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林木育种学:绪论

林木育种学:绪论


(三)林木良种的巨大增产潜力
针叶树种
火炬松、辐射松(优良无性系、家系) Δ 50%以上↑ 落叶松 (优良种源) Δ 30%-50% ↑
阔叶树种
桉树新品种、三倍体白杨 (年木材生产量)>30m3/hm2 白桦优良种源 Δ 30%以上
人工林
轮伐期缩短 1/3-1/2 产量提高 20%-30% ↑
(1)遗传:亲代与子代相似的现象; (2) 变异:亲代与子代以及子代个体之间存在不同程度差异的
现象。
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界最普通和最基本的特征,两者是 对立和统一的关系。
(1)对立:遗传--保持物种稳定,是相对的、保守的; 变异--破坏物种稳定,是绝对的发展的。
(2)统一:各自为对方存在的前提,相互依赖,相互转化。



林 木 引 种
分 子 育 种
交 、 新 技 术
试 验 测 试
传 设 计 及 田
良 种 繁 育
因 与资 保源 护的



集Leabharlann 1、林木选择育种2、林木引种
主要作用:
丰富树种资源、均衡树种资源、提高树种经济效益等 等。
成功标准:
不需要特殊保护,即可越冬度夏; 不降低原有的经济价值; 能利用固有繁殖方式正常繁殖。
在当前林业生产中,往往把通过选育, 性状有一定提高的繁殖材料,泛称为良 种。
品种的属性
人工选育; 经济性状优良; 主要性状整齐一致; 性状遗传稳定; 较好的适应性。
特别注意!!!
品种是经济上的概念,是林业生产的重 要生产资料,而不是分类单位;
评价品种优劣的唯一标准是现实的应用 价值,而不是选育技术是否先进;
3. 经济林育种学
研究经济林林木群体结构与改良方法,经济 林树种的选育原理、技术和定向培育新品种 的科学。
以遗传学为理论基础,选育、创造和繁殖利 用树木良种,以达到丰产、优质和最大限度 地发挥多种效能为目的的一门应用学科。
对象:具有不同利用价值的各种经济林树木。
4.品种
产品的数量和品质符合生产需要、性状 遗传稳定,能适应一定自然和栽培条件, 由人工选育出来的林木群体。
品种具有地域性和时效性!
5.引种
从国内外引进非本地原有的树种,即外来树 种(exotic species)。
6.选种
在种的范围内的选择,包括种源选择和优 树选择。
种源: 通常是指从同一树种分布区范围内不同地 点收集的种子或其它繁殖材料。
种源选择: 在种源试验的基础上,选择优良的种 源。
(二)林木良种比农作物良 种更重要的原因?
1、林业周期长
林业周期长,见效慢,这是阻碍林业生产发展和科 技进步的巨大障碍。
林木为多年生植物,培育良种周期长; 林木生长周期长,发现问题时间迟。
2、林业集约经营水平低
集约经营是相对粗放经营而言。
林业集约经营:在有限的土地上投入较多的物化劳
动和活劳动,以获得较高单位面积产量的一种林业 生产经营方式。 物化劳动:死劳动、对象劳动或过去化劳动。往往 指的就是原料、材料、燃料、生产工具、厂房等生 产资料。 活劳动:是处于流动状态的人类劳动。
1. 林木育种学
又称林木改良,是应用林木遗传性原 理,以生物统计学为工具,与森林生 态学等其他学科密切相关,研究林木 新品种选育和良种繁育的原理和技术 的学科。
林木育种的实质:发现变异、利用变 异、选择变异、创造变异。
(1)林木育种的任务
主要任务:选育和大量繁殖遗传品质得到不同程 度改良的林木繁殖材料;
母树林 种子园 采穗圃
6、基因资源的收集与保存
原地保存
异地保存
离体保存
林业集约经营的影响因子及应用类型
林业集约经营的程度受经济发达程度、自然地 理条件、社会条件和科学技术水平等因素的影 响。
在生产力水平较高的国家一般采用资金密集型和技术 密集型的林业集约经营方式,投入大量的物化劳动, 如采用计算机控制的育苗自动化生产线和工厂化管理 等;
在生产力水平较低的国家则多采用劳动密集型的方式, 较多地投入活劳动。
3、杂交、新技术及分子育种
杂交育种:切枝杂交、树上杂交; 新技术育种:倍性育种、辐射育种、强化
育种; 分子育种:基因工程育种、分子标记辅助
育种。
4、田间试验测定
田间试验设计的原则 重复、随机、局部控制
常用的田间试验设计方法 完全随机设计: 巢式设计 随机区组设计 拉丁方设计
5、良种繁育
(四)林木良种培育的迫切性
第一,与世界林业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林木良 种覆盖率过低
第二,六大林业工程建设-- 林木良种是最基础、最关键的要素
二、林木育种学的相关概念
林木育种学(forest tree breeding) 林木遗传学(forest tree genetics) 经济林育种学(economic forest breeding) 品种(variety) 引种(introduction) 选种(selection) 育种(breeding)
其最高目标:是选育林木优良品种。
(2)林木繁育的主要途径
有母树林、种子园和采穗圃,也可以包括组织培养 和体细胞胚胎发生等。
(3)与其它学科的关系
本学科是以遗传学为基础,同时与植物生理学、森 林生态学、造林学、生物统计等学科相互渗透,相 互依赖的科学。
2. 林木遗传学
研究林木遗传和变异的科学。
绪论
(第一讲)
主要内容
林木育种的地位及作用 林木育种学的相关概念 林木育种学的主要内容 我国林木育种的成就 我国林木育种的发展趋势
一、林木良种的地位和作用
(一)农作物良种的巨大贡献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UNFAO)报道,从1950 年到2000年: 世界人口数量增加了近1.4倍(25.2-60.8亿) 世界粮食产量增加近1.9倍(7.0-20.0亿t) 世界耕地面积增长仅0.7%(14-15亿hm2)
优树:指在相同立地条件下的同龄林分中,生长、 干形、材性、抗逆性等性状特别优异的单株。
7.育种
以遗传学理论为基础,为改良生物的遗传特性,培育 优良品种所做的工作。
包括杂交育种、倍性育种、辐射育种以及20世纪80年 代中期发展起来的基因工程。
三、林木育种学的主要内容






林 木 选 择 育 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