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经济法概述
经 济 法
主讲人 秦晓琼 QQ 653955939
序
言
我们国家正在从“法制”社会走向“法治” 我们国家正在从“法制”社会走向“法治” 社会: 社会 “法制”与“法治 是什么关系? 法制” 法治”是什么关系 是什么关系? 法制 市场经济应该是“法制”还是“法治”经济? 市场经济应该是“法制”还是“法治”经济? 为什么要学习经济法? 为什么要学习经济法?
(三)市场规制法律制度
是指国家在调整市场关系的过程中, 是指国家在调整市场关系的过程中,为维护公平有 序的市场秩序,降低交易风险和费用, 序的市场秩序,降低交易风险和费用,提高经济效 益而制定的法律制度。 益而制定的法律制度。 市场运行法可包括: 市场运行法可包括: (1)调整协作关系的立法:合同法律、法规,票 )调整协作关系的立法:合同法律、法规, 据法、信托法。 据法、信托法。 (2)调整竞争关系的立法:反垄断法,反不正当 )调整竞争关系的立法:反垄断法, 竞争法等。 竞争法等。 (3)保护性立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保护性立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4)产品技术质量立法:产品质量法,标准化法, )产品技术质量立法:产品质量法,标准化法, 计量法。 计量法。
问题:“法制”与“法治”是什么关系
“法制”是建立规则,“法治”是要在规则下进行。 法制是法治的基础,因为法治必须以健全、完善的法律制度 为前提,没有法制,法治就无从谈起。 法治是法制的民主化,或民主的法制化。法治的核心是让权 力服从于法律;法治的理想是让每个人都有机会均等;法治 社会的成熟在于法制的深入人心,在于法律被每一位公民所 掌握。 因此建立法治社会的首要环节,就是要求每一位公民学法、 知法、守法、用法。
代理
代理的概念 代理的适用范围:公民之间 法人之间 公民和法人 之间 代理适用范围的限制性规定 代理的种类:委托代理 法定代理 指定代理 代理权的行使 无权代理 表见代理 见书案例
(一)市场主体法律制度
主要包括国家对各类经济主体的资格条件、 主要包括国家对各类经济主体的资格条件、 法律地位、责任形式、权利义务及其对内对外 法律地位、责任形式、 关系的规定等。 关系的规定等。 市场主体法包括: 市场主体法包括: 公司法律制度、合伙企业法律制度、 公司法律制度、合伙企业法律制度、个人独资 企业法律制度、外商投资企业法律制度等。 企业法律制度、外商投资企业法律制度等。
(二)宏观调控法律制度
是指国家对国民经济的总体运行状况和有关国计民生的 重要经济因素实行全局性管理、协调的法律制度。 重要经济因素实行全局性管理、协调的法律制度。 宏观调控是指调控主体从社会公共利益出发 是指调控主体从社会公共利益出发, 宏观调控是指调控主体从社会公共利益出发,实现宏观 经济总量的基本平衡和经济结构的优化, 经济总量的基本平衡和经济结构的优化,引导国民经济 持续、健康、协调发展, 持续、健康、协调发展,对国民经济所进行的总体调节 和控制。 和控制。 宏观调控法必要性:市场调节具有盲目性、自发性、 宏观调控法必要性:市场调节具有盲目性、自发性、滞 后性;不能解决长远的、全局的、社会公共利益的问题。 后性;不能解决长远的、全局的、社会公共利益的问题。 包括计划、财政、金融、税收、物价等方面的调节。 包括计划、财政、金融、税收、物价等方面的调节。通 过经济杠杆,实现总量和结构平衡,以保障经济持续、 过经济杠杆,实现总量和结构平衡,以保障经济持续、 协调发展。 如计划法、价格法、金融法、环境保护法、 协调发展。 如计划法、价格法、金融法、环境保护法、 自然资源法。 自然资源法。
案例分析
李某的父亲生前是一个集邮爱好者,去世时还留有几本邮票。 李某对邮票从不感兴趣,李某觉得这些邮票不好处理。一日, 李某的朋友刘某来吃饭,无意间发现了这几本邮票,刘某也 是一集邮爱好者,他随即表示愿意全部购买,最后以5000元 的价格将邮票全部拿走,李某对这一价格也比较满意。事过 不久,李某从父亲生前的一朋友处得知,他父亲所留的邮票 中,有5张相当珍贵,可能每张都值5000元;同时另一同事 告诉他,刘某正在寻找买主。李某立即找到刘某,要求退还 刘某的5000元钱。取回邮票,但刘某坚决不同意。双方协商 不成,李某诉至法院,要求撤销合同,返还邮票。 [问题] 1.李某与刘某间买卖邮票的行为的效力如何? 2.法院应如何对待李某的请求?
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我们的国家正在从“法制”社会走向“法治”社会。 法制是指法律制度,是相对于经济制度、政治制度 和文化制度而言的。包括立法、司法、执法和守法 制度,使社会有法可依。 法治是指法律的统治,是相对于“人治”而言的。 是指立法、司法、行政及其他机构都要服从于法律 的规则,使社会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经济法的主要内容: 经济法的主要内容:
(一)市场主体管理法 (二)市场行为管理法 (三)市场秩序管理法 (四)国家宏观调控法 (五)市场经济纠纷解决法
经济法的本质与基本原则
经济法的本质:是统治阶级在一定的经济领 域中的法律体现。 经济法的基本原则: 遵循客观规律原则 维护公平竞争原则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原则 市场机制与国家宏观调控相结合的原则
案例分析
1998年4月肖某受张某委托去某房地产公司看房, 看中一套商品房,即以张某代理人的身份与该房地 产公司签订了一份《内销商品房认购书》,并代缴 定金10000元。肖某在《认购书》代理人一栏中签 了名,但张某未在认购书上签名,也没有盖章。张 某实地看房后对该房屋结构不满意,便和肖某一起 向房地产公司要求解除《认购书》并返还定金。但 遭到房地产公司拒绝。经多次交涉,均无结果,张 某、肖某便诉至法院。 问题:1、该行为属于什么性质的法律行为? 2、该代理行为是否有效?
