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派出所立体化勤务指挥室建设模式探析——以大连市公

派出所立体化勤务指挥室建设模式探析——以大连市公

DOI:10.16478/ki.jbjpc.20160829.007 网络出版时间:2016-08-29 08:36:01网络出版地址:/kcms/detail/10.1116.D.20160829.0836.014.html派出所立体化勤务指挥室建设模式探析——以大连市公安局基层派出所为例邢海浪(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北京 100038)摘 要:勤务指挥室的建设和运行是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在基层基础警务工作中的体现和要求。

大连市公安局基层派出所勤务指挥室是以“三大体系”为核心、“五大机制”为支撑,运用信息化智能手段,将警务指挥调度、警情处理、警令中转合为一体的指挥调度机构。

虽然大连市派出所勤务指挥室在建设和运行中尚存在工作模式未完全转变、保障机制不完善等问题,但是通过整合各种资源等措施可以有效应对,其成功的模式和经验可以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关键词:勤务指挥室;模式;经验;推广中图分类号:D631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5758-(2016)04党的十八大提出要“深化平安建设,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依法防范和惩治违法犯罪,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1]2015年4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意见》,以有效应对影响社会安全稳定的突出问题,创新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依法严密防范和惩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全面推进平安中国建设。

[2]勤务指挥室的建设和运行是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在基层基础警务工作中的体现和要求,同时也是公安派出所信息化建设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方向,也是公安派出所打击犯罪、维护治安、服务群众、保一方平安的重要手段之一。

一、派出所立体化勤务指挥室的职责任务(一)勤务指挥室的含义目前,学界尚未对勤务指挥室做出过明确统一的定义,笔者根据自己所掌握的资料和调研经历,基于自己对勤务指挥室的理解,结合勤务指挥室的功能作用收稿日期:2016-06-14作者简介:邢海浪(1990~),男,中国人民公安大学2014级公安学治安学方向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基金项目:本文系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硕士研究生实践教学基地科研项目“大连市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下的勤务指挥考察”(编号:2016JKF01611)的研究成果。

与特点,尝试着对其含义进行界定。

所谓勤务指挥室,是以“社区警务指挥体系、巡逻防范指挥体系、智能指挥调度体系”三大体系为核心,以“情报、指挥、处置、勤务、考核”等五大运行机制为支撑,以警务信息综合应用平台为载体,运用“互联网+”思维,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化手段,将警务指挥调度、警情处理、警令中转合为一体的指挥调度机构。

(二)勤务指挥室的职责任务勤务指挥室是公安派出所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指挥调度、情报研判、视频巡逻、勤务管理和内勤综合等职能,在防范、打击、控制辖区违法犯罪活动,以及工作部署、警务决策中,发挥着辅助和支撑作用。

1.指挥调度(1)处警调度:配合处警民警做好接处警工作;(2)指导巡防,即根据警情特点调整巡防布局,对巡逻力量到岗执勤情况进行检查督促,并向上级指挥中心报备路面巡防力量;(3)人员管控:派出所对相关人员管控、实有单位管理等管控任务的督促检查;(4)执法监督:通过车载移动监控、执法记录仪等载体对民警执法、执勤情况进行监督;(5)指令落实:及时传达、落实、督办、反馈上级公安机关和所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确保警令畅通,工作落实到位;(6)业务衔接:做好与各警种、部门的业务衔接。

2.情报研判(1)警情研判:开展日常警情综合研判,突出多发警情、苗头性、倾向性警情及其重点区域、重点时段和路段,并按照警力跟着警情走的要求安排勤务活动;(2)随案研判:对发生的刑事侵财类警情综合运用视频监控、系统平台等资源开展实时研判;(3)比对研判:对查获的嫌疑人员及车辆、物品等开展网上研判,及时提交上级有关部门开展工作;(4)情报收集:及时收集、分析、上报辖区各类不稳定因素及其他重要信息,确保信息报送内容客观、真实、及时、准确。

3.视频巡逻根据辖区治安特点对监控点实行分级管理,组织力量对本辖区接入的所有治安监控开展全天候网上巡逻,并做好涉案视频的收集、上传工作。

4.内勤综合(1)户籍管理:办理辖区内居民常住户口、暂住户口、身份证件、境外人员暂住登记,保障辖区居民的合法权益,为辖区居民提供服务,并能及时发现犯罪嫌疑人;(2)统计汇总:将公安派出所工作情况、统计报表进行汇总、整理、上报;(3)档案管理:妥善保管公安派出所各项基础工作的原始材料,做好公安派出所的档案管理工作;(4)内务建设:负责公安派出所日常管理,规范内部关系,加强内务建设,强化民警教育训练,协助所领导抓好公安派出所正规化建设;(5)信息采集:采集接处警、刑事案件、治安案件、入所审查嫌疑人员情况、盘查检查情况、实有单位管理等源头信息;(6)服务群众:对群众办证、咨询、求助等服务的质量及服务窗口规范执勤进行监督检查;(7)消防监督:负责本辖区内第三级消防监督管理工作情况的统计、上报工作,监督辖区内第三级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的消防工作,指导警务区民警对非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开展消防监督工作。

二、立体化勤务指挥室的运行机制本文所探讨的立体化勤务指挥室的运行机制,是以大连市勤务指挥室运行机制建设为具体对象。

为进一步夯实立体化防控建设根基,推动大连市派出所勤务指挥室建设的提档升级,大连市公安局根据“建机制、成体系、重实战”的建设思路,以“社区警务指挥体系、巡逻防范指挥体系、智能指挥调度体系”三大体系为核心,以“情报、指挥、处置、勤务、考核”五大运行机制为支撑,以警务信息综合应用平台为载体,运用“互联网+”思维,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化手段,力求实现信息的互联互通、网上网下的工作互动、工作绩效的自动考评,着力解决基层民警、工作人员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问题,激发民警的工作活力,力争将派出所勤务指挥室打造成“一盘棋”整合警务资源、“一网通”衔接情报支撑、“一张图”调动指挥决策、“一体化”运行勤务联动、“一张表”网上自动考核的决策中枢和综合作战实体。

