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程设计控制程序

工程设计控制程序

工程设计控制程序1、目的对设计全过程及相关的活动进行控制,确保稳定地提供满足顾客要求和法律法规要求的设计产品。

2、范围适用于公司承接的所有工程设计项目各阶段(包括规划设计、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等)的设计过程控制。

3、职责3.1工程负责人负责本工程设计的策划和组织接口管理;3.2各设计部门负责编制本专业的设计文件;3.3专业负责人、设计人、校对人、审核人、审定人按设计计划控制各阶段设计进度和设计质量,严格控制不合格品的产生;3.4审定人负责批准设计输出文件。

4、 设计产品实现控制流程图见本程序后的附件《设计产品实现控制流程图》。

5、作业内容5. 1 设计策划5.1.1 任务下达合同签定后,计划经营室填写《设计任务安排通知单》并连同相关资料交工程负责人。

5.1.2 设计策划根据合同的技术要求,由总师办任命批准工程负责人,工程负责人负责设计策划,明确所需的专业、各专业负责人、设计人、校对人、审核人和审定人,并根据合同规定的设计内容、设计阶段进度等,编制《设计计划表》。

主要内容包括:(a)确定主要的的人员配置;(b)工程项目各专业主要设计内容;(c)规定总进度的安排;(d)明确各设计阶段的评审、验证、确认和交付的时间安排。

5.1.3 《设计计划表》经总师办批准后下达,工程负责人组织相关设计人员实施。

各有关设计分部和人员配合工程负责人定期检查设计计划的实施情况。

5.1.4 随着工程设计的进展,必要时,可对设计计划进行修订,并通知有关部门和人员,按修订确认后的设计计划执行。

5.1.5组织和技术接口5.1.5.1 计划经营室负责外部接口,由工程负责人协助计划经营室与顾客进行技术洽谈和处理技术问题。

5.1.5.2 总师室负责内部组织接口,规定专业分工及责任,规定各阶段设计成果的深度规定,各专业统一技术措施,园林景观设计校审提纲、园林景观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及各专业的必须计算的项目内容和范围。

5.1.5.3工程负责人负责技术接口,组织实施合同,协调各专业之间的重大技术问题和各专业的工作协调。

5.1.5.4 对需分包的设计项目应由工程负责人根据总师室已确定的合格分包方选择合适的单位,按《采购控制程序》执行。

5.1.5.5 各设计分部在提出资料前和专业设计完工前组织校对、审核及各分部接管项目的审定。

各专业间的技术接口按《设计专业互提资料和图纸会签规定》和《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的规定》(建质[2006]216号)执行。

5.1.5.6总师室组织对设计质量抽查、质量考核和质量分析,按照《监测控制程序》执行,负责组织工程设计质量系数评定,填写《工程设计质量评定表》。

5.2设计输入5.2.1工程负责人负责组织确定工程设计输入,并填写《设计输入评审表》,工程设计输入一般包括:(a)合同要求、工程项目的功能和性能要求,如:工程类别、规模等;(b)设计基础资料,如:现状地形图、红线图、地质勘测报告、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以及该工程设计项目所必需的其他相关资料等。

(c)本项目或本专业执行的法规和标准规范;(d)工程设计文件目录、工程设计文件深度要求,遵照国家《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建质[2006]216号)的要求和公司内部文件《园林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

适用时,以前类似工程设计提供的经验;(e)工程设计分部必需的其它要求等。

5.2.2工程负责人应组织有关人员对设计输入进行评审,以确保输入是充分与适宜的,输入要求应完整、清楚,并且不能相互矛盾。

5.3设计输出5.3.1在进行设计评审和设计验证之前,设计人员必须完成合同所需的设计文件,包括设计文件目录、设计说明、设计图纸、采购文件、计算书、检验标准(如施工验收规范)。

5.3.2设计输出必须满足设计输入的要求,并符合设计标准、规范、规定及有关法规的要求。

设计产品标识的内容包括:(a)设计文件和图纸符合深度格式、设计图纸图标的规定;(b)设计文件和图纸上加盖规定的有效印章;(c)设计文件和图纸上签署了有资格人员的姓名、日期等;(d)设计文件和图纸有编号,图标上填写图名标题。

5.3.3输出文件内容和深度按国家《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建质[2006]216号)和公司内部文件《园林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执行;5.3.4各专业的设计输出文件和工程设计预算,需按计划经校对、审核及审定,校对按照《设计文件校审提纲》执行,并填写《设计文件校审记录单》,校审人需签署姓名及日期。

5.3.5项目的设计输出文件由总工程师审核,审核意见需填写《设计文件校审记录单》。

5.3.6各专业的计算采用《计算书》,经校对后按规定归档。

5.3.7各专业的输出图纸晒图前,填写《出图报告单》,并汇总其他资料归档。

5.3.8 工程负责人负责对设计产品进行防护,并及时交付给顾客。

(a)办公室对工程负责人移交的工程设计资料归档管理,按《质量记录控制程序》执行。

(b)总师办签发《出图报告单》,交由办公室负责晒图、复印及装订,质量要符合《设计产品质量要求》。

(c)计划经营室签发《出图报告单》后,办公室将晒图、复印及装订后的设计成品交付给顾客,并要求顾客在《设计产品交付签收单》上签收。

(d)对计算机内保存的设计文件图纸,由办公室按《计算机管理办法》进行管理。

5.4设计评审5.4.1设计评审由总师室选择在工程设计的规划设计、方案设计、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的适当阶段进行,以评价设计满足质量要求的能力。

