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化学实验室一般事故的应急救援
化学实验室一般事故的应急救援
2
• 8.1.2爆炸事故
• 可将爆炸分为化学爆炸、物理爆炸、核爆炸三类。
• ⑴化学爆炸。化学爆炸是由于物质发生高速放热的化学反应,产生 大量气体并急剧膨胀做功而形成的爆炸现象。化学爆炸前后,物质 的性质和成分均发生根本的变化。化学爆炸必须同时具备以下三种 条件:①存在易燃易爆气体或蒸气,且达到爆炸极限;②存在助燃 物;③存在点火源。
2020年7月30日 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 综合管理
5
8.1.6危险化学品人身事故
实验人员在使用化学试剂时如不了解化学试剂的性质,错误操作导致事 故发生;化学药品配制、使用不当引起爆炸或者液体飞溅而伤害人体。 有些化学药品易燃易爆,或具有腐蚀性,或有毒害性,或者是致癌物质, 事故轻者损伤皮肤,重者烧毁皮肤,损伤眼睛和呼吸道,甚至损伤人的 内脏和神经等。
2020年7月30日 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 综合管理
4
• 机电伤人和烫/冻伤事故
• 多发生在机械实验室和电气实验室。分为机械伤人、电击和烫/冻伤事故。
• 机械伤人事故基本类型有:卷绕和绞缠;卷入和碾压;挤压、剪切和 冲撞;飞出物打击;物体坠落打击;切割、戳扎、擦伤和碰撞;跌倒、 坠落和礅底等。
• 电击伤人事故。电击是电流通过人体内部,破坏人的心脏、神经系统、 肺部的正常工作造成的伤害。电击事故主要包括以下几种:①触电: 包括直接接触触电、间接接触触电、跨步电压触电、剩余电荷触电、 感应电压触电、静电触电等。②雷电触电 ③电气线路或设备事故: 电气线路或设备的故障可能发展成为事故,并可能危及人身安全。
• 按照造成事故的原因以及人身伤害优先考虑的原 则,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分类可分为火灾事故、爆 炸事故、辐射事故、生物安全事故、化学品毒害 事故、机电伤人事故、环境污染事故、设备损坏 事故、设备或技术被盗事故、漏水事故、气体泄 漏事故等。
2020年7月30日 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 综合管理
1
• 8.1.1火灾事故
某些实验室需要经常使用和接触一些剧毒药品,如果摄入微量剧毒品, 将引起人的机体功能发生障碍,可致残甚至危及生命。腐蚀品灼伤事故, 如常使用的酸、碱类试剂,对人体有腐蚀作用,使人体细胞受到破坏造 成化学灼伤。眼睛灼伤也很常见,大多数有毒有害化学物品接触眼睛, 引起眼睛发痒、流泪、发炎疼痛,有灼伤感,甚至引起视力模糊或失明。
• ⑴电气火灾。即由于电气设备使用不当引起的火灾。事故的主要原 因是操作人员用电不慎或操作不当,致使电气设备引发火灾事故; 供电线路老化,超负荷运行,导致线路发热,引发火灾;接头接触 不良、保险丝选用不当、发热用电器使用时被可燃物覆盖或可燃物 靠近发热体所引发的火灾;忘记关电源,或在实验过程中,人离开 实验室的时间较长,致使设备或电器通电时间过长,温度升高引发 火灾;高电压实验室电器设备发生火花或电弧、静电放电产生火花 等引发火灾。烘箱温度控制器失灵导致烘箱内被烘物品起火引发火 灾。
• 8.1.4生物安全事故
• 实验室生物安全包括操作人员自身的安全,实验室内其他人 员的安全,对环境的安全和对实验动物的安全几个方面,其 中对环境的安全影响最广泛。生物安全事故是指在对动物、 植物、微生物等生物体的研究中,由于病原体或者毒素的丢 失、泛用、转移而引发的对人类健康和自然环境所可能造成 的不安全事故。生物安全事故具有高度侵袭性、传染性、转 移性、致病性和破坏性,对人、动物构成严重威胁。
• ⑵化学药品引发的火灾。即由于化学药品的使用或者保存不当引起 的火灾。如危险化学品中的自燃品、遇水燃烧品、遇空气燃烧品、
易燃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强氧化剂等保存或操作不当均可 能引发火灾。
• ⑶其他火灾。对火源管理不善,违章用火,乱扔烟头,接触易燃物 质,引起火灾。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020年7月30日 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 综合管理
本章内容: §8.1 实验室常见安全事故的类型和成因
§8.2 化学品中毒事故的应急处理 §8.3 化学实验室一般事故的应急救援
2020年7月30日 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 综合管理
§8.1 实验室常见安全事故的类型和成因
• 实验室安全事故是指因种种不安定因素在实验室 引发的,与人们的愿望相违背,使实验操作发生 阻碍、失控、暂时或永久停止,并造成人员伤害 或财产损失的意外事故 。
纳米材料现在广泛使用,纳米材料的毒性和安全性各国正在研究和评估 中,它可能会对环境和人体健康带来不利影响。
酿成这类事故的主要原因:违反操作规程,将食物带进有毒物的实验室, 造成误食中毒;设备设施老化,存在故障或缺陷,造成有毒物质泄漏或 有毒气体排放不出,酿成中毒;管理不善,造成有毒物质散落流失。
压力气瓶遇高温或强烈碰撞引起爆炸,高压反应锅等压力容器操作 不当引发爆炸等;④粉尘爆炸。
2020年7月30日 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 综合管理
3
• 8.1.3辐射事故
• 辐射是指以电磁波和粒子向外传递的能量。看不见,摸不着。 辐射包括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对于电离辐射来讲,辐射 事故是指放射源丢失、被盗、失控,或者放射性同位素和射 线装置失控导致人员受到意外的异常照射。对于非电离辐射 来讲,危害人体机理主要是热效应、非热效应和累积效应; 损伤程度与电磁波的波长和功率有关。辐射造成人体的伤害 主要有:①短时间大剂量的照射会导致人体组织、器官的损 伤或病变;②长时间低剂量的照射有可能产生遗传效应。
• ⑵物理爆炸。由于物质的物理变化(如温度、压力、体积等变化) 引起的爆炸称为物理爆炸。这种爆炸是物质因状态或压力发生突变
等物理变化而形成的。物理爆炸前后,物质的化学成分及性质均无 变化。
• 爆炸事故多发生在具有易燃易爆物品和压力容器的实验室。酿成事 故的主要原因有:① 违反操作规程,引燃易燃物品,进而导致爆 炸;②易燃气体在空气中泄漏到一定浓度时遇明火发生爆炸;③
• 烫/冻伤事故。指实验室高温部件、高温气体、高温液体使用不慎造 成的烫伤事故或者液氮等超低温液体和干冰等造成的冻伤事故。
• 造成机电伤人事故的主要原因是:①操作不当或缺少防护,造成挤压、 甩脱和碰撞伤人;②违反操作规程或因设备设施老化而存在故障和缺 陷,造成漏电触电和电弧火花伤人;③使用不当造成高温气体、液体 或者超低温液体、固体对人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