京最大的帝王陵 墓,也是中国古代最大的帝王陵寝之一。 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 会第27届会议 2003年7月3号决定,入选 世界文化遗产。其周边的常遇春墓、仇 成墓、吴良墓、吴桢墓及李文忠墓等5座 功臣墓也同时被划入世界遗产保护范围。
江苏简介
江苏历史悠久、文化多元、兼具 南北色彩,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最多 的省份。清代分江南省为江苏、安徽 两省。“江苏”名称是在清康熙时组建 江苏省时取区域南部两个府即江宁府 (今南京市)之“江”字和苏州府之“苏 字合成省名。江苏省的简称“苏”的繁体 字就很形象的诠释了江苏的含义,“苏” 由草、水、鱼、禾四字组成,象征着 江苏自古就是鱼米之乡。
谢谢观看
江苏· 历史文化

中原古徐国经过了夏、商、周三代,历时千余年,徐 国人民创造了灿烂的徐文化,形成了淳朴的徐国民风。光 辉的徐国历史和灿烂的徐文化似晶莹的宝石,永远放射出 不朽的光芒。淮河流域的徐国史和长江流域的吴国史,共 同组成了江苏地区的上古史,徐文化、吴文化和徐吴过渡 地带的文化,共同组成了江苏地区的古文化。这里是中国 吴文化的发祥地,早在数十万年前江苏就已经是人类聚居 之地。6000多年前,太湖附近以及徐州和洪泽湖附近就已 经出现了原始村落,开始了原始农业生产。3000多年前, 江苏青铜器的冶炼和锻造,已达到很高的技术水平。公元 3~6世纪,南京成为中国南方经济文化中心。公元7~10 世纪以后,全国经济重心南移,有所谓“天下大计,仰于 东南”的说法,扬州成为南北交往要冲的城市。公元14~ 17世纪中叶以后,苏州成为全国最繁华的工商业都会和文 化中心,南京、苏州等地成为我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祥地。 19世纪末叶,丝织、缫丝、纺织、面粉、采煤等近代工业, 在无锡、苏州、常州等地陆续兴起,苏州的丝织业,更是 享有世界盛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