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重庆市领导干部法治理论知识考试答案一、单项选择:1.以下哪一行为符合公正文明执法要求?(A)A.李某在法定期限内对工商局对其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既不复议也不诉讼,也未按期履行,工商局直接对其进行行政强制执行B.小李是某高速公路支队的执法人员,在对违章车辆进行现场调查时并未向其出示工作证件表明身份C.某工商局下发《罚没收入任务通知》,通知中表明工作人员收缴的罚款数额决定了年终个人奖金数额D.某工商局在对季某进行强制执行过程中,考虑到自身部门的利益与季某签订执行协议2.根据我国现行宪法的规定,我国的政党制度是以下哪一种?(C)A.两党制B.多党制C.一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D.一党制3.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要求推进科学立法和民主立法。
下列哪一做法没有体现这一要求?(C)A.在《大气污染防治法》修改中,立法部门就处罚幅度听取政府部门和专家学者的意见B.在《种子法》修改中,全国人大农委调研组赴基层调研,征求果农、种子企业的意见C.乙市人大常委会在环境保护地方性法规制定中发挥主导作用,表决通过后直接由其公布施行D.甲市人大常委会在某社区建立了立法联系点,推进立法精细化4.下列哪一做法不利于法治政府的建设?(B)A.甲市政府开展地方性法规以及规章的清理,制作权力清单并向社会公开B.某行政机关将其所受理的信访、举报材料及有关情况透露给被举报人C.乙市政府经常组织政府机关工作人员进行法律培训D.丙市政府设立政务服务大厅,对审批事项进行一个窗口进出,集中办理,联合审批5.下列哪一行为违反了《公务员法》的内容?(B)A.某基层公务人员甲经常同小区居民保持密切联系,了解居民所想,倾听群众意见B.公务员乙将在工作中所获得的商业机密透露给某公司,获得20万元的报酬C.公务员丙在工作中勤勉尽责,勇于承担责任,履行义务D.公务员丁在职期间勤勤恳恳,从未利用工作之便为己谋私利6.刘某22岁,为待业人员。
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关于刘某的权利义务,下列哪一选项是不正确的?(B)A. 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B. 无需承担纳税义务C. 有依法服兵役的义务D. 有宗教信仰的自由7.关于行政强制执行,以下哪一说法是错误的?(A)A.行政强制执行只能由行政机关申请法院进行B.行政机关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无须缴纳申请费C.作出执行裁定的法院与执行裁定的机关相分离8.下列说法中,不符合新《行政诉讼法》的规定的是?(C)A.《行政诉讼法》的目的是为了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行政职权,保障公民权利B.检察院除进行抗诉外还可以提出行政公益诉讼C.公民在提起行政诉讼时,可以要求对规章及规章以下的一般性规范性文件进行审查D.被诉行政机关负责人应当出庭应诉。
不能出庭的,应当委托行政机关相应的工作人员出庭9.下列行为中,符合《廉洁从政若干准则》的规定的是?(D)A.甲在公务活动中接受乙赠送的礼金和某商场价值1万元的提货卡1张B.干部乙将自己的资产“借”给其弟进行投资兴办企业C.干部丙用公款支付其子女国外学习费用D.干部丁定期上报本人从事讲学、写作、咨询、审稿、书画等劳务所得10.以下哪种人的行为不能被认定为职务犯罪?(D)A.某村民委员会成员李某B.某国有企业出纳员蒋某C.接受政府委派到某非国有企业担任经理的魏某D.某国有电影院的售票员林某11.下列哪种行为不构成受贿罪?(D)A.某市政法委书记虚开假发票,派发给各级基层单位进行报销B.某国企工作人员,在工作中私自收受回扣C.某国有企业职员甲利用职务之便为乙提供便利,乙事后送甲电脑一台以示感谢D.某国有企业的门卫,接受甲的50元,答应为其照看停放门口的自行车。
12.关于挪用公款罪,以下说法错误的是?(C )A.挪用公款罪要求挪用公款使用时必须有事后还款的想法B.挪用公款行为包括个人以单位名义将公款借给其他单位,谋取个人利益C.挪用公款罪要求挪用公款必须只能为个人使用D.司法实践中往往以是否“平账”来区分贪污罪与挪用公款罪13.下列说法中,不符合《公务员法》中规定的公务员所享有的权利规定的是?(C)A.对自己的直属领导人员的工作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B.公务员有权参加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的培训C.公务员因疏忽大意导致重大工作失误,其直属领导可以直接将其开除D.公务员本人可以按照法定的程序提出辞职14.关于《党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A.制定党内的其他法规应以《党章》为依据B.《党章》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C.《党章》的地位是“党内宪法”,具有指导性地位D.《党章》规定了党的性质和宗旨、党的路线和纲领党的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15.在建设法治政府过程中,下列哪种做法是错误的?(D)A.某市人大通过制定地方性法规,建立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B.某省政府以能不能遵守法律、依法办事作为主要内容建立领导干部考核机制C.某市政府出台《市政管理检查行为规范》,规范城管队员执法行为D.某县政府因县内其他民生投资导致资金紧张,未按合同及时支付相关企业的市政工程建设款项16.下列选项中,不符合城乡规划发展规律的是?(B)A.制定城乡规划,要处理好局部与整体、近期与长远、需要与可能,综合平衡各种因素,妥善处理好各种关系B.制定城乡规划时,领导人可以凭个人喜好改变城乡规划建设C.制定城乡规划时,要结合本地特点,因地制宜,因时制宜D.制定城乡规划,要从人民的利益出发,接受群众监督17.根据2014年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中对政府的环保责任的规定,以下做法中错误的是?(D)A.