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海上保险代位求偿权行使相关问题

海上保险代位求偿权行使相关问题

海上保险代位求偿权行使相关问题浅谈
摘要:鉴于我国《海商法》的有关规定,保险标的发生保险责任范围内的损失是由第三人造成的,被保险人向第三人请求赔偿的权利,自保险人支付赔偿之日起,相应转移给保险人。

本文通过介绍代位求偿的相关概念,以及代位求偿权行使时的行使名义,行使标的,行使对象和时效,法律诉讼文件等问题,加深对海上保险代位求偿的认识和理解。

关键词:代位求偿权行使程序
0 引言
代位求偿是十分重要的原则,不仅仅是在海上保险中,在我国保险法等法律中也有一定的体现。

代位求偿制度的设立,其理论依据是为了防止赔偿性质的合同产生双重赔偿。

但该如何行使代位求偿权?对于其行使名义,行使对象,行使时效等问题还有很多问题存在,法律中如何规定?实务中又是如何操作呢?
1 代位求偿权的基本概念
我国立法中关于海上保险代位求偿权的规定,最早见之于1992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以下简称《海商法》),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以下简称《保险法》)中也有规定。

在我国海上保险法律和实务中,保险人根据保险代位原则而享有的代位权有广义和狭义两方面含义。

本文所称的海上保险代位求偿权是指狭义之意。

即海上保险代位求偿权是指:在海上财产保险合同中,保险人赔偿被保险人的损失后,所取得的被保险人享有的依
法向负有民事赔偿责任的第三者请求赔偿的权利。

2 代位求偿权的行使
2.1 行使名义
关于保险人是以自己的名义还是以被保险人的名义提起追偿之诉,各国法律不尽一致。

在英国,《1906年海上保险法》没有规定保险人行使代位求偿权的名义,而是通过司法判例确立了这样一条原则:若基于法律规定的代位求偿权,保险人在向第三人追偿时,必须以被保险人的名义提起诉讼,并可请求法院强制被保险人允许保险人以被保险人的名义向第三方责任人主张权利。

而我国,长久以来,对保险人以谁的名义提起赔偿诉讼没有明确的规定,但我国的保险实务和司法实践中,保险人一般都是以自己的名义提起代位求偿之诉。

直到2000年7月1日施行的《海诉法》才有了明确的规定,即保险人必须以自己的名义提起赔偿之诉。

如下,第94条:”保险人行使代位请求赔偿权利时,被保险人未向造成保险事故的第三人提起诉讼的,保险人应当以自己的名义向该第三人提起诉讼。

”第95条进一步规定:”保险人行使代位请求赔偿权利时,被保险人已经向造成保险事故的第三人提起诉讼的,保险人可以向受理该案的法院提出变更当事人的请求,代位行使被保险人对第三人请求赔偿的权利。


2.2行使标的
海上保险代位求偿诉讼的诉讼标的具有其特殊性,即双重性。


诉讼标的有两个:一是保险人是否具有代位求偿权,二是被保险人同第三责任方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

在审判实践中,保险人要想胜诉,首先要证明自己享有代位求偿权,另外,被保险人还应具有对第三人的赔偿请求权。

一般来说,法院并不会同时审查这两个诉讼标的,实践中法院通常先审查代位求偿权的成立与否,在此标的成立的情况下再进行下一个诉讼标的的审查和裁判,否则可以直接驳回保险人的诉讼请求。

以上所提及的两个标的,在理论上是属于并列的关系,只有两个都满足,保险人才具有代位行使的权利。

前一个标的是针对保险人与被保险人的关系,后一个标的是针对被保险人与第三责任方的关系。

二者结合起来,即可转变为保险人与第三责任人的求偿关系。

在司法实践中,保险人首先要证明自己享有代位求偿权,并不意味着以上两个标的有履行时的先后顺序。

2.3行使对象
我国《海商法》第252条规定:”保险人可以向造成保险事故的第三人行使代位求偿权,第三人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

