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讲 元素与物质的分类[考纲要求] 1.了解分类法在化学科学研究和化学学习中的重要作用,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
2.了解分散系的概念、分类方法,掌握胶体的概念、重要性质及应用,掌握Fe(OH)3胶体的制备方法。
3.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考点一 物质的组成1.元素、物质及微粒间的关系(1)宏观上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微观上物质是由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构成的。
(2)元素:具有__________________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3)元素与物质的关系元素――→组成⎩⎪⎨⎪⎧单质: 的纯净物。
化合物: 的纯净物。
(4)元素在物质中的存在形态①游离态:元素以________形式存在的状态。
②化合态:元素以__________形式存在的状态。
(5)元素、物质及微粒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2.同素异形体(1)____________________叫同素异形体。
同素异形体的形成有两种方式:①原子个数 不同,如O 2和O 3;②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如金刚石和石墨。
(2)同素异形体之间的性质差异主要体现在________性质上,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属于________变化。
3.混合物和纯净物(1)纯净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混合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若不正确,说出理由。
①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有原子、分子或离子。
②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离子和原子不可以再分。
③同一种元素可能有多种不同原子,同一种原子也可能形成不同的离子。
④原子与该原子形成的离子相对质量几乎相等。
⑤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同一种物质。
⑥物质的化学性质一定是由分子保持的。
⑦质子数、中子数和电子数都相同的粒子一定是同一种粒子。
2.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吗?冰水混合物是混合物吗?考点二物质的分类1.常见物质的分类(1)对物质分类时必须指明分类的依据,如(2)熟记常见无机化合物的分类⎩⎪⎪⎪⎪⎪⎪⎪⎪⎨⎪⎪⎪⎪⎪⎪⎪⎪⎧氢化物:HCl 、H 2S 、H 2O 、NH 3等氧化物⎩⎪⎨⎪⎧不成盐氧化物:CO 、NO 等成盐氧化物⎩⎪⎨⎪⎧碱性氧化物:Na 2O 、CaO 等酸性氧化物:CO 2、P 2O 5等两性氧化物:Al 2O 3等过氧化物:Na 2O 2、H 2O 2等酸⎩⎪⎪⎨⎪⎪⎧按电离出的H+数⎩⎪⎨⎪⎧一元酸:HCl 、HNO 3等二元酸:H 2SO 4、H 2S 等三元酸:H 3PO 4等按酸根是否含氧⎩⎨⎧ 无氧酸:HCl 、H 2S 等含氧酸:HClO 4、H 2SO 4等按酸性强弱⎩⎨⎧ 强酸:HCl 、H 2SO 4、HNO 3等弱酸:CH 3COOH 、HF 等按有无挥发性⎩⎨⎧挥发性酸:HNO 3、HCl 等难挥发性酸:H 2SO 4、H 3PO 4等碱⎩⎪⎨⎪⎧按水溶性⎩⎨⎧ 可溶性碱:NaOH 、KOH 、Ba(OH)2等难溶性碱:Mg(OH)2、Cu(OH)2等按碱性强弱⎩⎨⎧ 强碱:NaOH 、Ba(OH)2、KOH 等弱碱:NH 3·H 2O 等盐⎩⎪⎨⎪⎧正盐:BaSO 4、KNO 3、NaCl 等酸式盐:NaHCO 3、KHSO 4等碱式盐:Cu 2(OH)2CO 3等复盐:KAl(SO 4)2·12H 2O 等2.化学反应的分类无机化合化学反应⎩⎪⎪⎪⎪⎨⎪⎪⎪⎪⎧按反应物、生成物种类及数目多少分为⎩⎪⎨⎪⎧按反应中 分为⎩⎪⎨⎪⎧ 离子反应非离子反应按反应中 分为⎩⎪⎨⎪⎧ 氧化还原反应非氧化还原反应按反应进行的程度和方向分为⎩⎪⎨⎪⎧按反应的能量变化分为⎩⎪⎨⎪⎧注意 判断氧化物所属类别时,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1)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但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Mn 2O 7为酸性氧化物、Al 2O 3为两性氧化物、Na 2O 2为过氧化物)。
(2)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Mn 2O 7);非金属氧化物也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CO 、NO)。
(3)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不一定都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碱(如SiO 2、Fe 2O 3)。
