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注会学习计划

注会学习计划

注会学习计划ok3w_ads(“s004”);ok3w_ads(“s005”);篇一:注会学习计划完整版09级会计六班注册会计师(CPA)交流小组成立策划案(修正版2)一、成立宗旨本小组以学习注册会计各门课程为主要目标,各成员采取自愿原则加入,并结合网校(冬奥会计在线、中华会计网校)的课程并为自学学习注册会计课程提供一个相互交流、相互激励的平台,通过注册会计师考试是我们的终极目标。

二、注会简介1、注册会计师简介注册会计师(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是指取得注册会计师证书并在会计师事务所执业的人员,英文全称,简称为CPA,指的是从事社会审计/中介审计/独立审计的专业人士。

2、注册会计师考试简介注册会计师考试科目为《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经济法》、《税法》、《战略与风险管理》。

至2007年底,累计已有近14万名考生通过全部科目的考试。

专业阶段考试设: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经济法、税法6个科目;综合阶段考试设职业能力综合测试1个科目。

考试时间一般安排在每年9月份,第一阶段的单科合格成绩5年有效,对在连续5年内取得第一阶段6个科目合格成绩的考生,发放专业阶段合格证,第二阶段考试科目应在取得专业阶段合格证后5年内完成,对取得第二阶段考试合格成绩的考生,发放全科合格证,考试实行轮流作废制。

3、注册会计师考试调查(摘自中华会计网校)图一图二调查数据显示:31.03%的考生是新考生,57.21%的考生考试经验是1~4年,5年以上的老考生占到10.76%,参与调查的老考生平均考试经验为3年;而计划3年通过注会考试的被调查者占到47.24%。

可见大部分考生已经将3年作为通过注会考试是最佳年限。

同时,从历届通过注会考试的老学员的考试经验来看,计划3年通过是比较合理的。

从数据中,可以看出每年新参加注会考试的考生占的比例最大,新制度改革后,注会分为专业阶段和综合阶段两个考试阶段,更增加了注会的挑战性。

从某种程度上看,注会专业阶段对基本知识、理论的掌握要求有所提高,综合阶段强化了对实务工作能力的考核,两个层级的考试制度考核重点更加明确。

因此综合考虑看,建议新考生每年至少应该报考三科,两年内通过专业阶段考试,尤其是在校生和年龄在三十岁以下的在职人员。

对于年龄在三十岁以上的在职人员,由于工作经验比较丰富,所以报考上注意结合本职工作,三年通过也很有可能。

4、注会未来发展前景预测。

图三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统计,2009年注册会计师报名人数共有55.6万余人报名参加考试,可见注会考试备受广大考生青睐.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注会行业在一天天发展壮大。

根据财政部部长谢旭人先生2009年10月9日在全国会计领军(后备)人才第四期联合集中培训上提做演讲时提供的官方数据,全国已有会计人员约1350万人,其中初级会计人员243万人、中级会计师122万人,注册会计师约 15万人,高级会计师8万多人;而根据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需要,巨大的人才需求缺口,使注册会计师成为我国炙手可热的人才,尤其是熟知专业业务和国际事务的注册会计师。

所以说注会行业不仅发展很快,而且前景广阔。

三、在校生考注册会计师考试优势劣势优势:1、在校生有良好的学习环境,已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相互学习,相互促进。

2、在校生可利用资源充分,包括老师、学长、专业课基础……3、在校生有良好的心态、没有来自工作、家庭的压力。

4、在校生上网校有良好的条件(网络的普及和可应用程度)。

5、从今年我们会计学院的课程安排来看,相对往年,我们有更充足的时间来准备考试。

(最实质性的课程就是高级财务会计、正好和我们注会会计形成相互促进作用,其他学科则较为简单)6、从年龄上来看,在校生有很大的优势。

7、图四从上面的调查数据可以看出,被调查者年龄在23~40岁之间占到86.79%,其中23岁——30岁的人群所占比例稍高一些,30岁——40岁的人群比例相对低些,可见23岁——40岁这部分人群一般处于职业发展期,要求提高自身专业能力与谋求进一步发展,注会成了这部分人的主要选择;而从三十岁到四十岁占据到考生的41.77%,可以看出虽然职业已经趋于稳定,但是这部分考生仍然有很多人选择考取注会,充分说明注会在职业进一步提升方面的作用劣势1、学习动力不强,暂时没有外界工作、生活的压力,没有动力的支撑,很难坚持下去。

2、在校生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很难有一个全面的规划。

2、在校生自制力较差,由于学习压力较轻,长期以来形成懒散的学习习惯成为学习的最大障碍。

3、在校生没有充分规划好自己的考试时间,导致考试时间重叠,很难做到全面复习,备战考试。

4、在校生不能系统全面的把握注册会计师的考点、难点从而进行有效的学习。

5、相对于网校统计的大多数人的学习进度,我们至少已经落后一轮半的学习进度 (一个半月)6、从报考群体来看,会计专业人数占绝大多数,反而面临着更大的竞争。

图五从被调查者的专业背景看,会计以及会计相关专业人员占据到66.7%,其他非会计专业占据33.3%,说明注会考试不仅受到会计及会计相关专业人员的青睐,同时也得到了非会计人士的追捧。

从不同地区来看,广东省属于社会的前沿阵地,竞争相对激烈,报考注会的人群中,位居首位,其次是江苏省,再次是北京市和山东省。

从考试群体中我们发现女性群体占到67%,男性群体虽然比较少,但是面临的发展空间和竞争能力看要稍好。

(摘自中华会计网校)四、各阶段计划(参考网校计划)本计划以2011年4月7——2011年9月10为计划区间,共分五轮,三个学习阶段(基础阶段、强化阶段、冲刺阶段)。