(一)三大体系:社区警务指挥体系、巡逻防范指挥体系、智能指挥调度体系1.大连市公安局指挥调度体系(见图1)图1:大连市公安局指挥调度体系示意图如图1所示,大连市公安局勤务指挥工作共分为三级指挥中心,其中市局指挥中心是一级指挥中心,区(市、县)分局指挥中心为二级指挥中心,派出所勤务指挥室为三级指挥中心,三级指挥中心顺次连接,是各个环节的枢纽和中心。

市局指挥中心对县市级公安局、城区分局、市局一线实战单位、警务实战部门的勤务指挥工作进行领导指挥,区市县公安分局对主战警种、区(市、县)分局一线实战单位的勤务指挥工作进行分配和指导,派出所勤务指挥室则负责整合社区、治安刑事、情报信息、巡警、情报信息、视频巡控等信息和力量,做好勤务指挥的各项工作。

2.大连市公安局社区警务指挥体系大连市公安局社区警务指挥体系由市局社区警务室、分局社区警务室和派出所勤务指挥室有机组成(见图2)。

市局社区警务指挥室对各分局社区警务室进行信息监测和工作督办,分局社区警务室对其下辖的各派出所勤务指挥室进行工作部署、业务指导和警务考核。

市局社区警务指挥室可以直接对分局社区警务室和派出所勤务指挥室进行综合指导,而在视频监控方面,派出所勤务指挥室直接与市局社区警务指挥室进行对接。

域、警力等实际情况,建立科学合理的视频巡逻防控方案,将辖区所有巡控点位划分为不同等级,并在警务信息综合应用平台上标注。

以重点部位为核心,突出重点时段巡控。

结合“四色预警(根据上级预警指令、辖区治安状况、警情、重点人员动态,以绿、黄、橙、红四色对各责任区、重点监测人员进行动态显示)”、警情案件等信息,实行情报导巡,做好网巡、车巡、步巡的有机衔接,实现“三巡合一”。

网上视频巡控设置专职视频巡控员,对辖区重点部位、重点场所、人员密集地区进行重点巡逻、值守、监控。

利用350兆数字通讯系统及时调度指挥。

警情、案(事)件发生后,勤务指挥长立即调集最近警力进行处置,视频巡控迅速锁定场景固定、保存证据。

(1)勤务指挥室视频巡控建设标准:勤务指挥室要组建一支专职视频巡逻队伍,并进行培训;制定视频巡控人员管理制度、工作职责、工作规范、运行模式、考核办法。

确保勤务指挥室每天不少于1名民警监督指挥,视频巡控席位不少于3台,安装、升级智能指调平台。

(2)视频巡逻工作标准:建立视频巡逻规章制度,建立24小时视频巡控机制,发挥其事前发现、事中定位、事后查证的作用;视频巡控员应熟练掌握和使用平台,做到探头熟知率要达到100%,24小时探头巡视率100%,警情探头定位率100%,上传数据准确率100%;辖区内的政治要害部位、人员密集场所、公共交通枢纽、治安复杂地区、中小学周边、医院周边、金融网点周边、涉及国计民生的重要单位周边,均作为必巡点位加以设置;将监控探头分为“重点”“关注”和“一般”三个等级,分级巡控管理;根据辖区治安状况、监控探头分布情况,在视频巡控平台上制定不少于4套的巡逻计划。

保证每天按照指定计划运行视频监控工作;保证视频巡控人员能通过视频准确监控110指控现场,及时发现监控范围内的疑点,调动巡逻人员准确到达现场。

(3)实兵巡逻工作标准:合理制定辖区巡逻计划,按照《城区派出所巡逻防控责任制建设实施方案(试行)》划分巡逻责任区;组建专职110接处警队伍,负责接处警工作;组建社区巡逻队,负责夜间巡逻。

在智能指调平台,按照《巡逻防控见灯见警率网上考核实施细则》设置巡逻必到点,设置巡逻路线,开展巡逻工作;实兵巡逻人员要准确掌握辖区监控点的位置,对监控点的熟知率要达到100%。

(具体要求见图4)图5:勤务指挥室情报研判工作流程图(1)信息研判员工作职责:一是组织民警做好人、车、物、案(事)件等基础信息的采集和录入工作,并对采集信息的数量和质量进行检查,指导民警通过人员管控、场所管理、阵地控制等方法,加强对相关情报信息的收集、整理和报送工作。

二是下达情报平台联动应用关注对象预警信息指令,并按要求落实警力开展核实、管控、经营、抓捕工作。

对本辖区警情及周边治安动态进行分析研判,重点针对警情多发的重点时段、区域和部位,为巡逻防范和社区警务提供指向,真正做到警力跟着警情走。

三是对在信息研判过程中发现的系列性、流窜性、团伙性案件,及时提交区、市、县情报部门进行深层次研判及侦查工作。

四是及时收集掌握辖区各类不确定因素,加强预警性、苗头性、引动性信息的收集,做好情报信息的收集整理,评估分析和上报,确保信息内容客观、真实、及时、准确。

五是及时签收和反馈上级的研判查询指令,并根据指令要求,组织民警开展相关情报信息的核查、管控等处置工作。

六是实行日研判制度,并形成日研判报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