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生物必修三课件:4.2 种群数量的变化生物优质公开课

人教版生物必修三课件:4.2 种群数量的变化生物优质公开课

对于草地贪夜蛾 应该采取怎样的 措施来防治,减 少它们的数量呢?
本节聚焦
• 1、怎样建构种群数量增长的模型? • 2、种群的数量是怎样变化的? • 3、什么是环境容纳量?如何利用K值? • 4、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有哪些?
一、建构种群在,有些细菌的大量繁殖会导 致疾病。假如现有一种细菌,在适宜的温度、湿度等环境下,每20min 左右通过分裂繁殖一代。 ①细菌的增殖方式是怎样的? 二分裂 ②每20分钟分裂一次,细菌怎样增殖?
一、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
1.数学模型: 是用来描述一个系统或它的性质的数学形式。
公式:精确不直观
2.数学模型的表现形式
曲线图:直观不精确
Nn=2n
时 间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160 180 细菌数量 2 4 8 16 32 64 128 256 512
3.建构数学模型的意义: 描述、解释和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
0.5ml培养液 5只大草履虫
每隔 24小时
统计一次大草履虫数量
大草履虫
2、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
高斯对大草履虫种群研究的实验
高斯(Gause,1934)把5个大草履虫置于0.5mL的 培养液中,每隔24小时统计一次数据,经过反复实验, 结果如下:
时间(天) 0 1 2 3 4 5 6
种群数量(个) 5 20 137 319 369 375 365
种栽培,由于没有相克物种,生长气 候适宜,水体营养丰富,遂大量繁殖。 现已对数十个国家造成危害。
零散→泛生
二、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和“S”型曲线
绘出上述实例中相关生物的增长曲线示意图:
野兔种群数量增长曲线
水葫芦种群数量增长曲线
细菌种群数量增长曲线
二、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和“S”型曲线
对比、总结、归纳J型曲线生长模式实现的四个理想条件:
模型准备
在资源和空间无限的环境中, 细菌种群的增长不会受种群密 度增加的影响
Nn=2n N代表细菌数量n表示第几代
推出合理的假设
根据实验数据,用 适当的数学形式对事物 的性质进行表达
观察、统计细菌的数量,对自 己建立的模型进行检验或修正
通过进一步实验或观察等 对模型进行检验或修正
模型假设 模型建立 模型修正
【建立模型】t年后的种群数量为:
【适用情形】 在实验室条件下、迁入新环境最初一段时间
增长率= =
出今生年率数-量死-亡去率年数量增长速率=
去年数量
λ-1
增长个体数
增长个数所用的时间
N0
对“λ”的 理解
Nt=N0λt,λ代表种群数量增长倍数,不是增长率。
λ>1时, 种群密度增大;
λ=1时, 种群密度保持稳定;
时 间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160 180
细菌数量 2 4 8 16 32 64 128 256 512
③如果我们用N表示细菌数量,n表示细菌繁 殖的代数,写出计算细菌种群数量的公式?
Nn=2n
一、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
②每20分钟分裂一次,细菌怎样增殖?
时 间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160 180
存在环境阻力———
种群密度 该种群的
(现实状态)——食物等 和 总是
,当
时,种内竞争不断加剧,捕食者数量不断增加,导致
,死亡率 。
当出生率与死亡率相等时,种群的增长就会停止,有时会稳定 在一定的水平。
2、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
高斯对大草履虫种群研究的实验
高斯(Gause,1934)把5个大草履虫置于0.5mL的培养液中,每隔 24小时统计一次数据,经过反复实验,结果如下:
细菌数量 2 4 8 16 32 64 128 256 512
③如果我们用N表示细菌数量,n表示细菌繁 殖的代数,写出计算细菌种群数量的公式?
Nn=2n
④利用表格中的数据在坐标中画出细菌增长 的曲线。(横轴为时间,纵轴为细菌数量)
一、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
数学模型是用来描述一个系统或它的性质的数学形式。
第二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
温故知新 种群各数量特征之间的关系
迁入率和迁出率
决定
预测 年龄组成
种群数量
影响 性别比例
影响出生率 和死亡率
(种群密度)
决定
影响出生率
出生率和死亡率
“沙漠蝗”没到,“幺蛾子”来了
2020年3月5日,据央视新闻报道,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司长潘 文博表示,草地贪夜蛾已入侵我国。该害虫原分布于美洲,2016年入侵 非洲,继而随着季风扩散至亚洲南部。2019年初,云南首次发现草地贪 夜蛾,数月后即覆盖我国18个省区市。该害虫一旦成灾可造成玉米减产 20%以上,严重时可致绝收,堪称玉米克星。
思考:
λ<1时, 种群密度减小。
“J”型曲线要想 种群数量的增大,
λ应满足什么条件?
增长率= 出生率-死亡率 = 今年数量-去年数量 去年数量
λ= 今年数量
去年数量
λ>1
达尔文估计,一对大象,如果保证食物和其他条件,在没有其他生 物或天敌危害的情况下,740~750年后就可以繁殖成具有19000000个个 体的巨大种群,但是这一现象并没有在自然界中发生。
野兔
水葫芦
没有鹰等天敌
没有相克的生物
温度湿度适宜
气候有利生长
茂盛的牧草
水体营养丰富
野外生存空间大
岛屿面积宽广
没有天敌
气候适宜
食物充足
空间充足
1、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
【产生条件】理想状态——食物充足,空间不限, 环境适宜,没有天敌(环境资源无限)等;
【模型假设】用N0表示某种群的起始数量,t表示时间,Nt表示t年后该种群 的数量,λ表示该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倍数。
❖ 种群数量变化的类型:
增长
“J”型曲线 “S”型曲线
波动
下降等
二、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和“S”型曲线
1859年,24只欧洲野兔
实 从英国带到了澳大利亚。这 例 里野外生存空间宽敞,有茂 一 盛的牧草,土壤疏松,没有
鹰等天敌。不到100年,兔子 的数量达到6 亿只以上。
实例二:水葫芦原产于南美,后被引
步骤 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细菌每20min分裂一次
资源和空间无限时,细菌种群的增长不受种群密 度增加的影响
建立模型
函数式:
曲线图:
Nn=2n
(N为细菌数量;n表示第几代)
检验或修正 观察、统计细菌数量对模型进行检验或修正
建立数学模型一般包括以下步骤:
研究实例
研究方法
细菌每20min分裂一次
研究对象,提出问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