对扩初和施工图的评审原则上按照校审程序执行,即校审过程视为扩初和施工图的评审过程。

5.4.2工程设计的设计评审通常采用会议方式或会签的方式进行。

对设计规划和方案评审的内容结果及需采取的措施均应填写《设计评审记录表》,设计评审的结论由组织设计评审的主持人签署,工程负责人组织实施,总工负责确认。

5.5设计验证5.5.1各专业设计人员应按照设计策划对设计文件进行验证,设计验证一般以对设计文件进行校对、审核和审定的方式进行,校审人员应执行《设计文件校审提纲》的规定,以确保设计输出满足该设计阶段输入的要求,校审的记录及任何必要的措施应详细填写《设计文件校审记录单》。

5.5.2必要时可采用变换方法进行计算、与已证实的类似设计的成果相比较、试验和设计输出结果的评审等方式,以提供充分的客观证据,认定对规定要求已得到满足。

5.5.3对确定设计方案有重要影响的结构计算结果,必要时由总师室确定专业设计人员是否采用第二种计算方法(含软件)进行验算,校审人员进行复核,验算结果和复核意见均应有记录。

5.5.4对新设计的工程项目,必要时专业设计人员可与成功的类似设计比较,进行设计验证,验证应形成记录,验证结论要进行审核。

5.5.5在合同要求并且顾客给予时间保证的情况下,设计人员可采取试验的方式进行验证,如进行工程结构试验、建筑材料实验。

5.6设计确认5.6.1设计确认应在成功的设计评审、验证后进行,以确保设计成品符合顾客要求。

5.6.2工程设计的方案设计,以顾客/政府组织的设计评审为其设计确认。

5.6.3当顾客在合同中规定要进行设计审查时,该设计审查即为设计确认。

5.6.4有关专业部门确定的初步设计审批为其设计确认。

5.6.5具备资格的专业设计机构进行的施工图审查和顾客组织的施工图会审活动为其设计确认方式。

5.6.6公司委派能胜任的人员参加设计确认活动,设计确认结果及任何必要的措施应予以记录并予以归档保存。

5.7.设计更改5.7.1当发生下列情况时,需进行设计更改:(a)设计原始资料发生变化或顾客要求设计更改时;(b)某一设计工种的设计更改引起相关的设计必须更改时;(c)内部或外部设计评审要求设计更改时;(d)设计验证证明设计有误时;(e)施工、安装或运行方式的变化要求设计更改时。

5.7.2设计原始资料或顾客要求发生变化引起设计更改时,由工程负责人组织各相关专业实施更改。

5.7.3某一专业的设计更改经总工程师批准后,相关人员实施。

5.7.4内部或外部设计评审要求设计更改时,由工程负责人组织各专业实施。

5.7.5设计验证要求的设计更改,由专业设计人员根据验证记录的要求实施。

5.7.6因施工、安装或运行方式的变化引起的更改,由施工、安装单位提出设计更改联系单,由总工程师批准后组织相关专业实施;5.7.7设计图纸修改或填写《施工图纸修改联系单》时,需经总工程师审核后发送顾客实施。

5.8设计后期服务5.8.1设计后期服务工作包括施工图设计交底、验槽、施工配合、竣工验收和回访。

5.8.2施工图交底由工程负责人组织,安排原主要设计人员参加,并按《工程设计控制程序》执行。

5.8.3工程施工开挖地基时,根据顾客要求,派出结构设计人员会同勘测单位参加验槽,核对基坑是否符合设计输入要求。

当地质情况发生变化时,结构设计人员会同勘测单位制定对策或顾客确认后按规定程序修改设计。

5.8.4根据现场施工实际情况或顾客要求,由工程负责人安排设计人员现场服务,配合施工单位工作,对产生的技术问题予以解决。

产生的设计更改,按《工程设计控制程序》规定执行更改。

5.8.5在接到工程验收通知后,对重点项目由总工程师带队参加验收,一般项目由工程负责人带队参加验收。

参加验收时要收集有关验收资料、对设计的评价和意见、设计质量信息等。

验收后由工程负责人协助顾客处理验收提出的遗留问题。

5.8.6由计划经营室组织总师室、公司领导对顾客进行回访,对顾客满意度的信息填写《顾客满意度调查表》并调查顾客对公司的评价。

5.9设计产生质量记录和设计文件归档按《质量记录控制程序》执行。

6、相关文件文件编号6.1《质量记录控制程序》 QP—026.2《采购控制程序》 QP—066.3《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的规定》建质[2006]216号6.4《园林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内部文件6.5《设计专业互提资料和图纸会签规定》 QT—066.6《设计文件校审提纲》 QT—076.7《施工图交底纲要》 QT—086.8《与顾客有关的过程控制程序》 QP—046.9 《监测控制程序》 QP-086.10《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QP-096.11《计算机管理办法》 QT—056.12《设计文件格式与编号规定》 QT—096.13《设计产品质量要求》 QT—107、质量记录记录编号7.1 《设计任务安排通知单》 QR—7.3—01 7.2《顾客提供资料记录》 QR—7.3—02 7.3《设计输入评审表》 QR—7.3—03 7.4《设计评审记录表》 QR—7.3—04 7.5《设计文件校审记录单》 QR—7.3—05 7.6《出图报告单》 QR—7.3—067.7《施工图纸修改联系单》 QR—7.3—07 7.8《计算书》 QR—7.3—087.9《设计产品交付签收单》 QR—7.3—09 7.10《顾客满意度调查表》 QR—8.2—01 7.11《工程设计质量评定表》QR—8.2—0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