某市政府通过提供技术指导和制定政策来激励企业进行污染防治,促进清洁生产,发展环境产业B.某省政府联合环保部门进行环境保护宣传工作,鼓励建立基层群众性自治环保组织对破坏环境的行为进行监督C.某市引进先进技术,加大推广使用风力能源D.某县为保障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对污染较为严重的几家加工厂的污染行为置之不理18.以下关于安全生产政府责任相关说法错误的是?(C)A.B .C.某市政府为追求当地的经济效益降低了对高危行业行政许可的审查标准,D.19.下列行为中,哪一项不符合领导干部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的要求?(A)A.某公安局局长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时,因相对人与自己有私人恩怨,故意对其加重处罚B.某工商局局长在调查中发现,接受调查的商家是自家亲戚,经过调查发现违法情况属实,仍然依法对该商家进行处罚C.某交通局局长经常关注与自身工作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D.某教育局局长经常组织工作人员进行法律座谈会,共同研讨关于教育方面的法律规范问题20.下列行为中符合责任意识的要求的是?(C)A.某区领导在群体性事件发生时,为明哲保身,推脱责任,错过了处理问题的最佳时期,引发了更大的群体性暴动B.某食品安全部门领导认为与自己没有利害关系,所以对于地下加工厂层出不穷这一现象漠不关心C.某镇镇长工作认真负责,事事亲力亲为,关心百姓疾苦D.某县委书记在工作中,因怕承担责任,事事交由他人处理,遇事得过且过二、多项选择题。
1.关于领导干部法治意识对于依法治国的重要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C) A.领导干部法制意识是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的重要前提B.只有增强法治意识,领导干部才能在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过程中大有作为C.增强法治意识是领导干部注重党性锤炼,推进党的建设的内在要求D.如果领导干部没有法治意识,其下属也不会有法治意识2.依法行政是法治国家对政府行政活动提出的基本要求,而合法行政则是依法行政的根本。
下列哪些做法违反合法行政的要求?(AD)A.因蔬菜价格上涨销路看好,某镇政府要求村民拔掉麦子改种蔬菜B.为解决残疾人就业难,某市政府发布《促进残疾人就业指导意见》,对录用残疾人达一定数量的企业予以奖励C.孙某受他人胁迫而殴打他人致轻微伤,某公安局决定对孙某从轻处罚D.某市政府发布文件规定,外地物流公司到本地运输货物,应事前得到当地交通管理部门的准许,并缴纳道路特别通行费3.关于法治与法制的区别,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ABCD)A. 法制属于制度的范畴,而法治是一种治国原则和方法。
B. 任何国家都存在法制,但只有民主制国家才存在法治。
C. 法制的基本要求是各项工作都法律化、制度化;法治的基本要求是法律在社会调整措施中的至上性、权威性和强制性。
D. 实行法制的主要标志是各领域完备的法律制度;实行法治的主要标志是国家任何机关、团体和个人都严格遵守法律和依法办事。
4.下列是行政机关实施行政强制执行应遵循的要求的是?(ABD)A.先教育后强制B.优先选择轻微强制措施C.对同一事项采取强制措施后,不得再次采取强制措施D.义务人自行履行规定的义务,不得再行采取强制措施15.根据《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属于领导干部问责的具体情形的有?(ABCD)A.决策严重失误,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恶劣影响的B.在行政活动中滥用职权,强令、授意实施违法行政行为,或者不作为,引发群体性事件或者其他重大事件的C.对群体性、突发性事件处置失当,导致事态恶化,造成恶劣影响的D.违反干部选拔任用有关规定,导致用人失察、失误,造成恶劣影响的三、判断并改错1.“官员无隐私”,因此公务员不享有宪法中规定的隐私权。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国家尊重和保护人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而隐私权是人权的重要内容之一。
2.李某因涉嫌在行政活动中滥用职权,强令、授意实施违法行政行为而被问责后,无须承担其他法律责任。
( ×)中华人民共和国《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第四条明确规定:党政领导干部受到问责,同时需要追究纪律责任的,依照有关规定给予党纪政纪处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3.工商局对其没收的非法财物可以由本部门自己进行拍卖。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行政处罚程序规定》第七十四条除依法应当予以销毁的物品外,依法没收的非法财物,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委托具有合法资格的拍卖机构公开拍卖或者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处理。
4.党的领导干部不仅要遵守党内法规还要遵守国家法律。
( √)我国宪法第五十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
5.蒋某是某机关单位公务员,经过上级领导的同意,将公款挪出用于自己谋利,因此无须承担责任。
(×)《刑法》第二百七十二条【挪用资金罪;挪用公款罪】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或者虽未超过三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进行非法活动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巨大的,或者数额较大不退还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