3.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若不正确,请简述理由。
①非金属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
②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
③金属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④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
⑤Na 2O 和Na 2O 2均能与H 2O 反应生成NaOH ,故二者都是碱性氧化物。
⑥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⑦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
4.分类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常用手段,下列分类依据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A.H2O、HCOOH、Cu2(OH)2CO3均含有氧元素,都是氧化物B.HClO、H2SO4(浓)、HNO3均具有氧化性,都是氧化性酸C.HF、CH3COOH、CH3CH2OH都易溶于水,都是电解质D.HCOOH、H2CO3、H2SO4分子中均含有两个氢原子,都是二元酸5.下表中每组均有4个选项,请从中挑选出1个选项,它跟另3个选项属于不同的分类,请将挑选出的选项的序号及挑选依据填入下表:6.(1)如果按照某种标准能将FeSO4、Na2SO3、NO划归为同一类物质,则下列物质中也能划归为此类物质的是________。
A.KMnO4B.Al2(SO4)3C.KClO3D.K2HPO4(2)现有下列五种气体:H2、O2、NO、NH3、NO2,以上气体的制备反应中,有一反应在原理上与其他反应都不能归为同一类型,请写出实验室制取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三单质、氧化物、酸、碱和盐的转化关系特别提醒物质之间是否反应,不仅与物质结构、性质有关,而且与物质所在环境有关,在研究物质性质时,要注意通性与个性之间的关系,在每条通性之外都存在个性。
备考时,注意掌握化学中Na、Mg、Al、Fe、Cu、C、Si、N、S、Cl等常见元素的单质、氧化物、酸或碱、盐之间的相互关系及每一步关系中各种可能的变化方式和方法,归纳总结物质之间不能转化的情形。
7.根据Na、S单质及其化合物的类别,完成下列标号的化学方程式。
上述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下列各组物质依次满足如图所示转化关系的是(图中箭头表示一步转化)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9.下表有三组物质,每组均有甲、乙、丙三种物质(酸、碱、盐均为溶液)。
根据该表回答问题:(1)第Ⅲ组中有一种物质能与第______组中的所有物质反应,这种物质是________。
(2)不跟第Ⅰ组任何物质发生反应的第______组物质中的________,但能与第Ⅲ组中所有物质发生反应,其化学方程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四胶体、分散系1.分散系(1)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得到的体系。
(2)分类:2.胶体的性质丁达尔效应:可见光束通过胶体时,在入射光的侧面可看见胶体中有__________________,这种现象称为丁达尔效应。
这是由胶体粒子对光线散射而形成的,在实验室里可利用该性质鉴别胶体和溶液。
3.Fe(OH)3胶体的制备向沸水中逐滴加入______________,继续煮沸至液体呈__________,停止加热,即制得Fe(OH)3胶体,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胶体是否一定是液态?胶体的丁达尔现象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11.根据所学内容填写下表空白:12.匀地分散到蒸馏水中,所形成的物质( )①是溶液 ②是胶体 ③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④能透过滤纸 ⑤不能透过滤纸 ⑥静置后,会析出黑色沉淀 A .①④⑥ B .②③④ C .②③⑤D .①③④⑥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根据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辨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应注意:升华、萃取、分液、蒸馏(分馏)、吸附、盐析、金属导电、焰色反应、电离等都归为物理变化,脱水、蛋白质变性、水解、同素异形体互变、电解、熔融盐导电、电解质溶液导电等都归为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重点内容如下图所示。
特别提醒(1)化学变化中一定存在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但存在化学键断裂或形成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金属熔化、NaCl溶于水、NaCl晶体从溶液中析出、从浓盐酸中挥发出HCl气体等中虽有化学键断裂或形成但仍属于物理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