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可可托海

可可托海

——曾为中国偿还了40%的苏联外债工程期限:1935年——至今地质圣坑——可可托海三号稀有金属矿全貌,这是世界上最大的露天矿坑之一。

可可托海地处新疆准葛尔盆地东北部,位于阿勒泰山中段南麓,东北部与蒙古国接壤。

在哈萨克语中的意思为"绿色的丛林"。

以罕见的巨型稀有金属矿而闻名于世。

位于湖畔的可可托海镇,面积619平方公里,人口约6000人,主要为哈萨克族。

这是一片异常神奇的土地,可可托海被称为“中国寒极”,海拔仅为1200米,年均气温却只有零下2.08摄氏度。

1965年元月,在伊雷木湖上曾测得-57℃的最低气温纪录。

在这样的冬季,人们可以听到自己呼出的气冻成冰的唰唰声。

而在此期间,黑龙江的漠河气象站测出零下60℃的低温,于是漠河便被定为中国第一寒冷区,可可托海就只有屈居第二了。

在距可可托海镇10公里处有一条1931年8月11日苏尔提大地震遗留下长达176公里、落差达数十米的地震断裂带,它是世界上最罕见、保存最完好的地震断裂带之一。

闻名世界的可可托海三号稀有金属矿坑,不仅偿还了中国政府欠前苏联40%的外债,还为我国原子弹、氢弹的爆炸成功和人造卫星的成功发射作出了重要贡献。

深达180米的可可托海三号矿矿坑,神秘禁区:可可托海三号矿,举世闻名的可可托海三号矿脉,坐落在额尔齐斯河南岸,素以“地质圣坑”享誉海内外,是中外地质学者心目中的“耶路撒冷”、“麦加”圣地。

可可托海三号巨型稀有金属矿坑,直径达三四百米,深达180米的巨型圆坑,状如古罗马斗兽场,是世界上最大的矿坑之一。

目前世界上已知的140种矿物,这里就有86种,稀有金属占到矿山储量的九成以上。

矿区蕴藏着有锂、铍、铖、钼、铷、铯、铪、铀、钍等多种稀有及放射性元素。

其中铍资源量居中国首位,铯、锂、钽资源量分别居全国第五、六、九位。

其规模之大、矿种之多,品位之高,储量之丰富,层次之分明,为世界罕见。

最让人大饱眼福的是这里出产的矿物珍品,人们采到过16公斤重的海蓝宝石、17公斤重的黄玉、60公斤重的钽铌单晶矿、500公斤重的水晶块、12吨重的石榴石、30吨重的绿柱石晶体等。

最引人注目的是60公斤重的钽铌单晶矿,它通体黝黑,钽铌含量超过70%。

钽铌被称为“宇宙天空时代的稀有金属”(俗称黑宝石),其合金被广泛应用于火箭、人造卫星、航天飞机等的制造。

由于地下水的渗出,三号坑实际上已经成为了一座高山湖泊。

湖水向阳的一面闪烁着蓝绿色的水纹,背阳的一面,则只剩下墨绿乌黑的深沉。

盛夏六月的天气,站在坑边还是寒意阵阵,坑里的水连同巨坑,散发出阴冷的气息,坑壁上内旋着的类似于盘山道的路径,是当年露天开采时留下的通道,此时还隐约可见冰雪的痕迹。

废弃的矿渣形成了长达数千米,高十多米的人工“平顶山”。

2006年8月22日抽水前的可可托海矿三号坑可可托海矿区发现于1930年,当时仅有当地少数民族对三号矿脉露头部分进行开采,产品用做珠宝装饰材料。

1935年,前苏联政府的两个地质分队来到阿勒泰。

为推动找矿,他们随身带有多种有色及稀有金属矿物标本,动员广大农牧民在阿尔泰山区采集有用矿物,交地质队按质论价收购。

正是根据牧民的报矿地点,地质人员首次在阿勒泰地区五十万分之一的地质图上标出了绿柱石的矿化点八处,其中富蕴县可可托海矿床于1935年被阿牙阔孜拜(国籍、族别不详)等人发现,并列为八处绿柱石矿点之一。