”该规定非常笼统,对第三人的界定不够明确,所以产生了一些问题。

实践中,海上保险代位求偿权的存在和行使,必须以确定对保险标的的损失负有民事赔偿责任的第三人为前提,由于在任何诉讼中原被告不可同为一人,所以保险人只能对被保险人以外的第三人行使代位求偿权,在适用对象方面有很多限制:
1.海上保险人不得向被保险人的家庭成员或组成成员代位求偿,
除非该保险事故是由其家庭成员或组成人员故意造成。

我国《海商法》虽没有做出类似规定,但《保险法》第62条规定:”除保除被保险人的家庭成员或者其组成人员故意造成本法第六十条第一款规定的保险事故外,保险人不得对被保险人的家庭成员或者其组成人员行使代位请求赔偿的权利。


2.若被保险人与第三人约定,被保险人的损失不是由第三人承担,而是由保险人负责赔偿,保险人的代位求偿也不能行使。

3.共同被保险人,当两人或多人为各自利益共同与保险人订立保险合同时,由于某一共同被保险人的过失造成保险事故,保险人在赔付后,无权对该共同被保险人行使代位求偿权。

但如果造成保险事故的共同被保险人与保险人之间的保险合同己经解除,则保险人仍可对其行使代位求偿权。

2.4行使时效
在保险人行使海上保险代位求偿权的过程中会受到时效的限制。

如果超过了法律规定的诉讼时效,海上保险人便无法在代位求偿权诉讼中向第三人进行追偿。

但是,关于保险人行使海上保险代位求偿权时效限制的程序性问题,无论是我国的法律还是英国的法律,都没有做出明确的规定,这也导致了理论上的一些争议。

目前主要有两种观点:1. 认为代位求偿权的诉讼时效应当从保险人支付赔款时起算;2.认为代位求偿权的诉讼时效应当以被保险人与第三者法律关系的诉讼时效为准。

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海上保险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
定》第15条:保险人取得代位请求赔偿权利后,以被保险人向第三人提起诉讼、提交仲裁、申请扣押船舶或者第三人同意履行义务为由主张诉讼时效中断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目前大多数人比较支持第二种观点,保险人的代位追偿并不是新创设了一个法律关系,而是”被保险人对第三者的损害赔偿请求权”。

保险人以自己名义代位行使的权利,实质上也是被保险人对第三人享有的民事赔偿权利,如果被保险人怠于行使其对第三者的索赔权利致使实体权利超过诉讼时效而消灭,保险人也将丧失行使代位求偿权的权利。

3诉讼中行使海上保险代位求偿权的相关法律文件
根据《海诉法》的规定,保险人提起代位求偿诉讼时,只需向法院提交下列文件:
1)保险人已经做出实际赔付的凭证。

2)权益转让书。

3)参加诉讼应当提交的其他文件。

包括诉讼文书和诉讼证据材料等,且保险人和被保险人在诉讼中均应向法院提交关于保险事故性质,原因和保险标的的损失程度的证据材料。

对于当事人提交的上述法律文件,法院都应该进行形式审查,审查其是否符合《民事诉讼法》对当事人提交的证据的一般要求,是否具备真实性、关联性、合法性。

目前较有争议的是,被保险人和保险人之间的保险合同关系如果不成立或者保险人没有按照保险合同的约定赔偿,保险理赔错误,因而不能取得代位权,那么第三人是否可以在保险人代位求偿权诉讼中以保险合同无效或者保险
人的赔付不符合保险合同规定为由提出抗辩?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海上保险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14条对此明确指出:”受理保险人行使代位请求赔偿权利纠纷案件的人民法院应当仅就造成保险事故的第三人与被保险人之间的法律关系进行审理。

”这一规定拒绝对保险合同进行实质性审查,间接否定了第三人抗辩保险合同的权利。

4小结
在保险实务中,应该弄清保险代位求偿的真正内涵,避免造成不必要的纠纷。

随着保险市场经营主体的多元化,保险公司服务和管理的多元化,按照法律规范办事,把握保险代位求偿权的实质,才能正确开展代位追偿工作。

参考文献:
[1]杨召南,徐国平,李文湘.海上保险法.北京:法律出版社
[2]杨良宜.海上货物保险.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
[3]高毓蔚.诉讼中海上保险代位求偿权行使的程序问题研究.硕士论文--大连海事大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