以会计、经济法、税法为学习课程。

(本计划仅供参考具体计划由自己制定)第一阶段:(第一轮、第二轮)以课本和网校基础班课程为主。

第一轮以会计为主(3月7日—4月10日)会计使用课件:东奥会计在线2011年周春利预科班、2010年张志凤基础班。

学习重点:以课本基础知识为主,吃透课件上的全部内容。

本科目共26章,其中按我们学校的课程安排中级财务会计共占前12章,高级财务会计共占后14章,属于注册会计师考试中难度较大的科目。

第二轮:一(报考三门学习建议会计使用课件:东奥会计在线2011年周春利预科班2010年张志凤基础班税法使用课件:中华会计网校2010年叶青基础班学习重点:会计以课件和课本为基础,并完成轻松过关一的习题。

税法以课本基础知识为主,吃透课件上的全部知识。

二、报考两门学习建议(参考网校计划)1、会计使用课件:东奥2011年周春利预科班2010年张志凤基础班。

经济法使用课件:东奥2011年黄洁洵预科班预科班课件2010年郭守杰基础班课件。

2、学习重点:会计以课件和课本为基础,并完成轻松过关一的习题。

经济法以课本基础第二阶段(第三轮、第四轮)第三阶段(第五轮)五:学习原则1、大家采用自愿原则共同学习注册会计师课程,具体时间由自己按自己的计划制定。

2、大家安排好自己的学习计划,并定期讨论学习中的难点,并交流学习经验。

3、本小组只接纳有特别强烈的考取注册会计师意向的同学,若想参加请尽快请联系我们。

篇二:cpa学习计划一年过六门江湖规矩先报分:会计83 审计63 财管 76 经济法 84 战略风险73 税法 78 总分457楼主没有参加任何辅导班,因此也就没有资格申请什么奖学金。

如果楼主参加的话,那么这个总分在中华的排行榜上可以排第一,在东奥的排行榜上排第四。

楼主本科学的中文,硕士学的法律,现在研二。

在考注会以前,已经五年没摸过数学了,高中数学中等。

因此,文科的同学请放心,数学不好的同学请放心。

楼主本文,先以时间顺序叙述复习进程,然后再分科目叙述,最后陈述对一些具体问题的看法。

-----------------------------------华丽的分割线--------------------------------------- 下面开始时间叙述复习过程: 首先,一句话总结:战略上是坚持,战术上是重复。

过的诀窍只有一点,那就是“坚持到底”。

至于所花的时间,按小时计大概1500小时(以前看过的某帖,那位前辈也是1500小时),按月份计大概6个月。

2012年1月。

在论坛看看前辈的经验贴,下载下载音频讲义等资料。

平均学习时间,0。

2月。

寒假在家对着讲义把张志凤的基础班录音听了一遍,听的效果大概就是弄懂了“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这句神语吧。

因此,非专业的童鞋不要急,开头大家都不懂的。

平均学习时间,2小时。

3月,回校。

又听了一遍张志凤基础班,顺带做了轻1的会计,但是还是没有听懂啊。

轻1的正确率大概在45%左右。

论坛里有大神说轻1比较简单的时候,当时我就震惊了。

于是,转变方法,不听张志凤了。

我把郭建华的强化班,打印了出来。

然后,仅仅看讲义,并且在第二遍看的时候做讲义上的例题。

每道例题都做。

一开始不会做就看,再后来模范,最后自己就可以做一点了。

这样子干完后,楼主买了本梦想成真的《经典题解》。

平均学习时间,8小时。

4月。

做了一遍梦想成真的《经典题解》,会计的水平就上去了。

与此同时,楼主把税法的录音听了一遍,听的是东奥的刘颖基础班。

平均学习时间,9小时。

5月。

前半月,一边复习会计,继续看郭建华的强化班,第三次做上面的例题;另一边,打印税法讲义,做上面的例题。

但是,那啥,楼主做的是中华的叶青的强化班。

为什么,因为叶青的强化班打印出来比较薄。

后半月,不复习会计了,做轻1的税法习题。

然后开始听审计录音,听的是中华的刘圣妮基础班,做轻1的审计习题。

平均学习时间,9小时。

6月。

没复习。

楼主月底期末考试,八门必修课全部闭卷,70分算及格,必修课挂两门就强制退学。

楼主慌啊,一学期没学习,别到时候挂啊。

然后,就一直在复习本专业的法律,没看注会。

平均学习时间,0。

7月。

复习税法,看讲义,第二遍做轻1的习题。

复习会计,做轻2习题,客观题正确率55%。

因为是非专业,一个月没看,忘的比较多,加上中华和东奥的出题思路不一样,很多题不会做了。

听财管的录音,听的闫华红,但是没听懂。

听了大概一半吧,实在听不下去了。

这时候就像会计的时候一样,我想起了换个老师。

打印了陈华亭的财管,没听录音,直接看讲义和做例题。

看一章讲义,做一章轻1的习题,但是做的很吃力。

楼主那时候很忧伤。

觉得自己考得太多,作为非专业目标过大,楼主那时候想啊要是不考六门只考三门,那该多好。

但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平均学习时间,8小时。

(这个月特殊,每天其实大概有10小时学习时间,但是中间有同学来北京,我陪她逛了一周)。

8月。

复习审计,看刘圣妮的讲义,做轻2习题,客观题正确率70%。

复习财管,做轻2习题,客观题正确率60%。

复习税法,做轻2习题,客观题正确率65%。

主观题能做的做做,不会做的就看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