这个富产绿柱石(铍)等稀有金属矿床的发现,引起了前苏联政府和科技界及地测、采矿人员的重视,他们多次来华从事地质勘探,并在可可托海矿区以三号矿脉为主进行试采,开采了绿柱石和钽铌铁矿。

根据中苏友好互助同盟条约,1950年3月1日成立了“中苏有色及稀有金属股份公司阿山矿管处”。

1955年元月1日,矿区全部企业移交我国独自经营,原阿山矿管处更名为冶金工业部有色金属管理总局新疆有色金属公司可可托海矿管处,直属中央管理。

1958年,又改名为可可托海矿务局。

1958年8月30日,新疆有色金属公司发布产品代号及厂矿代字命令,规定绿柱石(铍)为“1号产品”,锂辉石为“2号产品”,钽铌石为“3号产品”,可可托海矿管处为“111矿”。

关于那个年代可可托海的神秘,著名“额尔齐斯石”的发现者韩凤鸣这样说:“我在冶金部长春地质学院上学期间,只听老师讲起过新疆有个叫可可托海的地方是‘天然地质博物馆’,被尊奉为地质学家的‘耶路撒冷’、‘地质圣坑’,但一直不明白教科书中为什么没有具体的文字记载。

1957年,我到了可可托海后,才知道是保密的需要。

”被誉为“额尔齐斯河之父”的张学文从小就跟随父母在可可托海矿区生活。

“那时我父亲是可可托海成品库房的统计,成品库房有四名军人手持七九式或三八式步枪、冲锋枪站岗看守。

”这一切,均与可可托海生产的锂、铍、钽铌、铯等稀有金属主要用于尖端军工事业有关。

从1955年到改革开放前的几十年间,由于国防发展的需要,可可托海曾长期隐藏在深山之中——1967年之前,在共和国的地图上,找不到可可托海的名字,它被“111矿”代表着。

1981年之前,可可托海矿区周围还设有三道关卡,任何人进出矿区都必须持有自治区开具的边防通行证。

矿区全景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氢弹为我国核试验作出重要贡献我国制造原子弹、氢弹、卫星所用的锂、铍、钽、铌、铯等稀有金属主要来自可可托海矿。

该矿为我国“两弹一星”的成功发射及国防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被誉为“英雄矿”、“功勋矿”。

讲到可可托海为我国“两弹一星”的成功发射及国防建设做出的重要贡献,不能不提到新疆锂盐厂。

新疆锂盐厂始建于1958年12月,被誉为“中国锂盐工业摇篮”,和可可托海被命名为“111矿”一样,它最初被称为“115厂”,此后更名为乌鲁木齐有色金属冶炼厂、新疆有色锂盐厂,直至今天的新疆锂盐厂。

而最初名为“115厂”也是国防、保密的需要。

锂能够生产出重氢氘以及超重氢氚,还能制造氢化锂、氘化锂、氚化锂。

1967年6月l7日,我国成功试爆的第一颗氢弹,其中的“炸药”就是氢化锂和氘化锂。

1公斤氘化锂的爆炸力相当于5万吨烈性TNT炸药。

氢弹的‘引信’用的是原子弹,由此可见其爆炸所产生的能量有多大。

新疆锂盐厂建厂之初,所生产的氢氧化锂只应用于蓄电池的生产,后因运输及资金困难被迫停产,1963年恢复生产,主要是为氢弹的研制提供原料。

1963年,新疆锂盐厂生产了30吨氢氧化锂,由国家二级部派军队押送到四川,从氢氧化锂提取锂的同位素锂六,用来产生重氢氘。

锂盐厂生产氢氧化锂的原料锂就来源于可可托海。

锂是一种应用范围十分广泛的稀有金属,其化合物多达数百种,被誉为“工业味精”、“能源金属”、“最轻金属”。

锂和它的某些化合物是优质高能燃料,已经用于近代尖端技术如宇宙火箭、洲际火箭、人造卫星和超声速飞机等系统方面。

当1960年苏联撤走专家、带走图纸时,一些外国人曾经断言:“中国人二十年也搞不出原子弹来。

”然而,1964年10月16日,我国成功爆破了第一枚原子弹,1966年10月又成功实现了导弹与原子弹的结合,1967年6月成功爆破第一枚氢弹。

这些成绩的取得,可可托海三号矿脉功不可没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为我国航天事业作出重要贡献1970年4月24日21时35分,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由长征一号火箭成功发射升空。