我国经济法的主体包括以下几类: 我国经济法的主体包括以下几类:
1、国家与国家机关 、 作为经济法主体的国家机关主要是国家行政 管理机关中的经济管理机关 经济管理机关。 管理机关中的经济管理机关。 它们依照法律规定, 它们依照法律规定,代表国家行使管理社会 经济的职能,在通过实施行政的、 经济的职能,在通过实施行政的、经济的和 法律的手段来调节和控制社会经济活动中, 法律的手段来调节和控制社会经济活动中, 同社会组织和公民之间形成一种具有命令与 服从、领导与被领导、 服从、领导与被领导、管理与被管理性质的 经济法律关系。 经济法律关系。
(四)社会保障法律制度
是指国家为实现社会正义与公平, 是指国家为实现社会正义与公平,推进社会整体福 走向共同富裕,在调整就业、失业、教育、 利、走向共同富裕,在调整就业、失业、教育、培 养老、医疗、工伤、 训、养老、医疗、工伤、救济等方面活动时所制定 的法律制度。 的法律制度。 社会保障法从一定意义上说是一种收入分配的社会 调节法。 调节法。 一般包括劳动就业、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 一般包括劳动就业、社会保险、社会救助、 利等方面。 利等方面。 社会保障的城乡差别) (社会保障的城乡差别)
第三节 民事法律行为与代理
民事法律行为的概念 民事法律行为的特征 民事法律行为的分类 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要件 附条件和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 无效的民事行为 可变更、可撤销的本镇的啤酒厂做临时工,每 月有600元的收入。为了上班方便,张某在镇里租 了一间房。7月份,张某未经其父母同意,欲花500 元钱从李某处买一台旧彩电,此事遭到了其父母的 强烈反对,但李某还是买了下来。同年10月,张某 因患精神分裂症丧失了民事行为能力。随后,其父 找到李某,认为他们之间的买卖无效,要求李某返 还钱款,拿走彩电。 问题:1、此买卖是否有效? 2、分析本案中买卖关系的构成要素?
经济法律关系主体的特征: 经济法律关系主体的特征:
国家及其经济管理机关具有主导性。 国家及其经济管理机关具有主导性。 经济组织和公民具有独立性(个人、 经济组织和公民具有独立性(个人、企业事 业单位不是附属)。 业单位不是附属)。 主体的法定性( 参与、 参与、 主体的法定性(who参与、when参与、how 参与 参与 参与法定)。 参与法定)。
第二节 经济法律关系
经济法律关系的概念 经济法律关系的三个要素:主体 内容 客体 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参加经济法律关系, 依法享有经济权利、承担经济义务的当事人 经济法律关系的内容:主体享有的经济权利 和承担的经济义务 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物 经济行为 知识产 品
经济法律关系运行过程
经济法律关系的发生:指在经济法律关系主体之间 形成一定的经济权利和经济义务关系。 经济法律关系的变更:指经济法律关系主体、内容 或客体的变化。 经济法律关系的终止:指经济法律关系主体之间的 经济权利和经济义务关系的消失。
一、经济法律关系的构成
经济法律关系主体、 经济法律关系主体、内容和客体
(一)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
即经济法主体,是指经济法律关系的参加者, 即经济法主体,是指经济法律关系的参加者, 即参加经济管理、 即参加经济管理、经济协作和经济组织内部 活动,并依法享有经济权利、 活动,并依法享有经济权利、承担经济义务 的当事人。 的当事人。
讨论:市场经济应该是“法制”经济 还是“法治”经济
市场经济是自由经济? 市场经济是开放经济? 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 市场经济是可控经济?
第一章 经济法概述
第一节 经济法概述
概念:经济法是国家从整体经济发展的角度, 概念:经济法是国家从整体经济发展的角度,对具有社会公 共性的经济活动进行干预、管理和调控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共性的经济活动进行干预、管理和调控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调整对象: 调整对象: (一)经济组织内部的经济关系 (二)国家对经济组织市场交易过程进行干预发生的经济关 系 (三)维护公平竞争关系 (四)国家在经济调控中发生的经济关系
2.经济组织和其他社会组织 . 企业等法人、非法人经济组织、其他社会组织) (企业等法人、非法人经济组织、其他社会组织)
经济组织——是拥有土地、劳动者和资金,自主地 是拥有土地、劳动者和资金, 经济组织 是拥有土地 从事经济活动的、 从事经济活动的、实行独立经济核算的生产经营单 如公司、全民、集体、外资、合伙、 位。如公司、全民、集体、外资、合伙、独资企业 其他社会组织——主要是由国家财政预算拨款,不 主要是由国家财政预算拨款, 其他社会组织 主要是由国家财政预算拨款 以营利为目的, 以营利为目的,但参加特定的经济法律关系的事业 单位、社会团体和群众组织。 单位、社会团体和群众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