一时间《东方红》乐曲响彻苍穹,震动了世界。

从此,不仅开创了我国航天事业的新纪元,也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够独立研制和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

消息传来,可可托海一片欢腾。

“东方红一号卫星使用了可可托海提供的铯!”可可托海职工们的脸上洋溢着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和骄傲。

在自然界里,铯的分布相当广泛,岩石、土壤、海水以及某些植物机体,到处都有它的“住地”,可是它没有形成单独的矿场,在其它矿物中含量又少。

而在可可托海矿区,铯的储量居全国第五位。

那里的人们称含铯的矿石为“铯镏石”。

上世纪五十年代,人们根据铯原子最外层的电子绕着原子核旋转一周的时间总是精确在几十亿分之一秒的特点,制成了一种新型的钟——铯原子钟,并据此对“秒”作了最新的定义。

有了像铯原子钟这样的钟表,人类就有可能从事更为精细的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比如对原子弹和氢弹的爆炸、火箭和导弹的发射以及宇宙航行等实行高度精确的控制。

替国家偿还巨额外债早在20世纪50年代,国家开发可可托海稀有金属矿时,小镇聚集了来自祖国各地的4万余人,而且前苏联专家带来了先进的设备,盖起了俄式风格的楼房,可可托海成为当时新疆物质、精神生活最富裕的“西部小上海”。

1960年7月,前苏联单方面撕毁对华经济援助协议,撤走专家,逼迫我国限期还债。

为争一口气,尽管面临“三年自然灾害”,全国人民还是勒紧裤腰带还清了这笔债务。

周恩来总理1964年在三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做的《政府工作报告》及李先念在二届人大四次会议上做的《关于1961年和1962年国家决算的报告》中都有关于这段历史的记载:中国欠苏联的各项借款和应付利息共计14亿600万新卢布(其中相当大的部分是使用和消耗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军事物资的贷款和利息),折合人民币52亿余元。

按照协议,这些外债应于1965年前全部还清。

当时我国建国仅十年有余,工业尚在起步阶段,所以只能用农产品来偿还。

鸡蛋、苹果要过筛子,大了小了都不要;猪肉要卡一下膘,肥了瘦了都不行——这是前苏联当年验收中国抵债物资时的真实写照。

以农产品还债,何时才能还清?中央研究决定,以苏联急需的稀有矿产品来抵债。

按当时农产品与矿产品价值的对比,一吨一般的矿砂能抵数吨农产品,而一吨稀有金属矿产品比几十吨甚至上百吨农产品价格都高。

用稀有矿产品来抵债,既可以省下粮食缓解人民生活困难的局面,又可以加快还清所欠债务的进度。

在中共中央1964年2月29日给苏共中央的信中有这样一段话:“到1962年底为止,我们向苏联供应的粮油和其他食品值二十一亿新卢布。

在同时期内,我们向苏联提供矿产品和五金值十四亿多新卢布……这些矿产品中,有许多都是发展尖端科学、制造火箭和核武器必不可少的原料。

”到1964年,我国提前一年还清了上世纪50年代欠前苏联的全部贷款和利息,1965年10月前又还清了蔗糖贷款和贸易欠款,至此还清了欠前苏联的全部债务。

同年12月3日,外交部部长陈毅接见日本记者时宣称:“中国已经成为一个没有任何外债的国家。

”有资料显示,可可托海矿务局还债矿产的价值占到了总外债的40%左右。

可可托矿先后用过7种型号的运矿车,五十年代用的是苏联产的吉斯和吉尔。

六二年一矿进了一百多辆国产的解放牌汽车,六六年从法国进口了十五辆贝尔莱特8m3矿用自卸车,七一年又从法国进口了十五辆贝尔莱特10m3矿用自卸车,七十年代末有色总公司又从金堆城给可可托海调拨的十五辆旧贝尔莱特10m3,八三年一矿又进了六辆苏联产的科拉斯车,八九年一矿进了十辆中国和捷克斯洛伐克合资生产的太脱拉815型车,九零年从哈图金矿拨回了4辆太脱拉815型车,到九六年一矿又购买了两台太脱拉,九七年,九八年又先后购买了两台太脱拉,一直到三号脉闭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